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
1
作者 季学猛 王硕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双歧杆菌在维护宿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高密度培养条件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主要受到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优化的影响。报道了一种用于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该方法使用补料... 双歧杆菌在维护宿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高密度培养条件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主要受到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优化的影响。报道了一种用于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该方法使用补料与碱泵耦合的方法进行补料,通过控制发酵培养基的pH值来调节补料培养基的补入量。此外,还进行了补料培养基的优化实验,通过调整氢氧化钠和葡萄糖浓度的比例,比较了不同补料培养基的发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适用于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等多种双歧杆菌,而且能够达到较高的活菌密度。提出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可为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高密度培养 补料培养基 补料方法 碱泵耦合
下载PDF
安徽省试点县补充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
2
作者 童童 丁琪洵 +3 位作者 蔡天培 汤萌萌 史习建 马友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安徽省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补充耕地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进行耕地质量等级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2020年补充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分别为5.198、4.811和3.911;补... 以安徽省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补充耕地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进行耕地质量等级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2020年补充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分别为5.198、4.811和3.911;补充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总体上低于县域水平;补充耕地质量等级面积分布总体上比县域水平分布更分散;乡镇补充耕地质量等级与全镇耕地质量等级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乡镇补充耕地面积存在负相关关系;补充耕地土壤速效钾和pH平均值高于县域土壤平均值,有效磷平均值低于县域平均值,有机质平均值与县域平均值变化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耕地质量 土壤养分 占补平衡 安徽省
下载PDF
基于空间大数据的补充耕地合规性自动判别技术研究
3
作者 郭一珂 姚敏 +2 位作者 周俊杰 孟凡荣 于海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67,共9页
为提升补充耕地项目监管效率和准确率,保证补充耕地数量准确、地类符合、区位合理,开展基于空间大数据的补充耕地合规性自动判别技术研究。本研究基于大数据框架、并行计算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了补充耕地合规性自动判别规则和指... 为提升补充耕地项目监管效率和准确率,保证补充耕地数量准确、地类符合、区位合理,开展基于空间大数据的补充耕地合规性自动判别技术研究。本研究基于大数据框架、并行计算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了补充耕地合规性自动判别规则和指标体系,研制了补充耕地合规性内业自动判别的技术流程、算法和软件,开展了日常和专项补充耕地监管和核查,作为全国补充耕地项目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经实际运行验证,项目平均分析时长2~4min,平均每月阻止5700余个问题项目入库。该研究能够为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实施、验收提供合规性判别技术手段,提升补充耕地项目立项的合理性,提升补充耕地信息核实、监管、监督的技术水平,对确保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具有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监管 空间大数据 自动判别技术
下载PDF
湖南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价格指数测算及应用建议
4
作者 李中华 王婷 《国土资源导刊》 2023年第3期39-46,共8页
科学测算补充耕地指标市场的价格指数,对引导湖南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及发挥土地要素保障作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在分析补充耕地... 科学测算补充耕地指标市场的价格指数,对引导湖南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及发挥土地要素保障作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在分析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价格动态变化的基础上,界定了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指数的内涵,探索建立了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价格指数的测算方法和编制步骤,并据此测算了2016—2022年湖南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价格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其研究结果可为各级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投资者开展补充耕地指标的开发、管理和交易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指标 交易价格 指数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慧 刘圣祥 潘梅花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0期34-39,共6页
以“新增耕地”“新垦耕地”“补充耕地”为关键词,检索时间区间为1990—2022年,检索对象为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文论文,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新增耕地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总结我国新增耕地研究的发文时间、研究团体、期... 以“新增耕地”“新垦耕地”“补充耕地”为关键词,检索时间区间为1990—2022年,检索对象为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文论文,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新增耕地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总结我国新增耕地研究的发文时间、研究团体、期刊分布特征、研究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我国新增耕地研究主要经历萌芽、起步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在研究视角、内容上都具有学科交叉的特征;研究热点关键词有新增耕地、补充耕地、土地整治、土地整理、占补平衡和耕地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占补平衡 补充耕地 CITESPACE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中补充耕地质量等别确定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边振兴 于淼 +1 位作者 王秋兵 张美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8-323,共6页
针对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补充耕地质量无法保证的现状,该文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构建了"事先(专项规划环节)—事中(实施规划环节)—事后(归还环节)"3个环节的补充耕地等别评定程序;并针对"挂钩"不同环... 针对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补充耕地质量无法保证的现状,该文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构建了"事先(专项规划环节)—事中(实施规划环节)—事后(归还环节)"3个环节的补充耕地等别评定程序;并针对"挂钩"不同环节中补充耕地的"状态"不同,构建补充耕地等别不同评定方法。诸如:在专项规划环节构建运用相邻地域法、最低限值法来"模拟"补充耕地的自然质量属性值,并计算相应自然质量等别,最后利用各等别面积权重值计算出全部拆旧地块补充耕地的自然质量综合等别的评定方法;在实施规划环节构建利用复垦方案中复垦工程标准,采用目标值法给拆旧地块补充耕地自然质量属性赋值,并计算相应的自然质量等别。最后利用构建的"挂钩"中补充耕地评定程序和方法,对沈北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并取得了较好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等 评定方法 城乡建设 补充耕地
下载PDF
基于土地开发整理修订农用地分等结果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5
7
作者 边振兴 于淼 王秋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236,共5页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也一直是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以及已取得的农用地分等成果,考虑土地利用数据共享的原则,对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耕地等级评定中如何充分和合...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也一直是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以及已取得的农用地分等成果,考虑土地利用数据共享的原则,对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耕地等级评定中如何充分和合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探讨,即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耕地等级评定过程中,把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作用的因素作为补充指标对耕地等级指数进行修订。在充分考虑补充耕地质量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内涵,建立了适宜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等级评定的一种技术方法。并通过大石桥市虎庄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证,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用地分等 耕地等级评定 补充因素 修订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路婕 夏秋月 +3 位作者 吴克宁 李玲 陈伟强 王秀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5-272,共8页
从土地利用系数的形成角度出发,在把耕作条件认为是引起同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系数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方法,即运用比较法思想,在县域范围内选择若干与补充耕地土壤类型相同的参照地块,将... 从土地利用系数的形成角度出发,在把耕作条件认为是引起同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系数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方法,即运用比较法思想,在县域范围内选择若干与补充耕地土壤类型相同的参照地块,将两者的耕作条件逐项对比并量化,以此对参照地块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值作为测算补充耕地土地利用系数的依据,进而评定补充耕地质量等别,并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濮阳县同一种土壤类型的农用地利用等别及土地利用系数存在差异;采用比较法测算补充耕地土地利用系数,同一种土壤类型修正后的土地利用系数趋于一致,测算出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常见方法高出约1.2个等。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原农用地分等成果具有可比性,同时也体现了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耕地质量的提升作用,可以为耕地质量管理实践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系数 补充耕地 耕地质量评价 土地整治 农用地分等
下载PDF
半干旱冷凉区微型种植方法、覆盖材料和补灌时期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曹国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半干旱冷凉区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水分和温度,在定西地区布设了微地型种植方法、覆盖材料和补灌时期的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坑种和沟种都能比平作接纳更多的降水,23.6mm的降雨,使坑种0cm~100cm的土壤贮水... 针对半干旱冷凉区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水分和温度,在定西地区布设了微地型种植方法、覆盖材料和补灌时期的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坑种和沟种都能比平作接纳更多的降水,23.6mm的降雨,使坑种0cm~100cm的土壤贮水量增加了19.4mm,沟种的增加了18.4mm,平作的仅增加了8.5mm,并且能防霜冻,提高玉米出苗率。地膜覆盖能使玉米苗期0cm~10cm的土温升高0.9℃~1.2℃。大喇叭口期补灌60mm,使产量提高14.6%~32.7%;坑种盖地膜大喇叭口期补灌是当地玉米高产的最佳组合,沟种盖地膜大喇叭口期补灌的栽培模式,方法简单易行,又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沟种地膜覆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秸秆覆盖不宜用于半干旱冷凉区玉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微型种植 覆盖材料 补灌时期 干旱区
下载PDF
半干旱区旱年减灾增产措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国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9-131,共3页
针对半干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旱薄相连产出低、经济发展缓慢较贫困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降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从种植业结构调整、良种选用、抗旱播种、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集雨高效补灌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提出了该区旱年减灾增... 针对半干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旱薄相连产出低、经济发展缓慢较贫困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降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从种植业结构调整、良种选用、抗旱播种、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集雨高效补灌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提出了该区旱年减灾增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选用 规范化栽培 高效补灌
下载PDF
火龙果补光集约栽培技术在西双版纳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代兴 戴圣聪 +4 位作者 曾建生 陈彭坤 赵志平 字彩丽 李俄艳 《热带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40-44,共5页
补光集约栽培是我国未来火龙果栽培的主要方向。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和西双版纳望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科技合作,于2017-2018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开展了21 hm^2补光集约栽培技术应用。2018年平均产量69 915 kg/hm^2,≧40... 补光集约栽培是我国未来火龙果栽培的主要方向。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和西双版纳望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科技合作,于2017-2018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开展了21 hm^2补光集约栽培技术应用。2018年平均产量69 915 kg/hm^2,≧400 g的大果率83%,平均售价10.6元/kg,平均产值73.5万元/hm^2,全园产值1 556.1万元,实现了根据市场需要出果的产期调控目标和高产量、高产值的效益目标,为该地区火龙果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集约栽培 补光 产期调控
下载PDF
以“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校课程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晓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9年第1期51-55,共5页
学校课程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经历:为了更好地践行“引领学生更好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价值取向,探索有学校特色、立足学生发展的“学养”课程架构和实施策略,加强“学养... 学校课程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经历:为了更好地践行“引领学生更好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价值取向,探索有学校特色、立足学生发展的“学养”课程架构和实施策略,加强“学养”课程的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与课程实施突破点聚焦在“学养”课程之中,旨在推动学校课程内涵、功能、结构、管理、教学、评价等实践研究,努力使课程成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载体,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素养 学校课程 课程构架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推进高职“订单培养”的实践探索
13
作者 王鹏 蔡长霞 田培育 《科技资讯》 2012年第28期205-205,共1页
介绍了高职院校通过"在企业设立实习基地、后置订单、企业冠名班"的三步走推进"订单培养"途径。
关键词 订单培养 实习基地 后置订单 冠名班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价格测算研究
14
作者 杨磊 《国土资源情报》 2021年第8期32-38,共7页
为了确定新疆补充耕地指标的调剂价格与调节系数,本文依据国务院发布的《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跨省域补充耕地标准,将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水平及耕地质量与新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差值方法得到了相对... 为了确定新疆补充耕地指标的调剂价格与调节系数,本文依据国务院发布的《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跨省域补充耕地标准,将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水平及耕地质量与新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差值方法得到了相对于三档0.5的调节系数,相对于四五档1.0的调节系数;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中规定的对农用地的分级标准,得出新疆耕地等别主要集中在10~12年等,位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以西北向东南的方向递增,南北疆各自呈环状分布,且南疆地区的耕地自然等别总体高于北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调剂价格 新疆 调节系数
下载PDF
播期与补灌对节水抗旱稻早优73产量、品质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云峰 江颂颂 +4 位作者 陈宗奎 毛紫琳 张志娟 曹凑贵 李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为揭示不同播期和补灌时期对旱作水稻生产的影响,利用大田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73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期(T1:5月30日;T2:6月9日:农民习惯做法;T3,6月19日)和不同补灌时期(W1:分蘖期+孕穗期补灌;W2:分蘖期+抽穗开花期补灌,农民习惯做... 为揭示不同播期和补灌时期对旱作水稻生产的影响,利用大田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73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期(T1:5月30日;T2:6月9日:农民习惯做法;T3,6月19日)和不同补灌时期(W1:分蘖期+孕穗期补灌;W2:分蘖期+抽穗开花期补灌,农民习惯做法;W3,分蘖期+灌浆乳熟期补灌),综合考察旱作栽培下播期与补灌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T2相比,当播期提前,水稻的株高、茎蘖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增加,其产量达11.03 t/hm^(2),提高了16.72%;同时垩白度显著降低,经济效益提升15.81%。当播期推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稻米品质无显著变化。与W2相比,W1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稻米品质无显著变化。W3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上更为显著,分别达到11.67 t/hm^(2)、3.33 kg/m^(3)和15028元/hm^(2),同时稻米品质显著提升。因此,针对湖北省稻(旱)-麦周年轮作系统,水稻应适当提前播期,建议在6月中旬以前播种;在灌溉水有限的情况下,需优先满足分蘖期和灌浆乳熟期的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旱作栽培 稻-麦轮作 稻米品质 资源利用效率 播期 补灌
下载PDF
长江下游典型地区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实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伟 李文西 +3 位作者 赵海涛 陈欣 王长松 曾洪玉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在现有的全国“县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新增剖面构型、有效土层厚度、成土母质和侵入体含量等4个指标,应用特尔菲方法和构造层次分析模型重构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仪征市耕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修订后的评价方法与现... 在现有的全国“县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新增剖面构型、有效土层厚度、成土母质和侵入体含量等4个指标,应用特尔菲方法和构造层次分析模型重构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仪征市耕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修订后的评价方法与现有通用评价结果吻合度较高,评价结果不仅能够真实地反应补充耕地存在的问题和地力等级,而且一般成熟耕地的地力等级与现有通用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修改后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地统一了一般成熟耕地和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可有力支撑我国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与建设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地力等级 长江下游
下载PDF
夜间不同LED补光时段对番茄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志强 朱新红 +4 位作者 刘勇鹏 王清 李春 张婵 姜俊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85,共7页
设施番茄在育苗过程中生长常会受到弱光、低温等环境的制约,可利用人工补光手段,改善设施光环境,培育出更加健壮的幼苗。以番茄品种Money Maker为材料,采用夜间LED补光,探究夜间4个不同补光时段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 设施番茄在育苗过程中生长常会受到弱光、低温等环境的制约,可利用人工补光手段,改善设施光环境,培育出更加健壮的幼苗。以番茄品种Money Maker为材料,采用夜间LED补光,探究夜间4个不同补光时段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LED补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其中,T3(白天正常照射4.5 h后进行3 h暗期补光)处理相比对照,能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而T2(白天正常照射结束后每隔3 h补光1 h)处理则在提高番茄幼苗株高、CAT活性方面效果最显著,但与T3差异不显著。此外,T3处理番茄幼苗叶片中的MDA含量也是最低,显著低于T4处理和对照。综上所述,T3处理是对设施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夜间补光时间段,最能提高植物光合能力,有利于物质的积累和培育健壮的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幼苗 设施栽培 LED补光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方法设计——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杭 《上海国土资源》 2017年第3期18-23,共6页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是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上海市为例,立足于土地整治项目,依托项目验收管理程序设计了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工作流程;基于上海市农用地分等体系设计了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技术流程,并对关键...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是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上海市为例,立足于土地整治项目,依托项目验收管理程序设计了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工作流程;基于上海市农用地分等体系设计了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技术流程,并对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以上海市某市级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评定为例,对文中设计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补充耕地 质量等别评定
下载PDF
江淮丘陵地区补充耕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詹雪洁 丁琪洵 +3 位作者 周文强 汪甜甜 郭匿春 马友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7-1523,共7页
为探讨区域性补充耕地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的全椒县和长丰县为研究区域,在确定基于生产适宜性、区域性特点和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分区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探讨区域性补充耕地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的全椒县和长丰县为研究区域,在确定基于生产适宜性、区域性特点和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分区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评价符合江淮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补充耕地,已满足土体厚度≥50 cm、50 cm土体内地表碎屑物含量(地表砾石度)≤20%、土壤有机质含量≥6 g/kg和地形坡度<25°等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补充耕地的质量等级分布处于2等至7等,周边耕地的质量等级处于2等至6等。补充耕地质量综合等级为4.60,周边耕地的耕地质量综合等级为4.04。补充耕地土壤灌溉与排水能力高于周边(成熟)耕地,补充耕地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低于周边(成熟)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江淮丘陵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耕地质量评定
下载PDF
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制度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3
20
作者 宦吉娥 刘东豪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为了维护粮食安全,国家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然而中国的耕地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仍十分严峻。一方面,经济发达的省份需大量建设用地,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中西部省份后备耕地资源相对充足,却... 为了维护粮食安全,国家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然而中国的耕地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仍十分严峻。一方面,经济发达的省份需大量建设用地,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中西部省份后备耕地资源相对充足,却又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出台是应对这一结构性短缺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政策背景、功能期待与实施现状,了解到制度的运行可能面临挑战,如缺乏明晰的法律依据,中央政府监管信息成本高昂,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强化与固化以及“资源诅咒”的危机等。可以考虑通过补足法律法规并利用合同工具治理;激发地方政府自主性,利用信息平台;强化农用地管制,有序开发国土空间;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域补充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资源 国家统筹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