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肌萎缩症SMN1基因疑似“2+0”型一例
1
作者 倪静逸 钟秀 +4 位作者 周晟泽 张怡君 彭雪娟 胡雪 邓春雷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860-2862,共3页
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性脑神经核的进行性变性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萎缩。本研究采用MLPA和qPCR检测一例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 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性脑神经核的进行性变性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萎缩。本研究采用MLPA和qPCR检测一例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1,SMN1)可疑“2+0”的汉族孕妇,及其南非黑人丈夫和其胎儿的样本,发现孕妇、丈夫及胎儿的SMN1基因型均为“2”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 产前诊断
下载PDF
C3H1型锌指结合蛋白36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退变中的作用
2
作者 丁康 张烽萍 +6 位作者 齐高秀 林盟 陈敏 陈燕春 郭章玉 周风华 管英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280,共8页
目的探讨C3H1型锌指结合蛋白36(ZFP36L1)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运动神经元退变中的作用。方法以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93A转基因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同窝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突变型及野生型小鼠各时间点分... 目的探讨C3H1型锌指结合蛋白36(ZFP36L1)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运动神经元退变中的作用。方法以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93A转基因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同窝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突变型及野生型小鼠各时间点分别取13只小鼠);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发病早期、中期及晚期脊髓内ZFP36L1 mRNA及蛋白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ZFP36L1在脊髓内的表达及分布;出生后1~2 d新生小鼠15只,建立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模型,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内ZFP36L1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si-ZFP36L1转染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及ELISA检测转染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变化;沉默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ZFP36L1后,与SOD1-G93A突变型NSC34细胞共培养,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和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水平明确ZFP36L1对NSC34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UNEL实验及观察剪切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水平明确ZFP36L1对NSC34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转染空白小干扰RNA(siRNA)作为对照组。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ZFP36L1在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组织内mRNA及蛋白水平均下调,在野生型小鼠脊髓组织内,ZFP36L1主要与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阳性的神经元共表达,而SOD1-G93A突变型小鼠的脊髓组织内,ZFP36L1在神经元内表达减弱,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共表达明显增加;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ZFP36L1表达增加,si-ZFP36L1能明显降低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ZFP36L1水平;沉默ZFP36L1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8明显降低。此外,沉默ZFP36L1后,SOD1-G93A突变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能显著增强NSC34细胞增殖活性,抑制NSC34细胞凋亡。结论在ALS发病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ZFP36L1通过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促进了ALS运动神经元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C3H1型锌指结合蛋白36 炎性因子 运动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免疫荧光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荧光短片段多重PCR在脊髓性肌萎缩症SMN1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慧 李桂河 +3 位作者 谢颖璇 陈海珠 李世举 何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19-524,共6页
目的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建立荧光短片段多重PCR技术检测SMN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方法,验证方法的检测性能并初步应用于基因拷贝数检测。方法选取107例来自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样本库的人外周血DNA样品(包括SMN1基因0拷贝30例、1拷贝47例、2拷... 目的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建立荧光短片段多重PCR技术检测SMN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方法,验证方法的检测性能并初步应用于基因拷贝数检测。方法选取107例来自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样本库的人外周血DNA样品(包括SMN1基因0拷贝30例、1拷贝47例、2拷贝30例),设计5’端带有FAM荧光基团的SMN1基因7号外显子引物以及三对内参基因引物,利用荧光短片段多重PCR技术,使用基因分析仪片段分析多重PCR的产物,并与相应的MLP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特异性扩增SMN1基因7号外显子及内参基因的引物可实现目的片段的扩增,通过计算可得到0拷贝、1拷贝、2拷贝的样本结果。对107例DNA样本的SMN1基因拷贝数荧光短片段多重PCR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均与MLPA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使用荧光标记多重PCR反应检测SMN1拷贝数可重复性好,精确度高,与MLPA得到的结果高度一致,具有便捷、准确、成本低的优势,可满足临床高准确性的检测要求,可用于SMA新生儿携带者的大规模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短片段多重PCR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N1基因拷贝数检测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 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1 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2 神经遗传病 携带者筛查
下载PDF
基于RNA测序的SMN1基因缺失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可变剪接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炎鸿 张梦雅 曾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2861-286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1(SMN1)基因纯合性缺失型儿童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患者和SMN1基因拷贝数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谱,研究SMN1基因缺失对可变剪接的影响。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对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表达谱测... 目的通过分析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1(SMN1)基因纯合性缺失型儿童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患者和SMN1基因拷贝数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谱,研究SMN1基因缺失对可变剪接的影响。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对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表达谱测序,用rMATS软件对RNA-seq数据进行可变剪接事件差异分析,筛选出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差异的外显子跳跃和内含子保留事件,通过在线工具NovoMagic v3.0对这些差异可变剪接体进行基因功能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实现个性化分析和作图,同时用NCBI数据库对这些基因进行注释。结果(1)SMN1基因纯合性缺失可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可变剪接及其表达量发生变化;(2)外显子跳跃差异基因主要影响核糖核蛋白组装、胞内转运、翻译、乙酰化修饰、线粒体能量代谢及泛素化调控的降解通路;(3)内含子保留差异基因除参与泛素化调控、内吞、翻译、线粒体能量代谢外,同时还调节细胞骨架和代谢酶活性相关乙酰化修饰。结论SMN1基因纯合性缺失能够改变部分基因的可变剪接,进而影响相关蛋白的合成、组装和降解,最终导致蛋白质稳态失衡,为SM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1纯合性缺失 外周血 RNA测序 可变剪接 内含子保留 外显子跳跃
下载PDF
萍乡市育龄妇女脊髓性肌萎缩症SMN1基因突变发生率及分布特征
5
作者 欧阳宁 钟丽群 +3 位作者 李彦琳 陈海萍 何蓉 刘红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1期2075-2078,共4页
目的评估萍乡市育龄妇女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发生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萍乡市进行产前检查的1741例孕妇及46名配偶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熔解曲线法检测SMN1基... 目的评估萍乡市育龄妇女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发生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萍乡市进行产前检查的1741例孕妇及46名配偶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熔解曲线法检测SMN1基因外显子7(E7)和外显子8(E8)的拷贝数。结果1741例孕妇中,SMN1基因异常46例(2.64%,1∶37),其中E7单独杂合缺失3例(0.17%,1∶580),E8单独杂合缺失9例(0.52%,1∶193),E7和E8同时杂合缺失34例(1.95%,1∶51),对上述孕妇均进行复检,阳性筛查率仍为100.00%。46名配偶被召回检测,其中2对夫妇均存在E7杂合缺失,2例孕妇均接受产前胎儿SMA诊断,1例胎儿正常(继续妊娠),1例SMA患儿(E7和E8纯合缺失,终止妊娠),其余胎儿均继续妊娠。结论积极筛查萍乡市育龄妇女SMN1基因异常的发生率及分布特征,联合对高危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可有效避免SMA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 产前诊断 萍乡市
原文传递
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利婧 张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5-392,共8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以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变性引起的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婴儿致死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运动神经元生存1(SMN1)基因突变致SMN蛋白缺乏为其发病机制,深入了解疾病发病... 脊髓性肌萎缩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以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变性引起的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婴儿致死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运动神经元生存1(SMN1)基因突变致SMN蛋白缺乏为其发病机制,深入了解疾病发病机制的分子学基础,以促进包括反义寡核苷酸、腺相关病毒介导的SMN1基因替代疗法、上调SMN蛋白表达的口服小分子药物,以及肌肉激活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新兴特异性治疗方法的研发,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脊髓性 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质1 基因 综述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尿液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万金 张奇杰 +2 位作者 何瑾 林翔 王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68-1172,共5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大多数在儿童或婴幼儿期发病,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的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之一。患者来源的细胞系是该病研究的重要工具,但依赖于肌...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大多数在儿童或婴幼儿期发病,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的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之一。患者来源的细胞系是该病研究的重要工具,但依赖于肌肉或皮肤活检等创伤性手术的成纤维细胞培养较难被患者及家属接受。文章收集SMA患者及健康对照的新鲜尿液,进行离心、尿液沉渣培养,观察尿液细胞的生长状况,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患者尿液细胞中SMN(Survival of motor neuron)蛋白的表达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MN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共建立了11例SMA患者和14例健康对照的尿液细胞系,尿液细胞体外增殖旺盛,细胞形态及生长速度较稳定。患者来源的尿液细胞SMN1(Survival of motor neuron 1)基因缺失突变、SMN蛋白表达量降低,荧光染色提示SMN蛋白在胞浆和胞核中均有定位。尿液细胞培养步骤简单、无创伤性、患儿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是获取和保存病人来源标本的有效方法,在脊髓性肌萎缩症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 尿液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神经元存活基因及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的缺失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素参 袁丽芳 +3 位作者 刘天慈 杨涛 周文敏 吴沪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患者中神经元存活基因( survival motor neuron, SMN)外显子 7及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neuronal apoptosis inhibitory protein gene, NAIP)外显子 5缺...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患者中神经元存活基因( survival motor neuron, SMN)外显子 7及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neuronal apoptosis inhibitory protein gene, NAIP)外显子 5缺失情况,进一步探讨这 2个 SMA候选基因与 SMA的关系。方法应用 PCR- SSCP分析技术对 55个 SMA患儿家系及 40例正常人个体的 SMN基因外显子 7区域和 55例患儿 NAIP基因外显子 5的缺失进行检测。结果 SMN基因外显子 7区域纯合缺失率分别为: SMA I型 92%( 23/25);Ⅱ型 90%( 27/30)。患儿双亲中有 2例母亲和 1例父亲也有纯合缺失。在 55例 SMA患儿中未检测到有 NAIP基因外显子 5的纯合缺失,仅发现 2例杂合性缺失。结论中国人 SMA患者中 SMN基因外显子 7的纯合缺失率高,而在正常人中未见有缺失,表明其与 SMA发生密切相关; NAIP基因外显子 5的杂合性缺失率在本实验中仅约为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神经元存活基因 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丽芳 杨晓苏 肖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研究我国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生存 (SMN)基因及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NAIP)基因外显子的缺失情况 ,以探讨此二种基因与SMA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和PCR -酶切法检测 15例Ⅰ~Ⅲ型SMA患者 (Ⅰ型 4... 目的 研究我国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生存 (SMN)基因及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NAIP)基因外显子的缺失情况 ,以探讨此二种基因与SMA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和PCR -酶切法检测 15例Ⅰ~Ⅲ型SMA患者 (Ⅰ型 4例 ,Ⅱ型 3例 ,Ⅲ型 8例 )、2 0例表型正常的SMA直系亲属及30例正常对照的SMN基因的第 7,8号外显子和NAIP基因的第 5 ,6号外显子缺失情况。结果  7例Ⅰ型和Ⅱ型SMA患者中 6例纯合缺失SMN基因外显子 7和 8,1例纯合缺失外显子 7而保留外显子 8;8例Ⅲ型SMA患者仅1例有外显子 7和 8的缺失 ,余 7例均无SMN基因的缺失 ;15例Ⅰ~Ⅲ型SMA患者均未检测到NAIP基因外显子5和 /或 6的缺失。结论 Ⅰ型、Ⅱ型SMA可通过SMN基因第 7,8号外显子的检测进行确诊 ,方法简便可靠 ,Ⅲ型SMA患者SMN基因缺失率低 ,故通过检测SMN基因 7,8外显子进行基因诊断尚需谨慎 ,NAIP基因在SMA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生存 基因 神经细胞调亡抑制蛋白 儿童
下载PDF
SMN蛋白与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晓苏 张丽芳 肖波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740-742,共3页
本文着重就SMN蛋白分布、结构、功能及其与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的关系进行了综述。而深入研究SMN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 ,对于深入研究SMA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调控SMN2基因表达 ,促进全长SMN蛋白产生 ,有望为治疗SMA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 SMN蛋白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 基因 表达 SMA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和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
11
作者 麻宏伟 王阳 +2 位作者 郭阳阳 张宇瑾 张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0-341,346,共3页
目的 :研究国人脊髓性肌萎缩 (SMA )基因缺失特点。方法 :应用 PCR扩增及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对 15例儿童型 SMA ( 型 7例 , 型 4例 , 型 4例 )和 2例成人型 SMA进行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SMN)第 7外显子和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NAIP)第 ... 目的 :研究国人脊髓性肌萎缩 (SMA )基因缺失特点。方法 :应用 PCR扩增及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对 15例儿童型 SMA ( 型 7例 , 型 4例 , 型 4例 )和 2例成人型 SMA进行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SMN)第 7外显子和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NAIP)第 5外显子缺失分析 ,并对 1例有阳性家族史的家系进行了羊水胎儿产前诊断。结果 :14例儿童型 SMA携有 SMN基因第 7外显子缺失 ,占 93% ;2例 型 SMA携有 NAIP基因第 5外显子缺失 ,占 2 8.6 %。 2例成人型 SMA未显示 SMN或 NAIP基因缺失。结论 :儿童型 SMA的 SMN基因缺失频率高 ,可应用于临床 ,提高 SMA诊断率 ,适于产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NAIP基因缺失可能与 SMA的严重程度有关。成人型SMA与儿童型 SMA为非等位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SMN基因 基因缺失 运动神经元
下载PDF
成人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研究
12
作者 张丽芳 杨晓苏 肖波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研究我国成人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 (SMN)及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NAIP)基因外显子的缺失情况 ,以探讨此二种基因与成人型SMA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法检测 30例成人型SMA患者、30例表型正常的SMA... 目的 :研究我国成人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 (SMN)及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NAIP)基因外显子的缺失情况 ,以探讨此二种基因与成人型SMA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法检测 30例成人型SMA患者、30例表型正常的SMA直系亲属及 30例正常对照的SMN基因第7、8号外显子和NAIP基因第 5、6号外显子缺失情况。结果 :成人型 (IV型 )SMA未检测到SMN基因第 7、8号外显子及NAIP基因外显子 5和 (或 ) 6的缺失。结论 :成人型SMA未检测到SMN基因缺失 ,其发病可能与SMN基因缺失无关 ;NAIP基因在SMA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 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 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NAIP SMN PCR法
下载PDF
脊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组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第二位。近年来,在SMA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和P44基因的突变有关。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SM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子遗传学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P44基因
下载PDF
Deletion analysis of SMN1 and NAIP genes in southern Chinese children with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被引量:5
14
作者 Yu-hua LIANG Xiao-ling CHEN +5 位作者 Zhong-sheng YU Chun-yue CHEN Sheng BI Lian-gen MAO Bo-lin ZHOU Xian-ning ZH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9-34,共6页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is a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degeneration of lower motor neurons and occasionally bulbar motor neurons leading to progressive limb and trunk paralysis as well as muscular atrophy. Thre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is a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degeneration of lower motor neurons and occasionally bulbar motor neurons leading to progressive limb and trunk paralysis as well as muscular atrophy. Three types of SMA are rec- ognized depending on the age of onset, the maximum muscular activity achieved, and survivorship: SMA1, SMA2, and SMA3. The survival of motor neuron (SMN) gen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SMA determining gene, whereas the neuronal apoptosis inhibitory protein (NAIP) gene is considered to be a modifying factor of the severity of SMA.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deletion of SMN1 and NAIP genes in southern Chinese children with SMA. Her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combined with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deletion of both exon 7 and exon 8 of SMN1 and exon 5 of NAIP in 62 southern Chinese children with strongly suspected clinical symptoms of SMA. All the 32 SMA1 patients and 76% (13/17) of SMA2 patients showed homozygous deletions for exon 7 and exon 8, and all the 13 SMA3 patients showed single deletion of SMN1 exon 7 along with 24% (4/17) of SMA2 patients. Eleven out of 32 (34%) SMA1 patients showed NAIP deletion, and none of SMA2 and SMA3 patients was found to have NAIP deletion. The findings of homozygous deletions of exon 7 and/or exon 8 of SMN1 gene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SMA, and suggested that the deletion of SMN1 exon 7 is a major cause of SMA in southern Chinese children, and that the NAIP gene may be a modifying factor for disease severity of SMA1. The molecular diagnosis system based on PCR-RFLP analysis can conveniently be applied in the clinical testing, genetic counseling, prenatal diagnosis and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of 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SMN 遗传基因 研究
原文传递
茂名地区育龄妇女脊髓性肌萎缩症SMN1突变携带者筛查与分析
15
作者 李祝坤 谭满胜 +3 位作者 唐玉芬 潘锦梅 谢清丰 刘沃满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76-779,共4页
目的对茂名地区育龄妇女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携带者筛查,掌握SMA流行病学数据,为SMA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的1898... 目的对茂名地区育龄妇女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携带者筛查,掌握SMA流行病学数据,为SMA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的1898名妇女临床资料和肘静脉外周血样本。采用MGB探针实时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分别对SMN1第7外显子和第8外显子的拷贝数进行相对定量检测,并分析目的基因的缺失情况及携带频率,为男女双方均为阳性携带者的夫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在1898名育龄妇女中,共检测出脊髓性肌萎缩症SMN1突变携带者49例,携带率为2.58%;其中SMN1-7杂合缺失/SMN1-8杂合缺失最多33例(1.74%),其次为SMN1-7未见缺失/SMN1-8杂合缺失12例(0.63%)和SMN1-7杂合缺失/SMN1-8未见缺失4例(0.21%)。2对双方均为阳性携带者夫妻的3例胎儿羊水标本中2例为SMN1-7杂合缺失/SMN1-8杂合缺失和SMN1-7杂合缺失/SMN1-8未见缺失,建议继续妊娠;1例为SMN1-7纯合缺失/SMN1-8纯合缺失,建议对胎儿进行终止妊娠。结论茂名地区育龄妇女脊髓性肌萎缩症SMN1突变携带率高于中国南部其他地区,建议采用实时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对该地区育龄妇女进行SMN1突变筛查及产前诊断,有效减少SMA胎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 实时多重荧光定量PCR法 携带者筛查
原文传递
Ⅰ型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CRIM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16
作者 魏亚楠 王艳花 陈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9期1833-1838,共6页
目的 探讨Ⅰ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样腺癌(EAC)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型运动神经元蛋白1(CRIM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汉中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6例EAC患者、86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患者、75例... 目的 探讨Ⅰ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样腺癌(EAC)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型运动神经元蛋白1(CRIM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汉中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6例EAC患者、86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患者、75例良性子宫内膜增生(BHE)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EAC、EIN、BHE组织进行研究,并选取同期收集的53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PE)组织进行对照研究,测定各子宫组织CRI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分析EAC组织CRIM1蛋白表达水平与EA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分析EA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PE、BHE、EIN、EAC组织CRIM1 mRNA表达水平及其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EAC组织CRIM1蛋白表达水平与EA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留栓、TNM分期相关(P<0.05);CRIM1阴性组EAC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CRIM1阳性组(P<0.05);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留栓、TNM分期、CRIM1是影响EA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RIM1表达水平与EA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密切相关,为临床鉴别EAC与其癌前病变、评估EAC患者预后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子宫内膜癌 预后 富含半胱氨酸型运动神经元蛋白1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SMN1基因点突变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瞿宇晋 都娟 +6 位作者 李尔珍 杨艳玲 邹丽萍 白晋丽 王红 金煜炜 宋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 通过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1,SMN1)点突变研究,对SMN1单拷贝缺失的疑似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SMA)患儿给予基因诊断.探讨SMN1复合杂合突变患儿的临床表型.方法 按照国际SMA诊断标... 目的 通过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1,SMN1)点突变研究,对SMN1单拷贝缺失的疑似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SMA)患儿给予基因诊断.探讨SMN1复合杂合突变患儿的临床表型.方法 按照国际SMA诊断标准对3例患者进行临床拟诊和随访分型.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进行SMN1和SMN2基因的拷贝数定量分析.应用逆转录PCR和克隆测序技术进行SMN1点突变研究.通过核心家系成员拷贝数和点突变分析,明确突变在家系中的传递.结果 确定了2种SMN1基因点突变:p.Leu228X(1例)和p.Arg288Met(2例).其中错义突变p.Arg288Met为中国SMA中首次报道,无义突变p.Leu228X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报道.携带p.Leu228X突变的患儿具有2个SMN2拷贝,为Ⅰ型SMA;而携带p.Arg288Met突变的2例患儿SMN2的拷贝数均为3,表型分别为Ⅰ型和Ⅱ型.结论 p.Leu228X和p.Arg288Met突变均遗传自父母,而非新发突变.两种突变导致了严重的Ⅰ型和较为严重的Ⅱ型SMA.3例SMA患儿发生SMN1基因杂合缺失同时伴有SMN1基因点突变,提示我国SMA存在复合杂合突变机制.对SMN1基因单拷贝缺失的疑似SMA患儿,进行点突变分析十分必要,能够为患儿的临床诊断、家庭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 点突变 拷贝数
原文传递
154例脊肌萎缩症疑诊患者的基因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印红 贺静 +3 位作者 张云茜 王蕾 唐新华 朱宝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33-837,共5页
目的对疑诊为脊肌萎缩症(SMA)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l进行缺失分析,探讨基因诊断对SM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遗传诊断中心和昆... 目的对疑诊为脊肌萎缩症(SMA)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l进行缺失分析,探讨基因诊断对SM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遗传诊断中心和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54例SMA疑诊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SMN1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缺失检测,统计上述基因的缺失频率,采用SPSS13.0软件对各缺失类型在不同SMA型别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154例疑诊患者中,101例检出SMN1基因外显子7纯合缺失,基因诊断率为65.6%(101/154)。101例SMNl基因纯合缺失病例中,外显子7和8均纯合缺失为98例,占97.0%(98/101);3例仅外显子7纯合缺失,占3.0%(3/101);未见外显子8的单独缺失。基因诊断阴性患者经过临床随访,其中4例可维持SMA的诊断,105例SMA确诊患者中I型68例,Ⅱ型27例,Ⅲ型10例,分别占64.8%(68/105)、25.7%(27/105)和9.5%(10/105),未发现Ⅳ型SMA。20名健康体检者未检出SMN1基因外显子7和8缺失。结论PCR—RFLP技术对于诊断SMA患者具有无创性、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作为疑诊SMA患者的首选诊断和排除诊断方法;强化SMA临床诊断标准并对基因诊断阴性的疑诊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脊髓性 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质1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原文传递
破伤风毒素C端片段与心肌营养素-1融合蛋白表达、纯化与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及神经营养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超 王建 +2 位作者 杨萍 周跃 张正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破伤风毒素C端片段(TFC)与心肌营养素(CT)-1融合蛋白并纯化。探讨TTC转导结构域对CT-1的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活性与CT.1的神经营养活性。方法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BL2(DE3)大肠杆... 目的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破伤风毒素C端片段(TFC)与心肌营养素(CT)-1融合蛋白并纯化。探讨TTC转导结构域对CT-1的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活性与CT.1的神经营养活性。方法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BL2(DE3)大肠杆菌表达CT-1/TYC融合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与WB法鉴定融合蛋白表达。制备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别经神经再生室、肌肉注射给药,自由放养1周后处死,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脊髓L4~L6腰膨大标本,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制备新生6~7d龄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肌肉注射CT-1/TTC融合蛋白,自由放养1周后处死,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L4~L6腰膨大标本,冰冻切片,尼氏染色计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结果原核表达目的蛋白CT-1/TTC表达量占全菌蛋白总量的15%,以可溶性蛋白为主。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亲和纯化获得2.7g/L的CT-1/TTC重组融合蛋白。免疫组织化学于脊髓腰膨大检测到CT-1/TTC融合蛋白。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L4-L6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较CT-1/TTC融合蛋白处理组减少,存活率下降。结论基因重组CT-1/TTC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和纯化,所获得的融合蛋白有靶向性脊髓神经元细胞的活性和对损伤后运动神经元的神经营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破伤风毒素 脊髓损伤 运动神经元 心肌营养素-1
原文传递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点突变的鉴定及其对全长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转录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晋丽 瞿宇晋 +4 位作者 李尔珍 金煜伟 曹延延 王红 宋昉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对2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及其核心家系进行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的点突变分析,评估2种SMN1点突变对全长SMN1基因(SMN1-fl)转录水平的影响,结合患者表型初步预测点突变对SMN蛋白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重连接依... 目的对2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及其核心家系进行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的点突变分析,评估2种SMN1点突变对全长SMN1基因(SMN1-fl)转录水平的影响,结合患者表型初步预测点突变对SMN蛋白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RT—PCR、克隆测序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进行SMN1基因拷贝数和点突变分析,利用患者父母的基因分析明确突变的传递关系。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患者体内SMN1-fl的转录水平。以50名无神经肌肉萎缩病史的个体作为健康对照组,健康个体为含2个SMN1基因拷贝的个体,而健康携带者为纯合缺失患儿的父母(含1个SMN1基因拷贝)。结果2例SMA患者的表型为Ⅱ型和Ⅲ型,SMN1基因分别存在P.Val19GlyfsX21和P.Ala2Gly突变,突变均来自患者父亲。健康个体、健康携带者、携带P.Val19GlyfsX21突变的患者和携带P.Ala2Gly突变的患者,其SMN1-flm RNA表达量分别为23.5±4.9、14.1±4.5、4.9±2.4和13.9±3.6。t检验结果表明,携带上述突变的2例患者,其SMN1-fl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健康个体(t=3.322,P=0.011;t=6.964,P=0.000),而与健康携带者相比,P.Ala2Gly突变的患者SMN1-fl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8,P=0.955),携带P.Val19GlyfsX21突变的患者其SMN1-fl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5,P=0.004)。结论共发现2种SMN1基因突变,P.Val19GIyfsX21为国际尚未见报道的新突变,P.Ala2Gly突变首次在中国患者中发现。前者可能通过无义突变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使SMN1-fl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而后者则并不影响SMN1-flm RNA转录水平,对SMN蛋白功能的影响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脊髓性 运动神经存活蛋白质1 点突变 基因剂量 核酸扩增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