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R技术的宫颈LEEP锥切术虚拟仿真教学探索
1
作者 王景涛 柯佑柠 张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5期178-181,共4页
宫颈LEEP手术适用于宫颈上皮内恶性病变的处理,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隐私等诸多原因,单纯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很难对该技术的操作有直观的体验,导致对相关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且本科医学教学又是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基的重中... 宫颈LEEP手术适用于宫颈上皮内恶性病变的处理,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隐私等诸多原因,单纯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很难对该技术的操作有直观的体验,导致对相关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且本科医学教学又是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基的重中之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重要性逐渐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部分学者认为将VR技术中的一些好的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感知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文章通过VR技术实现宫颈LEEP锥切术的仿真教学训练,并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纠错模拟沉浸式的医疗环境,根据训练过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改进和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手术 虚拟仿真 宫颈上皮内瘤变 妇产科 教育 人工智能 手术培训
下载PDF
FMEA联合RCA在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春燕 江帆 +2 位作者 孟芳芳 姚芬芬 陈群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联合根因分析(RCA)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3—7月行剖宫产手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8—12月行剖宫...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联合根因分析(RCA)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3—7月行剖宫产手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8—1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预防管理,观察组实施FMEA联合RCA模式的感染预防管理,计算实施前关键风险值(RPN)结果,分析实施前后RPN值,之后观察并记录FMEA与RCA前后RPN值和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情况,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前风险因素中RPN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未彻底清洗与消毒灭菌失效、未按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与手卫生不规范、未严格执行规定与手术室环境未达标、医护人员宣教不足与消毒效果不达标。抽样研究结果显示,实施FMEA与RCA后(观察组)RPN值较实施FMEA与RCA前(对照组)RPN值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联合RCA模式可有效降低关键RPN值,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根因分析 妇产科 剖宫产手术 切口感染 风险值
下载PDF
利福平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范银白 刘三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及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切口疼痛程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切口愈合等级高于对照组,住院及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福平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提高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且换药次数少、切口疼痛轻、住院及切口愈合时间短,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利福平 红外线照射 疼痛程度 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方法清洗妇产科手术器械效果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彭小红 郑冬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清洗妇产科手术器械的效果,探寻有效的器械清洗方法。方法将某院妇产科门诊人流手术器械60套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套。A组采用多酶浸泡加手工清洗,B组采用多酶浸泡加机洗,C组采用超声联合机洗,比较3组清洗方法的...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清洗妇产科手术器械的效果,探寻有效的器械清洗方法。方法将某院妇产科门诊人流手术器械60套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套。A组采用多酶浸泡加手工清洗,B组采用多酶浸泡加机洗,C组采用超声联合机洗,比较3组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采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测,C组合格率(99.78%)显著高于A组(73.48%)和B组(7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A组与B组非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管腔类器械(均P<0.05)。采用隐血试验检测,C组合格率(99.16%)显著高于A组(75.00%)和B组(8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各组别管腔类器械与非管腔类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管腔、复杂类器械,在常规多酶浸泡的基础上,结合超声波后再机洗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手术器械 清洗 质量控制 超声波
下载PDF
200例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荣 孙安修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该院会阴切开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剖宫产手术、双附件切除术病历各40份,回顾性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该院会阴切开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剖宫产手术、双附件切除术病历各40份,回顾性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该院妇产科200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有190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5.00%;平均预防性用药疗程为(3.77±1.37)d;选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头孢菌素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疗程偏长、溶剂用量偏大、选药不当等。结论:该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的比例较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Ⅱ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妇产科
下载PDF
不同方法处理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天虹 尹三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8期42-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就诊的50例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就诊的50例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的主要因素是肥胖、贫血以及糖尿病等,因此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液化
下载PDF
探讨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的管理成效 被引量:2
7
作者 卞志宏 张剑峰 华克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9期70-72,共3页
目的降低上海市医院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方法通过制定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多样化培训、质控督查和持续整改等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对2012—2015年上海市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 目的降低上海市医院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方法通过制定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多样化培训、质控督查和持续整改等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对2012—2015年上海市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结果通过上海市妇科质控中心4年来持续监控督查和追踪整改,上海市共85家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得到有效下降。2012—2015年,三级医院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降至为60%、51%、36%和22%;二级医院其指标降至80%、60%、31%和28%,下降效果显著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国家卫计委2012年《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规定: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经过上海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专项整治,截止2015年,全市85家医疗机构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均已达标。结论采取有效可行的持续性重点监控,对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管理成效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金海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66-67,共2页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探究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院28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都接...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探究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院28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都接受1次完整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病症较大或者部位特殊,先进行辅助治疗,减少病灶范围,降低手术的难度和患者的损伤程度。术后对患者进行了平均(21.3±1.9)个月的随访,均无复发的情况出现。结论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病理检查,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判断分析,使用手术和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手术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章家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 目的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微波治疗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进行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且能够极大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 脂肪液化
下载PDF
优化手术室护理流程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253-254,共2页
目的分析优化手术室护理流程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对手术定护理流程进... 目的分析优化手术室护理流程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对手术定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伤口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61例患者切口达到甲级愈合者54例,达到乙级愈合者6例,余者1例为丙级愈合;对照组61例患者切口达到甲级愈合者37例,达到乙级愈合者17例,余者例为丙级愈合,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乙级愈合、丙级愈合的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非常满意者36例,基本满意者22例,余者3例不满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非常满意者34例,基本满意者17例,余者10例不满意,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6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3例切口感染,比例为4.92%,对照组发生11例切口感染,比例为18.03%,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10.84,P<0.05)。结论手术室优化护理对手术各个环节加强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做到清除细菌源、切断细菌进入切口的途径,达到了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流程 妇产科 开腹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丽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6期197-198,共2页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后腹部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4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感染患者,记录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采取尽快手术、加强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结论从患者...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后腹部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4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感染患者,记录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采取尽快手术、加强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结论从患者自身、手术和护理方式3个方面入手,降低感染概率,减轻患者痛苦,助其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切口 切口感染 感染护理
下载PDF
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363-363,共1页
目的:本文就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开腹手术患者7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评价分组,每组手术患者3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设... 目的:本文就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开腹手术患者7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评价分组,每组手术患者3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手术室优化护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种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比对。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比参照组明显较低,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较比参照组明显较少,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计数可知,差异呈正相关。结论: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实施手术室优化护理可以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同时我院的护理满意度也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优化护理 预防 妇产科 开腹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5
13
作者 于宝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1期221-222,共2页
腹部切口裂开是妇产科开腹手术中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应该重视对腹部切口的护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本院对513例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的护理经验,讨论了导致切口裂开的因素:肥胖,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年龄,... 腹部切口裂开是妇产科开腹手术中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应该重视对腹部切口的护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本院对513例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的护理经验,讨论了导致切口裂开的因素:肥胖,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年龄,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手段:术前1小时采用预防性抗生素,并保证无菌操作,手术操作正确,合理使用电刀,术后环境适合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护理
下载PDF
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及皮下脂肪不缝合切口愈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爱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开腹及皮下脂肪不縫合切口愈合情况,以改进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方法及缝合技术,减少下腹部横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方法:收治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患者15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0例采... 目的:观察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开腹及皮下脂肪不縫合切口愈合情况,以改进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方法及缝合技术,减少下腹部横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方法:收治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患者15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0例采用分层撕开法开腹及皮下脂肪不縫合,直接用4-0的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对照组660例采用常规分层开腹,先缝合皮下脂肪,再用4-0的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结果:两组不受年龄、切口处脂肪厚度、切口长度和下腹部横切口陈旧瘢痕的影响,观察组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甲级愈合率、切口愈合时间、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皮下硬结、术后发热症状构成比、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资源消耗、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均较对照组明显优化。切口部分裂开的50例中采用二期缝合、蝶型胶布牵拉对合,其愈合率达100%。结论: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开腹及皮下脂肪不缝合,脂肪液化少,甲级愈合率高,硬结少,愈合后呈线状,手术时间短,节约资源,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低,群众满意高,医疗纠纷少,简单,易学,安全,深受广大医生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下腹部横切口 皮下脂肪 皮内缝合 切口甲级愈合 分层撕开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脓毒症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佟彤 高红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脓毒症的病例特点,为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诊断为脓毒症的病例14例,分析其病例特点,并根据病原学分为G^-杆菌组及G^+球菌组(真菌感染患者仅有1例... 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脓毒症的病例特点,为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诊断为脓毒症的病例14例,分析其病例特点,并根据病原学分为G^-杆菌组及G^+球菌组(真菌感染患者仅有1例,未作统计学分析),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妇产科围手术期脓毒症的病原体多为G^-杆菌,占71.4%,脓毒症患者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正常参考值显著升高,G^-杆菌组纤维蛋白原(FIB)较G^+球菌组显著减低(P=0.045),G^-杆菌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0.043)及D-二聚体(D-D)(P=0.039)较G^+球菌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均为G^-杆菌感染。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脓毒症以G^-杆菌感染为主,炎症反应强烈,同时伴随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易发生脓毒性休克,及早发现、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及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医院 妇科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脓毒症 毒血症 革兰氏阴性菌 炎症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心得
16
作者 陈焕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6期141-141,143,共2页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586例腹部切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论述了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合理的心理、饮食、护理及康复指导。通过加强护理,促进了切口的愈口,使患者早日康复。另外,有效合理的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腹部切...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586例腹部切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论述了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合理的心理、饮食、护理及康复指导。通过加强护理,促进了切口的愈口,使患者早日康复。另外,有效合理的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腹部切口的良好愈合,使手术风险降低,手术的成功率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护理
下载PDF
外科及妇产科医疗不良事件22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小平 刘建超 +3 位作者 邵志敏 陈丽 陈静 易正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及妇产科医疗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收集笔者所在3家医院1981—2011年发生的22例外科及妇产科医疗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误诊6例,漏诊、误治及沟通缺陷各3例,并发症7例;发生在外科(... 目的分析外科及妇产科医疗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收集笔者所在3家医院1981—2011年发生的22例外科及妇产科医疗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误诊6例,漏诊、误治及沟通缺陷各3例,并发症7例;发生在外科(含麻醉科)17例、妇产科5例。死亡9例,生存13例,其中5例遗留后遗症。17例发生医疗争议,其中诉至法院3例,经医患双方或第三方协调解决14例。结论因临床思维缺陷造成诊疗决策失误是外科和妇产科医疗不良事件的最常见因素,医院管理者要重视核心制度环节管理,切实提高患者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风险 临床思维 外科 妇产科 医疗安全 医源性疾病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探究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燕 苏玥辉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导致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众多行妇产科手术且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由参与本次研究的临床工作者就150例女性患者术后引...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导致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众多行妇产科手术且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由参与本次研究的临床工作者就150例女性患者术后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多方位因素进行全面性探究,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般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性治疗,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性病灶清除术,而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全面性研究发现,妇产科手术史以及子宫内膜碎片和体腔上皮是导致女性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时,经针对性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均优于一般组,P<0.05)。其中,一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结论妇产科手术史以及子宫内膜碎片和体腔上皮是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因素,且同时采用常规药物与一次性病灶切除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并还可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小化,临床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致病原因
下载PDF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5例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东翔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6期234-235,共2页
目的对妇产科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现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55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目的对妇产科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现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55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经科学治疗后,伤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可能与体质肥胖,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自身愈合能力较差,术后咳嗽、剧烈运动、产妇胎膜早剥等因素有关。结论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预防措施,进行早期干预,能够保证切口的快速安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临床治疗 愈合
下载PDF
微波照射联合利凡诺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碧英 徐惠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0期70-73,87,共5页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分析愈合不良发生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07年10月~2014年12月妇产科发生的30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治疗。两组均给予切口换药。治疗组手术24h 后切口给...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分析愈合不良发生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07年10月~2014年12月妇产科发生的30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治疗。两组均给予切口换药。治疗组手术24h 后切口给予频谱微波照射,2次/d,每次30min。连续5~7d,及照射后用利凡诺注射液100mg 湿敷腹部切口,连续3~5d,对照组给予切口神灯治疗仪(TDP)理疗,2次/d,每次30min,连续5~7d。结果全部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切口愈合不良得到妥善的处理,患者均痊愈。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率低且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及换药次数。结论术前预防,可以降低术后愈合不良、切口液化发生率。运用微波照射联合利凡诺注射液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预防切口液化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腹部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脂肪液化 临床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