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添加液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保存的质量影响
1
作者 杨剑豪 聂晓绚 +5 位作者 张莉莉 章舜玮 杜祎 邱颖婕 马庆 徐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4-689,共6页
目的观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于MAP添加液中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探索最佳保存方式。方法本研究将采集后d 3的400 mL全血,离心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 215全自动血细胞仪,加入40%复方甘油溶液,置于-65℃超低温冰箱中保存30 d,解冻... 目的观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于MAP添加液中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探索最佳保存方式。方法本研究将采集后d 3的400 mL全血,离心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 215全自动血细胞仪,加入40%复方甘油溶液,置于-65℃超低温冰箱中保存30 d,解冻去甘油洗涤后,等量分离成两袋,以添加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添加MAP为实验组,两组保存于2~6℃冷藏条件下,分别于0、1、3、5、7、14 d取样检测血液学参数指标、溶血指标、细胞代谢指标,观察两组在14 d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红细胞在解冻去甘油后6项质控项目包括容量、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甘油残留量、无菌试验的检测值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压积、红细胞计数、Hb洗涤后回收率、MCV符合《冰冻红细胞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共识》检测限值,血小板残留量超过检测限值(≤1%);在14 d保存期内,两组的RBC、Hct、MCV和血红蛋白含量值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游离血红蛋白、溶血率和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于3、5、7、14 d;3、5、7、14 d;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渗透脆性于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P、pH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分别于3、5、7 d;1、3、5、7、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于MAP添加液中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可将血液保存期延长至7 d,本研究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MAP ACP215 保存期 血液质量控制
下载PDF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种抽样方式质量结果的分析
2
作者 石圆圆 郁正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目的 分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种抽样方式的质量结果,探讨分样抽检模式在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质量抽检中的应用,以提高血液质量,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结果,比较2种抽样方式的差... 目的 分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种抽样方式的质量结果,探讨分样抽检模式在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质量抽检中的应用,以提高血液质量,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结果,比较2种抽样方式的差异。结果 2种抽样方式外观、血红蛋白含量、储存期末溶血率、无菌试验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分袋抽样组容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残留量合格率分别为97.87%、100%、96.81%;整袋抽样组容量、血细胞比容合格率分别为93.33%、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袋抽样组与整袋抽样组血细胞比容、总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袋抽样组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23±0.18)%,高于整袋抽样组的(0.11±0.07)%(P<0.001)。结论 采用分袋抽样模式完成血液常规抽检,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准确检测结果同时严格控制采血、制备过程中各项关键控制点,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血液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分袋抽样 整袋抽样 血液质量 血液资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X射线与γ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冯娜 兰静 +2 位作者 曹鑫 丁谨 景媛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经过X射线辐照与γ射线辐照后悬浮红细胞相关质控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变化,以评估X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留取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其他检测均合格的2 U悬浮红细胞共49袋,分成两组,按照辐照... 目的 对比分析经过X射线辐照与γ射线辐照后悬浮红细胞相关质控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变化,以评估X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留取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其他检测均合格的2 U悬浮红细胞共49袋,分成两组,按照辐照源分别命名为γ组(21袋)与X组(28袋)。将γ组与X组在采集后第13天进行相应的辐照处理,并将辐照后的血液置于2~6℃血液冷藏冰箱中保存,分别于辐照后第1天、第22天取样测定相应的质量指标。结果辐照后第1天,X组与γ组的溶血率、K~+浓度、Na~+浓度、Cl~-浓度与Ca~(2+)浓度分别为(0.10±0.03)%vs.(0.09±0.06)%、(46.50±7.94) mmol/L vs.(45.03±4.65) mmol/L、(99.44±3.86) mmol/L vs.(100.83±4.79) mmol/L、(68.35±2.79) mmol/L vs.(67.59±1.26) mmol/L、(0.40±0.11) mmol/L vs.(0.43±0.08) mmol/L。辐照后第22天,X组与γ组的溶血率、K~+浓度、Na~+浓度、Cl~-浓度与Ca~(2+)浓度分别为(0.29±0.07)%vs.(0.27±0.06)%、(64.22±4.58)mmol/L vs.(63.05±3.57) mmol/L、(81.50±5.56) mmol/L vs.(81.76±3.91) mmol/L、(68.72±1.97) mmol/L vs.(68.28±1.36) mmol/L、(0.39±0.10) mmol/L vs.(0.41±0.04) mmol/L。对X组与γ组同一保存时间的同一质量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X组与γ组的溶血率与K~+浓度均明显增大,Na~+浓度均显著降低,而Cl~-浓度与Ca~(2+)浓度则无变化。结论 悬浮红细胞经X射线与γ射线辐照后的质控指标与理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基于安全性考虑,X射线辐照仪可完全替代γ射线辐照仪用于制备辐照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辐照 Γ射线辐照 悬浮红细胞质量
下载PDF
抗凝血离心沉淀红细胞中残留基因组DNA的质量分析
4
作者 张鑫 肖宇 +2 位作者 钱开宇 夏彩霞 朱源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探究抗凝血离心后红细胞样本中基因组DNA(gDNA)的质量及不同处理方式对gDNA产量的影响。方法血液样本均来自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采用试剂盒分离柱纯化的方式提取冻存4年及未冻存的抗凝血红细胞样本中gDNA,使用Nanodrop On... 目的探究抗凝血离心后红细胞样本中基因组DNA(gDNA)的质量及不同处理方式对gDNA产量的影响。方法血液样本均来自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采用试剂盒分离柱纯化的方式提取冻存4年及未冻存的抗凝血红细胞样本中gDNA,使用Nanodrop One超微量分光光度计、Qubit 4荧光计和Agilent 4200 TapeStation生物分析仪分别对gDNA样本进行检测,从浓度、纯度、完整性进行样本质量评估。结果从冻存4年的红细胞样本中可提取得到纯度和完整性较高的gDNA,50例250μL冻存4年红细胞样本的gDNA产量中位数为8.80μg,A260/A280比值为1.92±0.08,A260/A230比值为2.23±1.37。与不做处理的未冻存红细胞样本比较,利用红细胞裂解液处理未冻存红细胞样本留取白细胞提取gDNA会使产量降低(P<0.01),而gDNA纯度没有明显差异。未冻存与冻存4年的红细胞样本gDNA产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冻存白膜层样本gDNA产量明显高于未冻存红细胞样本(P<0.01)。结论抗凝血离心后去除血浆和白膜层的剩余红细胞样本中,仍有少量白细胞残留,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提取得到纯度较高的gDNA,生物样本库存储红细胞样本能使血液样本得到更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样本 红细胞 基因组DNA DNA提取 分光光度法 电泳法 生物样本库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献血人群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张刘娟 王心维 +6 位作者 庞栋 潘阳春 韦振兴 李雄 朱秋亭 何汝汝 张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比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现行标准,并探索献血人群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影响因素,以制订合理的内控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中心血站2015—2022年共8年427份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期末溶血率数... 目的比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现行标准,并探索献血人群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影响因素,以制订合理的内控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中心血站2015—2022年共8年427份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期末溶血率数据。比对现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中保存期末溶血率标准,分析其差异性,并根据献血人群,分析影响溶血率的因素。结果(1)427例中有418例(97.89%)溶血率≤0.4%,均<0.8%;(2)从献血者人群特征分析,溶血率男性组>女性组;(3)在年龄的分组中18~29岁组的溶血率均低于30~39岁组和40~60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职业分类中,学生溶血率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民族与血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数据统计表明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量、职业均可以影响溶血率。现行的标准在本地区血液质量控制的合格范围明显偏高,宜制定合理的质控策略,将溶血率的内控指标设定为<0.4%,有利于对本地区内部质量控制做出准确的评价和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率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质量标准 献血人群 影响因素 内控指标
下载PDF
原料全血30℃保存24 h后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和血浆质量变化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剑豪 周燕 +4 位作者 章舜玮 傅剑敏 邱颖婕 徐蓓 徐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将全血分别在冷藏(4±2)℃与室温(30±1)℃条件下保存24 h,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由全血分离所得的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在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名健康无偿献血者,每人献400 mL全血,将其分成2份,每份200 mL。对... 目的将全血分别在冷藏(4±2)℃与室温(30±1)℃条件下保存24 h,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由全血分离所得的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在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名健康无偿献血者,每人献400 mL全血,将其分成2份,每份200 mL。对照组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实验组在室温条件下保存,于24 h后将2组全血离心,分离血浆入转移袋,加入50 mL MAP红细胞保存液,制备得到悬浮红细胞。2组悬浮红细胞均放置在冷藏条件下保存,于保存d 1、7、14、21、35分别无菌取样检测Hb、Hct、MCV、溶血率、pH、K^+、葡萄糖、ATP、2,3-DPG、红细胞渗透脆性值等指标;2组血浆分别于全血采集1 h后及全血保存24 h后进行无菌取样,检测Ⅷ因子含量。结果分离所得血浆在全血采集1 h后与保存24 h后Ⅷ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在35 d保存期内,悬浮红细胞的Hb、Hct和MCV值无显著性差异;d 35,研究发现实验组红细胞渗透脆性高于对照组(4.9±0.2 vs 4.7±0.2;P<0.05);2组溶血率、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于d 7、14、21、35;d 1、7、14、2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0.29±0.14 vs 0.11±0.09、0.39±0.22 vs 0.18±0.08、0.80±0.22 vs 0.24±0.07、0.93±0.22 vs 0.38±0.11;10.5±1.2 vs 5.4±0.7、21.7±2.0 vs 18.6±2.6、24.8±1.6 vs 22.7±2.7、29.2±2.5 vs 27.1±2.8;P均<0. 05);2组ATP、2,3-DPG、葡萄糖、pH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分别于d 14、21、35;d 1、7、14;d 1、7、14、21、35;d 1、7、2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4.2±0.2 vs 4.7±0.2、3.6±0.2 vs 4.5±0.2、3.1±0.3 vs 3.9±0.2;1.96±0.44 vs 10.67±0.87、1.33±0.34 vs 3.27±0.88、0.82±0.29 vs 1.49±0.45;23.2±1.1 vs 29.4±1.5、22.0±1.3 vs 27.4±1.1、21.5±0.8 vs 25.1±1.1、18.7±1.5 vs 22.8±1.2、16.1±1.8 vs 19.1±1.7;6.8±0.1 vs 7.0±0.1、6.7±0.1 vs 6.8±0.1、6.4±0.1 vs 6.5±0;P均<0.05)。结论与冷藏(4±2)℃保存条件下相比,全血在室温(30±1)℃保存24 h后进行离心制备,35 d保存期内的溶血率增加,2,3-DPG值下降;而分离所得血浆在全血采集1 h后与保存24 h后Ⅷ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本研究为相关标准或规程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或以此来指导临床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存 全血 悬浮红细胞 Ⅷ因子 溶血率 ATP 2 3-DPG
下载PDF
制定悬浮红细胞类制品溶血性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忠 邱颖婕 +4 位作者 林俊杰 周筱嫣 陆龙娣 章舜玮 钱开诚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7年第3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保存期末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内控标准的制定。方法使用邻-甲联苯胺法在冬夏两季分别对悬浮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各50例保存0、21、35d后的上清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冬季悬浮...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保存期末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内控标准的制定。方法使用邻-甲联苯胺法在冬夏两季分别对悬浮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各50例保存0、21、35d后的上清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冬季悬浮红细胞和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保存0、21、35d的游离血红蛋白值(g/L)分别为0.11±0.05、0.54±0.12、0.62±0.17和0.17±0.15,0.73±0.16、0.82±0.21;夏季悬浮红细胞和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保存0、21、35d的游离血红蛋白值(g/L)分别为0.15±0.06、0.62±0.11、0.88±0.15和0.21±0.16、0.76±0.15、0.97±0.17。结论制定悬浮红细胞类制品溶血性指标的内控标准非常有必要,有利于血站开展对该类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溶血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长途运输对滤白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婵 李琦 +2 位作者 程瑜静 陈婉璐 梁格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比较经长途运输后的滤白悬浮红细胞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从云南省地州血站采集并检测合格的悬浮红细胞(1.5 U)200份,留取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Ⅰ,这200份悬浮红细胞在当地滤白处理后,经8-10h的长途运输送达本院输血科,再留取此20... 目的比较经长途运输后的滤白悬浮红细胞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从云南省地州血站采集并检测合格的悬浮红细胞(1.5 U)200份,留取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Ⅰ,这200份悬浮红细胞在当地滤白处理后,经8-10h的长途运输送达本院输血科,再留取此200份作为检测组Ⅰ;同时选取从云南省地州血站同一时间采集并检测合格的,同一批次悬浮红细胞(1.5 U)160份,留取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Ⅱ,这160份悬浮红细胞与Ⅰ组一起经8-10 h长途运输送达本院,在输血科滤白处理后,留取标本作为检测组Ⅱ。分别检测这4组血液标本的游离血红蛋白(FHb)、红细胞比容(Hct)、总血红蛋白(Hb)、K+、乳酸脱氢酶和红细胞变形指数(EI),计算各组红细胞溶血率,并进行各检测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检测组Ⅰ与对照组Ⅰ比较,红细胞溶血率明显上升(P<0.05),K+、乳酸脱氢酶上升(P<0.05),EI下降(P<0.05);检测组Ⅱ与对照组Ⅱ比较,红细胞溶血率、K+、乳酸脱氢酶及EI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未滤白的悬浮红细胞经长途运输后,输注前再进行滤白的红细胞检测质量相对较好,为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经长途运输血液时,应尽量选用未滤白的悬浮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途运输 悬浮红细胞 滤除白细胞 质量 温度
下载PDF
高原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男性人群悬浮红细胞储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小东 冯霞 +2 位作者 黄敏 廖霞 王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人群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储存质量的差异。方法选择久居高原地区不同Hb水平的男性志愿者分为2个实验组,A组:10名,Hb≥180 g/L;B组:10名,Hb(120—160)g/L;另以平原地区正常男性志愿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人群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储存质量的差异。方法选择久居高原地区不同Hb水平的男性志愿者分为2个实验组,A组:10名,Hb≥180 g/L;B组:10名,Hb(120—160)g/L;另以平原地区正常男性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10名,Hb(120—160)g/L。各组分别采集全血200 mL/人(份)(10份/组),离心分离去除血浆后,加入MAP保存液50 mL/份,制备得到的悬浮红细胞平均分装到4个50 mL小袋,于4℃冰箱储存d1、d7、d21、d35分别按不同检测项目取同等量标本测定反映红细胞质量的制备。结果 A、B、C 3组悬浮红细胞储存d1、d7、d21、d35溶血率(%)分别为:0.05±0.03 vs 0.06±0.07 vs 0.05±0.01,0.05±0.03 vs 0.05±0.04 vs0.05±0.03,0.06±0.03 vs 0.07±0.04 vs 0.06±0.03,0.10±0.05 vs 0.09±0.04 vs 0.07±0.03(P〉0.05);红细胞渗透脆性(g/L)分别为:4.22±0.19 vs 4.18±0.15 vs 4.18±0.14,4.06±0.28 vs4.16±0.10 vs 4.25±0.15,4.09±0.26 vs 4.14±0.15 vs 4.17±0.12,4.11±0.25 vs4.12±0.14 vs 4.11±0.12(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200-1)分别为:0.58±0.03 vs0.58±0.02 vs 0.58±0.01,0.58±0.03 vs 0.57±0.02 vs 0.59±0.02,0.55±0.04 vs 0.55±0.03 vs 0.57±0.02,0.54±0.05vs 0.53±0.03 vs 0.55±0.02(P〉0.05)。结论采用高原不同Hb水平人群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在正常储存时间内的质量均符合现行血液储存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人群血液 悬浮红细胞 血液储存 血液质量 储存时间 西藏高原
下载PDF
保存期间试剂红细胞血型相关膜蛋白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俸涌 李勤 +5 位作者 郭忠慧 张嘉敏 刘李栋 刘曦 向东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57-959,共3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膜蛋白抗原稳定性随保存时间变化。方法 D抗原、Fy^a抗原、Jk^a抗原、在保存节点(0、14、28、42 d),对上述红细胞血型抗原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标化后的抗体范围,使用国际标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在42 d检出对比组... 目的研究红细胞膜蛋白抗原稳定性随保存时间变化。方法 D抗原、Fy^a抗原、Jk^a抗原、在保存节点(0、14、28、42 d),对上述红细胞血型抗原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标化后的抗体范围,使用国际标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在42 d检出对比组之间的D抗原抗原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下降11. 3%; P〈0. 05); 42 d时,应用微柱凝胶卡,使用国际标准品(下降33%)、单克隆IgG-D(下降66%)、IgM-D(下降26%),检出对比组之间的D抗原抗原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1),Fy^a抗原抗原性检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下降33%,P〈0. 05),Jk^a抗原抗原性未检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室应定期对谱细胞进行质控,对于弱抗体的检测宜使用较新鲜的谱细胞或新鲜细胞进行检测及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剂红细胞保存 红细胞抗原 抗原性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别立莉 王姣杰 +1 位作者 单泓 李建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735-1738,共4页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安全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用于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悬浮红细胞按保存时间进行分组,0~7 d内为A组,7~14 d为B组,14~21 d为C组,21~28 d为D组,28~35 d为E组,每组按要求随机选择30...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安全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用于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悬浮红细胞按保存时间进行分组,0~7 d内为A组,7~14 d为B组,14~21 d为C组,21~28 d为D组,28~35 d为E组,每组按要求随机选择30袋,分别检测每组洗涤红细胞容量、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血浆蛋白清除率、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血红蛋白含量、溶血率,同时检测每组血液洗涤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A组和B组洗涤红细胞的白细胞去除率相对较高,与C、D、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溶血率与C、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变形能力逐渐降低,A、B组与C、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备前的悬浮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D组和E组的红细胞变性能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红细胞保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产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洗涤红细胞的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随其制备原料红细胞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随其制备原料红细胞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建议使用不超过14 d的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储存时间 洗涤红细胞 质量影响
下载PDF
新国标实施后的洗涤红细胞质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蓬蓬 李浩泷 +2 位作者 刘春燕 王金榜 杨文玲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对本中心质控科2年内按质控要求随机抽检的全部96袋洗涤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 目的分析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对本中心质控科2年内按质控要求随机抽检的全部96袋洗涤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及溶血率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洗涤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的总体水平的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40.89~244.77、47.58~50.83、0.04~0.12和0.01~0.04,均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结论中心按《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洗涤红细胞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GB18469—2012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传送悬浮红细胞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佳晖 左曙蓉 +3 位作者 孙新 李芬 张德泰 曹奎杰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8-9,共2页
目的了解悬浮红细胞经气动物流传输系统(PTS)传送是否安全,为快速、便捷、高效满足临床用血提供参考。方法以1份保存末期的悬浮红细胞反复传送10次进行预实验后,将40份保存5~8d的悬浮红细胞采用PTS传送,比较传送前、后游离血红蛋白(FHb... 目的了解悬浮红细胞经气动物流传输系统(PTS)传送是否安全,为快速、便捷、高效满足临床用血提供参考。方法以1份保存末期的悬浮红细胞反复传送10次进行预实验后,将40份保存5~8d的悬浮红细胞采用PTS传送,比较传送前、后游离血红蛋白(FHb)含量、血K+浓度、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结果保存5~8d的悬浮红细胞经PTS传送后血K+、LDH与传送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Hb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仍在可接受范围。结论PTS传送悬浮红细胞对其质量影响不显著,可安全用于悬浮红细胞的传送,但需要控制传送速度、次数,并对悬浮红细胞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气动物流传输系统 安全性 溶血
下载PDF
RhCE表型对RhD抗原量及抗-D效价测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俸涌 王中英 +6 位作者 徐婷 王晨 郭忠慧 李勤 张嘉敏 向东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目前对Rh系统抗-D的定量或效价检测(相对定量)方法皆依赖于试剂红细胞。日常工作中,绝大多数实验室采用单人份红细胞作为效价测定的试剂红细胞,若RhCE表型对RhD抗原表达量影响显著,则不同RhCE表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抗-D效价测定结果... 目的目前对Rh系统抗-D的定量或效价检测(相对定量)方法皆依赖于试剂红细胞。日常工作中,绝大多数实验室采用单人份红细胞作为效价测定的试剂红细胞,若RhCE表型对RhD抗原表达量影响显著,则不同RhCE表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抗-D效价测定结果。本研究旨在通过RhCE分型,RhD抗原定量试验及相应抗体进行效价测定,比较分析RhCE表型对RhD抗原量及抗-D效价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筛选获得CCee、Ccee、ccEE、CcEe表型的RhD阳性标本,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红细胞RhD抗原量,最后使用不同RhCE表型单人份标本红细胞对同一份抗-D进行效价测定。分析RhCE表型对RhD抗原量及抗-D效价测定的影响。结果在99例细胞红细胞标本进行Rh血型血清学分型后,对CCDee(n=17)、CcDee(n=15)、CcDEe(n=8)、ccDEE(n=8)分型细胞进行流式免疫荧光检测,发现CcDee与ccDEE及CcDEe间、CCDee与ccDEE之间RhD抗原的荧光量比较存在较大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CcDee与CCDee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其余各组间均不具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再对其中CCDee(n=15)、CcDee(n=14)、CcDEe(n=8)、ccDEE(n=8),使用同1份抗-D血浆进行效价测定分析,将效价结果与红细胞RhD抗原免疫荧光值(MFI)进行比较后,发现红细胞表面RhD抗原量与效价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r=0.907;P<0.001),对效价与RhD抗原MFI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同一份抗-D血浆,效价值为32、64、128各组内红细胞MFI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将效价与RhCE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CEE与Ccee间、CcEe与Ccee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RhCE表型会造成D抗原表达差异,D抗原量对效价测定有较大影响,提示在效价测定试验中,使用相同RhCE分型红细胞作为试剂细胞或对RhD抗原进行定量分析可提高效价试验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抗原量 Rh分型 效价监测 试剂红细胞 质控
下载PDF
冰冻亚型红细胞制备及使用的全程质量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林 唐玉清 +4 位作者 闫晓鹏 刘志勇 郭超群 来祝檩 夏琳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7期136-138,共3页
目的对冰冻亚型红细胞制备及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其在血型血清学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起始血液进行选择,对红细胞甘油化、冰冻保存、融化复温、去甘油化等一系列操作程序进行规范化,对制备好红细胞的保存介质、保存温度... 目的对冰冻亚型红细胞制备及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其在血型血清学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起始血液进行选择,对红细胞甘油化、冰冻保存、融化复温、去甘油化等一系列操作程序进行规范化,对制备好红细胞的保存介质、保存温度以及保存时间进行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结果用优化选择的试验参数制备冰冻亚型红细胞,融化洗涤后红细胞上清液的FHb含量、甘油残留量及红细胞抗原反应性的检测结果均符合预期要求;在规定的有效期内,红细胞性能稳定,使用效果良好。结论对冰冻亚型红细胞制备及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可保证其在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本地区无偿献血者及临床患者的ABO亚型检出率,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亚型红细胞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红细胞保存液(MAP)混悬洗涤红细胞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春芳 刘亚欣 +7 位作者 金花 赵淑芳 塔娜 蒙俊玲 高峰 陈晓飞 乌果枝 陈婷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4期3-4,7,共3页
目的:探讨MAP混悬洗涤红细胞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将已制备的MAP混悬洗涤的红细胞放4℃冰箱中储存,分别于储存15 d、25 d、35 d取样,检测计算其溶血率;于第35 d检测上清蛋白质含量及无菌试验。结果:在储存期内MAP混悬洗涤红细胞的... 目的:探讨MAP混悬洗涤红细胞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将已制备的MAP混悬洗涤的红细胞放4℃冰箱中储存,分别于储存15 d、25 d、35 d取样,检测计算其溶血率;于第35 d检测上清蛋白质含量及无菌试验。结果:在储存期内MAP混悬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容量平均268 ml,血红蛋白含量平均48.5 g/袋;上清蛋白质含量平均0.4 g/袋;溶血率平均0.23%,溶血率随储存时间逐渐升高,在第25 d后升高尤为明显。结论:红细胞保存液混悬洗涤红细胞35 d的质量控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库存上限为日常发血量25 d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保存液 洗涤红细胞的制备 质量控制项目 溶血率动态变化趋势
下载PDF
试剂温度对血液分析仪红细胞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进才 原建武 +2 位作者 杨小红 李慧贞 梁广佳 《江西医学检验》 2000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试剂温度对血液分析仪红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将稀释液和溶血剂分别放置在8℃、20℃和32℃不同温度条件下,用Hemalaser3血液分析仪平行检测42份抗凝静脉血。结果两种试剂在8℃.20℃和32℃时,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 目的探讨试剂温度对血液分析仪红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将稀释液和溶血剂分别放置在8℃、20℃和32℃不同温度条件下,用Hemalaser3血液分析仪平行检测42份抗凝静脉血。结果两种试剂在8℃.20℃和32℃时,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测定值基本一致(P>0.05),红细胞比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随温度升高而增大(P<0.01),HCT结果(xs,下同)分别为04000.0455.0.4280.508和0.4430.528L/L;MCV分别为83.87.6、88.68.0和91.37.9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随温度升高而降低(P<0.01)。MCHC分别为372.09.8、346.97.2和334.68.2g/L;RDW分别为14.72.3、12.82.4和11.42.1%。结论血液分析仪使用和质控中应控制试剂温度在适当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红细胞 自动血液分析仪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亮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接受血液细胞检查患者100例,其中患者血型相同,将100例患者血液样本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其中A、B两组使用不同比例抗凝处理,C、D两组选择30min放... 目的探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接受血液细胞检查患者100例,其中患者血型相同,将100例患者血液样本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其中A、B两组使用不同比例抗凝处理,C、D两组选择30min放置时间与3 h放置时间,对比不同处理条件下血液细胞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值变化。结果采用不同抗凝比例下A、B两组血液细胞检测的对比,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值具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储存时间下C、D两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采用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采用不同抗凝比例血液样本以及不同存放时间下,样本血液细胞数据变化差异较大,即临床开展血液细胞检测需要重点关注血液抗凝比例以及存储时间对样本检验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细胞检查 质量控制方法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储存时间
下载PDF
厌氧保存悬浮少白红细胞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李娜 赵广超 +2 位作者 王淑君 栾建凤 朱培元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探讨厌氧保存条件减少悬浮少白红细胞溶血的效果。方法采用200 mL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袋常规采集和制备悬浮少白红细胞10(人份)袋,每袋红细胞采用无菌接驳机接驳均分为2袋,一半归入厌氧保存组:血(液)袋通过0.22μm滤器完成与氮气无... 目的探讨厌氧保存条件减少悬浮少白红细胞溶血的效果。方法采用200 mL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袋常规采集和制备悬浮少白红细胞10(人份)袋,每袋红细胞采用无菌接驳机接驳均分为2袋,一半归入厌氧保存组:血(液)袋通过0.22μm滤器完成与氮气无菌交换、排气,共交换3次后常规保存;另一半归为对照组:常规保存。2组血液(袋)均以4℃常规冷藏保存,但厌氧组以垛叠方式放置,于保存0、7、14、21、28和35 d分别取样,采用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检测溶血率(H50%)。结果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厌氧组和对照组的H50%都呈递增趋势,但在相同保存时间下厌氧组的H50%低于常规保存组:保存28和35 d分别为0.489±0.008 vs 0.528±0.008和0.545±0.007 vs0.578±0.009(P<0.05)。结论厌氧保存方法对于改善氧化应激损伤造成的红细胞溶血有效,有助于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保存 悬浮少白红细胞 厌氧保存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溶血
下载PDF
试剂红细胞质量控制方案的建立
20
作者 何子毅 邹文涛 +2 位作者 刘仁强 车嘉林 刘赴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易行的试剂红细胞质量控制检测方案,提高试剂红细胞的质量保证,并为制备试剂红细胞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相同方法配制的保存1mo和2mo后的试剂红细胞与新鲜制备的试剂红细胞进行特异性、亲和力和抗原性测定...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易行的试剂红细胞质量控制检测方案,提高试剂红细胞的质量保证,并为制备试剂红细胞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相同方法配制的保存1mo和2mo后的试剂红细胞与新鲜制备的试剂红细胞进行特异性、亲和力和抗原性测定,比较不同保存期试剂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变形性、红细胞沉降率、反复冻融抗破坏性。结果保存1mo,2mo的试剂红细胞的特异性、亲和力与新鲜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无明显的差异,但保存2mo后的试剂红细胞的抗原性低于新鲜制备和保存1mo的试剂红细胞,试剂红细胞渗透脆性、变形性和反复冻融抗破坏能力均明显低于新鲜配制的试荆红细胞;保存2mo和1mo后的试剂红细胞自然沉降率明显高于新鲜配制的试剂红细胞。结论试剂红细胞保存至2mo时其特异性、亲和力与保存1mo和新鲜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无差异,可以常规应用,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抗原性、渗透脆性、变形性及抗破坏能力都明显下降,在常规应用中应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剂红细胞 质量控制 抗原性 亲和力 渗透脆性 变形性 沉降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