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changes in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 plantations 被引量:7
1
作者 ZHANG Jian WANG Silong +1 位作者 FENG Zongwei WANG Qingku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52-359,共8页
The importanc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under forest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depend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oil carbon and its availability to soil microbial biomas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uccess... The importanc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under forest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depend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oil carbon and its availability to soil microbial biomas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plantations on the stability of SOC and its availability to microbes by adopting the two-step hydrolysis with H2SO4 and density fraction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 decreased the quantity of total SOC, recalcitrant fraction, and carbohydrates in Labile Pool I (LPI),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evidently, especially at 0-10 cm horizon. However, cellulose included in Labile Pool Ⅱ (LP Ⅱ) and the cellulose/total carbohydrates ratio increased in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 The noncellulose of carbohydrates included in LPI maybe highly available to soil microbial biomass. Hence the availability of SOC to microbial biomass declined over the successive rotations.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recalcitrance of SOC over the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 the percentage of heavy fraction to total SOC increased, suggesting that the degree of physical protection for SOC increased and SOC became more stable over the successive rotations. The degradation of SOC quality in successive rotation soils may be attributed to wors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sulted from disturbance that related to "slash and burn" site preparation. Being highly correlated with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the cellulose/total carbohydrates ratio as an effective indicator of changes in availability of SOC to microbial biomass brought b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forest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ir plantation forest soils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property biochemical quality density fractiona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n Change of Rhizosphere Soil Properties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YANG Chengdong JIAO Ruzhen SUN Qiwu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年第4期18-26,共9页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reviews the difference of soil biological activities, biochemical activities and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between the rhizosphere and non-rhizosphere soil of first rotation of Chinese fir (Cu...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reviews the difference of soil biological activities, biochemical activities and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between the rhizosphere and non-rhizosphere soil of first rotation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plantation. It also reviews their dynamic patterns during Chinese fir plantation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nutrient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young, half-mature and near-mature Chinese fir of first-rotatio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ir plantation rhizosphere soil non-rhizosphere soil soi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间伐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卢德浩 冯铭淳 +4 位作者 黄焕强 邱展鹏 谢惠燕 陈世清 林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以广东省清远市1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保留密度(1200、1800、2500株·hm^(-2))杉木人工林3 a期间的动态生长规律、环境影响因子间差异、林分生长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加,杉木人工... 以广东省清远市1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保留密度(1200、1800、2500株·hm^(-2))杉木人工林3 a期间的动态生长规律、环境影响因子间差异、林分生长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加,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的3 a生长量及生长率均有所下降,小、中径材的出材量明显上升,其中,保留密度为1200株·hm^(-2)的林分大径材出材量最高,为22.46 m^(3)·hm^(-2);其次是保留密度为1800株·hm^(-2)的林分,大径材出材量为15.36 m^(3)·hm^(-2);保留密度为2500株·hm^(-2)的林分无大径材产出。保留密度为1800株·hm^(-2)林分的总出材量最大,为131.55 m^(3)·hm^(-2)。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降低,林冠开阔度和光照均有所增加,其中,保留密度为1200株·hm^(-2)的林分光照条件优于其他2种保留密度林分。不同土层间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较多的土壤理化性质在保留密度为1200株·hm^(-2)时表现最好。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大多在保留密度为1200株·hm^(-2)时最大。林分的生长主要与林冠开阔度、叶面积指数、林下直射光、散射光、土壤pH、全氮质量分数、土壤密度、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Patrick指数显著相关(P<0.05)。将低保留密度(1200株·hm^(-2))作为林分经营密度的效果最佳,最适合大径材的培育;若仅考虑木材产出,则应选择1800株·hm^(-2)为经营密度,该保留密度下总出材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保留密度 林分生长 土壤理化性质 林下植被多样性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星星 廖文海 +3 位作者 孟芳芳 蒋政 曹光球 曹世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9-336,共8页
以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取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模式,分析900、1200、1500、2100、2505株·hm^(-2)5种林分密度的杉木人工林样地中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结果表明:各密度处理下的土壤质量含... 以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取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模式,分析900、1200、1500、2100、2505株·hm^(-2)5种林分密度的杉木人工林样地中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结果表明:各密度处理下的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呈现减少的趋势;土壤容重与土层深度呈现正相关;pH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林分密度的改变对其影响不显著.土壤的全铝和全铁质量分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而增多,全铝质量分数在不同密度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而全钾和全铁质量分数在不同密度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土壤的铵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而减少,但其在不同密度处理之间以及不同土层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土壤的脲酶、酸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而降低,且其在不同密度处理之间的差异较大.可见,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杉木人工林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全林经营
下载PDF
杉木套种麻栎和栓皮栎对林分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5
作者 章进峰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3期61-68,共8页
基于商品林中培育杉木大径材,套种落叶树种,以提高土壤肥力。以杉木人工林-阔叶树(麻栎、栓皮栎)复层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保留密度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对林分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及不同施肥量对林下套种的阔叶树生长量... 基于商品林中培育杉木大径材,套种落叶树种,以提高土壤肥力。以杉木人工林-阔叶树(麻栎、栓皮栎)复层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保留密度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对林分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及不同施肥量对林下套种的阔叶树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套种后杉木平均胸径随杉木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林下套种麻栎及栓皮栎平均苗高均随杉木保留密度增大而减小;有机肥施肥量为200 g/株时最有利于麻栎的生长,有机肥对栓皮栎生长的影响随有机肥施用量增长出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套种后灌木层植被多样性均值较套种前增加了0.28,套种后草本层植被多样性均值较套种前增加了0.25。土壤容重均值表现为CK1>A1>A3>A2,土壤含水率均值表现为A1>A3>CK1>A2。不同保留密度林下套种麻栎的土壤中A1、A2、A3全N含量与CK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保留密度林下套种栓皮栎的土壤中A1、A2土壤全P与A3、CK1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K1土壤全K与A1、A2、A3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套种后有利于杉木大径材的培育,并且增加了森林结构根系、水肥的稳定性,杉木套种麻栎及栓皮栎后对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套种杉木林与纯林相比具有更优良的水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麻栎 栓皮栎 林下套种 施肥量 土壤性质
下载PDF
江西大岗山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62
6
作者 孙启武 杨承栋 焦如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系统研究了江西大岗山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 :1、2代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相比 ,不论幼龄林还是中龄林 ,1代林均明显好于 2代林 ;比较土壤酶活性 ,各林分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 ,即 1代林土壤酶活性较高 ;而比较两... 系统研究了江西大岗山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 :1、2代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相比 ,不论幼龄林还是中龄林 ,1代林均明显好于 2代林 ;比较土壤酶活性 ,各林分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 ,即 1代林土壤酶活性较高 ;而比较两代林土壤化学性质则发现 ,在幼龄林发育阶段各土壤因子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 ,土壤有机质、土壤氮素等指标反而为 2代林较高 ;但各林分发育至中龄林阶段后则有了较强的规律性 ,除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铜外 ,其它所有指标均为 2代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大岗山 杉木 人工林 土壤性质 规律性
下载PDF
连栽第1和第2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比较 被引量:58
7
作者 田大伦 沈燕 +3 位作者 康文星 项文化 闫文德 邓湘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5025-5032,共8页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降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30多年连续定位的测定数据,分析了连栽第1、2代杉木人工林在物质生产养分利用有效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循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速生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 t干物质需要的养分比第1代林多1.58—3.29 kg,干材生长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 t所需养分比第1代林多4.23—5.92kg;速生阶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养分利用系数第2代林比第1代林分下降19.7%—22.8%,养分循环系数下降12.8%—15.6%,干材生长阶段养分利用系数比第1代林分下降35.3%—36.2%,养分循环系数下降23.2%—27.0%,养分周转利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功能第2代林比第1代林差;由干材生长进入成熟阶段的生长期内,伴随水文学过程的养分地球化学循环中,第2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积累的地球化学循环的能力下降,养分流失率是第1代林的2倍左右,养分的积累率还不到第1代林的60%,对森林地力的维持和林木生长都是不利的。从生态系统水平上定位研究,定量分析了杉木连栽两代人工林养分循环功能过程,研究成果为我国南方人工林持续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连栽 养分利用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产量结构及生产力的代际效应 被引量:32
8
作者 田大伦 项文化 +1 位作者 闫文德 康文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通过定位观测取得的数据 ,对速生阶段第 2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 ,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第 1代杉木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第 1、2代杉木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分别为 37 5 4、34 74kg和 85 6、71 4 5t·hm- 2 ,第 2代比... 通过定位观测取得的数据 ,对速生阶段第 2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 ,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第 1代杉木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第 1、2代杉木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分别为 37 5 4、34 74kg和 85 6、71 4 5t·hm- 2 ,第 2代比第 1代下降了 8.5 2 %和 16 5 3%。第 1代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为 87 93t·hm- 2 ,第2代为 76 0 2t·hm- 2 ,比第 1代低 13 5 4 % ,乔木层所占比例也比第 1代小 ,而灌木、草本和死地被层的生物量约是第 1代的 2倍。第 1代杉木树干有较大的生物量积累优势 ,对地下养分空间的竞争力强 ,而第 2代对地上养分空间的竞争力强。各生长级林木生物量分布呈反J形 ,表明杉木林处于速生阶段时林木竞争才开始 ,分化不明显。第 1代杉木林的生产力是第 2代的 1 2倍 ,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但第 2代杉木叶的光合生产率比较高 ,说明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结构 杉木人工林 生产力 代际效应 速生阶段
下载PDF
杉木林下植被对5~15cm土壤性质的改良 被引量:36
9
作者 杨承栋 焦如珍 +2 位作者 屠星南 熊有强 陈仲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14-519,共6页
对江西大岗山山下林场杉木人工林5~15cm土壤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细菌中芽孢杆菌、放线菌中灰色菌丝群以及真菌中的曲霉和木霉数量,随林下植被盖度的增大而提高。土壤酶活性强度、腐殖质各组分C的... 对江西大岗山山下林场杉木人工林5~15cm土壤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细菌中芽孢杆菌、放线菌中灰色菌丝群以及真菌中的曲霉和木霉数量,随林下植被盖度的增大而提高。土壤酶活性强度、腐殖质各组分C的含量,在16和18地位指数级样地,随林下植被盖度增大而提高,14地位指数级相反,在16地位指数级土壤有机质、速效N、交换性盐基总量,以及18地位指数级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P、K、Mg++和Ca++含量,均随林下植被盖度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被 土壤性质
下载PDF
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动态格局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超 田大伦 +3 位作者 胡曰利 闫文德 方晰 梁小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7-2747,共11页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在14 a生长发育过程中,林下植物种类呈现波动性的减少趋势,其中木本植物物种数下降率为40.0%,草本植物物种数下降率为47.1%。林下植被生物量由杉木林3年生29.48 t/hm2下降至14年生的2.53 t/hm2,其中木本植物生物量由7.07 t/hm2,下降至1.25 t/hm2,下降了82.3%;草本植物由22.41 t/hm2,下降至1.28 t/hm2,下降了94.3%。在此期间,木本与草本植物生物量的高低均出现波动现象。3年生杉木林下木本植物以乔木树种生物量6068.97 kg/hm2最高,占总生物量85.88%,藤本植物生物量736.97 kg/hm2为次,占10.44%,灌木植物生物量259.87 kg/hm2最低,仅占3.68%。14年生杉木林下木本植物以灌木植物生物量881.87 kg/hm2为首,占总生物量70.73%,藤本植物生物量247.07 kg/hm2为次,占19.82%,乔木树种生物量117.87 kg/hm2最少,只占9.45%。3年生杉木林下草本植物以蕨类植物生物量8391.44 kg/hm2最高,占总生物量的37.44%,过路黄生物量36.77 kg/hm2最低,仅占0.16%。杉木14年生时,以芒生物量573.00 kg/hm2最大,占总生物量44.78%,金毛耳草生物量2.93 kg/hm2最小,仅占0.23%。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杉木林养分循环、碳平衡、维护和提高林地地力及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连栽 林下植被 生物量 动态变化 湖南会同
下载PDF
杉木林采伐迹地连栽和撂荒对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方晰 田大伦 +1 位作者 秦国宣 项文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71,共7页
研究湖南会同连栽第2代杉木人工纯林和撂荒对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和30~60cm土层中,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普遍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且腐殖质碳、有效磷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研究湖南会同连栽第2代杉木人工纯林和撂荒对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和30~60cm土层中,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普遍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且腐殖质碳、有效磷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磷含量在0~30cm土层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0~30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1),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5),30~60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地(P<0.05),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也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但差异不显著(P>0.05)。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之间均呈较好的正相关,而且与水解氮、速效磷、腐殖质碳的相关性高于其与有机质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在林地土壤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可作为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撂荒具有更好地恢复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能力,对维持杉木人工林地持续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会同 杉木人工林 采伐迹地 连栽 撂荒 土壤养分 酶活性
下载PDF
杉木生长及土壤特性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丹 王兵 +1 位作者 戴伟 李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0-688,共9页
在江西大岗山生态站选择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研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性质和年凋落物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随林分发育过程中林龄增加,林分年凋落物量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逐渐增加;蔗糖酶活性呈现... 在江西大岗山生态站选择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研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性质和年凋落物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随林分发育过程中林龄增加,林分年凋落物量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逐渐增加;蔗糖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淀粉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规律。土壤理化性质表现为幼龄林阶段较好,中龄林最差、近熟林—过熟林又逐渐恢复的变化特征;但不同指标恢复速度不同。土壤呼吸速率从幼龄林到近熟林呈明显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规律;从近熟林到成熟林略有增加,但增加不显著;过熟林时又显著降低,达到中龄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性质对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被研究的土壤性质中,年凋落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纤维素酶活性对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更强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发育阶段 土壤性质 土壤呼吸速率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丹 戴伟 +3 位作者 王兵 李萍 邓宗付 赵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3,共5页
通过对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5个发育阶段下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杉木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密度、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受到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这种影... 通过对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5个发育阶段下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杉木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密度、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受到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表层最强烈;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都表现出幼龄林阶段较高、其后开始明显下降且多数指标在近熟林阶段达到最低、成熟林阶段显著提高、至过熟林阶段达到整个生长发育最高水平的规律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出的规律性变化与不同阶段下土壤微生物状况的改变密切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仅在近熟林—成熟林阶段有显著增加,其他阶段变化不显著。在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土壤出现明显的负向极化变化趋势,在该阶段进行整地、施肥等营林措施可能会对林木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发育阶段 土壤性质
下载PDF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通径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2 位作者 张彩彩 房晓娜 谢肖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0-205,共6页
基于福寿林场杉木林不同深度(15,30,45,60cm)土壤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龄组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 基于福寿林场杉木林不同深度(15,30,45,60cm)土壤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龄组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0-15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是15-30cm土层的2.0,2.2,2.2倍,30-45cm土层的4.0,3.6,3.2倍,45-60cm土层的6.1,3.9,3.6倍,同一龄组内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65%,幼龄林的变异程度最大。方差分析表明0-15cm土层与15cm以上的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土层(0-45cm)内,幼龄林发育到成熟林的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呈现出了幼龄林较高,中龄林最低,成熟林最高的变化特征。同一土层不同龄组间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变异特征,45-60cm的变异程度最大,为57.67%,0-15cm的变异程度最小,为25.42%,变异程度依次为:45-60cm>30-45cm>15-30cm>0-15cm,但其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容重与其变化趋势正好相反,pH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杉木年龄的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幼龄林阶段较高,中龄林阶段降低,成熟林阶段又升高的变化特征。土壤容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pH呈现幼龄林阶段最高,中龄林阶段开始下降,到成熟林阶段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全氮、C/N和全磷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影响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影响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龄组 杉木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第2代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0
15
作者 赵萌 方晰 田大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2,共6页
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山洼最多,山坡次之,山脊最少;同一立地类型中,0-20cm土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20-40cm次之,40-60cm最少;... 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山洼最多,山坡次之,山脊最少;同一立地类型中,0-20cm土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20-40cm次之,40-60cm最少;在同一立地类型中,微生物总数、细菌的数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夏季最高,秋冬两季最低;同一立地类型的板栗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高于杉木人工林地;微生物总数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细菌、放线菌的数量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真菌的数量与土壤含水率不具有相关性(P〉0.05);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和微生物总数与10cm处土壤温度不具有相关性(P〉0.05);细菌、真菌的数量和微生物总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放线菌的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全氮含量对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贡献率为6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代杉木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因子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林林下地被物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2
16
作者 赵朝辉 方晰 +1 位作者 田大伦 项文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7,共6页
利用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间伐对湖南省会同杉木人工林林下地被物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按50%强度间伐5 a后,林下植物种类和生物量比对照区分别增加了6种和3 280.16 kg.hm-2,生物量的变化率达224.77%,林下死地被物增加了... 利用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间伐对湖南省会同杉木人工林林下地被物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按50%强度间伐5 a后,林下植物种类和生物量比对照区分别增加了6种和3 280.16 kg.hm-2,生物量的变化率达224.77%,林下死地被物增加了4 380 kg.hm-2,提高了92.80%;与对照区相比,林地各层土壤温度提高了3.16%以上,土壤层(40~100 cm)除容重下降了2.44%外,土壤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贮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分别提高了4.22%、6.77%、9.95%、4.20%、2.40%、6.38%、1.63%,土壤层(0~45 cm)有机质、N、Ca的含量分别下降了3.21%、7.73%、47.74%,而pH值和P、K、Mg含量分别提高了3.25%、46.23%、0.03%、0.72%。表明间伐不仅增加了林下植物种类和生物量,而且提高了林地土壤温度,加速了死地被物的分解,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杉木林 林下地被物 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湖南会同
下载PDF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连栽地力退化和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改良作用 被引量:35
17
作者 罗云建 张小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5-724,共10页
收集了有关杉木连栽的地力退化和连栽杉阔混交林的对比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表明,杉阔混交林土壤容重平均比杉木纯林降低5%;连栽杉木人工林随代数的增加呈现容重变大的趋势,2代比1代平均增加6%,3代比2代平均增加9%。这种容重的变化使看... 收集了有关杉木连栽的地力退化和连栽杉阔混交林的对比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表明,杉阔混交林土壤容重平均比杉木纯林降低5%;连栽杉木人工林随代数的增加呈现容重变大的趋势,2代比1代平均增加6%,3代比2代平均增加9%。这种容重的变化使看似具有可比性的对比样地之间失去了可比性,可能导致对杉木连栽人工林地力退化和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改良作用的评价产生偏差。通过对这种容重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校正,对杉木连栽人工林地力退化和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改良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固定深度采样的杉阔混交林与对照的杉木纯林、多代连栽杉木人工林不同代次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贮量的相对变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固定深度采样时,与对照的纯林相比,杉阔混交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被低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贮量的相对变化平均低估6%和5%;杉木连栽引起的地力退化也被低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贮量从1代到2代分别低估5%和7%,从2代到3代分别低估7%和8%。经t-检验表明,杉阔混交林与对照的杉木纯林、多代连栽杉木人工林不同代次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贮量的相对变化在土壤容重影响校正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重影响 杉木 连栽 退化 混交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5
18
作者 杨承栋 焦如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9,共8页
本文重点论述一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生物化学活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及其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及近熟林样地土壤中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含量,除去幼龄林土壤中全K ... 本文重点论述一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生物化学活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及其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及近熟林样地土壤中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含量,除去幼龄林土壤中全K 之外,均是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不同发育阶段养分变化规律:速效N 在根际和非根际均呈下降趋势;速效P 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仅从中龄林至近熟林略有恢复,但全P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速效K 由幼龄林至中龄林呈升高趋势,但由中龄林至近熟林呈下降趋势,全K 只是从中龄林至近熟林呈下降趋势。Cu、Zn 、Mn 含量,从幼龄林至中龄林呈大幅度下降,中龄林至近熟林在非根际土壤中略有恢复。关于土壤酶活性变化,无论是水解酶类、还是氧化还原酶类活性,在杉木幼龄林时期,均是根际土壤酶活性低于非根际土壤,随着林木生长至近熟林,则逐渐出现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林阶段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均多于非根际土壤,从幼龄林至中龄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均呈下降趋势,但放线菌数量在增多,由中龄林至近熟林,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数量趋于提高。在杉木生长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土壤性质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永铃 王兵 +2 位作者 戴伟 王丹 安晓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8-83,共6页
运用通径分析法对江西省大岗山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各种土壤性质不同程度影响着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土壤碱解氮含量通过强烈的直接... 运用通径分析法对江西省大岗山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各种土壤性质不同程度影响着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土壤碱解氮含量通过强烈的直接作用及其与速效钾含量间的间接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有机质含量在β-葡糖苷酶活性的变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的直接作用及与其他土壤性质间的间接作用使总孔隙度成为影响蔗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土壤碱解氮含量和田间持水量决定了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大部分变异。和简单相关与回归分析手段相比,通径分析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不同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封磊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宋萍 《山地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利用分形理论、弹性分析及边际分析方法对四种不同经营模式的杉木人工林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四种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对林地土壤性质变化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土壤>0 25nm的团聚体及水稳性团聚含量越大,团粒结构的分形... 利用分形理论、弹性分析及边际分析方法对四种不同经营模式的杉木人工林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四种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对林地土壤性质变化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土壤>0 25nm的团聚体及水稳性团聚含量越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越小,土壤肥力越高,在四种经营模式中以杉木同观光木行间混交的土壤壮况最好;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之间存在显著回归关系。分形理论为林地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分形维数 弹性分析 边际分析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