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色甘薯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琼 陈婵 彭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130-133,共4页
对紫色甘薯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以及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即以70%乙醇为提取液、调节提取液pH... 对紫色甘薯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以及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即以70%乙醇为提取液、调节提取液pH 6.0、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浸提2次,每次2.0 h,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率为1.3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甘薯皮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潮州“后陇红”番薯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楚君 苏锐滨 +2 位作者 黄俊生 陈晓如 欧静芬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99,共7页
以"后陇红"番薯皮为原料,提取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剂1%盐酸乙醇(V/V),浸提温度为60℃,时间为5h,料液比为1∶500。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和抗... 以"后陇红"番薯皮为原料,提取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剂1%盐酸乙醇(V/V),浸提温度为60℃,时间为5h,料液比为1∶500。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和抗还原性。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如糖类,对该色素的色泽没有大的不良影响,其中苯甲酸钠,柠檬酸,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其用量不宜过多。日光对色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金属离子中Ca2+,Mg2+对色素的影响较大,其他金属离子如K+、Na+、Zn2+、Fe3+、Cu2+对色素无大影响。该色素有较强的耐酸性,但不耐碱,当pH为12时,色素明显变色且有大量沉淀物,若溶液用酸调至酸性时,即恢复原来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薯皮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膳食纤维杂粮面包的研制 被引量:8
3
作者 邹国文 王洁 +3 位作者 贾晓昱 姜云斌 李喜宏 姜瑜倩 《中国果菜》 2019年第8期1-6,共6页
本试验以绿豆皮粉、黄豆皮粉、红薯皮粉、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发酵法研制膳食纤维杂粮面包,通过口感和外观考察了配方和烘培时间对其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杂粮面包品质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改良剂添加量>杂粮皮粉用量>... 本试验以绿豆皮粉、黄豆皮粉、红薯皮粉、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发酵法研制膳食纤维杂粮面包,通过口感和外观考察了配方和烘培时间对其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杂粮面包品质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改良剂添加量>杂粮皮粉用量>烘焙时间>酵母添加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杂粮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高筋粉50%、杂粮皮粉2.3%(绿豆皮粉:黄豆皮粉:红薯皮粉=3:2:5)、白糖13.1%、酵母0.4%、改良剂0.2%、奶粉0.3%、水21%、鸡蛋6.6%、盐0.5%和黄油5.2%,烘培20min得到的杂粮面包的风味品质最佳,形态丰满完整,色泽均匀,组织有弹性,具有发酵烘烤后特有的面包香味,松软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杂粮面包 绿豆皮粉 黄豆皮粉 红薯皮粉 配方 风味品质
下载PDF
秧苗移栽期对甘薯种薯萌芽性的调控效应
4
作者 王新建 司成成 +1 位作者 史春余 刘化学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47-49,53,共4页
为研究秧苗移栽期对甘薯种薯萌芽性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萌芽性差异显著的甘薯品种烟薯25和泰中6号为材料,设置6月19日(CK)、7月1日(T1)和7月12日(T2)3个秧苗移栽期处理,同时收获、贮藏,翌年在小拱棚排种育苗。在排种育苗前,调查... 为研究秧苗移栽期对甘薯种薯萌芽性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萌芽性差异显著的甘薯品种烟薯25和泰中6号为材料,设置6月19日(CK)、7月1日(T1)和7月12日(T2)3个秧苗移栽期处理,同时收获、贮藏,翌年在小拱棚排种育苗。在排种育苗前,调查各处理种薯的平均单薯重和薯皮特征;在育苗期,调查单位面积采苗数以及秧苗百株重等秧苗素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秧苗移栽期延后,2个品种种薯的薯皮厚度和平均单薯重显著降低,平均单薯根眼数变化不大,单位重量种薯根眼数显著增加。在育苗期,移栽期较晚处理的种薯采苗数增加,秧苗株高增加,茎粗和百株鲜重降低;但是,T2处理的百株鲜重在500 g以上,有5个以上的展开叶节,符合壮苗标准。因此,本研究认为,在黄淮海地区,甘薯繁殖田以7月12日前后移栽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秧苗移栽期 薯皮厚度 单位重量根眼数 单位面积采苗量 秧苗百株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