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ral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bsea wellhead assembly in the hydrate tria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1
作者 Jing Zeng Wen-wei Xie +8 位作者 Bei-bei Kou Jing-an Lu Xing-chen Li De-jun Cai Hao-xian Shi Ke-wei Zhang Hua-qing Liu Jin Li Bo Li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55-465,共11页
Conductor and suction anchor are the key equipment providing bearing capacity in the field of deep-water drilling or offshore engineering,which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short construction p... Conductor and suction anchor are the key equipment providing bearing capacity in the field of deep-water drilling or offshore engineering,which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In order to drill a horizontal well in the shallow hydrate reservoir in the deep water,the suction anchor wellhead assembly is employed to undertake the main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in the second round of hydrate trial production project,so as to reduce the conductor running depth and heighten the kick-off point position.However,the deformation law of the deep-water suction anchor wellhead assembly under the moving load of the riser is not clear,and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lateral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to guide the design of its structural scheme.Based on 3D solid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soli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suction anchor wellhead assembly is established.In the model,the seabed soil is divided into seven layers,the contact between the wellhead assembly and the soil is simulated,and the vertical load and bending moment are applied to the wellhead node to simulate the riser movement when working in the deep water.The lateral bearing stability of conventional wellhead assembly and suction anchor wellhead assemb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llhead load is discuss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ding moment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of the wellhead string;the anti-bending performance from increasing the outer conductor diameter is better than that from increasing the conductor wall thickness;for the subsea wellhead,the suction anchor obviously improves the lateral bearing capacity and reduces the lateral deformation.The conduct of the suction anchor wellhead assembly still needs to be lowered to a certain depth that below the maximum disturbed depth to ensure the lateral bearing stability,Thus,a method for the minimum conductor running depth for the suction anchor wellhead assembly is developed.The field implementation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round of hydrate trial production project,the conductor running depth is increased by 9.42 m,and there is no risk of wellhead overturning during the trial production.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conductor running depth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and will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bsequent hydrat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gas hydrate Deep-water subsea wellhead Suction anchor wellhead stability 3D solid finite element method Hydrate tri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Natural gas hydrate trial production Shenhu area The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Metal Sealing Performance of Subsea X-tree Wellhead Connector Sealer 被引量:12
2
作者 ZHAO Honglin CHEN Rui +5 位作者 LUO Xiaolan DUAN Menglan LU Yinghui FU Guowei TIAN Hongping YE Daohu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649-656,共8页
The metal sealing performance of subsea X-tree wellhead connectors is crucial for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subsea X-tre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 between metal sealing ring's contact stre... The metal sealing performance of subsea X-tree wellhead connectors is crucial for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subsea X-tre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 between metal sealing ring's contact stress and its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working pressure, a mechanical analysis method for double-cone sealing of high pressure vessels is applied in analyzing the metal sealing r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reload and operation. As a result, the formula of the unit sealing load for the metal sealing ring under operation with residual preload is shown in this paper, which ensures that the metal sealing ring has an excellent sealing effect and can prevent the metal sealing ring from yielding. Besides, while analyzing the sealing process of the metal sealing ring, the change rule of contact stress and working pressure is concluded here, putting forward that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metal sealing ring are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ange rule. Finally,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 throug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a force feedback experiment, and both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which fully verifies for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ory on metal sealing ring's contact stress and its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working pressure deduced in this paper. The proposed research will be treated as an applicable theory guiding the design of metal seal for subsea X-tree wellhead conn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ling ring metal sealing mechanical analysis subsea X-tree wellhead connector subsea X-tree
下载PDF
深水水下井口全钻井过程波激疲劳精细化评估
3
作者 李家仪 刘秀全 +4 位作者 许亮斌 邱娜 畅元江 陈国明 赵苏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0,105,共8页
传统的水下井口波激疲劳评估没有考虑不同钻井阶段水下井口结构组成变化,导致水下井口波激疲劳评估精度有限。为此,提出基于整体-局部交互分析的全钻井过程水下井口波激疲劳损伤精细化评估方法,建立钻井全过程复杂结构水下井口局部精细... 传统的水下井口波激疲劳评估没有考虑不同钻井阶段水下井口结构组成变化,导致水下井口波激疲劳评估精度有限。为此,提出基于整体-局部交互分析的全钻井过程水下井口波激疲劳损伤精细化评估方法,建立钻井全过程复杂结构水下井口局部精细模型及平台-隔水管-水下井口-导管耦合系统整体模型,研究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交互机制,并构建整体模型与局部应力传递关系,精细化评估水下井口全钻井过程波激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全钻井过程水下井口结构组成变化对隔水管系统和远离泥线导管处的波激疲劳几乎无影响,但对水下井口局部及泥线附近导管的波激疲劳存在较大影响;钻井第二阶段水下井口波激疲劳损伤最为严重,且水下井口底端始终为疲劳极限位置。所得结论有助于判断钻井过程中水下井口疲劳状态,保证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全钻井过程 整体-局部交互分析 波激疲劳 疲劳损伤评估
下载PDF
基于LAGRANGE方程的深水钻井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动力分析
4
作者 马永乾 赵鹏 +2 位作者 畅元江 王仕超 张晏铭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为了探究大质量、大刚度防喷器组(blowout preventers,BOPs)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动态相应预测精度的影响,根据细长钻井隔水管与刚性防喷器组的结构特点,提出两者刚柔耦合的概念,采用能量法推导隔水管–防喷器组–水下井口系统的动能和... 为了探究大质量、大刚度防喷器组(blowout preventers,BOPs)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动态相应预测精度的影响,根据细长钻井隔水管与刚性防喷器组的结构特点,提出两者刚柔耦合的概念,采用能量法推导隔水管–防喷器组–水下井口系统的动能和势能,采用LAGRANGE方法建立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采用科学计算软件和Newmark-β直接积分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以南海某深水钻井隔水管为例,开展基于耦合动力学模型的隔水管系统动态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理论模型得到的隔水管不同位置的节点位移、单元弯矩、上部和下部挠性接头转角时程曲线、整体侧向位移包络线和弯矩包络线等与ABAQUS仿真结果均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为8.8%。此方法可为深水钻井隔水管和水下井口系统动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隔水管 水下井口 防喷器组 刚柔耦合 有限元分析 动力分析 LAGRANGE方程 Newmark-β积分法
下载PDF
简易水下井口采油树设计及关键作业参数校核
5
作者 余意 黄亮 +3 位作者 王名春 任冠龙 王彬 仝刚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水下井口和水下采油树是海洋油气田水下开发的重要单元装备,也是水下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在中深水油气田中广泛采用。随着近海油气增储上产压力加大,水下井口的开发模式逐渐走向浅水海域,加速了国内浅水水下井口和采油树系统的研发进程... 水下井口和水下采油树是海洋油气田水下开发的重要单元装备,也是水下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在中深水油气田中广泛采用。随着近海油气增储上产压力加大,水下井口的开发模式逐渐走向浅水海域,加速了国内浅水水下井口和采油树系统的研发进程。与传统中深水油气田开发相比,浅水海域油气开发更加注重成本和效率的控制。通过分析国内外浅水井口和采油树装置的特点,结合国内某油田物性参数,设计了用于注水井的简易型、低成本浅水水下井口和水下采油树系统,并结合自升式钻井船的结构特点,完成钻完井作业工艺及作业工序的梳理;同时,建立高压立管稳定性及强度分析模型,提出高压立管顶部安全作业载荷,为国内外相似海域注水井的水下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 水下井口 水下采油树 注水井 钻完井
下载PDF
水下卧式采油树在役工况安全风险分析
6
作者 任冠龙 王宇 +2 位作者 孟文波 张崇 李舒展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深水油气生产对水下采油树系统的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保障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役生产工况下的安全运行,建立了改进型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将改进后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度等级划分及风险矩阵作为风险评判的依据,... 深水油气生产对水下采油树系统的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保障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役生产工况下的安全运行,建立了改进型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将改进后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度等级划分及风险矩阵作为风险评判的依据,通过对油气生产过程、化学药剂注入过程以及水下控制系统电力/通信过程等3个生产节点进行风险评价,得到水下采油树在役过程中的36个中度风险点,并提出了相应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水下采油树-井口系统力学模型,对系统在役过程中所受到的海流载荷、地震与腐蚀等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下采油树在各类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在20 MPa以下,最大弯矩在0.3 MN·m以下,安全性满足生产要求;但在腐蚀后百年一遇海流及大于6.5级地震载荷下,系统最大弯矩超出极端环境许用值,安全性不能保障。所得结论可为我国水下采油树的应用提供指导,能够有效保障采油树服役期间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油树 井口系统 在役工况 HZAOP 外部载荷 风险分析
下载PDF
水下井口弃井作业除垢技术及应用
7
作者 刘剑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49-151,共3页
南海东部油田拥有近百口水下井口采油树,随着投产时间增加,油井出现特高含水、低油速度、低采出的“一高二低”状态,为改善其开发效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采收率,需回收老井生产管柱并侧钻新井眼进而动用剩余油富集区,进一步提高采出程... 南海东部油田拥有近百口水下井口采油树,随着投产时间增加,油井出现特高含水、低油速度、低采出的“一高二低”状态,为改善其开发效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采收率,需回收老井生产管柱并侧钻新井眼进而动用剩余油富集区,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然而随着采油树下入时间的增长,水下井口结垢严重,清理工作困难,水下井口的清洁度成为油管挂对接及回收关键,成为制约回收老井管柱并侧钻新井眼的主要困难[1],采用高效除垢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水下井口弃井作业时效。对水下井口结垢物的无伤软化处理程序,提高水下弃井及再次完井成功率,为后续作业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弃井 结垢 除垢
下载PDF
海洋水下钻井井口疲劳损伤性能设计方法
8
作者 刘书杰 李文拓 +4 位作者 徐一龙 刘正 李清平 李君 曾春珉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14-116,共3页
水下钻井井口的疲劳分析是水下井口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之一。疲劳强度计算涉及在低于材料屈服极限的交变应力(或应变)的反复作用下,零件和构件在应力集中部位萌生裂纹,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裂纹扩展,最终突然断裂,这一失效过程称为疲... 水下钻井井口的疲劳分析是水下井口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之一。疲劳强度计算涉及在低于材料屈服极限的交变应力(或应变)的反复作用下,零件和构件在应力集中部位萌生裂纹,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裂纹扩展,最终突然断裂,这一失效过程称为疲劳破坏。材料在疲劳破坏前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数称为疲劳寿命。双井口吸力桩的疲劳载荷来源于隔水管下部挠性接头的张力、剪力和弯矩的不断变化。波浪和洋流作用于平台和隔水管系统而引起的周期载荷被传递到底部挠性接头,经过挠性接头后载荷幅值大大减少。重点分析了隔水管的力学模型、不规则波浪载荷的模拟、结构动力响应以及疲劳损伤计算方法。研究结果为水下钻井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疲劳分析 吸力桩 动力响应 疲劳损伤计算
下载PDF
深水采油树井口液压连接器的设计
9
作者 李华 张崇 +3 位作者 黄青松 任冠龙 汪洋 余意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设计一种基于18-3/4"H4型面、69 MPa井口压力的液压驱动锁块式连接器,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锁紧型面过盈量对锁紧峰值压力、连接器预紧力的影响,预紧力与锁紧峰值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VX钢圈在失效负载条件下的密封性能,并对相关分析... 设计一种基于18-3/4"H4型面、69 MPa井口压力的液压驱动锁块式连接器,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锁紧型面过盈量对锁紧峰值压力、连接器预紧力的影响,预紧力与锁紧峰值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VX钢圈在失效负载条件下的密封性能,并对相关分析结果进行测试验证。分析及测试验证表明,在过盈量可调范围内连接器预紧力与锁紧峰值压力为线性关系,可通过锁紧峰值压力的大小有效评估预紧力;有限元分析结果可为连接器的调试作参考;连续的环状接触压痕是钢圈密封的必要条件,密封面的材料及加工质量是建立密封的关键因素;连接器在69 MPa+1300 kN+11000 kN·m负载条件下功能、结构及密封性能良好。连接器搭载采油树在南海相关油气田得到成功的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油树 井口液压连接器 密封钢圈 锁紧峰值压力 预紧力 负载测试
下载PDF
水下井口系统拉伸与弯曲测试工装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苏文 赵维青 +4 位作者 李健 邓玉明 任志泉 唐龙 张晏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3,共8页
水下井口系统在深水油气开采作业期间承受复杂载荷的作用,极易发生强度破坏和结构失效。目前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水下井口系统进行分析,无法准确评估水下井口在工程应用时的安全性,研制水下井口系统的专用测试设备并分析其试验过... 水下井口系统在深水油气开采作业期间承受复杂载荷的作用,极易发生强度破坏和结构失效。目前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水下井口系统进行分析,无法准确评估水下井口在工程应用时的安全性,研制水下井口系统的专用测试设备并分析其试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水下井口系统实际装配结构,自主设计了水下井口承受悬挂、拉伸、弯曲载荷下的专用测试工装。为论证测试工装结构在测试试验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强度破坏,基于ANSYS Worbench建立了3种测试工装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测试工装应力响应云图。计算结果表明:悬挂载荷测试时,测试工装最大应力为597.50 MPa;弯曲载荷测试时,测试工装最大应力为349.34 MPa;拉伸载荷测试时,测试工装最大应力为179.14 MPa。各部件应力均未超出材料屈服强度,能够保证测试试验的稳定运行。研究结果可为水下井口系统测试工装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载荷测试工装 有限元分析 强度分析 ANSYS Workbench
下载PDF
Study on Load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Expandable Deepwater Drilling Conductor Based on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Field Test
11
作者 ZHANG Ming-he YANG Jin +2 位作者 YANG Yu-xiang XU Dong-sheng ZHOU Yi-su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16-28,共13页
A novel expandable conductor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in deep-water drilling to improve 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bearing capacity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onductor jetting depth and soaking time. The vertical ... A novel expandable conductor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in deep-water drilling to improve 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bearing capacity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onductor jetting depth and soaking time. 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bearing capability of expandable conductors was depicted based on the ultimate subgrade reaction method and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theory. The loa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laboratory-scale expandable conductor were analyzed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seri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accomplished to study th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vertical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lateral soil pressure, and lateral displacement) during the conductor soaking process.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r the length and thickness of expandable materials are,the higher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wellhead will be. During the conductor soaking process, the soil pressure around the three expandable conductors increases faster, strings representing a stronger squeezing effect and resulting in higher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Furthermore,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novel expandable conducto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conductor. All the advantages mentioned above con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conductor’s jetting depth and soaking time. Lastly, the application workflow of a novel expandable deep-water drilling conductor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autonomous expandable conductor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onductor’s jetting depth and soaking time. According to the soil properties and designed installation depth of the surface conductor, the arrangement of expandable materials should be designed reasonably to meet the safety condition and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the subsea well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vel expandable surface conductor deep water subsea wellhead laboratory experiment field test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井口弯曲应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金龙 李凡鹏 +3 位作者 胡鹏基 刘兆伟 刘秀全 盛磊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72,共9页
水下井口系统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装备,为保证其在钻完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水下井口系统的疲劳状态监测成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水下井口的弯曲应力预测是基于监测数据疲劳损伤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 水下井口系统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装备,为保证其在钻完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水下井口系统的疲劳状态监测成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水下井口的弯曲应力预测是基于监测数据疲劳损伤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防喷器处的加速度监测数据预测水下井口系统的弯曲应力。根据设计海况矩阵进行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动力响应分析,以分析得到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立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模型,最后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低于0.2%,决定系数大于0.999。该弯曲应力预测方法可为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疲劳监测 弯曲应力预测
下载PDF
水下井口套管悬挂器的敏感性及疲劳损伤分析
13
作者 武胜男 李滨 +3 位作者 张来斌 郑文培 耿亚楠 冯桓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9,85,共8页
套管悬挂器是水下井口的关键部件之一,在温压环境等多场耦合作用下容易引发疲劳失效,破坏油气井井筒完整性。为探究套管悬挂器在复杂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损伤变化规律,以南海东方1-1气田某板块的水下井口为例,分析套管悬挂器温度分... 套管悬挂器是水下井口的关键部件之一,在温压环境等多场耦合作用下容易引发疲劳失效,破坏油气井井筒完整性。为探究套管悬挂器在复杂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损伤变化规律,以南海东方1-1气田某板块的水下井口为例,分析套管悬挂器温度分布和各类载荷,建立基于热力耦合作用的水下井口套管悬挂器精细有限元模型,对比下放、BOP试压、回收下放工具和完井采油等4种工况下套管悬挂器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损伤,并评估温度和BOP重力等敏感性因素对水下井口套管悬挂器力学性能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等效应力和变形量均显著增加,井口温度对套管悬挂器性能的影响显著;最大疲劳损伤出现在BOP试压工况下,其值为1.23×10^(-4) d^(-1),在该工况下套管悬挂器的疲劳寿命为22.27 a,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对水下井筒完整性评估及深水钻采安全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套管悬挂器 热力耦合 敏感性分析 疲劳损伤
下载PDF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水下井口系统RUL预测
14
作者 耿亚楠 张乔 +2 位作者 武胜男 张来斌 冯桓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90-2698,共9页
为了及时发现水下井口服役期间的失效隐患,保证海洋油气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提出了一种将马尔科夫过程与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水下井口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方法。将水下井口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服役过程多... 为了及时发现水下井口服役期间的失效隐患,保证海洋油气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提出了一种将马尔科夫过程与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水下井口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方法。将水下井口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服役过程多级状态转移与时间相关联,考虑环境、装备及设计等疲劳损伤因素对井口系统性能的影响,预测水下井口系统全寿命周期不同工况、系统降级状态、不同维修状态下的RUL。以南海东方气田某水下井口系统为例开展分析,结果表明:不完美/完美维修可延长系统的剩余使用寿命;水下井口系统各部件中,临时导向基座对系统剩余使用寿命影响最大;防喷器(Blow-Out Preventer,BOP)质量和尺寸、大浪、隔水管设计缺陷、涡激振动事件是影响水下井口系统疲劳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水下井口系统 动态贝叶斯网络 全寿命周期 剩余寿命预测
下载PDF
中国近海浅水水下井口钻完井模式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白涛 王名春 +1 位作者 顾纯巍 许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水下井口和采油树在中深水油气田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近海油气增储上产压力加大,中国海油探索在浅水海域采用水下井口的开发模式,并加大了浅水水下井口和采油树系统的国产化进程。通过对浅水水下井口和采油树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 水下井口和采油树在中深水油气田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近海油气增储上产压力加大,中国海油探索在浅水海域采用水下井口的开发模式,并加大了浅水水下井口和采油树系统的国产化进程。通过对浅水水下井口和采油树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从浅水水下装备和水下钻完井作业工艺出发,系统总结了浅水水下装备的最新研发成果,同时展望了水下开发模式配套的钻完井工艺以及浅水水下装备的发展前景,对于浅水油气田采用水下模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 水下井口 钻完井 开发模式
下载PDF
深水水下井口系统疲劳监测损伤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金龙 许亮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水下井口系统在钻完井和修井等连接作业过程中,受到波浪和海流引起的隔水管振动、平台运动以及作业性动载荷等传递而来的循环载荷作用,这些循环载荷使水下井口产生循环弯矩,导致水下井口疲劳损伤不断累积。为了促进深水水下井口系统技... 水下井口系统在钻完井和修井等连接作业过程中,受到波浪和海流引起的隔水管振动、平台运动以及作业性动载荷等传递而来的循环载荷作用,这些循环载荷使水下井口产生循环弯矩,导致水下井口疲劳损伤不断累积。为了促进深水水下井口系统技术进步,提高水下井口系统的安全利用水平,总结了深水水下井口系统特点,调研了水下井口在南海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了水下井口在损伤预测、疲劳监测、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处理等疲劳损伤评估研究中的进展;总结了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研究难点,最后提出了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建议。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研究难点是水下井口疲劳监测水池试验待开展、缺乏多源监测数据融合的水下井口修正有限元模型。所得结论可为水下井口系统技术发展及深海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水下井口系统 疲劳监测 损伤评估 多源监测 数据融合 传递函数
下载PDF
基于监测数据的深水水下井口循环弯矩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国 陈彬 +4 位作者 逄淑华 李家仪 许伟 畅元江 殷志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45,共9页
水下井口的疲劳完整性是海洋油气田长期安全开采的前提。工业界往往采用贴应变片直接测量水下井口应变来计算弯矩和疲劳损伤,但水下井口应变片粘贴困难且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采用对水下井口监测方法,基于隔水管—防喷器组—水下井口的... 水下井口的疲劳完整性是海洋油气田长期安全开采的前提。工业界往往采用贴应变片直接测量水下井口应变来计算弯矩和疲劳损伤,但水下井口应变片粘贴困难且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采用对水下井口监测方法,基于隔水管—防喷器组—水下井口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考虑防喷器组惯性力矩建立系统耦合动力学方程,最终形成基于监测数据的水下井口循环弯矩计算方法。以南海某深水水下井口为例,建立隔水管—防喷器组—水下井口系统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态分析,提取隔水管底部张力、转角、防喷器组加速度及转角等参数,代入所建立的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水下井口弯矩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只需通过在线监测获得所需的输入数据,无需监测水下井口应变即可获取水下井口循环弯矩。建立的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可为水下井口疲劳完整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隔水管 水下井口 耦合动力学方程 循环弯矩
下载PDF
深水水下采油树界面系统模拟测试技术分析
18
作者 肖谭 蒋东雷 +2 位作者 杨超 范凯 段明付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76-78,共3页
针对深水水下采油树处于高压、低温等严苛的海底工作环境且采油树内部流动着高温高压高腐蚀性流体的特性,形成验证井口和采油树匹配性的水下采油树-水下井口界面系统模拟测试技术。该技术通过自主化测试工桩及设计步骤,采用虚拟装配和... 针对深水水下采油树处于高压、低温等严苛的海底工作环境且采油树内部流动着高温高压高腐蚀性流体的特性,形成验证井口和采油树匹配性的水下采油树-水下井口界面系统模拟测试技术。该技术通过自主化测试工桩及设计步骤,采用虚拟装配和集成测试实现水下采油树与水下井口密封性能、连接界面物理匹配、倾斜测试等的检验,保障采油树海上安装时的可靠性。技术成果成功运用于国内多个气田项目采油树SRT接收测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油树 水下井口 测试工桩
下载PDF
基于模糊事故树的水下井口回收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书杰 黄熠 +3 位作者 孟文波 黄亮 李磊 付光明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58,共8页
水下井口系统回收过程中操作风险较高,易发生回收工具失效、操作失误等风险事件,进而导致水下井口回收失败。结合水下井口系统回收操作流程和专家现场经验,梳理导致水下井口系统回收失效的基本事件,基于基本事件和逻辑关系建立以水下井... 水下井口系统回收过程中操作风险较高,易发生回收工具失效、操作失误等风险事件,进而导致水下井口回收失败。结合水下井口系统回收操作流程和专家现场经验,梳理导致水下井口系统回收失效的基本事件,基于基本事件和逻辑关系建立以水下井口系统回收失效为顶事件的事故树;通过引入专家评价机制,对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语言评价;利用模糊数学算法将专家对基本事件的语言评价转换为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基于基本事件概率的敏感性分析识别水下井口系统回收过程中的高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表层套管与导管回收刀片损坏失效概率最大,此外割刀卡死、刀片损坏、切割位置不准、人为操作失误对水下井口系统回收失效的影响也较大,需要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水下井口系统的安全回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回收 模糊事故树 风险分析
下载PDF
水下井口套管悬挂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白涛 王彬 +3 位作者 王名春 张会增 隋中斐 于小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常规的芯轴式套管悬挂器与密封设计为一体,密封的更换与返修都比较困难。针对该难点,以API 17D和API 6X为主要设计依据,结合现场的实际工况,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346 mm(1358″)高压井口和244 mm(958″)套管的套管悬挂器。该套管悬挂器... 常规的芯轴式套管悬挂器与密封设计为一体,密封的更换与返修都比较困难。针对该难点,以API 17D和API 6X为主要设计依据,结合现场的实际工况,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346 mm(1358″)高压井口和244 mm(958″)套管的套管悬挂器。该套管悬挂器与密封装置相互独立,提高了密封装置更换和返修的效率。根据载荷要求和渤海海域的实际工况,建立了套管悬挂器的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套管悬挂器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