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low-intercept radio frequency stealth 被引量:10
1
作者 CHANG Wensheng TAO Haihong +1 位作者 LIU Yanbin SUN Guangca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64-72,共9页
Not confined to a certain point,such as waveform,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low-intercept radio frequency(RF)stealth design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from the system level.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fro... Not confined to a certain point,such as waveform,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low-intercept radio frequency(RF)stealth design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from the system level.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from two levels.In the first level,the maximum low-intercept range equa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SAR system is deduced firstly,and then the maximum low-intercept range equation of th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AR system is deduced.In the second level,the waveform design and imaging method of the low-intercept RF SAR system are given and verified by simulation.Finally,the mai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intercept RF stealth SAR system are given to guide the design of low-intercept RF stealth SA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imaging low-intercept radio frequency(RF)stealth low-intercept range low-intercept waveform
下载PDF
Transmission cable fault detector based on waveform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剑锋 于忠洲 +2 位作者 李建清 王蕾 李小敏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able fault position location at a low cost and make the testing results intuitive, a cable fault detector based on wave form reconstruction is designed. In this detector, the cab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able fault position location at a low cost and make the testing results intuitive, a cable fault detector based on wave form reconstruction is designed. In this detector, the cable fault position is located based on the time-domain pulse reflection (TDR) principle. A pulse waveform is injected in the tested cable, and a high-speed comparator with changeable reference voltages is used to binarize the test pulse waveform to a binary sequence on a certain voltage. Through scanning the reference voltage in a full voltage range, multi-sequences are acquired to reconstruct the pulse waveform transmission in the cable, and then the pulse attenuation feature, electrical open circuit fault, electrical short circuit fault, and the fault position of the cable are diagno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able fault detector can determine the fault type and its position of the cable being tested, and the testing results are intui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 fault test waveform reconstruction fault position location time-domain pulse reflection
下载PDF
The 2023 M_(w)6.8 Adassil Earthquake(Chichaoua,Morocco)on a steep reverse fault in the deep crust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3
作者 Billel Touati WangWang Gu +6 位作者 SiDao Ni Risheng Chu MinHan Sheng QingJie Xue Fouzi Bellalem Said Maouche Habibi Yahyaoui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22-534,共13页
The Mw 6.8 Adassil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the High Atlas on September 8,2023,was a catastrophic event that provided a rare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mechanics of deep crustal seismicity.This research aimed to deci... The Mw 6.8 Adassil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the High Atlas on September 8,2023,was a catastrophic event that provided a rare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mechanics of deep crustal seismicity.This research aimed to decipher the rup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assil earthquake by analyzing teleseismic waveform data in conjunction with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observations from both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rbits.Our analysis revealed a reverse fault mechanism with a centroid depth of approximately 28 km,exceeding the typical range for crustal earthquakes.This result suggests the presence of cooler temperatures in the lower crust,which facilitates the accumulation of tectonic stress.The earthquake exhibited a steep reverse mechanism,dipping at 70°,accompanied by minor strike-slip motion.Within the geo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High Atlas,known for its volcanic legacy and resulting thermal irregularities,we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these factors to the initiation of the Adassil earthquake.Deep seismicity within the lower crust,away from plate boundaries,calls for extensive research to elucidate i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studying and preparing for significant seismic events in similar geological settings,which woul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region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s and geodynamic paradig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ssil earthquake seismogenic fault source depth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seismic waveform joint inversion
下载PDF
An envelope-based machine learning workflow for locating earthquakes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4
作者 Kang Wang Jie Zhang +2 位作者 Ji Zhang Zhangyu Wang Ziyu Li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 enables more robust real-time earthquake monitoring through automated implementation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to earthquake location problems faces ...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 enables more robust real-time earthquake monitoring through automated implementation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to earthquake location problems faces challenges in regions with limited available training data. To address the issues of sparse event distribution and inaccurate ground truth in historical seismic datasets, we expand the training dataset by using a large number of synthetic envelopes that closely resemble real data and build an earthquake location model named ENVloc. We propose an envelope-based machine learning workflow for simultaneously determining earthquake location and origin time. The method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phase picking and avoids the accumulation of location errors resulting from inaccurate picking resul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ENVloc is applied to several data intercepted at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s. We tak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ime window corresponding to the highest prediction probability value as the origin time and save the predicted result as the earthquake location. We apply ENVloc to observed data acquired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China, between September 2018 and March 201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difference with the catalog in latitude, longitude, depth, and origin time is 0.02°,0.02°, 2 km, and 1.25 s, respectively. These suggest that our envelope-based method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robust way to locate earthquakes without phase picking, and can be used in earthquake monitoring in near-real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form envelope Earthquake location Local seismicity synthetic data Sparse stations
下载PDF
基于加权循环算法的高分辨成像波形设计
5
作者 周飞 俞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为实现感兴趣区域目标的高分辨成像,MIMO-SAS声呐(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Aper-tureSonar,MIMO-SAS)一般采用长的发射信号对目标进行照射,但发射信号过长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回波产生混叠,从而引起距离模糊... 为实现感兴趣区域目标的高分辨成像,MIMO-SAS声呐(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Aper-tureSonar,MIMO-SAS)一般采用长的发射信号对目标进行照射,但发射信号过长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回波产生混叠,从而引起距离模糊,影响目标成像质量。为了抑制距离向的模糊,通常的做法是降低脉冲重复率,然而脉冲重复率过低会导致MIMO-SAS方位向欠采样,使回波信号频谱相互混叠,声呐成像时会在方位向出现珊瓣,很难把目标回波有效分离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循环算法(Muti-sequenceWeightedCyclic Algorithms,Multi-WeCAN)的阵列发射波形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发现,相比传统的发射波形,在不改变脉冲重复率的情况下,通过Multi-WeCAN波形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回波混叠,提高MIMO-SAS目标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声呐 加权循环算法 波形设计
下载PDF
对波形捷变SAR的间歇采样快/慢时间调制干扰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伟宏 陈永光 王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56-2462,共7页
提出一种针对波形捷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新型干扰方法。借鉴间歇采样原理,结合快时间、慢时间调制,形成新型欺骗干扰。利用间歇采样实现在波形捷变SAR当前脉冲内及时转发,利用快时间调制实现距离向迁移,利... 提出一种针对波形捷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新型干扰方法。借鉴间歇采样原理,结合快时间、慢时间调制,形成新型欺骗干扰。利用间歇采样实现在波形捷变SAR当前脉冲内及时转发,利用快时间调制实现距离向迁移,利用慢时间调制实现方位向上的多假目标。该新型干扰为实现对波形捷变SAR有效干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干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间歇采样 电子对抗 干扰 波形捷变
下载PDF
混沌合成波形在EDA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陶冶薇 成谢锋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69-371,共3页
分析了EDA常用仿真软件存在的不足 ,提出基于混沌信号合成含噪波形和随机矩形波序列的方法 ,当使用这种与实际情况相似的合成激励信号进行仿真、调整电路参数和专题研究时 ,使仿真结果具有一般性 ,对提高电子系统设计速度与成功率具有... 分析了EDA常用仿真软件存在的不足 ,提出基于混沌信号合成含噪波形和随机矩形波序列的方法 ,当使用这种与实际情况相似的合成激励信号进行仿真、调整电路参数和专题研究时 ,使仿真结果具有一般性 ,对提高电子系统设计速度与成功率具有实际意义。针对混沌合成波形的两种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合成波形 仿真 EDA
下载PDF
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行勇 姜卫东 +2 位作者 刘永祥 黎湘 郭桂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5-440,共6页
利用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理论分析了步进频率信号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和多普勒效应原理,提出了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阐述了新算法的物理意义,使用仿真数据演示了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 利用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理论分析了步进频率信号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和多普勒效应原理,提出了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阐述了新算法的物理意义,使用仿真数据演示了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的性能,证明了新技术微动目标ISAR成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微动 步进频率信号 相位匹配处理 多普勒效应 离散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偶极子声源在套管井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雪莲 陈晓晓 +1 位作者 王瑞甲 苏远大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5-248,共4页
套管井第I界面胶结差时单极子声波测井通常测量不到地层波信息。在套管井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不同胶结状况下的偶极子声源激发的井内声场,计算了它在井孔中的二维谱和时域波形。计算结果表明在稍高的激发频率下,在第I界面胶结不好时在... 套管井第I界面胶结差时单极子声波测井通常测量不到地层波信息。在套管井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不同胶结状况下的偶极子声源激发的井内声场,计算了它在井孔中的二维谱和时域波形。计算结果表明在稍高的激发频率下,在第I界面胶结不好时在接收波列中可清晰地观测到纵波和弯曲波振相,分别以地层纵波和横波的速度传播,这表明横向偏振的声源比纵向振动的声源有更好的穿透性;在较低的激发频率下,波形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地层弯曲波和套管弯曲波;在第I、II界面均胶结良好时主要是地层弯曲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测井 套管井 偶极声源 合成多极阵列波形 自由套管
下载PDF
SAR多普勒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房明星 毕大平 沈爱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87-2295,共9页
针对波形捷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提出一种新的干扰方法:多普勒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首先依据调频斜率捷变SAR信号方位向时延和多普勒移频的耦合特性,提出SAR多普勒移频干扰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产生方位向位置... 针对波形捷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提出一种新的干扰方法:多普勒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首先依据调频斜率捷变SAR信号方位向时延和多普勒移频的耦合特性,提出SAR多普勒移频干扰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产生方位向位置精确可控的多假目标,结合方位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技术,研究了SAR多普勒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机理,并对干扰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同时形成距离向超前和滞后的假目标,建立了干扰应用模型,给出了各阶假目标能量补偿系数及多组假目标产生方法,可同时满足重点目标和重要区域的防护需求。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干扰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波形捷变 调频斜率捷变 多普勒移频 间歇采样
下载PDF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永波 水鹏朗 +1 位作者 刘宏伟 董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76-2082,共7页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采用正交编码频率调制波形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本文对SIAR采用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时的波形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在对SIAR脉冲综合原理和LFM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波形设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采用正交编码频率调制波形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本文对SIAR采用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时的波形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在对SIAR脉冲综合原理和LFM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波形设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实际系统数据对其中一种波形进行了验证.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证实了这两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 线性调频信号 波形设计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下载PDF
孔隙地层声波全波测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章成广 王冠贵 黄文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92-304,408,共14页
岩石是由孔隙和骨架颗粒组成的,用孔隙地层的全波测井理论更能揭示井中和地层中声波传播的特征。本文用修改过的Biot波动理论计算全波测井的合成波形,分析了渗透率、孔隙率、泥质含量、地层泊松比对波形的贡献,以及慢波受渗透率和孔隙... 岩石是由孔隙和骨架颗粒组成的,用孔隙地层的全波测井理论更能揭示井中和地层中声波传播的特征。本文用修改过的Biot波动理论计算全波测井的合成波形,分析了渗透率、孔隙率、泥质含量、地层泊松比对波形的贡献,以及慢波受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影响。并指出在声源中心频率较低时(≤5kHz)用斯通利波求渗透率较合适,在声源中心频率较高时用伪瑞利波爱里相求渗透率较合适(但要消除孔隙率、泥质等因素的影响);用纵波和横波时差可确定孔隙率或泥质含量;用纵波后续波可确定地层泊松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全波测井 全波测井合成波形 渗透率 孔隙率 泊松比
下载PDF
MIMO-SAR成像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藏珍 许稼 +2 位作者 谭贤四 李贵祥 彭应宁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5年第3期423-430,共8页
从军事应用及民用领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新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的SAR应对新需求所面临的技术困境;介绍了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可能应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重点介绍了... 从军事应用及民用领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新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的SAR应对新需求所面临的技术困境;介绍了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可能应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重点介绍了同频码分MIMO-SAR技术瓶颈的主要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多信号分离 频率分集
下载PDF
相干分析在地震地质精细层位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延章 石倩茹 +2 位作者 崔树清 刘东周 童劲松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0-82,共3页
将相干分析技术引入到层位标定中,依据构造、沉积背景、储层演化的不同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的多样性,提出了相关函数最优分析、大时窗抗干扰相关函数最优分析与分段小时窗相关函数最优分析精细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技术.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井... 将相干分析技术引入到层位标定中,依据构造、沉积背景、储层演化的不同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的多样性,提出了相关函数最优分析、大时窗抗干扰相关函数最优分析与分段小时窗相关函数最优分析精细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技术.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地震波形特征的相关分析,实现层位标定的高精度自动优化对比,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客观性强的特点,实例证实是可行性的,并获得明显的地质钻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分析 层位标定 自动优化 相关函数最优分析 沉积
下载PDF
机载同时同频MIMO-SAR系统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杰 丁赤飚 +2 位作者 梁兴东 陈龙永 祁志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34,共15页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带来的模式单一、核心指标已接近极限等瓶颈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该雷达系统通过更多的收发阵元获得更为丰富的系统自由度,并以此突破传统SAR体制限制,实现...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带来的模式单一、核心指标已接近极限等瓶颈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该雷达系统通过更多的收发阵元获得更为丰富的系统自由度,并以此突破传统SAR体制限制,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跨越发展和多模式协同。该文深度剖析了MIMO-SAR概念内涵与技术特点,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总结归纳了国际首部同时同频MIMO-SAR研制经验与飞行试验结果,并展望分析了MIMO SAR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未来SAR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同频MIMO-SAR 多维正交波形 多模式协同 飞行试验
下载PDF
基于波形预先设计和相位对消技术的步进频信号ISAR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杰民 付耀文 +1 位作者 黎湘 景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75-1580,共6页
针对步进频雷达系统,分析了目标匀加速运动对回波相位的调制效应,提出基于波形预先设计和相位对消技术组合的ISAR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脉冲重复时间的设计消除目标速度带来的相位高次项,并通过相位对消技术消除由目标加速度带来的相位... 针对步进频雷达系统,分析了目标匀加速运动对回波相位的调制效应,提出基于波形预先设计和相位对消技术组合的ISAR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脉冲重复时间的设计消除目标速度带来的相位高次项,并通过相位对消技术消除由目标加速度带来的相位高次项.因此对于匀加速运动的目标,算法不需要估计速度和加速度,减少了计算量.仿真试验演示了算法的性能,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对消 步进频率信号 运动补偿
下载PDF
径向速度对频率步进雷达目标距离像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海英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2-597,共6页
脉间频率步进波形是一种高距离分辨率信号形式,它通过子脉冲载频的步进变化来获得大的有效带宽,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瞬时带宽和对接收机硬件的要求。但该信号对目标径向速度非常敏感,雷达与目标间的径向运动将造成距离像峰值的移动、衰减... 脉间频率步进波形是一种高距离分辨率信号形式,它通过子脉冲载频的步进变化来获得大的有效带宽,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瞬时带宽和对接收机硬件的要求。但该信号对目标径向速度非常敏感,雷达与目标间的径向运动将造成距离像峰值的移动、衰减和发散。该文深入分析了目标径向速度对频率步进雷达一维合成距离像的影响,推导出不同距离取样分辨率条件下的距离像偏移因子和发散因子表达式。通过对复数距离像相位的分析,证明了采用补零法来增加逆傅里叶交换点数只能提高距离取样分辨率,而不会影响雷达的距离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速度 雷达 脉间频率步进波形 合成距离像 距离分辨率 距离取样分辨率 偏移因子 发散因子 逆博里叶变换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的波形重跟踪与仿真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翟振和 史灵卫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基于初步研究获得的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卷积模型,推导获得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波形关于时间偏移、合成上升时间、信号幅度3个参数偏导数的卷积计算公式,利用数值积分及傅里叶变换实现合成孔径高度计回波模型的重跟踪。在多个单位联合协同... 基于初步研究获得的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卷积模型,推导获得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波形关于时间偏移、合成上升时间、信号幅度3个参数偏导数的卷积计算公式,利用数值积分及傅里叶变换实现合成孔径高度计回波模型的重跟踪。在多个单位联合协同下,利用仿真轨道、对流层、电离层及潮汐等模型生成了合成孔径模式下的回波波形。对比表明,仿真生成的合成孔径模式下的回波波形与CryoSat-2卫星SAR模式下的回波波形整体形状一致。利用仿真波形数据进行重跟踪试验,结果表明在20Hz数据条件下(约350m分辨率),合成孔径模式下的重跟踪精度达到5cm,较之传统模式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 波形重跟踪 卷积计算
下载PDF
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西川 张永顺 +1 位作者 谢文冲 王永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5-2131,共7页
针对任意发射波形合成结构影响下的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的估计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的构造法,该方法利用发射波形合成结构直接构造等效矩阵代替杂波协方差矩阵进行求秩。通过递推分解等效矩阵,提... 针对任意发射波形合成结构影响下的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的估计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的构造法,该方法利用发射波形合成结构直接构造等效矩阵代替杂波协方差矩阵进行求秩。通过递推分解等效矩阵,提出并证明了一种杂波自由度快速估计准则,建立了机载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合成结构、阵列稀布构型与杂波自由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该方法和准则能够准确预测任意发射波形合成结构下的机载MIMO雷达的杂波特征谱结构。该理论既保证了降秩STAP算法性能的最优又具有较小的计算量,并为最优发射波形合成方案和MIMO STAP算法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杂波协方差矩阵 发射波形合成结构 杂波自由度
下载PDF
用合成地震记录提高地质层位的解释精度 被引量:15
20
作者 韩文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30,共10页
本文针对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合成地震记录和地震剖面的相关性因素,指出从声波测井曲线和褶积模型两方面改进合成地震记录的质量。文中以实例说明合成地震记录的使用陷井,并提出识别陷井的平均速度分析法... 本文针对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合成地震记录和地震剖面的相关性因素,指出从声波测井曲线和褶积模型两方面改进合成地震记录的质量。文中以实例说明合成地震记录的使用陷井,并提出识别陷井的平均速度分析法和层序波形对比法。为更细致地进行反射波分析,文中还介绍了合成地震记录的波形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地震记录 褶积模型 解释 陷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