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证类本草》引《孙真人食忌》考
1
作者 夏晓彤 吴承艳 +1 位作者 曾妮 林佳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98-404,共7页
宋代唐慎微编纂的《证类本草》为集北宋以前本草学大成之作,其引书《孙真人食忌》原书已佚,基本情况未详。通过整理古籍中《孙真人食忌》佚文,发现《证类本草》是现存最早收载该书内容的书籍,为后世著作引用《孙真人食忌》的最早文献来... 宋代唐慎微编纂的《证类本草》为集北宋以前本草学大成之作,其引书《孙真人食忌》原书已佚,基本情况未详。通过整理古籍中《孙真人食忌》佚文,发现《证类本草》是现存最早收载该书内容的书籍,为后世著作引用《孙真人食忌》的最早文献来源,共引用《孙真人食忌》条文62条,包含27条饮食忌宜和35首方剂。对比《千金要方·食治》及《证类本草》引《千金方》条文,推测《孙真人食忌》是基于《千金要方·食治》增补方剂等相关内容而形成的一部独立的食疗本草著作。该书以食疗本草、食药养生、饮食禁忌、食疗方为基本内容,作者为孙思邈或托名孙思邈,为养生食疗本草文献的挖掘与整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孙真人食忌 孙思邈 食疗 养生
下载PDF
药王孙思邈形象的历史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双 严世芸 陈丽云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2期27-36,共10页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之所以被后世尊称为"药王",是历史人物形象建构与记忆沉淀的结果。这一历史过程既包括了道教元素的裹挟以及普通士人的世俗化渲染,同时也伴随着我国古代其他被一度尊奉为"药王"的人物形象的日益...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之所以被后世尊称为"药王",是历史人物形象建构与记忆沉淀的结果。这一历史过程既包括了道教元素的裹挟以及普通士人的世俗化渲染,同时也伴随着我国古代其他被一度尊奉为"药王"的人物形象的日益淡化。这些正反因素互相结合而非排斥,在历史认知层面巧妙地构成了人物建构的"接力",使得人们最终将"药王"名号定于孙思邈一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药王 孙真人祠 历史记忆
下载PDF
《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中的消渴分类与选方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于飞 章红英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中对消渴分类和选方特点,本研究逐一比对宋校本与新雕本《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文字,并核查《小品方》、《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善本相关内容,通过分析其医论及方剂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理解《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中对消渴分类和选方特点,本研究逐一比对宋校本与新雕本《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文字,并核查《小品方》、《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善本相关内容,通过分析其医论及方剂的差异,发现两版本消渴分类基本一致,即分为:以渴而小便少为临床表现,病机主要是中焦内热的消渴;以小便多于所饮,虚极短气为临床表现,病机是下焦内热、本虚标实的内消;以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为临床表现,病机也是下焦内热、本虚标实的强中,只是"此病虽稀,甚可畏也"。另外,消渴临床表现百出,兼证多变,需要仔细鉴别。但其总治则是除热止渴;兼虚者,除热补虚;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两版本所选方剂内容相同率均值为85.5%,顺序的相同率仅为8%。宋校本医论逻辑更清楚,医论与方剂的结合更加紧密,而新雕本则保留了更贴近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原貌的线索,文献学研究价值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千金方 消渴 分类 选方 糖尿病
原文传递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考略 被引量:5
4
作者 苏礼 《中华医史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是现今尚存于世的《千金方》古本之一。其篇目结构,文字内容,较诸宋本有较大的不同,更为接近孙氏原著的旧貌,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本文着重就其流传概况、版本特点以及刊行年代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孙真人 千金方 考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