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时经验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美学创造 |
刘晓航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2
|
孙犁抗战小说与中国文学的“征夫-思妇”征戍抒情传统 |
刘起林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 |
徐凤先
何驽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4
|
当代陕西儿童文学创作述论 |
许军娥
谭旭东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孙犁小说的革命风景及其书写机制 |
郭晓平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6
|
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 |
靳新来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7
|
孙犁“抗日小说”三题 |
郜元宝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7
|
|
8
|
诗意缘何生成──论孙犁抗战小说的艺术范式 |
叶君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9
|
孙犁土改小说中“物”意象及其叙事功能 |
李华秀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16 |
5
|
|
10
|
文学批评中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从近年来的池莉批判谈起 |
孙桂荣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孙犁抗日小说的人文情怀 |
魏玲玲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9 |
1
|
|
12
|
《铁木前传》:“京派”乡土小说的“同调”与“变奏” |
梁向阳
马晨薇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3
|
李劼人历史小说与巴蜀文化新说 |
曾绍义
邓伟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14
|
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追求 |
孙丽玲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5
|
民族传统的现代表达——论孙犁40年代的小说创作 |
陈非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6
|
孙犁“芸斋小说”的文体探索 |
张占杰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7
|
孙犁抗战小说中的“拟家”结构 |
李华秀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8
|
孙犁抗日小说审美情趣探析 |
李展
|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11 |
2
|
|
19
|
芸斋小说与古代文学 |
张稔穰
|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
|
|
20
|
文人品性:孙犁四五十年代小说的审美特点及其意义 |
夏元明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0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