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文帝分舍利建塔有关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杜斗城 孔令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3,共13页
隋文帝分舍利建塔活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弘法护教"活动。从缘起、经过、献瑞、僧人四个方面考证和讨论了这次活动,特别是从《续高僧传》中发现了隋文帝第三次分舍利的诏书,从"献瑞"中分析了隋代舍利石函... 隋文帝分舍利建塔活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弘法护教"活动。从缘起、经过、献瑞、僧人四个方面考证和讨论了这次活动,特别是从《续高僧传》中发现了隋文帝第三次分舍利的诏书,从"献瑞"中分析了隋代舍利石函上的佛教造像题材。笔者认为隋文帝分舍利建塔,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恢复曾被周武帝灭佛而废毁了的寺院与佛塔的目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文帝 分舍利建塔 造像题材 弘法护教 《续高僧传》
下载PDF
隋文帝涅槃思想探析——以仁寿年间颁送舍利事件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焦树峰 《唐都学刊》 2022年第4期25-31,共7页
仁寿年间,隋文帝三次大规模地进行建灵塔颁送舍利活动,颁送舍利的高僧中习学涅槃经典者较多,这是隋文帝浓厚涅槃思想的反映。在涅槃思想的影响下,隋文帝通过在石室留邈真像、造须弥山型中心塔柱窟等方式来表现自己法身不灭的意涵。结合... 仁寿年间,隋文帝三次大规模地进行建灵塔颁送舍利活动,颁送舍利的高僧中习学涅槃经典者较多,这是隋文帝浓厚涅槃思想的反映。在涅槃思想的影响下,隋文帝通过在石室留邈真像、造须弥山型中心塔柱窟等方式来表现自己法身不灭的意涵。结合其颁送的舍利诏书,他还希望在“来世”之后继续做“转轮王”“乃至成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寿年间 舍利诏书 隋文帝 涅槃
下载PDF
隋末唐初的隋文帝被弑说
3
作者 张熊 《宜宾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隋末唐初时存在文帝被弑的说法,并且被唐太宗等最高统治者认可。李唐统治者虽承认隋文帝系被杀,却未对相关人物作出惩罚,而对江都弑逆事件的参与者作出了除名流放、禁锢子孙的处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与隋代两次宫廷政变特点及唐... 隋末唐初时存在文帝被弑的说法,并且被唐太宗等最高统治者认可。李唐统治者虽承认隋文帝系被杀,却未对相关人物作出惩罚,而对江都弑逆事件的参与者作出了除名流放、禁锢子孙的处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与隋代两次宫廷政变特点及唐初政治形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文帝 隋文帝被弑说 隋炀帝 江都之变
下载PDF
隋文帝性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赖红卫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1-36,78,共7页
此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并借助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 ,来研究隋文帝杨坚的性格 ,通过对隋文帝日常言行的分析 ,以其性格的矛盾性为基础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剖析了他的性格特征。从性格类型来看 ,隋文帝既有内向... 此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并借助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 ,来研究隋文帝杨坚的性格 ,通过对隋文帝日常言行的分析 ,以其性格的矛盾性为基础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剖析了他的性格特征。从性格类型来看 ,隋文帝既有内向型又有外向型的倾向 ,而以内向型性格类型占优势 ;从政治、宗教感情来看 ,他的宗教人格与政治人格矛盾地并存于一身 ,宗教人格并不妨碍政治人格的实现 ;从个人感情世界来看 ,他既有冷酷绝情的一面 ,又有对父母的挚爱和对其妻温情的一面 ;从经济角度看 ,节俭与贪吝的性格并存 ;从用人为政方面看 ,统治前期知人善任 ,后期多疑善猜 ,终受蒙蔽 ;从统治手段来看 ,血腥残忍的性格表现得尤为充分 ,但也偶发仁恻之心。隋文帝的矛盾性格使他在治国施政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他的性格特征渗透到他的政治活动中 ,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文帝 性格 研究
下载PDF
佛教政治文化的迁移、熔铸与嬗变——唐代官寺观体系的非线性溯源
5
作者 谢一峰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2年第1期1-21,295-296,共23页
唐代的大云、龙兴、开元、紫极官寺(观)体系,经数朝发展、完善而成一代之定制,具有明显的同时性和均质性特点,成为其政权合法性在宗教层面的重要表征,亦为安史之乱中兴立大燕政权的史思明所效法。其同时性与均质性自隋文帝立大兴国寺、... 唐代的大云、龙兴、开元、紫极官寺(观)体系,经数朝发展、完善而成一代之定制,具有明显的同时性和均质性特点,成为其政权合法性在宗教层面的重要表征,亦为安史之乱中兴立大燕政权的史思明所效法。其同时性与均质性自隋文帝立大兴国寺、分舍利建塔便已初露端倪,更可追溯到《阿育王传》《阿育王经》所记阿育王分舍利建塔时的若干特征。唐代官寺观体系、隋文帝分舍利建塔之制度逻辑背后的思想和政治文化资源库,既包含了从印度和中亚迁移而来的佛教政治文化,又关涉到汉晋以来中国本土所固有和生发出来的郡县制度,与北朝隋唐时期形成的全国性“庙学体制”遵循相似的分置逻辑。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既是观念旅行、概念迁移的产物,又包含了诸种思想和政治文化资源间碰撞、融合、嬗变和重铸的过程,非线性溯源所能涵括,具有多重嫁接和多元复合的色彩。从隋文帝建塔到史思明改寺,以阿育王均分舍利为代表的外来佛教政治文化因素,经历数百年的脉延与嬗变,逐渐由“梵”入“华”,增入道教之部分,内化为隋唐时代政治文化主流之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寺观 开元 隋文帝 阿育王 政治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