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for Vibrator Field Experiment Based-on Vibrator-earth System 被引量:8
1
作者 Chen Zubin Lin Jun +1 位作者 Liang Tiecheng Zhang Linhang 《Global Geology》 2000年第1期107-113,共7页
Source-generated energy in seismic vibrator records high frequency harmonic behavior. Conventional vibrator-earth coupling model was set up on the linear system. Some assump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r theory to... Source-generated energy in seismic vibrator records high frequency harmonic behavior. Conventional vibrator-earth coupling model was set up on the linear system. Some assump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r theory to the vibrator problem play an insignificant role in the overall coupling structure. Obviously, non-linear behaviors can be modeled using a “hard-spring” form of the Duffing equation. Model dedicates that a qualitatively similar harmonic component is present for a broad range of possible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s. After some qualitative analysis about the non-linear system, som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irstly, The design of the vibrator weight should be abided by two points as followed: In order to avoid decoupling for the vibrator to the earth, the weight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peak of the driving force amplitude as to keep the resultant force pointing to the earth’s core. On the other hand, for the limited energy output, the vibrator overweight may damage the system high-frequency ability.Secondly, as the driving force frequency approaching to the ground hard-spring inherent frequency, the energy transmission was found to climb its peak from the system energy absorbed curve. At last, due to the non-linear coupling model system, its load curve would come into unstable frequency range, which might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ibroseis conventional sweeping pattern-linear sweep. A new sweeping pattern was listed: the driving signal was the pseudo-random sequence modulated by a fixed frequency cosine signal satisfying with the exploration precision and absorbing efficiency. The synthesized signal was ready to be realiz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driven system. Even the side-lobes noise of its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was restrained well. The theory coming from the Vibrator-earth coupling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the Portable High-frequency Vibrator System (PHVS), and the good result was obtain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vibrator base plate signal, the model was proved to be true. The exploration research on PHVS made a first step on its following optimal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table High-frequency Vibrator system(phvs) Coupling model Seismic prospecting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Linear sweep Pseudo-random sequence
下载PDF
聚烃基烷酸转化对强化生物除磷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燕 行智强 +1 位作者 陈银广 周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3-1106,共4页
通过丙酸和乙酸C-mol比为0.5和2的合成废水驯化微生物的SBR反应器(SBR1和SBR2)批式实验,研究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烃基丁酸(PHB)和聚烃基戊酸(PHV)的转化对磷吸收/释放及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磷的释放/吸收和去除率与PHB和PHV的转... 通过丙酸和乙酸C-mol比为0.5和2的合成废水驯化微生物的SBR反应器(SBR1和SBR2)批式实验,研究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烃基丁酸(PHB)和聚烃基戊酸(PHV)的转化对磷吸收/释放及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磷的释放/吸收和去除率与PHB和PHV的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0).回归系数表明,特定废水驯化的污泥,磷的吸收和释放主要受PHB转化的影响,但磷的去除率却主要依赖于PHV的合成与降解;对于不同比例丙酸/乙酸废水驯化污泥,SBR2比SBR1污泥的PHB合成和降解能力增强,PHV合成和降解能力减小,生物除磷效果平均增加16.69%.因此,进水丙酸/乙酸比例及驯化影响聚磷微生物的PHB/PHV转化量,进而影响对磷的吸收/释放和除磷效果,PHB与PHV的转化量应作为生物除磷系统的关键调控因素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羟基烷酸(PHA) 聚羟基丁酸(PHB) 聚羟基戊酸(PHV)
下载PDF
不同丙酸/乙酸长期驯化的活性污泥对EBPR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超 陈银广 刘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48-2552,共5页
通过长期驯化的SBR增强生物除磷系统,研究了不同丙酸/乙酸对磷和PHA转化的影响,以及微生物代谢PHA及其组分的计量学.结果表明,随着丙酸/乙酸的升高,系统的除磷能力增强;污水中合适的丙酸/乙酸(C-mol比)为2∶1.计量学研究表明,聚磷菌消耗... 通过长期驯化的SBR增强生物除磷系统,研究了不同丙酸/乙酸对磷和PHA转化的影响,以及微生物代谢PHA及其组分的计量学.结果表明,随着丙酸/乙酸的升高,系统的除磷能力增强;污水中合适的丙酸/乙酸(C-mol比)为2∶1.计量学研究表明,聚磷菌消耗1 C-mol乙酸生成0.65 C-mol PHB和0.33 C-mol(PHV+PH2MV),消耗1 C-mol丙酸生成极小量PHB和1.21C-mol(PHV+PH2MV).磷去除率与(PHV+PH2MV)代谢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生物除磷 乙酸 丙酸 聚羟基烷酸(PHA) 聚羟基丁酸(PHB) 聚羟基戊酸(PHV) 聚二甲基三羟基戊酸(PH2MV)
下载PDF
PHB/PVPh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分子间的特殊相互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邢佩祥 董丽松 +3 位作者 冯汉桥 安玉贤 庄宇钢 冯之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813-1815,共3页
PHB/PVPh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分子间的特殊相互作用邢佩祥,董丽松,冯汉桥,安玉贤,庄宇钢,冯之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实验室... PHB/PVPh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分子间的特殊相互作用邢佩祥,董丽松,冯汉桥,安玉贤,庄宇钢,冯之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实验室)关键词氢键,相容性,聚(β-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相容性 共混聚合物 PHV PVPh
下载PDF
长泥龄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韩玮 袁林江 柴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2,共6页
为保证磷的去除率,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系统污泥龄一般控制在15 d左右。污泥龄越短,剩余污泥排放量越大,污泥处理费用越高。为探明长泥龄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采用厌氧/好氧(A/O)交替运行的SBR反应器,以无水乙酸... 为保证磷的去除率,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系统污泥龄一般控制在15 d左右。污泥龄越短,剩余污泥排放量越大,污泥处理费用越高。为探明长泥龄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采用厌氧/好氧(A/O)交替运行的SBR反应器,以无水乙酸钠、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为混合碳源,模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泥龄分别为12 d、20 d和48 d的生物除磷系统出水总磷质量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研究污泥龄与胞内聚合物PHB(聚羟基丁酸)和PHV(聚羟基戊酸)质量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进水COD为450 mg/L,总磷质量浓度达8 mg/L的城市生活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由于碳源充足,污泥龄达到48 d仍能保证出水总磷质量浓度长期稳定达标,长泥龄不会影响除磷效果。由于我国生活污水水质的变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最佳污泥龄约为48 d。污泥龄对聚磷菌体内的PHA(聚羟基烷酸)质量比及组成有重要影响。随着污泥龄的增长,PHA总量增加,聚磷菌得到了更多的吸磷驱动力,好氧时间不断减少,除磷效率不断增加。随着污泥龄的增长,聚菌体内的PHV质量比增加,而PHB质量比基本不变,因此PHB在PHA中占的比例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强化生物除磷 污泥龄 聚羟基烷酸 聚羟基丁酸 聚羟基戊酸
下载PDF
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测定及其体育课程设置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及化娟 梁月红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以河北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河北省24所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安排了素质练习,并制订了合理的体育课程内容,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身体素质 敏感期 体育课程
下载PDF
轻便可控震源在金属矿地震反射勘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明 林君 +1 位作者 陈祖斌 张子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407,共4页
在河北省迁安大石河铁矿进行轻便高频可控源 (PHV)地震反射勘探的试验研究是成功的。可控震源的优点主要在于分辨率高、可以自由选择频率范围 ,对输入到地下能量的频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与夯击震源WACKERBS60Y系统结果的对比 ,证... 在河北省迁安大石河铁矿进行轻便高频可控源 (PHV)地震反射勘探的试验研究是成功的。可控震源的优点主要在于分辨率高、可以自由选择频率范围 ,对输入到地下能量的频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与夯击震源WACKERBS60Y系统结果的对比 ,证实了它工作稳定 ,效率高 ,优于其它震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 扫描 夯击震源 勘查 地震反射勘探 金属矿床 数据采集
下载PDF
高频可控震源与大地振动耦合过程幅频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庄娟 林君 +2 位作者 吴东江 张伯军 张子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通过建立高频可控震源与大地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得到了高频可控震源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高频可控震源与大地震动耦合过程,给出了不同物理参数对可控震源系统幅频特性影响的曲线,为高频可控震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频可控震源 振动耦合 幅频 特性分析 地震勘探
下载PDF
轻便可控震源与夯击震源在金属矿地震勘探中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明 林君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9-442,共4页
可控震源具有分辨率高、频率范围选择自由、能量频谱有一定可控性等优点。但目前在浅层地质勘探中 ,尚缺乏可控、无损和高分辨率的震源。吉林大学国土资源部现代地球物理仪器开放研究实验室研制的轻便高频可控震源系统填补了国内这一空... 可控震源具有分辨率高、频率范围选择自由、能量频谱有一定可控性等优点。但目前在浅层地质勘探中 ,尚缺乏可控、无损和高分辨率的震源。吉林大学国土资源部现代地球物理仪器开放研究实验室研制的轻便高频可控震源系统填补了国内这一空白。为验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河北省迁安大石河铁矿进行了轻便高频可控震源 (PHV )系统与夯击震源WACKERBS6 0Y系统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高频可控震源工作稳定、效率高 ,较夯击震源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 ,且其地震反射剖面与夯击震源地震剖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控震源无疑将成为浅层工程、地质勘探无损探测的有力工具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击震源 地震勘探 可控震源 扫描 地震反射 金属矿床
下载PDF
电磁式可控震源与大地耦合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铁成 陈祖斌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前国内各大油田采用的可控震源 ,主要以车载液压式为主 ,频率低 ,重量大。耦合方式是把整车的重量压在激震器基板上 ,由于整车的重量远大于激振器的输出力 ,所以耦合效果较好。通过物理工程建模 ,研究了激震器所输出的力与底座、弹簧... 目前国内各大油田采用的可控震源 ,主要以车载液压式为主 ,频率低 ,重量大。耦合方式是把整车的重量压在激震器基板上 ,由于整车的重量远大于激振器的输出力 ,所以耦合效果较好。通过物理工程建模 ,研究了激震器所输出的力与底座、弹簧、配重的关系。使得实际工作中可以避免激震器与大地脱耦 ,实现在浅层地震勘探时将激震器产生的力最大限度的传入地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式可控震源 地震勘探 激震器 轻便高频可探震源 振动 耦合过程
下载PDF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子三 林君 +1 位作者 陈祖斌 于生宝 《测控技术》 CSCD 2000年第10期50-53,共4页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系统 (PHVS)是一种用于浅层地震勘探和振动测试与分析的仪器系统。本文讨论了PHVS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高频可控震源系统 信号发生卡
下载PDF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系统及其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明 林君 +1 位作者 陈祖斌 于生宝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3-176,共4页
在浅层地质工程应用中,缺乏一种可控、无损、高分辨率的探测工具。一种新型震源———电磁驱动式轻便高频可控震源,填补了空白。通过简单调制扫描频率,可控震源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工作稳定、抗干扰、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实际... 在浅层地质工程应用中,缺乏一种可控、无损、高分辨率的探测工具。一种新型震源———电磁驱动式轻便高频可控震源,填补了空白。通过简单调制扫描频率,可控震源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工作稳定、抗干扰、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对应用于采空区、溶洞探测等浅层工程勘察是可行的,探测效果良好。这拓宽了可控震源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 高频轻便可控震源 扫描 探测
下载PDF
经鼻压力支持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对可允许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的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席珍 许文兵 +2 位作者 肖高辉 赵改英 杨松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探讨经鼻压力支持通气(PSV)治疗Ⅱ型呼衰的效果及对可允许高碳酸血症通气(PHV)治疗的指导意义。采用BiPAP通气机治疗Ⅱ型呼衰20例,CPAP通气机治疗2例,疗程3~8天。结果对比治疗前后血气示:pH 7.345±0.085到7.385±0.068(P>0... 探讨经鼻压力支持通气(PSV)治疗Ⅱ型呼衰的效果及对可允许高碳酸血症通气(PHV)治疗的指导意义。采用BiPAP通气机治疗Ⅱ型呼衰20例,CPAP通气机治疗2例,疗程3~8天。结果对比治疗前后血气示:pH 7.345±0.085到7.385±0.068(P>0.05);PaO_2 50.34±17.50mmHg到74.12±16.58mmHg(P<0.001);PaCO_2从67.63±25.40mmHg到54.02±18.92mmHg(P<0.001);死亡4/22例(19.2%),同期气管插管通气Ⅱ型呼衰死亡21/22例(95.5%)。结果提示PSV经鼻通气治疗Ⅱ型呼衰安全有效,PHV对Ⅱ型呼衰的治疗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衰竭 PHV 治疗
下载PDF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子三 林君 +2 位作者 陈祖斌 孙明 梁铁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17,共4页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 (PHV)是一种用于工程探测和浅层地震勘探的非爆炸性震源 ,其工作原理来源于Chirp雷达技术 ,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地下发射参数得到严格控制的Chirp信号。PHV由 3部分组成 :测控单元、振动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其中...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 (PHV)是一种用于工程探测和浅层地震勘探的非爆炸性震源 ,其工作原理来源于Chirp雷达技术 ,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地下发射参数得到严格控制的Chirp信号。PHV由 3部分组成 :测控单元、振动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其中测控单元是PHV的核心。文中从系统设计出发 ,重点讨论了测控单元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PHV在唐山地区的实验结果证明它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 ,而且优于其它非爆炸性震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 Chirp雷达 数字直接合成
下载PDF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的计算机测控系统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子三 林君 +1 位作者 陈祖斌 于生宝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 CSCD 2000年第4期10-12,28,共4页
轻便高频可控震源是一种用于工程探测和浅层地震勘探的激震设备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参数得到严格控制的Chirp信号 (LFM )。围绕信号的产生和参数的控制 。
关键词 高频可控震源 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检测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黎 史春雷 《山西临床医药》 2001年第9期668-669,共2页
目的 :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 (PH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的疗效。方法 :对照观察PHV及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 ARDS时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p H值及血压变化 ,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气压伤的发... 目的 :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 (PH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的疗效。方法 :对照观察PHV及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 ARDS时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p H值及血压变化 ,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气压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PHV既可纠正低氧血症 ,又可减少气压伤的发生 ,且对循环的影响小 ,可降低 ARDS死亡率。结论 :PHV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PHV ARDS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联用低呼气末正压通气在危重哮喘中的应用
17
作者 沈爱娣 杨敬业 +2 位作者 郭忠 顾杰 唐洁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的血症 (PHV)联用低呼气末正压 (PEEP)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的效果。方法  12例危重哮喘患者采用容量控制或辅助 /控制模式并采用PHV通气策略 (PaCO2 <10 .6kPa ,pH >7.15 )。2例患者采用SIMV和PEEP。潮气量设...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的血症 (PHV)联用低呼气末正压 (PEEP)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的效果。方法  12例危重哮喘患者采用容量控制或辅助 /控制模式并采用PHV通气策略 (PaCO2 <10 .6kPa ,pH >7.15 )。2例患者采用SIMV和PEEP。潮气量设定 6~ 8ml/kg ,PEEP设在 5~ 10cmH2 O压力左右 ,呼吸频率为 14~ 16次 /min。同时记录吸入氧浓度 (FiO2 )、气道峰压 (PIP)、动脉血气 (ABG)、心率 (HR)和血压 (BP)。结果 治疗前 ,12例患者均处于呼吸衰竭及存在意识障碍 ,包括嗜唾和昏迷 ,患者机械通气前PaO2 为 (6 .18± 0 .6 4)kPa,血的 pH值为 (7.14± 0 .0 7) ,PaCO2 为 (10 .6± 1.5 3)kPa。在施行PHV联用PEEP模式 2~ 8h、2 4h、72h后 ,血pH值和PaO2 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而PaCO2 则在 72h内保持在正常水平的上限逐渐下降。 12例患者全部存活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采用PHV联用低PEEP配合充分氧疗 ,逐步降低PaCO2 ,提高 pH至正常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机械通气 呼气末正压
下载PDF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系统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18
作者 孙明 林君 +1 位作者 陈祖斌 于生宝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3期71-76,共6页
在浅层地质工程勘察中,缺乏一种可控、无损、高分辨率的探测工具,一种新型震源电磁驱动式轻便高频可控震源,填补了此项空白。通过调制扫描频率,可控震源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工作稳定、抗干扰、效率高等优点。实际应用表明,该技... 在浅层地质工程勘察中,缺乏一种可控、无损、高分辨率的探测工具,一种新型震源电磁驱动式轻便高频可控震源,填补了此项空白。通过调制扫描频率,可控震源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工作稳定、抗干扰、效率高等优点。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对于采空区、溶洞、隧道探测等浅层工程勘察是可行的,探测效果良好,进而拓宽了可控震源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系统 工程勘察 浅层地质勘探 地震勘探 地球物理方法
下载PDF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重症哮喘22例分析
19
作者 吕燕平 沈绚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647,共2页
关键词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 治疗 哮喘 机械通气 PHV
下载PDF
区域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综合评估的多源数据PHV集成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温昕玉 樊新刚 +3 位作者 杨美玲 朱志玲 米文宝 多俊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46,共9页
测度区域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的综合特征及分区是当前乃至今后中国应急管理提高预判性与可操作性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和风险概念,集成可能性、危害性、脆弱性等风险要素,尝试构建了用于区域风险综合评估的PHV集成模型(Pos... 测度区域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的综合特征及分区是当前乃至今后中国应急管理提高预判性与可操作性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和风险概念,集成可能性、危害性、脆弱性等风险要素,尝试构建了用于区域风险综合评估的PHV集成模型(Possibility,harmfulness,vulnerability integrated model),同时,依评价指标引导,构建“新闻+空间+统计”的多源数据接口,在公里网格尺度,测算了多灾种叠加的风险可能性、危害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水平,并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案例检验。结果显示:①模型以灾害事件发生概率做灾害事件综合的权重,将风险损失纳入危害性指数测算,识别风险易发地并纳入可能性指数测算,克服了以往研究权重设置不合理、灾害影响程度量化途径单一的“瓶颈”;②PHV模型和多源数据的方法,可以实现大尺度区域灾害数据缺失情况下的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种 风险综合评估 突发公共事件 PHV集成模型 多源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