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approach to land use studies in the Suzhou-Wuxi-Changzhou region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Yang ZHOU Chenghu ZHANG Yongm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2期234-244,共11页
In several LUCC studies,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being used to analyze land use data. A problem using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 land use analysis is that these methods assume the data to be statistically ind... In several LUCC studies,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being used to analyze land use data. A problem using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 land use analysis is that these methods assume the data to be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But in fact, they have the tendency to be dependent, a phenomenon known as multicollinearity, especially in the cases of few observations. In this paper, a Partial Least-Squares (PLS) regression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study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the Suzhou-Wuxi-Changzhou region in China. Multicollinearity exists in the dataset and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is high compared to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Four PLS factors are selected through a preliminary analysis. The correlation analyses between land us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demonstrate the land use character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Suzhou-Wuxi-Changzhou region, meanwhile illustrate that the first PLS factor has enough ability to best describe land use patterns quantitatively, and most of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 derived from it accord with the fact. By the decreasing capacity of the PLS factors, the reliability of model outcome decreases corresponding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suzhou-wuxi-changzhou region MULTICOLLINEARITY
下载PDF
SWC-WARMS在重庆地区的降水预报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良吕 杜钦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利用2 0 1 6 年5 - 7 月SWC-WARMS和CQMFS逐日2 0 时起报的2 4 h 累计降水预报资料及2 4 h 累计降水观测资料,对两家模式在重庆地区的24 - 4 8 h 和48 - 7 2 h 的2 4 h 累计降水预报结果进行客观检验评分和对比分析,并针对2 0 1 6 ... 本文利用2 0 1 6 年5 - 7 月SWC-WARMS和CQMFS逐日2 0 时起报的2 4 h 累计降水预报资料及2 4 h 累计降水观测资料,对两家模式在重庆地区的24 - 4 8 h 和48 - 7 2 h 的2 4 h 累计降水预报结果进行客观检验评分和对比分析,并针对2 0 1 6 年5 - 7月重庆地区的8 次区域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 SWC-WARMS的24-48 h 强降水落区和强度的主观检验,结果表明:对于24 - 4 8 h 累计降水,CQMFS的TS评分除暴雨和大暴雨量级外均优于SWC-WARMS,且相对于SWC-WARMS而言,空报较少,漏报较多;对于48 - 7 2 h 累计降水,各个量级降水的T S评分、空报率和漏报率的表现一致,SWC-WARMS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CQMFS;对于重庆地区2 0 1 6 年5 - 7 月的8 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除个别个例预报较差外,SWC-WARMS对强降水落区和强度的预报均具有-定的指示意义,能为预报员提供有用的参考,但降水强度总体偏强,大暴雨量级的降水空报现象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c-WARMS模式 重庆地区 强降水 降水检验
下载PDF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白艳莹 王效科 +1 位作者 欧阳志云 苗鸿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7,共7页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该文以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1991年到1999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该地区9a来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纵向分析的结果表明,苏锡常地区历年的人均生态占用不...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该文以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1991年到1999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该地区9a来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纵向分析的结果表明,苏锡常地区历年的人均生态占用不断增加,9a时间增加了37 78%,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减少了18 67%,该地区历年人均生态占用均出现赤字,而且呈连年增长的趋势,到1999人均生态赤字已高达1 2684hm2。与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生态占用的横向比较分析表明,苏锡常地区人均生态占用为1 7469hm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 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 4605hm2,也小于全球人均水平(2hm2);人均生态赤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 4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锡常地区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资源利用
下载PDF
苏锡常地区的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胁迫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白艳莹 王效科 欧阳志云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6-288,共3页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市化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以苏锡常地区为案例,从城镇数量的变化、城镇规模的变化、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的变化这4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的城市...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市化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以苏锡常地区为案例,从城镇数量的变化、城镇规模的变化、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的变化这4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的城市化特征和过程,并对其生态环境胁迫作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苏锡常地区城市化的速度快、程度高,其带来的资源环境胁迫作用是很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无锡市 常州市 城市化 资源 环境 生态胁迫作用
下载PDF
中国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模式(英文) 被引量:9
5
作者 党小虎 刘国彬 薛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2-80,共9页
以水土流失为主要特征的生态退化是黄土丘陵区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探索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8个小流域以及延安中尺度水... 以水土流失为主要特征的生态退化是黄土丘陵区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探索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8个小流域以及延安中尺度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区为基础,回顾了黄土丘陵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研究和实践。为了评价这些试验示范模式的环境与社会经济效应,采用了参与式评估方法研究了这些模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不同尺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良中扮演了非常主要的角色,也为未来黄土高原生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同时,本文有助于增强这种共识,即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态重建是能够扭转当前生态持续退化的现状而实现可持续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水土保持 生态恢复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中国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云南山地尾叶桉类林引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筱青 和春兰 许新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10-1816,共7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澜沧县尾叶桉类林(Eucalyptus uraphylla spp.)、次生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Pinus kesiya)3种林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以揭示云南山地大面积引种尾叶桉类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澜沧县尾叶桉类林(Eucalyptus uraphylla spp.)、次生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Pinus kesiya)3种林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以揭示云南山地大面积引种尾叶桉类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叶桉类林取代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后,土壤含水量分别下降了10.98%和9.55%,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增加;土壤容重分别增加了10.14%和3.31%,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下降了6.77%、3.15%和11.96%、4.09%,桉树(Eucalyptus)土壤吸持水分能力降低,保水性能变差。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上升了7.07%和2.66%,土壤接纳降雨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的能力提高,但是桉树林表层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却小于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涵养水源、消洪能力较弱;(2)尾叶桉类林的引种使土壤物理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变化大小与桉树引种前原用地类型关系很大。在第一轮伐期内,桉树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在50%左右,土壤松紧程度处于较适宜范围。以次生常绿阔叶林为原用地类型的桉树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占总孔隙度的比例均在20%~40%,土壤通气性和持水性较好。而以思茅松林为原用地类型的桉树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占总孔隙度的比例均小于20%,土壤通气性和持水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类林引种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云南山地
下载PDF
2021年攀西地区精细化预报与数值模式小时降水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佳津 曹萍萍 肖递祥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3期75-87,共13页
基于精细化预报(GDDZ)和CMA-MESO、西南区域模式(SWC)两家高分辨率模式的小时降水预报,从TS(Threat Score)评分、小时降水频次、小时降水强度、峰值时间等方面,对2021年汛期攀西地区16次降水过程进行小时尺度的检验。结果表明:(1)从逐... 基于精细化预报(GDDZ)和CMA-MESO、西南区域模式(SWC)两家高分辨率模式的小时降水预报,从TS(Threat Score)评分、小时降水频次、小时降水强度、峰值时间等方面,对2021年汛期攀西地区16次降水过程进行小时尺度的检验。结果表明:(1)从逐时降水来看,在晴雨(0.1 mm)TS评分中,GDDZ在00~11时表现较优,CMA-MESO模式在12~23时表现较优;在大雨(7 mm)和暴雨(15 mm)TS评分中,CMA-MESO模式表现较优。(2)从小时降水频次来看,SWC模式预报的降水发生频次空间分布与实况更为接近;从小时降水强度来看,GDDZ预报的降水强度与实况更为接近。(3)从降水量峰值时间来看,GDDZ与实况更为接近;从小时降水强度峰值和降雨频率峰值时间来看,CMA-MESO模式预报与实况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时降水 精细化预报 CMA-MESO 西南区域模式 攀西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