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狗肾上腺交感节后神经元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奎 谢定秦 +2 位作者 李育良 庄志业 高亚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用HRP逆行标记法研究狗肾上腺交感节后神经元的定位.标记细胞见于注射侧L_8-L_4节段的交感干神经节.在注射侧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和主动脉肾神经节内均见有大量标记细胞,表明支配肾上腺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广泛,动物种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交感节后 神经元 肾上腺
下载PDF
利用腹壁反射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金武 侯春林 +4 位作者 钟慈声 李继峰 朱静珍 陈爱民 张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66-667,I001,共3页
研究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反射 脊髓中枢 膀胱”人工膀胱反射弧的神经形态学基础。将SD大鼠右侧T13 前根近端与右侧S2 前根远端通过一段自体移植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 ,保持T13 后根完整 ,同时切断实验侧L5~S4脊神经前根 ,经 3... 研究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反射 脊髓中枢 膀胱”人工膀胱反射弧的神经形态学基础。将SD大鼠右侧T13 前根近端与右侧S2 前根远端通过一段自体移植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 ,保持T13 后根完整 ,同时切断实验侧L5~S4脊神经前根 ,经 3~ 4个月轴突再生后 ,建立“腹壁反射 脊髓中枢 膀胱”这一新的人工膀胱反射弧。神经缝合术后 8个月 ,对该反射弧进行神经形态学观察。光镜下观察 ,T13 前根再生的神经纤维已通过T13 与S2 神经远端缝合部 ;电镜下观察 ,实验侧膀胱平滑肌内可见到副交感神经末梢 ,其基本结构与对照侧类似 ,而在阴性对照组未发现有正常结构的副交感神经末梢。本实验结果表明 ,腰骶髓截瘫平面以上的躯体运动神经轴突长入膀胱平滑肌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 ,并由此将异化的躯体反射冲动传递到其支配的膀胱平滑肌细胞 ,是人工反射弧产生膀胱控制性排尿的神经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弧 脊髓损伤 膀胱 副交感神经纤维 节后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腓肠神经的交感成分及其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探查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昀 邹文选 +3 位作者 方芳 张琦 叶君健 庄跃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是否有发出交感纤维支配其伴行血管及腓肠神经切段后近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流动力学会出现何种相应变化。方法在探明兔下肢腓肠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相应解剖后,取17只白兔,其中2只白兔直接处死,取腓肠神经血管束...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是否有发出交感纤维支配其伴行血管及腓肠神经切段后近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流动力学会出现何种相应变化。方法在探明兔下肢腓肠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相应解剖后,取17只白兔,其中2只白兔直接处死,取腓肠神经血管束。其余15只(30侧后肢)随机等分入神经保留组与神经切断组。神经保留组白兔在行皮瓣切取术后,不对腓肠神经进行处理;神经切断组则在皮瓣掀起后将腓肠神经在其起点处切断。在相应时间点处死两组动物,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束行乙醛酸染色。利用红外热像仪对上述两组皮瓣术后24 h皮瓣的平均温度进行测量。结果神经切断组术后3、5及7 d 3个时间点腓肠神经内荧光点及其伴行动脉外膜荧光出现高度一致性的下降,组间荧光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F=13.563,P=0.004)。神经保留组在术后整个过程中荧光强度未出现明显改变。术后2 h起,神经保留组皮瓣平均温度低于神经切断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有发出交感纤维至其伴行血管,调节其伴行血管张力。腓肠神经切段后,近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微循环会出现相应改善,皮瓣存活率有可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腓肠神经 皮瓣 红外热像仪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观察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俞庆声 钟延丰 +4 位作者 孙宇 杨京平 张燕 王玉萍 韩志惠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3期177-180,266,共5页
目的 为了研究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改变与颈椎病的关系 ;方法 经采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递质荧光研究了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表现 ;结果 总结了颈椎病的形态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主要是... 目的 为了研究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改变与颈椎病的关系 ;方法 经采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递质荧光研究了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表现 ;结果 总结了颈椎病的形态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主要是头晕、四肢的感觉运动障碍以及交感和副交感等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颈椎病的病理学特点主要是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滑膜因为纤维增生和脂肪化而增厚 ,血管增生、血管炎和滑膜周围肌组织的变性。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递质荧光的方法我们发现颈椎及其周围组织中存在神经肽 Y物质和对乙醛酸起反应的单胺类物质 ,推测为交感神经。还存在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标志的痛觉神经。同时也存在炎症因子 ,如 Ig G和 C3 ;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颈椎小关节滑膜中存在交感神经和少量痛觉神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小关节滑膜 病理学 颈椎病 发病 交感神经 痛觉神经
下载PDF
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5
作者 于腾波 夏玉军 周秉文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44-246,共3页
①目的 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②方法 对30 例新鲜引产死亡胎儿(孕24~40 周)颅外段椎动脉标本行神经纤维染色(分层,分段),其中20 例行氯化金染色,10 例... ①目的 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②方法 对30 例新鲜引产死亡胎儿(孕24~40 周)颅外段椎动脉标本行神经纤维染色(分层,分段),其中20 例行氯化金染色,10 例行乙醛酸(GA)交感神经荧光染色。③结果 椎动脉壁的神经纤维主要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其分布特点为外膜表层为密集的网状结构,纤维密度自上而下有减低趋势,并深入外膜层;中膜层为散在点状神经终末。④结论 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的分布特点可能是导致VBI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纤维 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下载PDF
鸡卵巢交感传出神经节后神经元的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董常生 郭和以 +1 位作者 刘为民 马仲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3期67-71,共5页
本研究选用16只母鸡,将 CB—HRP24μl 注入其卵巢内,逆行追踪了支配鸡卵巢交感传出神经节后神经元的位置。结果表明:1双侧 C_(15)~L_4交感干神经节出现18087个酶标细胞;高峰位于T_5~T_7。2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出现7569个标记细... 本研究选用16只母鸡,将 CB—HRP24μl 注入其卵巢内,逆行追踪了支配鸡卵巢交感传出神经节后神经元的位置。结果表明:1双侧 C_(15)~L_4交感干神经节出现18087个酶标细胞;高峰位于T_5~T_7。2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出现7569个标记细胞,分别为1886和5683个;主动脉性腺(卵巢)节有标记细胞。3肠神经节出现大量标记细胞,高峰位于回肠段,空肠段和直肠段次之。4酶标细胞大部分呈多极形,均以小型细胞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节后神经元 卵巢 CB—HRP
下载PDF
宫颈周围支持韧带内交感神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东霞 陆忆 +1 位作者 冯兰兰 张建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在宫颈支持韧带内的分布。方法:用特异性交感神经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抗体对主韧带、宫骶韧带及膀胱宫颈韧带不同位置的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这些韧带内TH阳性纤维的分布。结果:主韧带...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在宫颈支持韧带内的分布。方法:用特异性交感神经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抗体对主韧带、宫骶韧带及膀胱宫颈韧带不同位置的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这些韧带内TH阳性纤维的分布。结果:主韧带平均长度5.0cm,距宫颈4.5cm、4.0cm、3.5cm、3.0cm、2.5cm、2.0cm处未见TH阳性纤维,距宫颈1.5cm处TH阳性纤维位于韧带中部,距宫颈1.0cm、0.5cm处TH阳性纤维分布在韧带尾侧。宫骶韧带平均长度6.5cm,距宫颈6.0cm、5.5cm处TH阳性纤维位于韧带头侧的内侧面;距宫颈5.0cm、4.5cm、4.0cm、3.5cm、3.0cm、2.5cm、2.0cm处,TH阳性纤维集中在韧带中下部的外侧面;距宫颈1.5cm、1.0cm、0.5cm处,TH阳性纤维位于韧带尾侧的外侧面。膀胱宫颈韧带平均长2.3cm,距宫颈2.0cm、1.5cm、1.0cm、0.5cm处TH阳性纤维均位于膀胱宫颈韧带深层,散在分布于膀胱静脉内侧。结论:主韧带内交感神经分布在韧带宫颈侧的中下部;宫骶韧带内交感神经自盆壁侧韧带的头侧内侧面向前、向下、向外走行至宫颈;膀胱宫颈韧带内交感神经在韧带深层由宫颈前外侧至膀胱底壁均走行在膀胱静脉内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交感神经纤维 支持韧带 免疫组织化学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支配肺血管的脊髓交感神经中枢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明志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在大鼠毁髓模型上,对由脊髓C_7~T_(10)节段发出的交感节前纤维逐节进行电刺激时,发现肺循环阻力(PVR)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在刺激脊髓C_7~T_4节段时PVR升高最为显著(对照值的28%),明显高于其余各节段电刺激后PVR增加的水平。刺激的... 在大鼠毁髓模型上,对由脊髓C_7~T_(10)节段发出的交感节前纤维逐节进行电刺激时,发现肺循环阻力(PVR)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在刺激脊髓C_7~T_4节段时PVR升高最为显著(对照值的28%),明显高于其余各节段电刺激后PVR增加的水平。刺激的脊髓节段愈高,△PVR/△SVR比值也愈大。体循环阻力(SVR)的升高则以低位脊髓节段的电刺激时更明显。提示在大鼠脊髓C_7~T_4节段存在支配肺血管运动的交感神经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纤维 肺循环 脊髓
下载PDF
狗肾脏交感节后纤维来源的研究
9
作者 李奎 肖传斌 +2 位作者 张书松 张龙现 刘英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3-645,共3页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技术(HRP技术)将CB-HRP注入狗的一侧肾脏,对8只狗肾脏交感节后纤维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感节后神经元标记细胞分布于注射侧T6-L3节段交感干神经节,高峰节段为T12-L2节段,8例共见标记细胞7077个...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技术(HRP技术)将CB-HRP注入狗的一侧肾脏,对8只狗肾脏交感节后纤维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感节后神经元标记细胞分布于注射侧T6-L3节段交感干神经节,高峰节段为T12-L2节段,8例共见标记细胞7077个,占交感干神经节内标记细胞总数90.86%.在注射侧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和主动脉肾神经节也见有大量交感节后神经元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以梭形、卵圆形和多极的中小型细胞为主,交感干神经节内标记细胞靠边缘分布,而其它部位则均匀、散在分布.说明狗肾脏交感节后纤维来源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节后纤维 交感节后神经元 标记细胞 肾脏
下载PDF
自主神经在电针“肾俞”穴利尿效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正行 蔡乃真 单敏初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观察和探讨电针“肾俞”穴前后自主神经活动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利尿效应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 电针“肾俞”穴后肾神经传出纤维丛状自发放电时间 (Ti)、放电时间 /放电周期之比 (Ti/Ti+Te)以及放电积分曲线峰值 (Peak)均逐渐增高 ... 目的 观察和探讨电针“肾俞”穴前后自主神经活动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利尿效应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 电针“肾俞”穴后肾神经传出纤维丛状自发放电时间 (Ti)、放电时间 /放电周期之比 (Ti/Ti+Te)以及放电积分曲线峰值 (Peak)均逐渐增高 ,起针后 6 0~ 12 0min维持在高水平 ;电针后肾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逐渐增高 ,起针后 30~ 90min维持在高水平 ;电针后颈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逐渐增加 ,起针后 90~ 12 0min维持在高水平 ,以上各项均于起针后 90min达最高值。电针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家兔的“肾俞”穴后尿量不但不增加 ,反而逐渐减少。起针后 6 0~ 90min和 90~ 12 0min尿量分别为针刺前的 0 .6 4和 0 .5 3倍 (P <0 .0 5 ) ,起针 12 0min后尿量逐渐回升 ,但直至起针后 180min尚未恢复针刺前水平。起针后 6 0~ 90min心率变异性频谱的低频峰面积 (LFA)均值为针刺前的 11.37倍 (P <0 .0 5 ) ,高频峰面积 (HFA)无显著性差异 ,两峰面积比 (LFA/FHA)为针刺前的 16 .6 2倍 (P <0 .0 5 )。结论 ①针刺兔“肾俞”穴可引起肾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加强 ,但迷走传出活动无明显变化 ;②肾交感神经传出纤维放电增加 ,不但不能促进肾泌尿功能 ,而且对尿量和尿钠排出量的增加起抑制或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俞穴 自主神经 神经放电 精氨酸加压素 心率变异性 谱分析 电针治疗 利尿效应
下载PDF
人与狗迷走/交感干的比较解剖及其喉上神经外支纤维成分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士叶 董剑平 +2 位作者 孙善全 Kannaiyan Vijesh Ramnarayan Joyeeta Sengupta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对人与狗的颈段迷走/交感干进行比较解剖,并鉴定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的纤维成分。方法随机解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体颈部(n=50)及狗的颈部(n=10),暴露其颈交感干与喉上神经及其外支间的交通;并取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甲醛固定,明胶... 目的对人与狗的颈段迷走/交感干进行比较解剖,并鉴定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的纤维成分。方法随机解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体颈部(n=50)及狗的颈部(n=10),暴露其颈交感干与喉上神经及其外支间的交通;并取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甲醛固定,明胶包埋,恒冷切片后用Karnovsky AchE组化方法染色并观察。结果狗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颈上神经节完全或部分融合,迷走神经干与交感神经干完全或部分融合为迷走-交感干;而人的结状神经节与颈上神经节互相分离;颈上神经节与喉上神经及其分支之间存在交通,其中颈上神经节与喉上神经外支相交通者占86%。AchE染色显示:狗的喉上神经外支含AchE阳性有髓神经纤维、AchE阴性有髓神经纤维和AchE阳性无髓神经纤维。结论喉上神经外支呈袢状,而非干式,含躯体运动、交感神经节后及躯体感觉纤维,因此喉上神经外支为一混合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上神经节(SCSG) 喉上神经(SLN) 喉上神经外支(ELN) 结状神经节(NG) 神经纤维成分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的DFA分析
12
作者 曹征涛 秦明新 +2 位作者 陈健康 刘利兵 菅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本文采用猫做为实验动物模型,运用去趋势波动分析的方法,对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分形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活动无论是在发放方式上还是在发放强度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此结果有助于揭示HRV中分形成分产... 本文采用猫做为实验动物模型,运用去趋势波动分析的方法,对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分形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活动无论是在发放方式上还是在发放强度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此结果有助于揭示HRV中分形成分产生的原因,并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 分形分析 DFA HRV
下载PDF
鸡颈皮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和交感节后神经元—HRP法研究
13
作者 刘英 雷治海 谢铮铭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06-310,共5页
此项研究用了体重1.0~2.5kg的成年母鸡18只,以追寻鸡颈皮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和交感节后神经元。将C_6~C_(11)皮神经断端浸渍于20%HRP溶液中2~3天以引入酶。取相应的颈交感干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及其前后相邻的神经节,制成厚50μm的连续... 此项研究用了体重1.0~2.5kg的成年母鸡18只,以追寻鸡颈皮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和交感节后神经元。将C_6~C_(11)皮神经断端浸渍于20%HRP溶液中2~3天以引入酶。取相应的颈交感干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及其前后相邻的神经节,制成厚50μm的连续冰冻切片。TMB反应,明视野光镜观察。标记的交感节后神经元胞体出现于与酶引入皮神经相连的交感干神经节。少数出现于相邻的后一个交感神经节。标记的脊神经感觉神经元胞体只出现于与酶引入皮神经相连的脊神经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元 HRP法 神经
下载PDF
奶山羊颈交感干节后纤维的起源——用HRP法研究
14
作者 李育良 田九畴 +1 位作者 刘小良 孟鹤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51-55,共5页
将HRP注入奶山羊颈交感干后,在注射侧的颈中神经节、星状神经节、T_(2-5)椎旁节以及交感干中可见数量不等的标记细胞.其中以颈中、星状神经节标记细胞最多。椎旁节中的标记细胞向尾侧逐渐减少,交感干的标记细胞以弥散方式存在。在颈前... 将HRP注入奶山羊颈交感干后,在注射侧的颈中神经节、星状神经节、T_(2-5)椎旁节以及交感干中可见数量不等的标记细胞.其中以颈中、星状神经节标记细胞最多。椎旁节中的标记细胞向尾侧逐渐减少,交感干的标记细胞以弥散方式存在。在颈前节中未见标记细胞。以上结果表明,颈交感干中含有起于颈中神经节、星状神经节、T2—5椎旁节以及交感干上散在的小神经节的上行节后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奶山羊 交感干 交感节后神经元 辣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支配北京鸭心脏的交感节后神经元的定位——HRP法研究
15
作者 陈耀星 林大诚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本研究应用 HRP 追踪法对20例北京鸭各心区交感节后神经元进行定位。标记细胞多位于颈16(C_(15))、胸1~2(T_(1-2))交感神经节(峰值在 T_1节,约占61%),偶见于颈15(C_(15))和胸3(T_3)交感神经节;呈双侧性;以同侧略占优势。标标细胞为多... 本研究应用 HRP 追踪法对20例北京鸭各心区交感节后神经元进行定位。标记细胞多位于颈16(C_(15))、胸1~2(T_(1-2))交感神经节(峰值在 T_1节,约占61%),偶见于颈15(C_(15))和胸3(T_3)交感神经节;呈双侧性;以同侧略占优势。标标细胞为多突起的星形运动神经元,以中小型(φ≤29μm)为主(占97%);在交感神经节内,大部分位于节的下角端部。支配心脏各区的交感节后神经元胞体在交感神经节内的位置没有差异,但两侧心交感神经分布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心脏 交感节 后神经元 HRP
下载PDF
大鼠肾上腺髓质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的分布——PHA-L顺行追踪法研究
16
作者 佟晓杰 王振宇 +1 位作者 于频 野条良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用PHA-L顺行追踪法观察大鼠肾上腺髓质内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的来源、走行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来自胸8~10节段脊髓侧柱分布到肾上腺髓质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随内脏大神经走行,而后又成为内脏大神经的分支进入并通过肾上腺神经节,向内下... 用PHA-L顺行追踪法观察大鼠肾上腺髓质内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的来源、走行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来自胸8~10节段脊髓侧柱分布到肾上腺髓质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随内脏大神经走行,而后又成为内脏大神经的分支进入并通过肾上腺神经节,向内下方走行,在肾上腺内侧缘分成2~3支后,分别在肾上腺被膜内走行一段距离或立即进入肾上腺.在皮质内无分支,以若干小神经束穿经皮质到达髓质;在髓质内以粗细不等的纤维分散走行在髓质细胞索之间,在走行中逐渐分为多种形态的终末支,有的为带为许多膨体的树枝状分支,有的为带有许多膨体的终末支形成丛状或网状,并且再分支分布于髓质细胞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 交感节前 神经纤维 终末丛 PHA-L
下载PDF
大鼠前肢足垫皮肤交感神经HRP逆行示踪研究
17
作者 林敏 涂远荣 +3 位作者 李旭 赖繁彩 陈剑锋 邱明链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3期21-22,28,共3页
目的研究支配大鼠前肢足垫皮肤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在交感神经链内的定位。方法选择15只正常大鼠,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30%HRP10μL注入左侧前肢足垫皮下,右侧注射10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60~72h后切除两侧的交感神经节,连续冰冻切... 目的研究支配大鼠前肢足垫皮肤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在交感神经链内的定位。方法选择15只正常大鼠,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30%HRP10μL注入左侧前肢足垫皮下,右侧注射10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60~72h后切除两侧的交感神经节,连续冰冻切片,按TMB法呈色反应。结果 15例大鼠共找到3150个标记细胞,分别为同侧颈中神经节741个(23.5%)、颈胸神经节2297个(72.9%)、T3神经节88个(2.8%)、T4神经节21个(0.7%)、T5神经节3个(0.1%),其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配大鼠前肢足垫皮肤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位于颈中神经节、颈胸神经节、T3神经节。治疗手汗症没有必要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低位切断交感神经干可以减少术后代偿性多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后神经元 交感神经 辣根过氧化物酶 手汗症
下载PDF
异搏定影响交感神经节的突触后机制
18
作者 张根葆 王邦安 +1 位作者 李万德 蒋志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245-248,共4页
本文采用细胞内记录技术,以压力注射仪喷注外源性乙酰胆碱(ACh)诱发的 ACh 电位为指标,观察了异搏定对离体蟾蜍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效应的突触后机制.结果表明,较高浓度(100μmol/L)异搏定引起膜轻度去极化并抑制 N 和 M 型胆碱能电位.... 本文采用细胞内记录技术,以压力注射仪喷注外源性乙酰胆碱(ACh)诱发的 ACh 电位为指标,观察了异搏定对离体蟾蜍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效应的突触后机制.结果表明,较高浓度(100μmol/L)异搏定引起膜轻度去极化并抑制 N 和 M 型胆碱能电位.这种作用似乎与异搏定的Ca^(2+)通道阻滞效应无关,更可能是因突触后膜非失活性钾外向电流减小和非特异性地阻滞 Na^+、K^+通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节 异搏定 突触 药理
下载PDF
牛蛙交感神经节胆碱能传递的实验观察
19
作者 易必达 马蓓 邢宝仁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使用常规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和分析牛蛙第X交感神经节B细胞突触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动作电位、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慢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和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研究其胆碱能属性与细胞兴奋性的关系和突触传递过程中复杂的整合关系。
关键词 胆碱能 牛蛙 交感神经节 电生理学 突触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在小纤维神经病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香葵 尚媛媛 肖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皮肤交感反应(SSR)在小纤维神经病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接受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正常的患者30例(观察组),均存在小纤维损害症状,并选择同时期45例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 目的:观察和分析皮肤交感反应(SSR)在小纤维神经病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接受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正常的患者30例(观察组),均存在小纤维损害症状,并选择同时期45例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比较,刺激强度为35mA,脉宽为0.2ms,刺激右侧正中神经,并详细记录波形变化、潜伏期、波幅等情况,对其SSR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SSR引出率为97%;足部潜伏期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手部SSR指标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NCV正常患者的足部SSR存在长度依赖性损害表现,可能会患有交感节后C类小纤维损害,SsR为临床疾病的预防与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纤维神经病 皮肤交感反应(SSR) 神经传导速度(NC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