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诒让兴学实践与温州教育近代化
1
作者 陈敏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5,96,共6页
为顺应清末新政的潮流,温州士绅孙诒让创办大量新式学堂,加快了温州教育近代化的步伐。新式学堂大量涌现,教育管理体制转型,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深刻变化,教育内容不断创新,公民教育兴起、教育范围逐步拓展,使得温州近代教育体系初步建... 为顺应清末新政的潮流,温州士绅孙诒让创办大量新式学堂,加快了温州教育近代化的步伐。新式学堂大量涌现,教育管理体制转型,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深刻变化,教育内容不断创新,公民教育兴起、教育范围逐步拓展,使得温州近代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孙诒让的兴学实践不仅促进了温州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而且为当今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基础,提升教育质量是关键,制定长远教育目标和整体规划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温州 兴学实践 教育近代化
下载PDF
孙诒让的甲骨文考释与石鼓文、古币文 被引量:4
2
作者 程邦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本文全面考察了孙诒让甲骨文字考释中利用石鼓文、古币文等古文字材料的情况。其中石鼓文13例,古币文4例。孙诒让在考释中,主要运用了比较、偏旁分析等方法.论文还总结了孙氏“以单字证偏旁”“以偏旁证单字”等具体的考释条例。
关键词 孙诒让 甲骨文 石鼓文 古币文 古文字
下载PDF
孙诒让甲骨文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7
3
作者 詹鄞鑫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8期50-53,共4页
晚清孙诒让是中国20世纪古文字研究的开创者,其金文成果代表了乾嘉至晚清金文研究的最高峰,同时又是历史上甲骨文研究的第一人。孙诒让所著《契文举例》作为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其开创意义是公认的。但学术界在肯定其开创之功的同时,... 晚清孙诒让是中国20世纪古文字研究的开创者,其金文成果代表了乾嘉至晚清金文研究的最高峰,同时又是历史上甲骨文研究的第一人。孙诒让所著《契文举例》作为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其开创意义是公认的。但学术界在肯定其开创之功的同时,对孙氏的甲骨文研究本身,则多有保留,甚至否定,说“谬误居十之八九”。这种评价是不客观的。对孙氏著作的调查发现,尽管孙氏难免开创者的局限,但在甲骨文研究方面不仅有价值的成果比例较大,而且有很多精辟的见解至今还被甲骨学界所沿用;更有甚者,孙氏的考释又有后人所不及者,乃至孙氏已作正确解释而后人至今还作错误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中国 古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历史 殷墟
下载PDF
孙诒让《札迻》校读古籍引证文献材料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凌 孙尊章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1-65,共5页
孙诒让《札迻》校读古籍引证文献材料的特点包括引书的博采性、引书的针对性、引书的直接与间接相依性、引用文献材料的双效性。《札迻》校读古籍引书的方式主要有:作者-书名-篇名式、作者-书名式、书名-篇名式、只引书名式、书名简省... 孙诒让《札迻》校读古籍引证文献材料的特点包括引书的博采性、引书的针对性、引书的直接与间接相依性、引用文献材料的双效性。《札迻》校读古籍引书的方式主要有:作者-书名-篇名式、作者-书名式、书名-篇名式、只引书名式、书名简省式、只有篇名式、只引某本式、只引作者式。孙诒让引证丈献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引证部分文献版本标示不明;所引同时材料多限于金石类文献,而不及其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札迻》 古籍 引证文献方式
下载PDF
孙诒让家族文化演变与地理轨迹试探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德宝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5,共7页
瑞安孙诒让家族的文化发展,首先得益于孙衣言、孙锵鸣兄弟在科举路上的成功。孙氏兄弟先后赴京师,成为文学侍从。而后孙衣言游宦多方,应召入曾国藩幕,与桐城派文人互有往来,扩大了孙氏家族的文学交际圈。孙家第二代的孙诒让也随父长居... 瑞安孙诒让家族的文化发展,首先得益于孙衣言、孙锵鸣兄弟在科举路上的成功。孙氏兄弟先后赴京师,成为文学侍从。而后孙衣言游宦多方,应召入曾国藩幕,与桐城派文人互有往来,扩大了孙氏家族的文学交际圈。孙家第二代的孙诒让也随父长居江淮间,与清代学术主流朴学学者相交游,奠定了其小学大师的学术基础,从而将孙家家族文化推到最高峰。孙衣言晚年、孙锵鸣罢官后,返里发扬永嘉学派精神,孙诒让、宋恕等人因此走出书斋,关注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家族文化 地理轨迹
下载PDF
孙诒让与戴望交游详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兰秋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0-45,共6页
孙诒让与戴望的交谊,前人很少论及。以孙诒让为中心,钩稽史料,大致勾勒出二人交游的基本轮廓:同治九年十二月初晤金陵,同治十一年十月以后交往日益密切;二人交往的基础,在于学术交流,尤其是对于金文之学志趣相投;二人交往的主导方面,乃... 孙诒让与戴望的交谊,前人很少论及。以孙诒让为中心,钩稽史料,大致勾勒出二人交游的基本轮廓:同治九年十二月初晤金陵,同治十一年十月以后交往日益密切;二人交往的基础,在于学术交流,尤其是对于金文之学志趣相投;二人交往的主导方面,乃是戴望对孙诒让的积极影响。考察二人交游,从历史与心理的角度勾划出二人思想侧影,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孙、戴二人之学术思想,亦可展示晚清地域性经学圈之间学人互动之风貌,并藉此探索晚清学术发展与演变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戴望 交游 “金陵书局”
下载PDF
从《章太炎说文授课笔记》看章太炎对俞樾、孙诒让二师的学术继承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蒙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8期95-98,共4页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是章太炎(炳麟,1869-1936)先生1908年4月至9月在日本讲授《说文解字》的课堂实录,由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等记录。在王宁先生主持整理下,这部"百年后出"的文献于2008得以出版...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是章太炎(炳麟,1869-1936)先生1908年4月至9月在日本讲授《说文解字》的课堂实录,由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等记录。在王宁先生主持整理下,这部"百年后出"的文献于2008得以出版。它集中展示了太炎先生对《说文》研究的成果,以及对自身已有学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太炎先生的讲授是在乾嘉《说文》之学高峰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虽然以《段注》为底本,但是亦博引乾嘉学者众家之长,我们即以其引用俞樾、孙诒让二位本师的材料为例,以此一见太炎先生对前辈学者的学术的尊崇与承继,并借此了解他与孙氏的一段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俞樾 孙诒让 学术继承
下载PDF
论孙诒让的个人素养对甲骨学研究的推动——以《契文举例》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王兴文 苏颂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45-49,共5页
在甲骨学领域,孙诒让是学界公认的开创者,他的《契文举例》一书开辟了古文字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打开了甲骨文研究之门,贡献巨大。孙诒让对甲骨学研究的推动,追根溯源,乃是他超高的个人素养合力作用的结果,这主要包括他对中国传统文化... 在甲骨学领域,孙诒让是学界公认的开创者,他的《契文举例》一书开辟了古文字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打开了甲骨文研究之门,贡献巨大。孙诒让对甲骨学研究的推动,追根溯源,乃是他超高的个人素养合力作用的结果,这主要包括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把握、对古文字的驾轻就熟、在古音韵方面的高深造诣、近代西方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及他个人的综合品质。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孙诒让才能在甲骨学领域创造出自己的筚路蓝缕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甲骨学 个人素养 《契文举例》
下载PDF
从《周礼正义》看孙诒让对《集韵》的研究
9
作者 赵振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91,共5页
孙诒让曾经打算在方成《集韵考正》的基础上对《集韵》再作一番整理,然此愿未能实现。通过对孙氏《周礼正义》与《集韵》的对照阅读,发现孙氏研究《周礼》的许多材料完全可以用来疏释《集韵》,非常精审。
关键词 孙诒让 《周礼正义》 《集韵》
下载PDF
晚清朴学大师孙诒让与辑录体目录——以《温州经籍志》为例
10
作者 李海英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90,共4页
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被赞为"地方艺文志之冠",但前人的评价要么过于笼统,要么认为其仅是模仿马端临和朱彝尊的辑录体体例而为。其实,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和朱彝尊的《经义考》相比,《温州经籍志》对辑录体做了... 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被赞为"地方艺文志之冠",但前人的评价要么过于笼统,要么认为其仅是模仿马端临和朱彝尊的辑录体体例而为。其实,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和朱彝尊的《经义考》相比,《温州经籍志》对辑录体做了许多有益的补充,其主要表现在著录全面兼及考辨、分类适当次序合理、著录内容详略得当3个方面,在目录著录体例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温州经籍志》 辑录体
下载PDF
论孙诒让的经世之学
11
作者 罗检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32-41,共10页
清末汉学家孙诒让精于考经证子,光绪十年以后转而关注内忧外患,讲求经世致用。他弘扬家学传统,博采西学新知,阐发《周礼》的现实意义,使之成为维新理论,标志着清末古文经学的经世走向。其经、子之学和经世活动,均体现了道器并重的思想特... 清末汉学家孙诒让精于考经证子,光绪十年以后转而关注内忧外患,讲求经世致用。他弘扬家学传统,博采西学新知,阐发《周礼》的现实意义,使之成为维新理论,标志着清末古文经学的经世走向。其经、子之学和经世活动,均体现了道器并重的思想特征,折射出清末士人思维模式的转变。孙诒让基于古文经学和道器并重的经世之学,如同其经、子研究一样,在清末民初具有范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经世之学 《周礼政要》 道器并重
下载PDF
孙诒让的普及教育思想
12
作者 李娟 《丽水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5-57,共3页
孙诒让是清末著名的教育家。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提出国家欲振衰挽颓,必须首先普及教育。他主张首先对官吏进行普及教育,提出把女子纳入普及教育的范围,重视普及教育中应用科目的教授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并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在生源、师... 孙诒让是清末著名的教育家。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提出国家欲振衰挽颓,必须首先普及教育。他主张首先对官吏进行普及教育,提出把女子纳入普及教育的范围,重视普及教育中应用科目的教授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并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在生源、师资、经费方面确保普及教育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普及教育 教育思想
下载PDF
读孙诒让《墨子间诂》札记
13
作者 胡雪冈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孙诒让《墨子间诂》有三大特色和功绩。一是对墨学价值的重新评估和认识。二是校诂有间,集众家之大成。三是对墨学的源流、传授及其弟子事迹的考述,并对有关《墨经》六篇是否墨子自著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关键词 孙诒让 墨子间诂 墨经 墨子弟子
下载PDF
孙诒让学术渊源辨析
14
作者 兰秋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在探讨孙诒让的学术渊源时,只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经古文学家或晚清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均是不可取的。孙诒让的思想与学术渊源相当复杂。他治学取永嘉经制之学与乾嘉义法结合之路径,且秉承清初顾炎武的经世精神与小学方法,借鉴浙东史家章... 在探讨孙诒让的学术渊源时,只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经古文学家或晚清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均是不可取的。孙诒让的思想与学术渊源相当复杂。他治学取永嘉经制之学与乾嘉义法结合之路径,且秉承清初顾炎武的经世精神与小学方法,借鉴浙东史家章学诚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晚年更是受到近代西学的影响,最终形成博通经史、精邃小学、兼采汉宋、融汇西学的学术特色。因社会变革的激荡与近代西学的影响,晚清学术思想界的图景凸显纷繁复杂,学者们的学术与思想渊源也驳杂多元,故要求在研究晚清学者与晚清学术时,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学术渊源 永嘉学派 家学 乾嘉学派 近代西学
下载PDF
孙诒让与玉海藏书楼
15
作者 张霞云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9-41,共3页
孙诒让为晚清一代朴学大师,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著成就,同时在藏书方面的贡献也很受后人景仰。针对孙诒让与玉海楼藏书始末、玉海楼藏书特色、玉海楼藏书的价值及贡献等三个方面内容展开论述。
关键词 孙诒让 玉海楼 藏书
下载PDF
孙诒让的金石文字学成就
16
作者 李海英 《菏泽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6-111,共6页
孙诒让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师,曾师从张之洞,与章太炎为忘年交,学术上为后者赞为"有醇无疵",是清代著名的朴学殿军。在金石文字学方面,孙诒让也是成就卓著,主要表现在丰富的学术成果和独特的治学方法上。
关键词 孙诒让 金石文字学 《古籀拾遗》 《古籀余论》
下载PDF
孙诒让妇女解放思想的发端及其实践
17
作者 王兴文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孙诒让的妇女解放思想因永嘉之学、维新改良思想、西学思潮以及自身阅历而发端,为实践其妇女解放思想,他倡导禁缠足、兴女学、男女平等、普及妇女教育,这一系列的先进思想和兴学活动不仅使浙南的女子教育萌发了生机,而且对全省女子教育... 孙诒让的妇女解放思想因永嘉之学、维新改良思想、西学思潮以及自身阅历而发端,为实践其妇女解放思想,他倡导禁缠足、兴女学、男女平等、普及妇女教育,这一系列的先进思想和兴学活动不仅使浙南的女子教育萌发了生机,而且对全省女子教育的近代化起了先导和表率作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孙诒让的妇女解放思想也充满了尖锐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妇女解放 兴女学 男女平等 普及妇女教育
下载PDF
孙诒让的甲骨文考释与《说文》小篆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鐘讚 程邦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85,共8页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出版100年,尚未有人作过专门的研究。本文是这种研究的一种尝试,以《契文举例》为主,参考了孙氏的《名原》等其他文字学著作,从两个方面讨论了晚清学者孙诒让的甲骨文考释与《说文》小篆...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出版100年,尚未有人作过专门的研究。本文是这种研究的一种尝试,以《契文举例》为主,参考了孙氏的《名原》等其他文字学著作,从两个方面讨论了晚清学者孙诒让的甲骨文考释与《说文》小篆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关于孙氏考释甲骨文等古文字的观点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甲骨文 古文字 说文 小篆 考释
下载PDF
试论孙诒让的中西学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文秀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0,共4页
以经学闻名于世的清末史学家孙诒让,与俞樾、黄以周合称"清末三先生",是古文经学出色的后殿。当清末风云变幻之时,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中国文化发展的走向,并倾力从事教育实践。具体考察他的学术实践和教育实践有助于我们了... 以经学闻名于世的清末史学家孙诒让,与俞樾、黄以周合称"清末三先生",是古文经学出色的后殿。当清末风云变幻之时,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中国文化发展的走向,并倾力从事教育实践。具体考察他的学术实践和教育实践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对中学和西学的基本态度,体会他置身于西学这种强势文化汹汹而来的时代中的种种挣扎与无奈,并可由此一窥中国传统文化在应对外来强势文化上的弱势与其内在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中西学观 国粹
下载PDF
孙诒让管子研究之特色与影响
20
作者 郝继东 傅亚庶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17-22,共6页
道咸以来,考据学渐衰,《管子》研究也随之进入了平缓时期。生活于清末的学者孙诒让,在《管子》研究史上承前启后,乃清末考据学之杰出者。他的《札迻》引经据典,校勘辨疑,极有乾嘉之遗风。特别是其中的《管子》部分,充分体现其学术思想,... 道咸以来,考据学渐衰,《管子》研究也随之进入了平缓时期。生活于清末的学者孙诒让,在《管子》研究史上承前启后,乃清末考据学之杰出者。他的《札迻》引经据典,校勘辨疑,极有乾嘉之遗风。特别是其中的《管子》部分,充分体现其学术思想,无论内容还是特色,很有典型性。后世学者校读《管子》,多以不同版本对勘,再参以前人之成果,注重多重证据,就是受了孙诒让《管子》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管子》 特色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