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孙清妍 王鑫源 +4 位作者 母晓丹 刘天驰 燕梦棋 胡敏 刘华蔚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75-279,295,共6页
目的观察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术前无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老年口腔癌患者29例,术中使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 目的观察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术前无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老年口腔癌患者29例,术中使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软组织缺损。收集并分析患者基本资料、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皮瓣大小、皮瓣制备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皮瓣成活情况、肿瘤复发及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颈部Ⅰ区淋巴结未转移组(16例)和颈部Ⅰ区淋巴结转移组(13例),统计并对比分析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颈部Ⅰ区淋巴结未转移组和颈部Ⅰ区淋巴结转移组术后均随访2~7年。2组平均年龄、肿瘤大小、皮瓣面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皮瓣一期愈合。颈部Ⅰ区淋巴结未转移组和颈部Ⅰ区淋巴结转移组肿瘤复发情况(18.8%vs 23.1%,P=0.630)、术后并发症情况(0.0%vs 23.1%,P=0.7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术前无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缺损,该皮瓣的应用不会增加短期肿瘤的复发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口腔癌患者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颏下岛状瓣 颌面缺损修复 颈部Ⅰ区淋巴结转移 口腔癌
下载PDF
额瓣、颏下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董建伟 岳鹏 +2 位作者 李阿峰 苗超 张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额瓣、颏下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面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风筝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额瓣、颏下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面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风筝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实施额瓣、颏下岛状瓣修复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及暂时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瓣、颏下岛状瓣是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面部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能够减轻疼痛,提升面部美观度,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瓣 颏下岛状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面部缺损修复
下载PDF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付军 王天祥 +1 位作者 王锡明 王秋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的分支颏下动、静脉为蒂制备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的14例患者,12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 目的:探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的分支颏下动、静脉为蒂制备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的14例患者,12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失败,成功率92.9%,全部病例切除原发灶同时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外观与功能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长而可靠的血管蒂、厚薄适中、成活率高、切口隐蔽、无需血管吻合、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一期重建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 重建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莫立根 杨荣宁 +1 位作者 许坚 曾先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2例,观察其近期临床效果,分析颈淋巴结转移和放疗对皮瓣的影响。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12例,11例...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2例,观察其近期临床效果,分析颈淋巴结转移和放疗对皮瓣的影响。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12例,11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分坏死,其中5例切除原发灶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6例接受术后放疗,无皮瓣坏死,功能与外观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距离近、操作方便、切口隐蔽、厚薄适中、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选择。术后常规剂量放疗不影响皮瓣成活,选择好适应症,不影响肿瘤手术治疗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修复
下载PDF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志国 王智明 +1 位作者 王飏 张力平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以颏下动静脉为血管蒂,形成颏下岛状瓣,带蒂移位,修复由于肿瘤切除或外伤所致的口腔颌面部缺损,观察近期的临床效果。结果12例颌面部缺损的患者,采用颏下...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以颏下动静脉为血管蒂,形成颏下岛状瓣,带蒂移位,修复由于肿瘤切除或外伤所致的口腔颌面部缺损,观察近期的临床效果。结果12例颌面部缺损的患者,采用颏下岛状瓣最大面积为8.0cm×4.0cm,最小面积为4.0cm×2.5cm。随访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瘢痕轻微,功能与外观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具有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等特点,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瓣 口腔颌面部 缺损
下载PDF
面-颏下动脉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伟良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1期2-11,共10页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SAIF)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筋膜皮瓣,其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该瓣血供恒定且血运充分,制备较简单,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根据所携带的组织,FSAI...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SAIF)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筋膜皮瓣,其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该瓣血供恒定且血运充分,制备较简单,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根据所携带的组织,FSAIF可分为筋膜皮瓣、肌皮瓣、单纯皮瓣等,该瓣还可制备成带下颌骨的骨筋膜(肌)皮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由于其为带蒂瓣,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中型缺损修复。医师在使用FSAIF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者可安全使用;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但无淋巴结外扩展者,在颈淋巴清扫彻底的前提下可使用该皮瓣。FSAIF修复禁忌证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且有淋巴结外扩展,此时,应选择其他组织瓣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 面⁃颏下动脉岛状瓣 带蒂瓣 头颈部缺损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重建 口腔癌 口咽癌 唇癌 颈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外扩展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广盛 许小鸿 钟文德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7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分析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7例,观察其近期临床效果。结果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7例患者,6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外观与功能...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分析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7例,观察其近期临床效果。结果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7例患者,6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外观与功能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供区隐蔽、距离近、厚度适中、易于成活、手术便利等优点,是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组织缺损修复
下载PDF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临床应用研究——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75-676,共2页
目的:评价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临床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30例,其中面部6例,颊部9例(伴下唇缺损1例,口角缺损1例),舌部9例,口底2例,磨牙后区1例,硬腭1例,上唇1例... 目的:评价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临床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30例,其中面部6例,颊部9例(伴下唇缺损1例,口角缺损1例),舌部9例,口底2例,磨牙后区1例,硬腭1例,上唇1例,下唇1例。术后观察组织瓣生长情况以及修复效果。结果:男性患者组织瓣上生长胡须,2例静脉回流障碍,1例组织瓣坏死,其余成活良好。缺损部位修复后,基本恢复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结论:颏下岛状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瓣 口腔颌面部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后及对美观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正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后及对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研...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后及对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颏下岛状皮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口腔功能及美观度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皮瓣成活率为94.7%,坏死率为5.3%;对照组皮瓣成活率为73.7%,坏死率为26.3%,两组皮瓣成活率及坏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进食不便、口腔软组织不适、语言障碍、美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颏下岛状皮瓣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皮瓣成活率,利于患者口腔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较好,且有助于确保其美观性,利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 美观程度
下载PDF
岛状斜方肌肌皮瓣在头颈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洪武 刘炜 +2 位作者 陈远光 谭建中 李理 《伤残医学杂志》 1995年第3期3-4,共2页
本文介绍自1985年4月至1993年7月应用岛状斜方肌肌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23例的经验。其中6例选用颈横动、静脉血管蒂,5、例为上斜方肌蒂,8例同时采用包含枕动脉的上斜方肌蒂与颈横动、静脉血管蒂的... 本文介绍自1985年4月至1993年7月应用岛状斜方肌肌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23例的经验。其中6例选用颈横动、静脉血管蒂,5、例为上斜方肌蒂,8例同时采用包含枕动脉的上斜方肌蒂与颈横动、静脉血管蒂的双蒂瓣。4例吻合血管游离移植,均获成功。肌皮瓣面积最大12cm×8cm,最小6cm×4cm。作者对肌皮瓣类型的选择、手术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斜方肌肌皮瓣 头颈外科 临床应用 肌皮瓣设计
下载PDF
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丽 沈军 +5 位作者 刘浩 穆洁 陈伟 张军 王超 严颖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7-532,共6页
目的总结颏下岛状瓣的制备技巧及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患者25例,总结颏下岛状瓣的静脉回流特点、手术技巧和术后并发症。通过随访分析颏下岛状瓣修复... 目的总结颏下岛状瓣的制备技巧及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患者25例,总结颏下岛状瓣的静脉回流特点、手术技巧和术后并发症。通过随访分析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安全性。结果皮瓣切取大小为(5 cm×3 cm)^(12 cm×5 cm),平均手术时间(350.5±50.5)min。皮瓣通过面前静脉回流至颈内静脉17例(68.0%)、颈外静脉4例(16.0%)、颈前静脉4例(16.0%)。除1例因术中损伤颏下动脉弃去皮瓣外,其余24例均完全成活。术后1例发生伤口感染,其余24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8例(32.0%)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为颌下淋巴结转移,Ⅰ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6.0%。平均随访(14.3±5.2)个月,1例原发灶复发,2例颈部复发,均为术后未放疗患者。结论颏下岛状瓣的静脉回流方式存在变异,制备皮瓣时应特别注意回流至颈外静脉和颈前静脉的情况,以避免回流障碍及皮瓣坏死。对于术后颈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应密切随访或辅助放疗,警惕皮瓣及血管蒂周围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口腔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颏下岛状瓣 颌面缺损修复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对N1~N2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慧敏 王益华 张文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4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研究颏下岛状皮瓣对N 1~N 2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62例N 1~N 2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 目的研究颏下岛状皮瓣对N 1~N 2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62例N 1~N 2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皮瓣范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皮瓣成活率及功能恢复(语言、吞咽、咀嚼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皮瓣范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皮瓣成活率及口腔功能恢复优秀率依次为(29.06±4.39)cm^2、(3.12±1.15)h、(11.03±2.51)d、96.77%(30/31)、96.77%(30/31),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皮瓣范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皮瓣成活率及口腔功能恢复优秀率依次为(43.15±5.17)cm^2、(5.17±1.43)h、(15.47±3.62)d、77.42%(24/31)、67.74%(21/3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皮瓣范围更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皮瓣成活率及语言、吞咽、咀嚼功能恢复优秀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对N 1~N 2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显著,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有利于促进患者语言、吞咽、咀嚼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缺损修复 颏下岛状皮瓣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黎波 肖金刚 +3 位作者 兰玉燕 张力 周航宇 张磊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15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缺损的部位及形态设计颏下岛状皮瓣。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56±6.1)岁,其中口腔癌行病变区扩大切除10...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15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缺损的部位及形态设计颏下岛状皮瓣。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56±6.1)岁,其中口腔癌行病变区扩大切除10例,车祸伤5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小3.0 cm×4.0 cm,面积最大7.5 cm×5.5 cm。结果:15例颏下岛状皮瓣完全成活,供区缺损直接拉拢缝合。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血管恒定、颜色与面部皮肤一致、供区隐蔽、血管蒂旋转度大、可达眶下半侧面部及整个口咽腔、下咽及颈部等优点,适合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丹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对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应用颏下岛状皮瓣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26例。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术对传统组予以治疗,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对研究组予以治疗... 目的对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应用颏下岛状皮瓣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26例。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术对传统组予以治疗,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对研究组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传统组总有效率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研究组的皮瓣成活率92.3%明显高于传统组皮瓣成活率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5,P<0.05);研究组的外观满意度92.3%明显高于传统组外观满意度的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1,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皮瓣的成活率,而且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传统皮瓣修复术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 成活率
下载PDF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曲昌锋 汪崇 +2 位作者 杨建 李德新 王有为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评价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从皮瓣成活率、患者外形及功能的恢复、有无并发症发生、有无复发等... 目的评价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从皮瓣成活率、患者外形及功能的恢复、有无并发症发生、有无复发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心端局部坏死。全部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面部外形满意,颈部瘢痕隐蔽,无下唇外翻、抬头困难、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未发现颈部转移和局部复发。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血供恒定,制备简单,皮瓣柔软,供区隐蔽,是头颈部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60例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大为 王辉 +2 位作者 李璟 李锦锋 付芳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7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对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观察与探讨,为临床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存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情况的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的60例口腔颌面... 目的:对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观察与探讨,为临床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存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情况的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按照是否存在颈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比较。结果:研究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颏下岛状皮瓣存活率,术后复发率,术后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相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效果较好,大多数患者对于临床修复治疗效果比较满意。而且,对存在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实施颈部淋巴结的清扫术及术后放疗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不大,基本不影响皮瓣的存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修复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缺损
原文传递
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靓 陈卫贤 +4 位作者 徐新江 季振华 戴文成 汤明明 蒋斌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头颈部鳞癌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A组,28例)或颏下岛状皮瓣(B组,35例)修复,分析两组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头颈部鳞癌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A组,28例)或颏下岛状皮瓣(B组,35例)修复,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皮瓣面积、制取时间、血管蒂长、皮瓣成活率和局部并发症。结果 A组皮瓣面积小于B组[(32.1±11.7)cm2vs.(54.2±20.4)cm2](P<0.05)。A、B两组皮瓣血管蒂长相仿[(7.9±1.0)cm vs.(8.1±1.1)cm](P>0.05);两组皮瓣制取时间无统计学差异[(58.9±5.3)min vs.(56.8±5.4)min](P>0.05)。A、B两组皮瓣成活率均很高[96.4%(27/28)vs.97.1%(34/35)](P>0.05)。A组有1例口底癌患者皮瓣坏死,甲状腺上动脉内血栓形成,后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B组有1例因为术区感染导致皮瓣部分坏死,后经术区换药后瘢痕愈合。两组皮瓣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仿(P>0.05)。结论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各具有优缺点及适应证,均适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缺损修复,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
原文传递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汉前 俞辉明 刘家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15例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48~71岁,平均63岁。病程28~73 d,平均35 d。病变部位:舌3例,颊黏膜8例,磨牙后区2例,口底黏...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15例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48~71岁,平均63岁。病程28~73 d,平均35 d。病变部位:舌3例,颊黏膜8例,磨牙后区2例,口底黏膜2例。根据2002版国际抗癌联盟(UICC)口腔癌和口咽癌的TNM分期标准:T1N0M02例,T2N0M013例。病理分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1例,中等分化鳞状细胞癌4例。病灶扩大切除后缺损范围为5 cm×3 cm~8 cm×6 cm。1例因无明确回流静脉改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余14例均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颏下岛状皮瓣切取范围为6 cm×4 cm~9 cm×6 cm。结果 14例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患者手术时间为4 h 30 min~7 h 10 min,平均5 h 53 min。术后13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发生表层坏死,经保守治疗后成活。1例发生暂时性面神经下颌缘支麻痹,3个月后逐渐恢复;3例发生颌下积液,对症治疗后愈合。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5个月。2例男性患者皮瓣上有毛发生长,3个月后逐渐稀少。患者面部外形、开口度及吞咽和语音功能均恢复良好;颏下供区瘢痕不明显。1例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患者随访13个月,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结论颏下岛状皮瓣血供恒定,制备简便、快捷,可用于修复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颌面部缺损修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原文传递
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斌 毛驰 廖湘凌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13-215,250,共4页
目的研究并总结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情况及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并分析64例采用颏下岛状瓣进行修复颌面部缺损的患者资料,并总结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情况。结果颏下静脉汇入颈内静脉33例,汇入... 目的研究并总结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情况及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并分析64例采用颏下岛状瓣进行修复颌面部缺损的患者资料,并总结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情况。结果颏下静脉汇入颈内静脉33例,汇入颈外静脉25例,汇入锁骨上静脉2例,先天缺如2例。颏下岛状瓣修复64例患者,1例术中发现无可靠静脉回流,术中改为其他皮瓣修复;1例患者术后4小时发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好转;另1例患者皮瓣尖端部分坏死,经创面换药好转。随访6至12个月,患者术后颌面部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颏下岛状瓣是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可靠手段,根据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不同分布情况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延长血管蒂长度,提高颏下岛状瓣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血管蒂
原文传递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应用进展
20
作者 项丹威 石海波 +2 位作者 宋丽娜 吴春月 刘麒麟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15-620,共6页
颏下岛状瓣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轴型皮瓣,其制备简便,血供稳定,术后瘢痕隐蔽。自颏下岛状瓣开发以来,几经改良,用法灵活多样,一直受到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医生的青睐。目前,颏下岛状瓣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口咽和面... 颏下岛状瓣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轴型皮瓣,其制备简便,血供稳定,术后瘢痕隐蔽。自颏下岛状瓣开发以来,几经改良,用法灵活多样,一直受到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医生的青睐。目前,颏下岛状瓣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口咽和面部缺损的修复,包括软腭、颧部、颞区等远处部位。颏下岛状瓣的广泛应用主要依赖于其血供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良和血管蒂延长方法。文章就颏下岛状瓣的血供特点、皮瓣类型及改良、血管蒂延长方法以及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创新性应用等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选择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提供全面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颏下动脉 血管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