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华北紫丁香组培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晓红 逯文亭 +2 位作者 冷平生 阮萌 管怡尧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了促进华北紫丁香良种的推广和利用,试验以4个种源的华北紫丁香为材料,研究不同材料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分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启动培养时,用有效氯1%的次氯酸钠消毒15~20min,效果最好。华北紫丁香叶片、花蕾、花序轴不适合作为组培外... 为了促进华北紫丁香良种的推广和利用,试验以4个种源的华北紫丁香为材料,研究不同材料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分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启动培养时,用有效氯1%的次氯酸钠消毒15~20min,效果最好。华北紫丁香叶片、花蕾、花序轴不适合作为组培外植体,茎段、叶柄、果序轴能分化出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接种到多种培养基上没能分化出不定芽。以茎段作为外植体时,接种在MS+6-BA 1.0mg/L+NAA 0.2mg/L上芽分化效果最好,芽诱导率达到了86.7%,平均诱导芽数为1.88。分化的芽接种到1/2MS+IBA 0.4 mg/L+NAA 0.2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50%。4个种源在芽分化、生根上存在差异,但北京与天津种源之间差异不显著,北京(或天津)种源与山西种源、内蒙古种源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丁香茎段芽分化中,基本培养基采用MS效果最好,改良MS与WPM效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紫丁香 种源 组织分化
下载PDF
青海白丁香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魏永生 文亚娟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0-32,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产自青海的白丁香花蕾的挥发油,应用GC/MS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了26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8.7%,主要成分是丁香酚、丁香醇、石竹烯、苯乙醇等化合物。
关键词 白丁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微波提取紫丁香叶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娜 毛永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为测定紫丁香叶总黄酮得率并确定其微波提取条件,在微波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固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微波辐射时间及提取次数等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紫丁香叶总黄... 为测定紫丁香叶总黄酮得率并确定其微波提取条件,在微波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固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微波辐射时间及提取次数等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紫丁香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微波功率为480 W,乙醇浓度为50%,微波辐射时间为50 s,在该工艺条件下紫丁香叶总黄酮得率可达0.611%。微波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且无污染,是提取紫丁香叶总黄酮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叶 总黄酮 微波提取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丁香叶干预猪链球菌体外生物被膜形成有效部位的筛选
4
作者 高凌飞 陈俭清 +5 位作者 盛尊来 刘霄磊 魏树阁 张丛禄 房良 李艳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9-191,共3页
为了研究丁香叶水提取物的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物对猪链球菌体外生物被膜(BF)的干预作用,确定丁香叶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试验采用结晶紫染色(CV)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为了研究丁香叶水提取物的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物对猪链球菌体外生物被膜(BF)的干预作用,确定丁香叶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试验采用结晶紫染色(CV)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μg/μL、12.5μg/μL;3.125,1.562 5,0.781 25μg/μ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干预作用的影响极显著(P<0.01)。说明抑制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有效部分为乙酸乙酯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猪链球菌 生物被膜(BF) 干预作用 有效部位 结晶紫染色(CV)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紫丁香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菁 杜少兵 +5 位作者 杨蕾 周慧慧 孟祎 薛志鹏 王小平 白吉庆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紫丁香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确定各因素水平,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紫丁香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确定各因素水平,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时间50 min,提取2次,紫丁香叶总黄酮质量分数为(106.50±1.21)mg/g,与预测值107.69 mg/g接近。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紫丁香叶总黄酮高效提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叶 响应面法 总黄酮 优化工艺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蓓 班维固 +1 位作者 潘慧莹 许贵军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优选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原儿茶酸为评价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并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 目的:优选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原儿茶酸为评价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并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水,1.5h提取2次,70%醇沉24h后乙酸乙酯萃取。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原儿茶酸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丁香枝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和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小萌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28-30,共3页
通过对丁香患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并保存菌种,得到病原菌后对病原菌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发现,经鉴定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属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 tenuis Nees),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丁香枝枯病病原菌及... 通过对丁香患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并保存菌种,得到病原菌后对病原菌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发现,经鉴定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属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 tenuis Nees),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丁香枝枯病病原菌及有效防治丁香枝枯病的发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枝枯病 病原菌
下载PDF
紫丁香树枝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明 韩晶 +1 位作者 吕嵩岩 张树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苦苷(1)、(8E)-ligstroside(2)、对羟基苯乙醇乙酸... 目的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苦苷(1)、(8E)-ligstroside(2)、对羟基苯乙醇乙酸酯(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乙醇(5)、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醛(6)、3,4-亚甲基二氧苯酚(7)、(+)-pinoresinol(8)、芹菜素(9)、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10)、(+)-丁香树脂酚(11)、落叶松脂醇(12)、落叶松脂醇-9-乙酸酯(13)、丁香苦苷(14)、丁香素(15)、(9R)-9-O-methylcubebin(16)、胡萝卜苷(17)、(9S)-9-O-methylcubebin(18)、4,4′,8,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单环氧木脂素(19)、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双四氢呋喃木脂素(20)。结论化合物4、6、7、13、16、18~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橄榄苦苷 丁香素 丁香苦苷 落叶松脂醇
原文传递
不同采收期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酪醇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淑蓉 裴香萍 +2 位作者 裴妙荣 黄灿林 黄轩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直接测定。YWG-C18色谱柱(4.6mm×250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0.125%冰醋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nm。结果原儿茶酸在0.08~...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直接测定。YWG-C18色谱柱(4.6mm×250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0.125%冰醋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nm。结果原儿茶酸在0.08~0.56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83995X-10368,r=0.9995;原儿茶醛在0.01~0.07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11202X-35323,r=0.9998;酪醇在0.42~2.94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922X-32003,r=0.9996。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10月份最高,原儿茶醛和酪醇的含量4月份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多种成分的同时测定;适用于紫丁香叶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紫丁香叶以10月份或4~5月份采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采收期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酪醇
原文传递
丁香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数学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强 郭永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四元二次旋转正交设计,研究了液料比、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温度4个工艺因素对丁香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 目的:为了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四元二次旋转正交设计,研究了液料比、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温度4个工艺因素对丁香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温度;通过典形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0 mL.g-1、时间2.4 h、乙醇体积分数66%,温度63℃,丁香叶总黄酮提取率为3.64%。结论: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可用来指导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