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Results of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with a Tape-Attached Anchor 被引量:2
1
作者 Noriaki Shimada Jun’ichi Inoue +1 位作者 Katsuhiko Shiraki Kazuo Saita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8年第7期249-256,共8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with a tape-attached anchor: The HEALICOILRG with ULTRATAPE. We hypothesised that performing arthroscopic r...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with a tape-attached anchor: The HEALICOILRG with ULTRATAPE. We hypothesised that performing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with tape-attached anchors would result in better clinical outcomes and reduce the retear rat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uture anchors. Methods: We included 83 patients treated by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with a minimum 1-year follow-up. We div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 Use of the HEALICOILRG with ULTRATAPE (group T: 41 shoulders;mean patient age, 64.3 years) and use of the conventional suture anchor (group S: 42 shoulders;mean patient age, 68.9 years). We compare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cores,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range of motion, and retear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tudent t test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in statistical analyses. Results: At the 1-year postoperative follow-up, both groups showed improvement in the aver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cor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and range of motion,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retear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Results of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with the HEALICOILRG with ULTRATAPE were generally good. However, our results could not demonstrate efficacy of the HEALICOILRG with ULTRATAPE. Further detailed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its treatment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Transosseous-Equivalent Technique suture ANCHOR Tape-Attached ANCHOR Retear
下载PDF
Assessing clinical and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of Sironix suture anchors in rotator cuff and Bankart repair surgeries
2
作者 Puthumanapully Vinod Kumar Subin Sugath +3 位作者 Vijay Mohan Ashok Kumar Moharana Sachin Angrish Deepak TS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12期1183-1190,共8页
BACKGROUND Rotator cuff tears and Bankart lesions significantly affect shoulde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and Bankart repair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restoring function... BACKGROUND Rotator cuff tears and Bankart lesions significantly affect shoulde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and Bankart repair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restoring function and reducing pain.Recent advancements include new suture anchor technologies,such as the Sironix suture anchor known for its biomechanical strength and promising outcomes.However,there are limited real-world data on its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particularly in the Indian population.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ironix suture anchors in rotator cuff and Bankart repair surgeries.METHODS Sixty participants underwent surgery between January 2021 and December 2022,and demographic data 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retrospective reviews and telephonic interviews.Validated scales,including the PENN Shoulder Score(PSS),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and Hand(DASH)score,and Single Assessment Numeric Evaluation(SANE),were utilized for assessment.RESULTS Treatment with Sironix suture anchor devices,including Ceptre Knotted UHMWPE Suture Titanium Anchor,Spyke Knotted UHMWPE Suture Peek Anchor,Stativ Knotted UHMWPE Suture Anchor,and Viplok Knotless Peek Screw Anchor with Titanium Tip,revealed no repair failures.Participants demonstrated high satisfaction and functional improvement,as evidenced by the mean Quick DASH score(32.01)and PSS(71.65)and the satisfactory SANE scores for both injured joints(74.33)and non-injured(83.67)shoulder joints.CONCLUSION The study yielded favorable outcomes for rotator cuff tear repair and Bankart repair.No repair failures were observed,supporting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se devices in shoulder injury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scopic Bankart repair rotator cuff repair Shoulder injuries suture anchor Treatment outcome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46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勇 庄全魁 +3 位作者 白亮 李杨 孟勇 王叶密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0-334,共5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疼痛、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及再撕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法的...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疼痛、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及再撕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划分成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治疗组(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分别为43例、46例。于术前、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肩疼痛度,采用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测量患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并统计两组1年内再撕裂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病人术后再撕裂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年两组不同撕裂程度病人VAS、DASH评分及患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与同组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两组轻度撕裂病人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组中、重度撕裂病人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均P<0.05);治疗组再撕裂发生率4.35%明显较对照组的23.26%低(P<0.05);年龄、手术方式是病人术后再撕裂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实施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肩疼痛及功能,显著降低再撕裂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双排缝合桥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与有结缝线桥固定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ASE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王挺 王华磊 +1 位作者 郭雄飞 汤立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007-2011,共5页
目的探讨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与有结缝线桥固定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4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目的探讨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与有结缝线桥固定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4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有结缝线桥固定术,研究组患者接受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ASE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肩袖再撕裂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ASES、肩关节Constant、UCL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ASES、肩关节Constant、UCLA、VA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ASE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肩袖再撕裂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56%,略低于对照组的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与有结缝线桥固定术临床治疗效果接近,但无结缝线桥固定术可显著降低肩袖再撕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无结缝线桥固定术 有结缝线桥固定术 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川芎祛瘀汤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活动障碍和疼痛的影响
5
作者 杜江 宁凡友 +1 位作者 赵子龙 王晓琼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2046-2050,2055,共6页
目的观察川芎祛瘀汤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活动障碍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肩袖损伤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予常规... 目的观察川芎祛瘀汤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活动障碍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肩袖损伤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川芎祛瘀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疼痛、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情况、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术后2、4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2、4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周两组患者UCLA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4、8周UCLA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IL-6、TNF-α表达均较术前明显降低,VEGF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6、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祛瘀汤能有效缓解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疼痛,促进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其关节活动,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局部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祛瘀汤 肩袖损伤 关节镜 肩袖修补术 活动障碍 疼痛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效果
6
作者 顾荣胜 陆华 +4 位作者 陈大志 孟庆国 祁兆建 范广峰 田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的22例肩袖全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 目的观察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的22例肩袖全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及Constant-Murley、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肩袖全层损伤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术前,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大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肩袖全层损伤患者的Constant-Murley、UCLA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有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小切口修复术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7
作者 陈秋华 尹小兵 +3 位作者 张璐 王娟 董丽军 钱会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1-25,共5页
目的总结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 目的总结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提取归纳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证据共34条,汇总9个主题,分别为康复目的、制定康复计划、康复原则、支具固定、运动时间及内容、运动频率,运动监督、疼痛控制、健康教育。结论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提供指引,在证据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充分评估每条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肩袖修复术 康复训练 疼痛控制 功能恢复 运动康复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缝线锚钉治疗肩袖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
8
作者 鲍涛 胡洋洋 +9 位作者 巩绪勇 王硕果 王亮 杨健 费文勇 卢耀甲 杨宇夏 刘殿伟 党孟博 李明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目的:采用前瞻性、单队列临床试验评估关节镜下应用全缝线锚钉修复肩袖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日间手术中心自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5例肩袖损伤(1.5 cm<撕裂大小<6 cm)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采用前瞻性、单队列临床试验评估关节镜下应用全缝线锚钉修复肩袖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日间手术中心自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5例肩袖损伤(1.5 cm<撕裂大小<6 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例不符合入选标准被排除、1例因随访不便中途退出。共22例患者纳入研究,男8例、女14例;年龄59.1±10.9岁;左肩10例、右肩12例;肩袖撕裂大小为3.2±1.2 cm。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简明肩关节评分(SST评分)、双肩外展肌力比值(患侧/健侧)及患肩关节活动度。通过术后6个月的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术后肩袖的愈合情况及全缝线锚钉周围囊肿形成情况,根据全缝线锚钉周围是否形成囊肿,将患者分为锚周囊肿组和锚周无囊肿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左右侧、外伤史、病程时间、撕裂大小、手术时间,了解是否具有相关性;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患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肩袖的愈合等级。结果:22例患者术后获6.2±0.3个月随访。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VAS评分分别为4.2±1.1、1.3±1.2、0.7±0.4分,ASES评分分别为51.5±11.2、79.7±12.3、88.9±6.5分,Constant评分分别为46.2±12.8、65.4±12.4、73.7±9.6分,双肩外展肌力比值(患侧/健侧)分别为21.9±15.8、71.3±9.6、90.3±5.9,SST评分分别为3.5±0.3、7.6±0.2、10.5±0.2分,与术前比较,术后3月、术后6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术后6月的肩关节活动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RI提示肩袖再撕裂的患者1例。锚周围囊肿组和锚周无囊肿组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月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患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肩袖的愈合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全缝线锚钉进行肩袖修补术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短期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缝线锚钉 肩关节 肩袖修补 肩袖损伤 锚周囊肿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与肩袖修补联合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冯来德 刘飞 徐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与肩袖修补联合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关节镜下行肩...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与肩袖修补联合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肩袖间隙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前、术后1、2、3个月时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ESE)],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肌肉力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51.22±8.97)min、(25.33±6.79)h、(7.33±1.65)d,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57.26±9.71)mL,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78±0.64)、(2.08±0.5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个月,两组的AESE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AESE评分分别为(81.25±7.98)、(91.02±7.4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前屈、外旋、外展、内旋)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前屈、外旋、外展、内旋)分别为(8.77±0.65)、(7.98±1.12)、(7.23±1.03)、(8.45±0.4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肌肉力量(外旋、前屈、内旋)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肌肉力量(外旋、前屈、内旋)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与肩袖修补的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的肩袖修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袖间隙松解 肩袖修补 肩袖损伤 疗效
下载PDF
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吕美娜 丁燕 +2 位作者 张红玉 郭爱青 李晖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9~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9~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比较2组的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2组的体侧外旋角度和主动前屈角度均较术后当日增大,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的5个项目评分均较术后当日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一时期的对照组更优(P均<0.05)。2组间感染、关节肿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对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减少、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以及肩关节功能的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 早期被动运动 个性化延伸护理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得贵 韩冠生 +3 位作者 姚天辰 严涛 黄建 李振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9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肩袖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双排组和单排组,各60例。单排组给予单排缝合... 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肩袖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双排组和单排组,各60例。单排组给予单排缝合修复技术,双排组给予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肩关节情况、疼痛情况、肩关节功能,再撕裂率、再手术率、满意度。结果:术后1年,两组Constant评分升高,双排组Constant评分高于单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UCLA评分、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组再撕裂率、再手术率均低于单排组,总满意度高于单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相较于单排缝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更佳,再撕裂率及再手术率明显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单排缝合修复技术 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 肩袖损伤
下载PDF
三线锚钉结合改良Mason-Allen技术在肩袖中大型撕裂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代 陈昊 +2 位作者 杜建伟 武亚飞 吕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三线锚钉结合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在关节镜肩袖中大型撕裂修复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8例患者(使用改良Mason-Allen技术修复中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资料。依据使用的锚钉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双线锚钉,n=23)... 目的观察三线锚钉结合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在关节镜肩袖中大型撕裂修复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8例患者(使用改良Mason-Allen技术修复中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资料。依据使用的锚钉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双线锚钉,n=23)和观察组(三线锚钉,n=25)。记录2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使用锚钉数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随访期间,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肩袖有无再撕裂。结果末次随访时,2组肩关节VAS评分低于术前,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及ASE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锚钉数量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线锚钉结合改良Mason-Allen技术修复中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较好,与传统双线锚钉一致,但锚钉用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ason-Allen技术 三线锚钉 肩袖中大型撕裂 关节镜 单排缝合 肩袖修补
下载PDF
关节镜下修复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中短期效果分析
13
作者 占鹏 陈东风 李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修复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中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龙岩市第一医院77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修复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中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龙岩市第一医院77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下修复配合痛点注射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并进行复诊。采用美国肩肘协会(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根据患者术后UCLA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应用电子握力器评估患者肩关节肌肉力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结构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7 d及术后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UCLA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肌肉力量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前屈、外展、体侧外旋、后背内旋活动度均大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肩峰-肱骨头间距(A-H)及肱骨头上移系数(UMI)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术后3个月A-H、U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修复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中短期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能提高肩关节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修复 痛点注射 肩袖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
14
作者 于川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治疗的260例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排组与双排组,各130例。单排...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治疗的260例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排组与双排组,各130例。单排组采用单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双排组采用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恢复优良率、手术前后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结果 双排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76.15%、87.69%、94.62%,高于单排组的64.62%、70.00%、78.46%(P<0.05)。术前,两组患者ASES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ASE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升高,且双排组患者ASES评分分别为(77.64±5.37)、(84.73±5.24)、(90.16±4.75)分,明显高于单排组的(72.82±4.93)、(79.38±5.01)、(82.04±4.98)分(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降低,且呈现出递减趋势(P<0.05);术后3个月,双排组患者VAS评分(3.45±0.72)分明显低于单排组患者的(4.02±0.65)分(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均比术前明显增大且呈现出上升趋势(P<0.05)。术后3个月,双排组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95.03±7.81)°明显大于单排组患者的(89.48±7.62)°(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追踪随访,双排组患者肩袖再撕裂发生率2.31%,明显比单排组患者的10.00%更低(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应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中能够加快患者肩袖的愈合,促进其损伤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同时降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单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 骨质疏松 老年肩袖损伤
下载PDF
吸烟对肩袖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贺恒奕 张小伟 陈宁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710-712,共3页
吸烟是肩袖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影响肩袖修复、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回顾了吸烟患者与肩袖损伤的现有相关文献,通过从吸烟与肩袖损伤的关系,吸烟患者肩袖肌腱的病理变化及其致病机制以及吸烟对肩袖损伤患者手术、愈合和修复... 吸烟是肩袖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影响肩袖修复、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回顾了吸烟患者与肩袖损伤的现有相关文献,通过从吸烟与肩袖损伤的关系,吸烟患者肩袖肌腱的病理变化及其致病机制以及吸烟对肩袖损伤患者手术、愈合和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肩袖损伤合并吸烟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吸烟 肩袖修复 综述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不同缝合方式修复肩袖损伤的短期疗效
16
作者 杨明礼 雷达 龚明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不同缝合方式修复肩袖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81例接受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在肩关节镜下使用双排线缝合技术(n=42);对照组使用单排线缝合(n=39)技术修补肩袖损伤。记录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不同缝合方式修复肩袖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81例接受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在肩关节镜下使用双排线缝合技术(n=42);对照组使用单排线缝合(n=39)技术修补肩袖损伤。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评估两种缝合技术的短期疗效。结果:术后1、3个月,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术后1个月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实验组A-H间距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排线缝合修补肩袖的方式能在早期较好的改善A-H间距,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是临床医生优先考虑的修补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肩袖损伤 单排线缝合 双排线缝合
下载PDF
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技术的疗效比较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王磊 田佳宁 +1 位作者 周战辉 李晶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42-51,共10页
目的比较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单排技术、双排技术和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并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106例于该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比较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单排技术、双排技术和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并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106例于该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排组(n=35)、双排组(n=32)和缝线桥组(n=39)。分别于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并测量3组患者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撕裂发生率和慢性疼痛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分为慢性疼痛组(n=21)和非慢性疼痛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缝线桥组术后3和6个月VAS明显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3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VAS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3和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大于单排组和双排组。3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但单排组与双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疼痛组女性占比、撕裂直径<1.0 cm占比和术后重度疼痛占比明显高于非慢性疼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损伤部位、损伤原因、吸烟史和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年龄、BMI、病程、损伤部位和损伤原因等)后,女性、撕裂直径<1.0 cm和术后重度疼痛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相对于单排缝合技术和双排缝合技术,能更快地缓解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增加活动度,且术后再撕裂的发生风险低。但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均存在一定的慢性疼痛风险,且女性、撕裂直径<1.0 cm和术后重度疼痛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排技术 双排技术 缝线桥技术 关节镜 肩袖损伤 术后慢性疼痛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不同肩肱距离的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
18
作者 李程 庞勇 +4 位作者 郑欣 朱梁 左韬 仇尚 冯硕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不同肩肱距离(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的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治疗的125例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HD...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不同肩肱距离(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的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治疗的125例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HD不同分为2组,AHD≥7 mm患者69例(AHD正常组),AHD<7 mm患者56例(AHD减小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ual analogue score,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Scores,UCLA)、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和肩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1年根据肩关节MRI影像学Sugaya分型标准评估肩袖愈合情况,比较2组术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AH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D正常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优于AHD减小组(均P<0.05)。术后1年,2组的VAS、Constant-Murley、UCLA、ASE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HD正常组的VAS、Constant-Murley、UCLA、ASES评分均优于AHD减小组(均P<0.05)。术后1年时复查MRI,AHD正常组再撕裂率为13.0%(9/69),AHD减小组再撕裂率为30.4%(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对于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患者,AHD正常者比AHD减小者肩袖修复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肩关节功能更好,肩袖再撕裂发生率更低。AHD可以作为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修复术后临床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袖撕裂 关节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回旋套损伤 缝合锚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张紫红 陆晨晨 +1 位作者 刘洁 刘牧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护理干预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四个病区收治的接受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护理干预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四个病区收治的接受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IMB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情况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实施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评估。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的护理干预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中具有优越的干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护理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关节镜肩袖修补术 肩袖损伤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在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
作者 张亚 王朝飞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58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常规组(79例)与观察组(79例),常规组进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全关节镜下肩袖修... 目的:探讨老年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58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常规组(79例)与观察组(79例),常规组进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术前、术后1、6、12个月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术前、术后12个月美国肩与肘协会(ASES)评分,外展、内旋、外旋肌力分级与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12个月肩袖再撕裂、关节僵硬总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1、6、12个月UCL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2个月ASES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ASES评分比较,功能、疼痛、稳定及总分术后12个月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12个月肌力分级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关节活动度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12个月肩袖再撕裂、关节僵硬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比,老年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可改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术后疼痛恢复快,还可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全关节镜 肩袖修补术 小切口肩袖修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