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辟草莱”的“舵手与灵魂”——论张元济对中国现代初等教育的卓越贡献
1
作者 张建青 《嘉兴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
张元济不仅是众所周知的一代文化出版大家,还是中国一代教育大家,他为中国现代初等教育即中国现代中小学教育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首先,他组织人员精心编撰了著名的"最新教科书",开创了中国初等教育教材编写的新纪元;其次,... 张元济不仅是众所周知的一代文化出版大家,还是中国一代教育大家,他为中国现代初等教育即中国现代中小学教育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首先,他组织人员精心编撰了著名的"最新教科书",开创了中国初等教育教材编写的新纪元;其次,他知人善任,支持任命孙毓修负责编译出版了影响巨大的《童话》丛书,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再次,他主持创办了《少年杂志》,组织孙毓修等人编著《少年丛书》等多年,使得商务印书馆在青少年儿童读物的编撰翻译方面居功甚伟。这些功绩都对中国现代教育影响深远,值得铭记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济 初等教育 孙毓修 《无猫国》 中国儿童文学
下载PDF
文化先驱孙毓修的成就及思想
2
作者 朱潇娜 龚蛟腾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4,26,共7页
孙毓修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出版学家、版本目录学家、图书馆学家,在西学翻译与传播、古籍整理与刊印、图书馆实践及图书馆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文化活动折射了近代中国文献生产、传播、管理与利用的状况,蕴含着新旧学术交替... 孙毓修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出版学家、版本目录学家、图书馆学家,在西学翻译与传播、古籍整理与刊印、图书馆实践及图书馆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文化活动折射了近代中国文献生产、传播、管理与利用的状况,蕴含着新旧学术交替时期文化发展尤其是图书馆建设的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修 西学翻译 古籍整理 图书馆活动 图书馆学思想
下载PDF
上海图书馆藏孙毓修稿本《江南阅书记》述略
3
作者 乐怡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30,I0001,共31页
《江南阅书记》是孙毓修于民国八年(1919)一月至六月间,三赴南京,为商务印书馆古籍影印工作校验底本时所记录的日记稿本。日记记录了江南图书馆二百五十四种善本的基本书目信息,以及商务印书馆为借印这些古籍所作出的努力。本文拟从日... 《江南阅书记》是孙毓修于民国八年(1919)一月至六月间,三赴南京,为商务印书馆古籍影印工作校验底本时所记录的日记稿本。日记记录了江南图书馆二百五十四种善本的基本书目信息,以及商务印书馆为借印这些古籍所作出的努力。本文拟从日记文本出发,结合缪荃孙、陈庆年、张元济、孙毓修等人的日记、书信材料,对此日记的成书原委、内容体例、文献价值等,做一次系统的梳理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修 《江南阅书记》 江南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 《四部丛刊》
下载PDF
发端期中日儿童文学观的异同
4
作者 刘先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31-140,160,共11页
岩谷小波和孙毓修代表着中日两国儿童文学发端期的儿童文学观。二人均认为儿童文学应当承担教育功能,但岩谷小波更为重视儿童的人格培养,以及作品的娱乐性;孙毓修则偏重伦理教训,将儿童文学之“用”放在首位。“文以载道”观念支配程度... 岩谷小波和孙毓修代表着中日两国儿童文学发端期的儿童文学观。二人均认为儿童文学应当承担教育功能,但岩谷小波更为重视儿童的人格培养,以及作品的娱乐性;孙毓修则偏重伦理教训,将儿童文学之“用”放在首位。“文以载道”观念支配程度的强弱以及对民间文学价值评价的时间差是这些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观 《童话》丛书 孙毓修 岩谷小波
下载PDF
伪本如何进入经典--《四部丛刊》影印缪氏抄本《慎子》始末
5
作者 李艳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58-64,共7页
《四部丛刊》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古籍影印典范之作,但也存在少量底本选择失误情况。其中《慎子》所据缪氏蕅香簃抄本出自明万历间慎懋赏刻本,后被证明是慎氏伪造。考其影印入《四部丛刊》始末,反思其失误缘由,有益于当今的古籍整理。
关键词 《四部丛刊》 《慎子》 慎懋赏 缪荃孙 孙毓修
下载PDF
从童话到文学——孙毓修对中国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文化建设的开创意义
6
作者 康雅迪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6-59,72,共5页
孙毓修被称为"中国编辑儿童读物的第一人",他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儿童阅读文化建设的贡献是开创性的。文章从孙毓修的儿童读物编辑特色、孙毓修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孙毓修与中国儿童阅读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三个方面,对... 孙毓修被称为"中国编辑儿童读物的第一人",他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儿童阅读文化建设的贡献是开创性的。文章从孙毓修的儿童读物编辑特色、孙毓修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孙毓修与中国儿童阅读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三个方面,对孙毓修及其时代的儿童文学相关研究所做出的成绩进行梳理,以正确认识我国儿童文学发展和儿童阅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修 童话 儿童文学 分级阅读
下载PDF
瞿启甲与孙毓修交游考
7
作者 柳和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6-101,共6页
瞿启甲与孙毓修由辑印《四部丛刊》从相识到相知。铁琴铜剑楼为《四部丛刊初编》提供底本达二十六种。嘉惠士林,有功文献。孙又是瞿编《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的"责任编辑"和撰序人。瞿氏售书助赈,孙氏费神奔忙,成就书林... 瞿启甲与孙毓修由辑印《四部丛刊》从相识到相知。铁琴铜剑楼为《四部丛刊初编》提供底本达二十六种。嘉惠士林,有功文献。孙又是瞿编《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的"责任编辑"和撰序人。瞿氏售书助赈,孙氏费神奔忙,成就书林一段美谈。孙毓修著书立说,瞿启甲慷慨借书;孙氏辨章学术,更得益于铁琴铜剑楼藏书。笔者根据一批公私藏家珍藏的未刊书札、手稿,参阅其他史料,"回放"这段消失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启甲 孙毓修 《四部丛刊》 《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 书目考
下载PDF
图书出版与文学变革:以《童话》丛书为考察中心
8
作者 阮丹丹 《出版科学》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孙毓修主编的《童话》,是商务印书馆在1908年开始出版的儿童丛书,开创了儿童读物出版的先河。他在编辑中竭力实现编译和改写的统一,整合中外文学素材,创作出适宜儿童阅读的作品,有效弥补了教科书和传统读物的不足,并以此探索新民、新文... 孙毓修主编的《童话》,是商务印书馆在1908年开始出版的儿童丛书,开创了儿童读物出版的先河。他在编辑中竭力实现编译和改写的统一,整合中外文学素材,创作出适宜儿童阅读的作品,有效弥补了教科书和传统读物的不足,并以此探索新民、新文化的路径和方向。在儿童图书的编辑与出版背后,还承载着孙毓修对近代儿童文学的探索与实践,为近代儿童文学变革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范式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修 《童话》丛书 图书出版 文学变革 儿童文学
下载PDF
“社会制约”视角下清末民初《睡美人》的在华译介
9
作者 章文 《翻译界》 2023年第2期4-19,共16页
在社会翻译学领域,“社会制约”指的是译者在将原文本引入接受场域时所面临的限制因素,翻译文本是译介主体根据具体的文本地位和个人立场与社会制约互动后的产物。本研究以“社会制约”为视角,选取清末民初法国童话《睡美人》在我国的... 在社会翻译学领域,“社会制约”指的是译者在将原文本引入接受场域时所面临的限制因素,翻译文本是译介主体根据具体的文本地位和个人立场与社会制约互动后的产物。本研究以“社会制约”为视角,选取清末民初法国童话《睡美人》在我国的两个译本(1917年孙毓修译本与1929年戴望舒译本),分析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制约对译介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结合译者的个人立场,剖析了具体翻译决策的动机,旨在探究“社会制约”作为社会翻译学方法论工具的可行性,以及它在构建儿童文学翻译史方面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社会制约 童话翻译 孙毓修 戴望舒
原文传递
为儿童而译:孙毓修编译《童话》系列丛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嘉春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128,149,共10页
商务印书馆1908至1923年间出版的《童话》丛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地通过翻译引进外国儿童文学。在《童话》系列收录的102种作品中,孙毓修是编译数量最多的译者,而他的编译本也最为典型。本文以《童话》丛书中孙毓修编译本为研究对象... 商务印书馆1908至1923年间出版的《童话》丛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地通过翻译引进外国儿童文学。在《童话》系列收录的102种作品中,孙毓修是编译数量最多的译者,而他的编译本也最为典型。本文以《童话》丛书中孙毓修编译本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代表性译作的考察,讨论译者的翻译行为。研究发现,一方面,孙毓修编译的《童话》中体现出了译者的儿童读者意识,这使《童话》有别于中国20世纪初出版的其他通俗文学译作;另一方面,孙毓修的译本根植于盛行中国古代封建文化的"成人本位"文学意识形态,充斥着训教信息,这又使《童话》不同于五四时期出现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丛书 孙毓修 本地化 儿童文学翻译
原文传递
图景·误读·范式——从孙毓修的《欧美小说丛谈》谈起
11
作者 杨克敏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2-144,共13页
《欧美小说丛谈》于1913-1914年在《小说月报》连载,它为我们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学人对世界文学图景的初步构建。《丛谈》既是一部初具比较文学性质的研究专著,又是一部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具有范式意义的文本,它为我们反思民国时期乃... 《欧美小说丛谈》于1913-1914年在《小说月报》连载,它为我们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学人对世界文学图景的初步构建。《丛谈》既是一部初具比较文学性质的研究专著,又是一部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具有范式意义的文本,它为我们反思民国时期乃至建国后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历史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修 《欧美小说丛谈》 民国时期 外国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孙毓修《中国雕板源流考》述略
12
作者 郑凌峰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1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孙毓修《中国雕板源流考》是中国最早的版刻学史专著之一。此书1918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之前,曾有两种版本,一是写于清末的初稿本,二是民国初年在商务印书馆《图书汇报》分期连载的版本,两者与通行本皆有异文,其异处颇值得关注。此外... 孙毓修《中国雕板源流考》是中国最早的版刻学史专著之一。此书1918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之前,曾有两种版本,一是写于清末的初稿本,二是民国初年在商务印书馆《图书汇报》分期连载的版本,两者与通行本皆有异文,其异处颇值得关注。此外,初稿本书衣上题有"板本八考"及其细目,可以窥见孙毓修的研究旨趣不仅在于版本学,且已约略具备书籍史视角。本文拟分三节:首先梳理《中国雕板源流考》的各版本情况,并对其前后观点的变化稍作分析;其后,将《中国雕板源流考》与黄节《版籍考》、叶德辉《书林清话》两著略加比较,以见《中国雕板源流考》的学术价值所在;最后,结合孙毓修的部分未刊著述,勾勒其"板本八考"研究的大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修 《中国雕板源流考》 印刷史 版本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