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ghts into the differences i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heterophyllous Syringa oblata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被引量:11
1
作者 Hongguang Xiao Congyan Wang +2 位作者 Jun Liu Lei Wang Daolin D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613-621,共9页
Many plants exhibit heterophylly; th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remarkable ontogenetic differences in leaf morphology may play an adaptative role in their success under diverse habitats. Thus, this study aimed to gain ... Many plants exhibit heterophylly; th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remarkable ontogenetic differences in leaf morphology may play an adaptative role in their success under diverse habitats. Thus, this study aimed to gain insights into differences i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heterophyllous Syringa oblata Lindl.,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n ornamental tree around the world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in East China.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pecific leaf area (SLA) between lanceolate- and heart-shaped leaves. Differ- ences in the investment per unit of light capture surface area deployed between lanceolate- and heart-shaped leaves may benot obvious. This may be attributing to the fact that single leaf wet and dry weight of heart-shaped leav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lanceolate leaves but leaf length and leaf thickness of heart-shaped leav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lanceolate leaves. The SLA of shade trees was sig- 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un trees. The investment per unit of light capture surface of shade tree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un trees, making it possible to increase light capture and use efficiency in low-light environments. The phenotypic plas- ticity of most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lanceoiate leaves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rt-shaped leaves because the former is the juvenile and the latter is the adult leaf shape during the process of phylogenetic development of S. oblate. The higher range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leaf thickness and leaf moisture for sun trees may be beneficial to obtain a more efficient control of water loss and nutrient deprivation in high- light environments, and the lower range of phenotypic plas- ticity of single leaf wet and dry weight, and SLA for shade trees may gain an advantage to increase resource (especially light) capture and use efficiency in low-light environments. In brief, the successfully ecological strategy of plants is to find an optimal mode for the trade-off between various functional traits to obtain more living resources and achieve more fitness advantage as much as possible in the multivariat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phylly Light intensity Specific leafareas syringa oblata lindl.
下载PDF
Response of lea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yringa oblata and Syringa 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to chilling stress 被引量:10
2
作者 Xiaojia Liu Baiyi An +3 位作者 Na Gu Cainan Guo Xiaogang Sun He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21-530,共10页
Syringa species not only have good ornamental properties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andscaping and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of cities.To investigate the chill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Syringa oblata Lind... Syringa species not only have good ornamental properties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andscaping and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of cities.To investigate the chill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Syringa oblata Lindl.and Syringa 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rounds for the practical cultivation of Syringa species,in vitro leaves were used to study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parameter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After nine hours of chilling,decreasing rates of net photosynthesis,stomatal conductance,and transpiration in S.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leave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oblata,whil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s in S.oblata leav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The quantum yield of PSII reaction center(APSII)declined in S.reticulata and light capture efficiency(Fv 0/Fm 0)was stable.However,reduction percentages of Fv 0/Fm 0,APSII,and Fv/Fm in S.oblata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of S.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After nine hours of chilling,the relative variable fluorescence of VJ and VI of S.oblata increased and the increasing rate of VJ was greater than VI.In contrast,the change of VJ and VI in S.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leaves was relatively small.This suggests that chilling primarily damage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process of QA to QB at the receptor site of the PSII reaction center.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f S.oblata was more sensitive to chilling stress compared to S.reticulate var.mandshurica,which the limitations were mainly due to non-stomatal factors such as the decrease in electron transport efficiency,activity in the PSII reaction center,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photodamage defens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ling stres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syringa oblate syringa 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
下载PDF
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紫丁香花多酚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佳怡 黄磊磊 +2 位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为建立一种环保高效的紫丁香花多酚提取方法并研究丁香花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法(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紫丁香花多酚进行提取。首先,筛选出氯化胆碱-苹果酸(摩尔比1:1.5)作为提取溶剂,以单因素实... 为建立一种环保高效的紫丁香花多酚提取方法并研究丁香花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法(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紫丁香花多酚进行提取。首先,筛选出氯化胆碱-苹果酸(摩尔比1:1.5)作为提取溶剂,以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为优化关键因素,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研究紫丁香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30 g/mL,超声功率300 W时,紫丁香多酚提取量可达52.19±0.13 mg/g,显著高于传统水提法和有机溶剂(60%乙醇、甲醇)提取法(P<0.05)。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当紫丁香花多酚浓度为2.0 mg/mL时,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28%和52.57%。综上,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法能够绿色、高效地提取紫丁香多酚物质,为紫丁香提取和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花 总多酚 超声 低共熔溶剂(DESs)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RP-HPLC法测定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艳宏 李永吉 +2 位作者 王艳芝 吕邵娃 杨志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 建立紫丁香叶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色谱柱 :Nova- Pak○RC1 8( 3.9mm× 15 0 mm ) ;流动相 :甲醇 -水 ( 3∶ 7) ;流速 :1.0 m L /min;检测波长 :2 2 1nm;柱温 :2 5... 目的 建立紫丁香叶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色谱柱 :Nova- Pak○RC1 8( 3.9mm× 15 0 mm ) ;流动相 :甲醇 -水 ( 3∶ 7) ;流速 :1.0 m L /min;检测波长 :2 2 1nm;柱温 :2 5℃。结果 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为 1.435 mg/g,RSD为 1.2 4%( n=3)。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 ,重现性、稳定性好 ,测定迅速 ,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紫丁香 丁香苦苷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河南产紫丁香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金梅 姬志强 +1 位作者 许启泰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22-1026,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河南产紫丁香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紫丁香花蕾和花中共鉴定了65种组分,其中17个成分是二者共有的;酯类化合物只存在于花蕾中,而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在花中的含量较高。这...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河南产紫丁香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紫丁香花蕾和花中共鉴定了65种组分,其中17个成分是二者共有的;酯类化合物只存在于花蕾中,而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在花中的含量较高。这表明酯类化合物在紫丁香花开放的过程中可能逐步被植物体内的水解酶水解成酸类和醇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花蕾 紫丁香花 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毒丁香分离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金光 邓丛良 +2 位作者 范在丰 田国忠 李怀方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从表现花叶症状的丁香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 ,其在电镜下为约 3 0 0 nm× 1 8nm的杆状粒子 ;电泳分析表明感病组织中 ds RNA大约为 6.4kbp,而其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 1 7.6k Da。以上实验结果初步将该病毒分离物鉴定为烟草花叶病毒... 从表现花叶症状的丁香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 ,其在电镜下为约 3 0 0 nm× 1 8nm的杆状粒子 ;电泳分析表明感病组织中 ds RNA大约为 6.4kbp,而其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 1 7.6k Da。以上实验结果初步将该病毒分离物鉴定为烟草花叶病毒属 ( Tobamovirus)。根据该属病毒复制酶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 ,进行 RT-PCR检测 ,扩增出约 1 0 0 0 bp的预期特异片段( Gen Bank AY5 6670 3 )。将 PCR产物克隆后测序 ,序列分析表明 ,与从蚕豆中分离的 TMV-B株系序列 ( Gen Bank AJ0 1 1 93 3 .1 )同源性为 99.90 %。根据烟草花叶病毒 ( Tobacco mosaicvirus,TMV)的 RNA 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进行 RT-PCR,扩增出约 80 0 bp的预期特异片段 ( Gen Bank AY5 6670 2 ) ,序列分析表明 ,与 TMV-B株系序列 ( Gen Bank AJ0 1 1 93 3 .1 )同源性达99%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该病毒分离物为 TMV。由于该分离物与 TMV-B在指示植物上的症状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 ,作者把该分离物暂命名为 TM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烟草花叶病毒 鉴定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紫丁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树军 张军锋 王金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研究紫丁香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树皮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羽扇豆酸(lu-panic acid,Ⅰ)、齐墩果酸(oleandic acid... 目的研究紫丁香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树皮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羽扇豆酸(lu-panic acid,Ⅰ)、齐墩果酸(oleandic acid,Ⅱ)、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 phenylethanol,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 phenylethanol,Ⅳ)、橄榄苦苷(eleuropein,Ⅴ)、(8E)-gstroside(Ⅵ)、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2-(3,4-dihydroxy)phenyl ethyl acetate,Ⅶ]、七叶内酯(esculetin,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Ⅷ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Ⅲ、Ⅳ、Ⅵ、Ⅶ首次从该植物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羽扇豆酸 羟基苯乙醇 橄榄苦苷
下载PDF
紫丁香叶片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和激发能分配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野 张会慧 +3 位作者 张秀丽 王娟 齐飞 孙广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片展开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变化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激发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丁香叶片从幼叶伸出到叶片成熟的各生育阶段,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而叶绿素含量增加,... 以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片展开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变化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激发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丁香叶片从幼叶伸出到叶片成熟的各生育阶段,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而叶绿素含量增加,二者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叶片对光能的捕获和利用能力也随着花色素苷的降低而增强,但是,从叶片伸出到叶片展开,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没有明显变化。在紫丁香叶片伸出到扩展的进程中,花色素苷含量降低,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分配到失活PSⅡ反应中心的热耗散量子产额(ФNF)下降,以及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量子产额(ФNPQ)下降。说明叶片叶龄越小,花色素苷含量越多,依赖于类囊体膜两侧质子梯度和叶黄素循环耗散的能量比例明显高于成熟叶片,而且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分配到无活性反应中心的比例较大,这种光能的分配机制明显降低了幼叶中有活性PSⅡ反应中心的压力,因此,花色素苷可防止幼叶光合机制受到过剩光能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花色素苷 叶绿素荧光 激发能
下载PDF
紫丁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虹 赵晨曦 +3 位作者 方洪壮 王东生 曾映旭 梁逸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3-1619,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紫丁香果和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化学计量学以及双柱色谱保留指数(HP-5MS和DB-35MS)的方法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和直观式推... 目的分析比较紫丁香果和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化学计量学以及双柱色谱保留指数(HP-5MS和DB-35MS)的方法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和直观式推导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法获得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出119种化合物,从紫丁香果和紫丁香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81和77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38种。利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和HELP法分辨获得的纯色谱峰面积来对各个色谱峰定量,以HP-5MS柱为准,所鉴定的化合物分别占紫丁香果、叶挥发油总量的98.04%和78.82%。结论采用GC-MS和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产紫丁香果与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分析结果表明,辅以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双柱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比单用GC-MS定性结果更加快速可靠,定量也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化学计量学 保留指数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紫丁香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及光响应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新军 张光灿 +3 位作者 周泽福 马树升 李小磊 张淑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 ,应用英国PPS公司生产的CIRAS 2型光合作用系统 ,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下 4年生紫丁香 (SyringaoblataLindl.)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和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 :丁香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 ,应用英国PPS公司生产的CIRAS 2型光合作用系统 ,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下 4年生紫丁香 (SyringaoblataLindl.)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和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 :丁香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等气体交换参数 ,对土壤水分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 ,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有利于丁香光合作用和水分有效利用的适宜土壤质量含水量范围在 15 %~ 19 5 %之间 ,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 8 8%~ 76 6 % ;适宜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范围在 6 0 0~ 10 0 0 μmol/ (m2 ·s)之间。在此土壤质量含水量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范围内 ,丁香的光合作用和生长过程不会发生较大的水分胁迫和强光胁迫 ,也不会发生蒸腾速率过高造成的无效蒸腾耗水 ,因而能获得较高的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维持丁香正常生理和生长过程所需的最低土壤质量含水量在 11 6 % (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4 5 7% )左右 ,相应的最高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在 80 0 μmol/ (m2 ·s)左右 ,土壤质量含水量降低或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升高 ,会导致严重水分胁迫和强光胁迫发生 ,造成丁香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严重下降和生长不良。据此认为 :在干旱、强光和高温为突出环境胁迫因子的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 土壤质量 叶片水分 光合速率 紫丁香 水分胁迫 黄土丘陵区 叶片气体交换 光胁迫 光响应
下载PDF
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季节性变化的GC/MS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回瑞华 侯冬岩 +2 位作者 李铁纯 刘晓媛 李学成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季节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其结构,对不同季节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丁香叶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在不同季节有很大的变化,5月份紫丁香叶的挥发油中主要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季节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其结构,对不同季节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丁香叶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在不同季节有很大的变化,5月份紫丁香叶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而6、7月份紫丁香叶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青叶醇、α-绿叶烯和香叶芳樟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叶 挥发油 不同季节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丁香叶总酚酸提取工艺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燕 盛尊来 +2 位作者 高凌飞 陈俭清 李艳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6-290,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丁香叶总酚酸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酚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酚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 采用响应面法对丁香叶总酚酸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酚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酚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4%、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6min、液料比25.2∶1(m L/g)、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642±0.23)mg/g。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准确可靠,是提取丁香叶总酚酸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总酚酸 响应面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白丁香鲜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吕金顺 朱惠琴 +1 位作者 周建峰 朱巧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5-288,共4页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和GC-MS联用仪检测了白丁香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用已有的文献作了比较。发现采用不同方法对白丁香鲜花提取测试的挥发性成分有所不同。直接吸附法得到的化合物有27种,主要是为萜烯、金合欢烯类、桉树脑、丁香醛及其...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和GC-MS联用仪检测了白丁香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用已有的文献作了比较。发现采用不同方法对白丁香鲜花提取测试的挥发性成分有所不同。直接吸附法得到的化合物有27种,主要是为萜烯、金合欢烯类、桉树脑、丁香醛及其醇的系列化合物,是香料的头香和昆虫信息素的特征化合物,水蒸汽蒸馏法得到的化合物有46种,包括上述部分化合物和主要的香料和药物特征组分:苯乙醇、丁香醛系列化合物、(Z)-3-己烯-1-醇、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金合欢醇、9-十九烯等烯类、烷烃类等化合物。两种方法结合是准确确定鲜花低挥发性成分作为香料的头香及其他香、昆虫信息素和抗菌抗炎药物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丁香鲜花 挥发性成分 GC-MS 昆虫信息素 香料 药物
下载PDF
紫丁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军锋 焦华 +1 位作者 王金兰 张树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17-619,共3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树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共分出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lariciresinol(1)、β-谷甾醇葡萄糖苷(2)、3,4-二羟基苯乙醇(3)、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树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共分出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lariciresinol(1)、β-谷甾醇葡萄糖苷(2)、3,4-二羟基苯乙醇(3)、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4)、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5)和(8E)-n櫣zhenide(6)。其中化合物1、2、4、5、6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羟基苯乙醇 (+)-lariciresinol (8E)-nüzhenide
下载PDF
紫丁香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4
15
作者 明军 顾万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以紫丁香天然林分布区抽取的4个天然群体和1个栽培群体为拟似群体,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紫丁香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5个群体的果、种子、叶以及子代幼苗等14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4.25%... 以紫丁香天然林分布区抽取的4个天然群体和1个栽培群体为拟似群体,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紫丁香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5个群体的果、种子、叶以及子代幼苗等14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4.25%~29.13%,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1.85%~86.67%,平均值为43.93%;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差异均极显著,群体内的方差分量为56.06%,其中有10个种实性状与生态梯度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采用Diat平均分类距离系数的聚类分析得到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基本上与群体采种点的生态地理位置关系一致,其中山西五老峰群体独立为一组,北部三个群体聚为一组,栽培群体聚入了北部群体组,并且与辽宁北票群体较近。依据研究结果,紫丁香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策略应当是:基于表型分化系数群体间平均值达到较高水平,而群体内保留了种质的大部分变异,所以在分布区内应首先保护天然群体的存在,即尽可能多的群体数量,同时,要很好保护天然群体的完整性。育种亲本的选择策略应当是:在群体内收集、选择特异变异的同时,加强多群体的收集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天然群体 表型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近30年呼和浩特市山桃、紫丁香叶和花的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大川 朴顺姬 +4 位作者 张颖 云文丽 王振杰 耿植 陈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422,共9页
探讨了1979-2010年间呼和浩特地区山桃、紫丁香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及物候期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1)呼和浩特市近30年的气温呈现了升高的趋势,而降水和日照时数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山桃(Prunus persica)和紫丁香(Syringa oblate)的春... 探讨了1979-2010年间呼和浩特地区山桃、紫丁香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及物候期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1)呼和浩特市近30年的气温呈现了升高的趋势,而降水和日照时数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山桃(Prunus persica)和紫丁香(Syringa oblate)的春季物候期呈现提前趋势.两种植物在秋季的落叶末期呈现推迟趋势.(2)山桃和紫丁香的叶期随时间呈现延长的趋势.山桃的叶期在2000年后其平均值为208.38天,比多年的平均值延长了10.28天;紫丁香的叶期在2000年后平均为200.75天,比30年的平均延长了1.3天;而花期随时间没有明显延长的特征.(3)春季物候期与气温特别是当年3、4月的月平均气温呈现极显著相关性.当春季的3、4月份的平均温度每提高1℃,该地区的山桃的开始展叶期、开花始期、开花末期将提前约2.72天、2.58天和2.45天;紫丁香的开始展叶期、开花始期、开花末期将提前约2.81天、3.26天和0.2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桃 紫丁香 气候 物候期 温度
下载PDF
GC/MS分析紫丁香花与叶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31
17
作者 回瑞华 李铁纯 侯冬岩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用同时蒸馏 -萃取装置分别提取紫丁香花和叶挥发性物质 ,测得紫丁香花挥发油的含量为 1 .80 % ,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含量为 1 .2 6 %。用 GC/MS法分别从紫丁香花和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 1 6种和 2 3种化学成分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 用同时蒸馏 -萃取装置分别提取紫丁香花和叶挥发性物质 ,测得紫丁香花挥发油的含量为 1 .80 % ,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含量为 1 .2 6 %。用 GC/MS法分别从紫丁香花和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 1 6种和 2 3种化学成分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 ,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分析 紫丁香 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同时蒸馏-萃取装置 香料植物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丁香叶总皂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俭清 高凌飞 +4 位作者 任涌志 盛尊来 姜岩 高利 李艳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0-323,328,共5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丁香叶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2%、液料...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丁香叶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2%、液料比25∶1 m L/g、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116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总皂苷提取率为(69.655±0.0145)mg/g,与理论值仅相差0.461 mg/g,表明此模型准确可靠,是提取丁香叶总皂苷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总皂苷 响应面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紫丁香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丽巍 王金兰 +1 位作者 赵明 张树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58-660,共3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从紫丁香花蕾乙酸乙酯溶液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丁香苦素B(1)、齐墩果酸(2)、乌苏酸(3)、羽扇豆酸(4)、羽扇豆醇(5)、对羟基苯丙醇(6)、对羟基苯乙醇(7)和β-...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从紫丁香花蕾乙酸乙酯溶液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丁香苦素B(1)、齐墩果酸(2)、乌苏酸(3)、羽扇豆酸(4)、羽扇豆醇(5)、对羟基苯丙醇(6)、对羟基苯乙醇(7)和β-谷甾醇(8)。其中化合物6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花蕾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环烯醚萜 齐墩果酸 羟基苯乙醇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紫丁香花精油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文静 郑福平 +2 位作者 孙宝国 刘玉平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3-525,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3%)、苯甲醇(6.24%)、紫丁香醛C(3.91%)、肉桂醇(3.64%)、紫丁香醇A(3.61%)、4-乙烯基愈创木酚(3.38%)、紫丁香醛A(2.62%)、吲哚(2.34%)、苯甲酸苄酯(2.31%)、紫丁香醇D(2.25%)和苯乙醛(2.03%)等。其中所含的紫丁香醛异构体和紫丁香醇异构体是紫丁香鲜花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精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保留指数(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