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温对灌浆期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和类囊体膜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
41
1
作者
王静
张成军
+3 位作者
陈国祥
王萍
施大伟
吕川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为了阐明新型超级杂交稻两优122在灌浆期间对低温的抗性,以汕优63作对照,在25℃/15℃和25℃/20℃(昼/夜平均温度)两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两个组合的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类囊体膜脂肪酸组分及抗氧化系统部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
为了阐明新型超级杂交稻两优122在灌浆期间对低温的抗性,以汕优63作对照,在25℃/15℃和25℃/20℃(昼/夜平均温度)两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两个组合的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类囊体膜脂肪酸组分及抗氧化系统部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使水稻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昼夜温差的加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含量都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同时,两个品种的类囊体膜脂肪酸不饱和指数都有所上升。两优122的所有指标变化幅度都较对照汕优63要小,但在量上都较汕优63高,这可能意味着两优122在灌浆期较汕优63耐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光合色素
脂肪酸
抗氧化系统
酶活性
超级杂交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株穗形水稻超高产品种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强
李自超
+2 位作者
吴长明
傅秀林
金京花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7-12,15,共7页
在大田和盆栽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株穗形超高产水稻品种的形态特征、上三叶对子粒贡献率及子粒灌浆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超高产水稻品种的冠层形成动态在不同肥力和栽培密度条件下反应不同,但所有类型参试品种的叶面积生长均呈...
在大田和盆栽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株穗形超高产水稻品种的形态特征、上三叶对子粒贡献率及子粒灌浆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超高产水稻品种的冠层形成动态在不同肥力和栽培密度条件下反应不同,但所有类型参试品种的叶面积生长均呈二次曲线,符合Y=b1X+b2X2方程;在高肥水栽培条件下,半直立穗形品种冠层形成动态为最合理的“快起慢落”型,同时群体消光系数小、直射光透过系数大、全叶平均开张角度小,株形收敛,在较高的LAI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田间通透性,使中下部叶片得到较多的阳光,有利于发挥中下部叶片对子粒的贡献作用,增加有效光合面积,发挥更大的增产潜力。②群体生长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前期大部时间的生长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③不同株穗形水稻超高产品种抽穗后上三叶对子粒贡献率不同,半直立穗形品种倒三叶贡献率最大,且倒二叶与剑叶对子粒贡献率相似,弯曲穗品种剑叶对子粒贡献最大,倒二、倒三叶的贡献极小;直立穗形品种虽倒三叶贡献率最大,但与半直立穗形品种相比,倒三、倒二叶贡献率不如半直立穗形品种。④穗颈大维管束数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下第1茎节的大维管束数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⑤以穗颈弯曲程度为指标,可将水稻划分为直立穗、半直立穗、弯曲穗3种类型,并且穗颈弯曲程度与剑叶长、剑叶长宽比、剑叶角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颈大维管束数与穗颈弯曲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子粒灌浆动态
株形
穗形
叶面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干物质积累运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陈鸿飞
林瑞余
+3 位作者
梁义元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9-133,共5页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比常...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比常规栽培模式的高,在生长中、后期尤其显著,分别高10.77%和63.29%;超高产栽培模式的群体干物质累积总量在头季稻整个生育期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83%-38.17%,茎鞘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转换率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高10.60%和13.88%,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比常规栽培模式多21.43%,穗粒数多1.88%,产量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稻-再生稻
头季稻
超高产栽培模式
常规栽培模式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叶
绿素含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对灌浆期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和类囊体膜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
41
1
作者
王静
张成军
陈国祥
王萍
施大伟
吕川根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792)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404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143)。
文摘
为了阐明新型超级杂交稻两优122在灌浆期间对低温的抗性,以汕优63作对照,在25℃/15℃和25℃/20℃(昼/夜平均温度)两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两个组合的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类囊体膜脂肪酸组分及抗氧化系统部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使水稻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昼夜温差的加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含量都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同时,两个品种的类囊体膜脂肪酸不饱和指数都有所上升。两优122的所有指标变化幅度都较对照汕优63要小,但在量上都较汕优63高,这可能意味着两优122在灌浆期较汕优63耐低温。
关键词
低温
光合色素
脂肪酸
抗氧化系统
酶活性
超级杂交稻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fatty add
anti-oxidation system
enzyme activity
super
hybrid
riee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株穗形水稻超高产品种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强
李自超
吴长明
傅秀林
金京花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7-12,15,共7页
文摘
在大田和盆栽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株穗形超高产水稻品种的形态特征、上三叶对子粒贡献率及子粒灌浆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超高产水稻品种的冠层形成动态在不同肥力和栽培密度条件下反应不同,但所有类型参试品种的叶面积生长均呈二次曲线,符合Y=b1X+b2X2方程;在高肥水栽培条件下,半直立穗形品种冠层形成动态为最合理的“快起慢落”型,同时群体消光系数小、直射光透过系数大、全叶平均开张角度小,株形收敛,在较高的LAI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田间通透性,使中下部叶片得到较多的阳光,有利于发挥中下部叶片对子粒的贡献作用,增加有效光合面积,发挥更大的增产潜力。②群体生长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前期大部时间的生长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③不同株穗形水稻超高产品种抽穗后上三叶对子粒贡献率不同,半直立穗形品种倒三叶贡献率最大,且倒二叶与剑叶对子粒贡献率相似,弯曲穗品种剑叶对子粒贡献最大,倒二、倒三叶的贡献极小;直立穗形品种虽倒三叶贡献率最大,但与半直立穗形品种相比,倒三、倒二叶贡献率不如半直立穗形品种。④穗颈大维管束数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下第1茎节的大维管束数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⑤以穗颈弯曲程度为指标,可将水稻划分为直立穗、半直立穗、弯曲穗3种类型,并且穗颈弯曲程度与剑叶长、剑叶长宽比、剑叶角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颈大维管束数与穗颈弯曲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超级稻
子粒灌浆动态
株形
穗形
叶面积
Keywords
super riee
Grain filling
Plant type
Panicle type
Leaf area
分类号
S511.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干物质积累运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陈鸿飞
林瑞余
梁义元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项目(2004NZ01-2,2004NZ01-4)资助
文摘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比常规栽培模式的高,在生长中、后期尤其显著,分别高10.77%和63.29%;超高产栽培模式的群体干物质累积总量在头季稻整个生育期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83%-38.17%,茎鞘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转换率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高10.60%和13.88%,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比常规栽培模式多21.43%,穗粒数多1.88%,产量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22%。
关键词
水稻
早稻-再生稻
头季稻
超高产栽培模式
常规栽培模式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叶
绿素含量
Keywords
riee
(Oryza sativa L. ) ,Early
riee
-ratoon rice,First-flee crop,
super
high-yield cultivation pattern,Traditional cultivation patter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LAI, Chlorophyll content
分类号
S343.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温对灌浆期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和类囊体膜脂肪酸的影响
王静
张成军
陈国祥
王萍
施大伟
吕川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株穗形水稻超高产品种形态特征的研究
张强
李自超
吴长明
傅秀林
金京花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干物质积累运转特性研究
陈鸿飞
林瑞余
梁义元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