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化的叙述声音——苏珊·S·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谭菲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02-107,共6页
苏珊·S·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将女性主义文评与叙事诗学结合,二者通过叙事诗学的概念叙述声音连结起来,从话语层面展现女性作者的意图,又从历史层面描述性别权威的压制,使得叙事学突破自身,加入了社会历史内涵,同时避免... 苏珊·S·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将女性主义文评与叙事诗学结合,二者通过叙事诗学的概念叙述声音连结起来,从话语层面展现女性作者的意图,又从历史层面描述性别权威的压制,使得叙事学突破自身,加入了社会历史内涵,同时避免了女性主义研究的泛化,但其实际的诠释效力仍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声音 女性主义叙事学 苏珊·S·兰瑟 《虚构的权威》
下载PDF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218-230,共13页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最有名且最具争议性的短篇之一。本文在叙事学著名学者兰瑟和申丹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相互对立的观点进行反思。兰瑟认为该故事是女性主义的典型之作,而申丹主要从其反讽艺术中推导出该故事的保守...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最有名且最具争议性的短篇之一。本文在叙事学著名学者兰瑟和申丹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相互对立的观点进行反思。兰瑟认为该故事是女性主义的典型之作,而申丹主要从其反讽艺术中推导出该故事的保守倾向。本文认为该故事是肖邦对女性主义、艺术成就、经济独立、伦理道德多种需求交织平衡的产物。多种需求之间的碰撞成就了她叙事策略上的审美张力,使女性主义的幽灵戴着传统伦理面具游荡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女性主义 苏珊·兰瑟 申丹
下载PDF
“骄傲”的“火车”——更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视角下的无性主义透视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玉珍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9年第2期31-38,共8页
《骄傲》与《火车》是艾丽丝·门罗封笔之作《亲爱的生活》中两篇略显怪异的故事,它们将笔触伸向无性主义者,关注了两位男主人公逃避两性亲昵关系的种种表象及其可能原因。运用苏珊·兰瑟所构想的更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观点... 《骄傲》与《火车》是艾丽丝·门罗封笔之作《亲爱的生活》中两篇略显怪异的故事,它们将笔触伸向无性主义者,关注了两位男主人公逃避两性亲昵关系的种种表象及其可能原因。运用苏珊·兰瑟所构想的更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观点对叙事声音及其否定情节进行细致分析,将不难发现门罗娴熟运用了异质叙事和同质叙事手法来再现无性主义人物在特定时空中的事件与行为,酷儿化的叙事声音既表现在有显性酷儿性别身份的文本中,也适用于分析性别含糊的异质叙事文本。否定情节分析表明,虽然门罗故事的目的并不在于构架一个可取代通常性别关系的新性别模式,然而这两则故事都将无性性向主要归于男性的设定已经表明了作者对激进女性主义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无性主义 苏珊·兰瑟 更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学 酷儿化叙事声音 否定情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