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伯[雨木水]簠及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1
作者 陈飞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5,共7页
文章通过对传世曾伯[雨木水]簠相关著录的梳理和考证,细化了其流传过程,认为器身的铸造痕迹进一步佐证了该器的真实性;并且根据器形与纹饰特征,将该器年代限定在春秋早中期之交;此外,又根据考古和金文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曾仲斿父和曾伯... 文章通过对传世曾伯[雨木水]簠相关著录的梳理和考证,细化了其流传过程,认为器身的铸造痕迹进一步佐证了该器的真实性;并且根据器形与纹饰特征,将该器年代限定在春秋早中期之交;此外,又根据考古和金文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曾仲斿父和曾伯[雨木水]并非曾国国君,两座墓葬所处的苏家垄遗址在当时应是一处直接控制铜料冶炼生产的封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伯[雨木水]簠 春秋早中期之交 苏家垄遗址 封邑
下载PDF
透闪石玉物相构成及沁蚀演化机理新解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云鹏 刘芳志 +1 位作者 王传昌 马清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共12页
中国是世界上玉文化源远流长的地区,随着玉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玉学的兴起,玉石的物相构成及受沁演化机理成为学界和出土古玉鉴定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埋藏环境的作用,许多玉器出土时的面貌和成分结构已发生很大改变。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 中国是世界上玉文化源远流长的地区,随着玉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玉学的兴起,玉石的物相构成及受沁演化机理成为学界和出土古玉鉴定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埋藏环境的作用,许多玉器出土时的面貌和成分结构已发生很大改变。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SEM-EDX)、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MLR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设备,对湖北省京山市苏家垄遗址春秋时期M88号墓棺内出土的4件玉器残片以及1件现代透闪石玉原石开展比较研究。研究确认透闪石玉中除了纤维状的矿物成分,还包含玻璃相的高级脂肪酸盐,分布于晶界及晶体间隙的玻璃相脂肪酸盐在玉石晶链间形成缓冲,使透闪石玉具有较高的韧性,不易崩碎。当腐蚀发生时,脂肪酸盐会变质分解溶出,部分会在玉石裂隙及疏松处富集并吸附其他物质,致使玉石受沁。脂肪酸盐大量流失后,透闪石玉晶链因失去缓冲而极易碎裂。此时,链状结构中Ca-O键和Fe-O键因强度低于Mg-O键而优先断裂流失,使得玉石内阳起石结构减少,外观由半透明向不透明转变,甚至白化。关于古代玉石中脂肪酸盐来源及其对玉石影响的研究,为古玉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受沁 苏家垄遗址 芈克墓 玻璃相脂肪酸盐 SEM-EDX LRS FTIR
下载PDF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及周边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勤 席奇峰(文/摄影) +3 位作者 张涛 王剑(文/摄影) 李晓杨(绘图) 左智(绘图)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2,共9页
2017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苏家垄遗址及周边近4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调查采取了区域系统调查的部分方法,并结合部分传统调查方法,基本弄清了苏家垄遗址群各遗址点的范围、文化遗存的分布与堆积状况,并对区域内聚落形... 2017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苏家垄遗址及周边近4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调查采取了区域系统调查的部分方法,并结合部分传统调查方法,基本弄清了苏家垄遗址群各遗址点的范围、文化遗存的分布与堆积状况,并对区域内聚落形态的特点与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展示和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家垄遗址 考古调查 罗兴居住、矿冶遗址点
原文传递
湖北京山苏家垄墓地M2发掘简报 被引量:7
4
作者 田桂萍 黄文进 +5 位作者 李云陆 陈宗富 熊学斌 张伏英 曾令斌 段炼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8,I0001,I0002,共7页
2008年5月10至5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京山博物馆对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墓地进行了实地踏勘和抢救性发掘,清理残墓一座,出土西周末至春秋初年的曾国青铜器和陶器9件。此墓的发掘更进一步证明了1966年7月出土97... 2008年5月10至5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京山博物馆对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墓地进行了实地踏勘和抢救性发掘,清理残墓一座,出土西周末至春秋初年的曾国青铜器和陶器9件。此墓的发掘更进一步证明了1966年7月出土97件曾国青铜器的地点为墓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家垄墓地 M2 曾国青铜器
原文传递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2018年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3
5
作者 瞿磊(发掘/执笔/整理) 张吉(发掘/执笔/整理) +19 位作者 吴冬明(发掘/执笔/整理) 张涛(发掘/执笔/整理) 熊北生(发掘/执笔/整理) 方勤(执笔) 王剑(发掘/执笔/整理) 杨森(发掘/执笔/整理) 周伟(执笔) 杨力(摄影) 瞿磊(摄影) 熊北生(修复) 龚运枝(修复) 邵平(修复) 熊容(修复) 秦豪(修复) 陈秋红(绘图) 杨淼(绘图) 邵平(绘图) 杜杨(发掘/整理) 赵营业(发掘/整理) 肖媛(发掘/整理)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49,F0002,F0003,共20页
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苏家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曾国文化遗迹56处,出土了石器、铜器、陶器、冶炼遗物等等,对深入研究曾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苏家垄遗址 曾国 东周时期 青铜冶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