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陈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0-75,共6页
陈范在苏报案中是一个重要角色,他因此一度成名,也因此家破人亡。陈范原本无革命思想,因误信"假孙中山"被卷进苏报案。苏报案后,陈范也依然比较低调,民国成立后也不以功臣自居,生活依旧困顿潦倒。本文试图展示近代上海一个末... 陈范在苏报案中是一个重要角色,他因此一度成名,也因此家破人亡。陈范原本无革命思想,因误信"假孙中山"被卷进苏报案。苏报案后,陈范也依然比较低调,民国成立后也不以功臣自居,生活依旧困顿潦倒。本文试图展示近代上海一个末路文人的悲剧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臣 革命思想 孙中山 近代 悲剧人生 文人 成立 报案 上海
原文传递
苏报案交涉中的日本
2
作者 王敏 甘慧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5-204,共10页
关于因苏报案而起的中外交涉,学界的研究揭示,日本的存在感似乎相当弱,而且拖延到最后才明确表态,难免令人产生见风使舵或者是看英国脸色行事的联想。但是通过对日本外务省苏报案档案梳理和研究,发现在苏报案交涉当中,清政府一直把日本... 关于因苏报案而起的中外交涉,学界的研究揭示,日本的存在感似乎相当弱,而且拖延到最后才明确表态,难免令人产生见风使舵或者是看英国脸色行事的联想。但是通过对日本外务省苏报案档案梳理和研究,发现在苏报案交涉当中,清政府一直把日本作为英国之外最重要的交涉对象,并且在对待引渡章太炎、邹容的问题上,日本也始终都反对引渡。然而出于维持同清政府的邦交和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的考量,在与清政府的单独交涉当中,往往表示不会庇护苏报案犯。在领事团和公使团内部讨论苏报案问题时,则以在请求本国政府的指示为托词,不肯明确表态。但是,不表态并不等于没有态度,反对引渡是日本的基本立场,即认为苏报案是政治案件,章、邹是政治犯。日本在苏报案问题上的真实态度反映出与中国具有共同政治文化传统的日本,此时已经以欧美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惯例来处理同中国的外交事务。考察苏报案交涉中的日本,是对苏报案研究的重要补充,同时亦可深化对20世纪初中日关系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苏报案交涉 日本外务省 中日关系 上海领事团 北京公使团
原文传递
隐秘的推手:濮兰德在苏报案中的双重身份
3
作者 陈冰 《新闻春秋》 2015年第3期19-24,30,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苏报案研究在人物研究方面一向注重中方人员,而忽略了对案件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列强方面人员。濮兰德是当时上海公租界工部局总办兼《泰晤士报》驻沪记者。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已出版史料、莫理循未刊日记及《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苏报案研究在人物研究方面一向注重中方人员,而忽略了对案件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列强方面人员。濮兰德是当时上海公租界工部局总办兼《泰晤士报》驻沪记者。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已出版史料、莫理循未刊日记及《泰》报当时的报道,揭示濮如何以总办身份"侵权最辣"及如何以"上海煽动案"系列报道领导苏报案舆论潮的史实。濮的双重身份使其在苏报案中成为一个表面隐秘实则重要的角色,这既是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也是清末驻华记者亲历与构建清末历史事件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兰德 苏报案 工部局 《泰晤士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