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蜀学之父苏洵的学术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古屿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9,共5页
在宋代这一特殊的学术土壤中,苏氏蜀学具有离经叛道、自成一格的学术特色。蜀学之父苏洵以杂家的思想姿态与面貌展现出多元与包容,力图在究天人之际与采经世治国之术之间取得平衡,其所作之古文,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以推阐理势为方法,以经... 在宋代这一特殊的学术土壤中,苏氏蜀学具有离经叛道、自成一格的学术特色。蜀学之父苏洵以杂家的思想姿态与面貌展现出多元与包容,力图在究天人之际与采经世治国之术之间取得平衡,其所作之古文,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以推阐理势为方法,以经史互证为思想资源,实为北宋初期古文运动之内在魂魄,具有鲜明的人文理性精神。笔者认为他的学术路径为以师法古人、杂取诸家为历史资源,以务出己言、经世致用为实践途径,借助策论思维解析六经,不仅摆脱了纵横家之阴谋气色,并将此升华为谋略,展现出历史功能主义的实学倾向,开启了北宋儒学复兴的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洵 蜀学 学术路径
下载PDF
《四书》评点的早期发生史及其学理界定 被引量:2
2
作者 佘志敏 柳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1-102,共12页
《四书》评点兴起于明代中期,但其发生史的早期脉络深蕴于宋元以来的经书阅读和圈点之中。彼时学者们的经书点画研读方式和经书出版范例对包括《四书》评点在内的经书评点的流行有直接激发作用。景星的《四书集说启蒙》在明代正统年间... 《四书》评点兴起于明代中期,但其发生史的早期脉络深蕴于宋元以来的经书阅读和圈点之中。彼时学者们的经书点画研读方式和经书出版范例对包括《四书》评点在内的经书评点的流行有直接激发作用。景星的《四书集说启蒙》在明代正统年间已有“批点”,具备一定的评本形态。至明代正德时期,“伪作”《苏评孟子》广泛传播,《四书》评点正式登上中国评点史和《四书》学史的舞台。考察《四书》评点的早期发生史,可以发现其一直存在于中国古典评点史的肌理之中,对“文”的追求也呼应了评点的本体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评点 早期发生史 《苏评孟子》
下载PDF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工作站长效机制实践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旭勇 鲁修为 +2 位作者 舒苏荀 卢海林 余浩延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研究生工作站的长效机制理论为指导,针对"湖北公路智能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生源问题、研究生进站时间选择问题和部分研究生不符合企业进站要求等,提出加强认识、促进团队建设,提前进站、... 以研究生工作站的长效机制理论为指导,针对"湖北公路智能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生源问题、研究生进站时间选择问题和部分研究生不符合企业进站要求等,提出加强认识、促进团队建设,提前进站、优化选题方案,严格把关、改进培养模式等解决措施,从而保障工作站的长效运行,实现研究生、高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工作站 长效机制 生源问题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苏洵与王安石思想异同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文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4,共5页
苏洵与王安石是同时代人 ,但二人关系并不密切 ,没有相互交往的记录 ,也谈不上有何个人恩怨。为了攻击王安石 ,有人刻意制造苏王矛盾 ,并大谈其思想冲突。本文旨在说明二人在思想和政治主张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 ,并无根本冲突。
关键词 苏洵 王安石 思想 冲突
原文传递
苏洵《嘉祐集·史论》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常征江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5,共8页
苏洵《嘉祐集·史论》既体现了"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的经史关系论和"得仲尼遗意"的褒贬史学思想,又通过对前四史的简短评说,表明了作者的撰史见解,在宋代众多的史论著述中别具特色。经史关系方面,强调经与史... 苏洵《嘉祐集·史论》既体现了"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的经史关系论和"得仲尼遗意"的褒贬史学思想,又通过对前四史的简短评说,表明了作者的撰史见解,在宋代众多的史论著述中别具特色。经史关系方面,强调经与史有着相同的社会功能,两者体例不同却可以互相依托。褒贬史学源自"《春秋》笔法",即所谓"得仲尼遗意"。它强调著史者在撰著过程中主观意志的参与,要求根据儒家伦理精神对所记述的人和事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往往侧重于道德评判。"隐而章""直而宽""简而明""微而切"等著史原则的提出正是褒贬史学思想的具体化。虽然苏洵从修史方式、历史人物的采择和纪年方式等方面对前四史进行的批评颇多错误,但从总体上而言,《嘉祐集·史论》是宋代史学评论中值得重视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洵 《嘉祐集》 史论经史关系 褒贬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