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试验
1
作者 刘庆东 张环 +4 位作者 谢铿 李一夫 李正永 陈云 袁海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针对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工艺,系统考察加硫量、加热温度和不同形态硫磺对锡铜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片状硫磺加硫量1∶1.2、加热温度300℃时,锡铜分离效果达到最佳,残余锡中的铜含量降低到了0.007%,锡铜分离率和锡直收率分别达到了9... 针对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工艺,系统考察加硫量、加热温度和不同形态硫磺对锡铜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片状硫磺加硫量1∶1.2、加热温度300℃时,锡铜分离效果达到最佳,残余锡中的铜含量降低到了0.007%,锡铜分离率和锡直收率分别达到了99.18%、99.52%。该工艺可以有效除去粗锡中的杂质铜,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及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锡精炼 加硫除铜 锡铜分离率 锡直收率
下载PDF
施硫对不同筋力型品种小麦碳氮运转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沈学善 朱云集 +4 位作者 李国强 郭天财 王晨阳 王永华 祝小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4-136,140,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植株C-N积累与转运规律和籽粒产量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硫处理提高了两品种成熟期单茎籽粒重和籽粒氮素的积累量和开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干物质和氮素的转运量以及转...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植株C-N积累与转运规律和籽粒产量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硫处理提高了两品种成熟期单茎籽粒重和籽粒氮素的积累量和开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干物质和氮素的转运量以及转运干物质和氮素对籽粒重和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与不施硫对照(S0)相比,每1 hm2施20 kg纯S(S1)处理能明显提高两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两品种分别增产10.69%和9.78%,同时极显著地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大量施用硫肥(100 kg/hm2)处理的效果小于适量施用(20 kg/hm2)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硫肥可以明显调节小麦植株C-N积累与运转,进而促进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淀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碳/氮运转 产量
下载PDF
基于田间试验的不同处理甘蔗吸收S素养分参数研究
3
作者 樊保宁 方锋学 +3 位作者 游建华 何永群 覃莫敏 黄成丰 《甘蔗糖业》 2012年第2期17-20,共4页
在田间以不同处理进行甘蔗吸S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甘蔗吸收S素养分量为:1.16~1.54 g/kg,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S素肥料对甘蔗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施S各处理比CK(不施S)增产1.12%~9.82%,以处理NPKS2施用量60 kg/hm2效果较佳,增... 在田间以不同处理进行甘蔗吸S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甘蔗吸收S素养分量为:1.16~1.54 g/kg,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S素肥料对甘蔗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施S各处理比CK(不施S)增产1.12%~9.82%,以处理NPKS2施用量60 kg/hm2效果较佳,增产9.82%。甘蔗S吸收量在1.16~1.21 g/kg范围内与甘蔗产量呈正效应,过之则呈负效应;甘蔗吸收S素养分量的临界值为1.21 g/kg;甘蔗施用S肥的当季肥料利用率为1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 吸收量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沙薄地小麦追施硫肥的效应初报
4
作者 刘万代 朱云集 +1 位作者 谭金芳 韩巧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以豫麦50(弱筋)和豫麦49(中筋)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沙薄地大田条件下拔节期追施硫肥对小麦旗叶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硫肥可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显著增加子粒产量;其子... 以豫麦50(弱筋)和豫麦49(中筋)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沙薄地大田条件下拔节期追施硫肥对小麦旗叶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硫肥可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显著增加子粒产量;其子粒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蛋白质产量增加。从协调产量与品质的角度考虑,较适宜的追硫量分别为22.5 kg/hm2(豫麦50)和45.0 kg/hm2(豫麦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薄地 硫肥追施 小麦 光合速率 硝酸还原酶活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微波辅助稀酸降解秸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李妍 杨晓瑞 +2 位作者 王伟 梁金花 朱建良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9期56-59,67,共5页
为提高秸秆的利用率,我们提出了微波法辅助稀硫酸降解稻草秸秆,并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硫酸质量分数和固液比等对秸秆产糖率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在常压下固液比为1∶10(质量比),硫酸质量分数为20%,... 为提高秸秆的利用率,我们提出了微波法辅助稀硫酸降解稻草秸秆,并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硫酸质量分数和固液比等对秸秆产糖率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在常压下固液比为1∶10(质量比),硫酸质量分数为20%,微波辐射功率130 W,反应辐射时间10min时为最佳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产糖率为21.75%、降解率为50%。与常规法相比,微波法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对秸秆降解残余物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表明反应后秸秆的表面结构遭到了破坏,比表面积和孔径也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水解 微波辅助 稀硫酸 产糖率 降解率
下载PDF
微波辅助稀酸降解玉米芯的工艺优化及其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李妍 杨晓瑞 +2 位作者 王伟 梁金花 朱建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179,共6页
为提高木质纤维素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以稀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芯进行水解研究。以还原糖得率和原料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酸浓度、固液比和秸秆颗粒大小等对玉米... 为提高木质纤维素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以稀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芯进行水解研究。以还原糖得率和原料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酸浓度、固液比和秸秆颗粒大小等对玉米芯水解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原料及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水解残渣。结果表明,微波辐射稀酸催化玉米芯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芯粉碎至60~80目,常压,固液比1:8(g/mL),酸浓度13%,微波功率130 W,反应时间20min,该条件下还原糖得率为66.41%、原料转化率为52.70%。SEM及FT-IR分析表明微波辅助稀酸的降解效果较好,反应后玉米芯的表面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半纤维素基本被水解,同时也有部分纤维素被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稀硫酸 得糖率 原料转化率
下载PDF
氮、硫肥配施对稻茬麦氮素利用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申丹丹 牛轶男 +4 位作者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为探讨稻茬小麦的氮硫肥施用技术,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0、195和270 kg·m^(-2)3个施氮水平和0、30和60 kg·hm^(-2)3个施硫水平,研究氮、硫肥配旅对小麦氣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和品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 为探讨稻茬小麦的氮硫肥施用技术,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0、195和270 kg·m^(-2)3个施氮水平和0、30和60 kg·hm^(-2)3个施硫水平,研究氮、硫肥配旅对小麦氣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和品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显著增加,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延长,但施氮量达270 kg·hm^(-2)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显著下降,籽粒支链淀粉、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降低。增施硫肥可使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并提高籽粒支链淀粉、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相比其他氮、硫肥组合处理,施氮195 kg·hm^(-2)配合施硫60 kg·hm^(-2)提高了总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该组合处理下籽粒产量比仅施氮270 kg·hm^(-2)处理提高了5.7%。此外,195 kg·hm^(-2)施氮量配施硫60 kg·hm^(-2)还提高了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蛋白各组分含量。这说明氮硫合理配施可提升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起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籽粒蛋白品质和粉质质量的作用;减氮条件下通过适量配施硫肥可作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的栽培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氮肥 硫肥 籽粒产量 氮肥效率 籽粒品质
下载PDF
303F易切削不锈钢Φ9.0 mm盘条的工艺开发与生产实践
8
作者 涂玉国 张国付 +2 位作者 叶刚 薛卫兵 张玮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3,共4页
易切削不锈钢盘条303F(/%:≤0.15C,≤1.0Si,≤2.0Mn,0.15~0.35S,≤0.045P,17.00~19.00Cr,8.00~10.00Ni,≤0.6Mo)的生产工艺流程为30 t EBT EAF-AOD-LF-150 mm×150 mm CC-高速线材轧制Φ9.0 mm盘条。通过AOD还原熔渣二元碱度1.0~1.... 易切削不锈钢盘条303F(/%:≤0.15C,≤1.0Si,≤2.0Mn,0.15~0.35S,≤0.045P,17.00~19.00Cr,8.00~10.00Ni,≤0.6Mo)的生产工艺流程为30 t EBT EAF-AOD-LF-150 mm×150 mm CC-高速线材轧制Φ9.0 mm盘条。通过AOD还原熔渣二元碱度1.0~1.4使硫铁中硫的回收率达到70%以上,LF精炼≤45 min,能有效防止[S]的流失。连铸钢水过热度30~40℃,二冷比水量0.28~0.32 L/kg,选用特定保护渣,能有效的避免絮流,铸坯表面质量良好,连铸坯低倍中心疏松≤2.0级,中心偏析≤2.0级,锭型偏析≤2级,无气孔缺陷。开轧温度1 230~1 250℃,终轧温度≥1 050℃,进行关水轧制,能有效避免轧制头部开裂。结果表明,303F钢中硫化物夹杂级别为2.5~3.0级,以MnS夹杂为主。盘条抗拉强度650~670 MPa,晶粒度11~12级,HBW硬度值180~195,车屑呈银灰色的断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切削不锈钢303F 硫的回收率 轧制开裂
下载PDF
高温氦气加热的硫酸分解反应器性能分析
9
作者 荣磊 孙铭 夏少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2,19,共7页
基于高温气冷堆的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大规模制氢技术,如何对高温氦气流加热条件下的硫酸分解反应器进行热设计与优化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高温氦气加热的管式活塞流硫... 基于高温气冷堆的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大规模制氢技术,如何对高温氦气流加热条件下的硫酸分解反应器进行热设计与优化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高温氦气加热的管式活塞流硫酸分解反应器模型,分析了反应器热源流动布置方式、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对反应器总熵产生率、SO2产率和SO3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源和反应物进口参数条件下,逆流式反应器相比顺流式反应器SO2产率更高、总熵产生率更低;在所研究的参数变化区间内,增加反应器转化管管径和管长,总熵产生率降低,SO2产率和SO3转化率增大。该研究结果对于实际硫酸分解反应器的最优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硫酸分解反应器 熵产生率 SO2产率 SO3转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