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ditional Chinese spinal orthopedic manipul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iu-Xin Qu Li-Yang Xing +3 位作者 Song Gao Ping Li Guang-Juan Ke Lu-Ye Wang 《TMR Non-Drug Therapy》 2020年第2期69-78,共10页
Traditional Chinese spinal orthopedic manipulation(TCSOM)is an external therapeutic method of traumatology and orthoped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trauma and set bone.The doctor exerts his force throu... Traditional Chinese spinal orthopedic manipulation(TCSOM)is an external therapeutic method of traumatology and orthoped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trauma and set bone.The doctor exerts his force through thumb or bilateral upper extremities on the spine or acupoints of the patient,applying various manipulatory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Correcting the abnormal position or state of the spine serve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CSOM to treat spinal disorders and spinogenic disorders.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TCSOM,with a special focus on how to make a preliminary diagnosis of spinal segments disorders,and the indications of TCSOM in different spinal seg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spinal orthopedic manipulation spinal manipulation INDICATION spinal disorders Spinogenic disorders
下载PDF
Reduction in nerve root compression by the nucleus pulposus after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Yu Feng Yan Gao +1 位作者 Wendong Yang Tianyou F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39-1145,共7页
Ninety-four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these, 48 were treated with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hot fomentation, and bed rest (treatment group). The remaining... Ninety-four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these, 48 were treated with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hot fomentation, and bed rest (treatment group). The remaining 4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ot fomentation and bed rest only (control group).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clin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ngle of straight-leg rais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 pain score, an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for low back pain were improved.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improvement in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maging of the vertebral canal demonstrated that filling of the compressed nerve root sleeve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diameter of the nerve root sleeve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sagittal diameter index of the herniated nucleus pulposus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nerve root sleeve and the thecal sac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either the treatment or control groups. The effectiveness of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may be attributable to the relief of nerve root compression, without affecting the herniated nucleus pulposus or changing the morphology or position of the nerve r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inal column rotating reduction manipulation chinese medicine bone-set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intervertebral disc nerve roo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iomechanics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ipulative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treating type Ⅲ Kummell's disease: 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3
作者 Shen-Shen Hao Rui-Jun Zhang +5 位作者 Sheng-Li Dong Hong-Ke Li Shuai Liu Rui-Fang Li Hui-Hui Ren Li-Yan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1期7531-7538,共8页
BACKGROUND A patient with type Ⅲ Kummell’s disease had a ruptured posterior cortex of the fractured vertebral body, which caused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An open surgery was considered the best choice of operation. ... BACKGROUND A patient with type Ⅲ Kummell’s disease had a ruptured posterior cortex of the fractured vertebral body, which caused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An open surgery was considered the best choice of operation. However, the patient and her family refused open surgery and instead demanded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such as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After preoperative discussion, we finally adopted the nove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ipulative reduction(TCMMR) combined with PVP.CASE SUMMARY A patient with type Ⅲ Kummell’s disease exhibiting bone block-induced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She suffered from a variety of medical disorders but refused open surgery, and instead asked for PVP surgery. TCMMR, in parallel with PVP, was used to restore the height of the compressed vertebral body and reduce the symptoms of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by the bone block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vertebral body and prevent further collapse. The surgery was very successful. The height of the compressed vertebra was restored, and the symptom of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by bone block was reduced successfully via TCMMR. The fractured vertebra was solidified by the PVP. The pain visual analog score declined from preoperative 7 scores to postoperative 2 scores, and the Frankel spinal cord scale increased from preoperative D degree to postoperative E degree.CONCLUSION The new method has advantage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ype Ⅲ Kummell’s disease who cannot be treated with open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III Kummell's disease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by bone bloc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ipulative reductio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Case report
下载PDF
活血通督汤联合理筋手法对肾虚血瘀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后伸角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
作者 黄华 王生余 +3 位作者 曾令辉 雷智坚 黎习之 钟远鸣 《河北中医》 2024年第6期907-910,914,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督汤联合理筋手法对肾虚血瘀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腰椎后伸角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10例肾虚血瘀型DLS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105例加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105例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活血通督汤联合理筋手法对肾虚血瘀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腰椎后伸角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10例肾虚血瘀型DLS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105例加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10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通督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PCV)、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腰椎后伸角、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99/105),对照组总有效率79.05%(83/1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PCV、FIB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腰椎后伸角、JO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督汤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肾虚血瘀型DLSS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增大腰椎后伸角,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腰椎 椎管 椎管狭窄 中药疗法 正骨手法
下载PDF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5
作者 贾承明 杨皓然 +5 位作者 伍均 杨淑彬 李晓妮 贺惠琼 赵茜 党建军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675-678,682,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真实世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每2天1次,口服颈眩方1剂/d,连续治疗2周。通过视觉模拟(VAS)、颈椎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真实世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每2天1次,口服颈眩方1剂/d,连续治疗2周。通过视觉模拟(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NDI)、SF-36评分、眩晕症状(VSS-C)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椎动脉彩超等指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VSS-C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4、8周患者SF-36量表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大于6个月的患者比病程小于6个月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显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TCD与椎动脉彩超检测指标,发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而阻力指数明显下降,且椎动脉管径略有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真实世界临床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 颈眩方 真实世界 筋骨理论 中医流派
下载PDF
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隋晓飞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5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使用牵引康复疗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使用牵引康复疗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及Prolo腰椎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本骨科协会及Prolo腰椎功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24)。结论:在牵引康复疗法基础上结合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牵引
下载PDF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张高耀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5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揭阳市榕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各4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揭阳市榕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各4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探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24)。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探究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49)。结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骨伤手法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对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俊杰 商强强 +3 位作者 王宇峰 栗嘉徽 刘畅 庞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450-3455,共6页
背景临床中,中医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有明确疗效,其起效机制和生物力学效应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应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对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进行分析,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验证中医综合疗法的作用优势。... 背景临床中,中医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有明确疗效,其起效机制和生物力学效应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应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对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进行分析,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验证中医综合疗法的作用优势。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住院治疗且入院诊断为LDH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下肢疼痛侧、基线BMI、住院时间、患者治疗前后的腰痛相关量表评分,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收集步态分析相关参数。结果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18例下肢疼痛侧在左侧,8例下肢疼痛侧在右侧,14例下肢疼痛侧为双侧。患者平均年龄(52.3±15.2)岁,平均BMI(25.2±4.2)kg/m2,平均住院时间(17.5±6.2)d。治疗后共35例有效或显效,5例无效,总体有效率为87.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升高(P<0.05);患者治疗后步频、步速、步幅、步行周期、摆动相占比、胫骨和足底冲击力升高,支撑相占比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内收外展、髋关节旋转、膝关节内外翻、膝关节旋转、踝关节旋转活动度下降(P<0.05);患者治疗后骨盆侧倾指数、骨盆侧斜指数、髋关节内收外展指数、髋关节屈伸指数、髋关节旋转指数、膝关节旋转指数、踝关节内外翻指数、踝关节屈伸指数、踝关节旋转指数升高(P<0.05)。40例LDH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在随访过程中有5例患者症状反复或再次入院治疗。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增加步行状态中的动态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突出 步态分析 中医药疗法 推拿 脊柱 针灸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医工结合的中医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疗效机制研究:思路与前景
9
作者 王旭 魏戌 +3 位作者 朱立国 冯天笑 王志鹏 师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18-4124,共7页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骨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主要优势病种。中医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现阶段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阻碍了手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化推广。医工结合是...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骨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主要优势病种。中医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现阶段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阻碍了手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化推广。医工结合是近年来相关科学技术进步与中医药现代化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全新研究思路,有助于实现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现代化,促进中医手法的国际化推广。本文将从机械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神经工程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工程技术在中医手法中的应用现状为思路,梳理近年来“医工结合”研究模式下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的现代化研究,为后续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肌肉骨骼手法 中医手法 脊柱退行性疾病 医工结合 中医药现代化 综述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和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英俊 林文桐 +2 位作者 周雪霞 薛妙君 蔡文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究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1∶1∶1比例分为中药组、针刺组、联合组,各40例。中药组予中医定向透药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针刺组予... 目的 探究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1∶1∶1比例分为中药组、针刺组、联合组,各40例。中药组予中医定向透药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针刺组予中医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联合组予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腰椎前屈活动度及患侧直腿抬高度、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中药组的75.00%、针刺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刺组、联合组的腰椎前屈活动度分别为(43.21±4.11)、(46.39±7.21)、(59.15±9.03)°,患侧直腿抬高度分别为(80.24±5.15)、(84.43±6.27)、(89.31±8.21)°。三组治疗后的腰椎前屈活动度、患侧直腿抬高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腰椎前屈活动度、患侧直腿抬高度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大于中药组及针刺组,针刺组大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刺组、联合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19±0.41)、(2.01±0.35)、(1.43±0.17)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JOA)评分分别为(15.33±2.11)、(18.29±2.37)、(22.49±2.51)分。三组治疗后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VAS评分低于中药组及针刺组,针刺组低于中药组;联合组JOA评分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针刺组高于中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的整体效果较理想,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定向透药 中医针刺 脊柱旋转复位手法 镇痛 功能
下载PDF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燕虹 何晓辉 +1 位作者 张金旋 巫依屏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6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普宁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中使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进行康复...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普宁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中使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进行康复护理的48例患者设为西医护理组,使用脊柱微调整脊手法联合中药熏药进行康复护理的32例患者设为中医护理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椎功能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疼痛指数量表(M-JOA)]、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估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腰椎活动度(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ODI评分、M-JOA评分、VAS评分、NRS评分、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ODI评分、M-JOA评分、VAS评分、NR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中医护理组低于西医护理组,两组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大于干预前,且中医护理组大于西医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低于西医护理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良好,可改善腰椎功能与腰椎活动度,降低疼痛感,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 中药熏药 椎间盘源性腰痛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屈留新 王鲁烨 +3 位作者 邢丽阳 高嵩 李平 柯广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门诊诊治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疗法治... 目的观察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门诊诊治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每次200mg,每日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膝行磁共振检查和浮髌试验检查,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3月采用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进行评定,用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ISOA)改善率判定疗效。结果 2组患者滑膜炎程度和关节积液程度、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除关节积液程度外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P<0.01)。2组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整脊疗法从腰部着手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一种简便而且疗效满意的方法。上腰段椎间盘移位可能是导致膝骨关节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病因 治疗 中医整脊疗法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在腰椎手法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志鹏 张晓刚 +2 位作者 赵文韬 赵希云 仝尊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中医腰椎手法在腰痛等慢性损伤性腰椎病的疼痛治疗中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但其基础研究不足是限制手法进步的重要因素。利用有限元技术能够很好地模拟各类腰椎手法的力学状况,分析其作用机制,验证假说,规范手法操作,定量、定性和优化治疗方... 中医腰椎手法在腰痛等慢性损伤性腰椎病的疼痛治疗中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但其基础研究不足是限制手法进步的重要因素。利用有限元技术能够很好地模拟各类腰椎手法的力学状况,分析其作用机制,验证假说,规范手法操作,定量、定性和优化治疗方案,为手法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通过回顾近年腰椎手法治疗的有限元研究,探讨不同腰椎手法对椎间盘、附属结构、脊柱负荷以及椎体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目前关于腰椎手法的有限元研究有待于对模拟方法进行标准化和精确化,同时可进一步推广有限元的研究思路,更好地指导中医腰椎手法的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腰椎推拿 中医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脊柱推拿生物力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义凯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推拿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推拿手法治法简便,疗效独特,脊柱推拿手法对伤科疾患与疼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虽然脊柱推拿临床应用广泛,但基础研究薄弱。本文从脊柱推拿手法作用的"力"本质... 推拿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推拿手法治法简便,疗效独特,脊柱推拿手法对伤科疾患与疼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虽然脊柱推拿临床应用广泛,但基础研究薄弱。本文从脊柱推拿手法作用的"力"本质及其与手法"形"关系、脊柱推拿所致咔哒声响、脊柱推拿时髓核内压力的实时监测、推拿对椎管内结构影响以及推拿时脊椎结构在空间位置上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这为更加科学地阐述脊柱推拿的作用机制提供坚实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学 脊柱推拿 生物力学 中医
下载PDF
《医宗金鉴》对张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亮 黄会保 +2 位作者 司马雄翼 张伟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44-47,共4页
《医宗金鉴》是清代由政府组织编写的综合性医学丛书,其立论精辟,尤重实用,对后世影响甚大。湖南岳阳张氏正骨始于清末,在张氏正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并结合了《医宗金鉴》等医学著作和民间特色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体现了创新,强调&qu... 《医宗金鉴》是清代由政府组织编写的综合性医学丛书,其立论精辟,尤重实用,对后世影响甚大。湖南岳阳张氏正骨始于清末,在张氏正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并结合了《医宗金鉴》等医学著作和民间特色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体现了创新,强调"筋骨并重,内外调和"、"去瘀生新,气血相和",逐渐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的张氏正骨学术思想。本文着重探讨《医宗金鉴》对湖南岳阳张氏正骨相关学术思想和实际应用的影响。认为张氏正骨流派在正骨手法、内外方药、针推技术等方面继承了《医宗金鉴》主要的学术理念,并不断发展创新骨伤技术方法、药物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宗金鉴》 中医骨伤 岳阳张氏正骨 学术思想 筋骨并重 手法相和 气血相和
下载PDF
马骨续筋胶囊联合中医手法复位孟氏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冰冰 李国梁 《河北中医》 2022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目的观察马骨续筋胶囊联合中医手法复位孟氏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下肢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创伤骨科胫腓骨骨折住院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7... 目的观察马骨续筋胶囊联合中医手法复位孟氏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下肢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创伤骨科胫腓骨骨折住院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71例。传统组给予中医手法复位孟氏架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加用马骨续筋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关节活动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18%(69/71),传统组总有效率85.92%(61/71),联合组疗效优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患肢最早负重时间均较传统组缩短(P<0.05)。治疗后2组压痛、瘀斑、肿胀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均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高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3%(3/71),传统组5.63%(4/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孟氏架固定术后加用马骨续筋胶囊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骨科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骨折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熊海荣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1期2002-200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研究组给予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研究组给予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7.3%,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良 李念虎 +1 位作者 徐展望 李国弼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3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双盲选法将该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纳入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开放复位+穿针固定治疗,研究组安排予以中医正骨手...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双盲选法将该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纳入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开放复位+穿针固定治疗,研究组安排予以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闭合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研究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组间治疗30 d以及90 d后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研究组评分(59.84±4.46)分、(86.03±6.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0.67±3.95)分、(75.66±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5、8.279,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研究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医正骨手法在其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加快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正骨手法 治疗效果 复位效果 并发症 肘关节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家金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眩晕评分...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眩晕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眩晕缓解得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骨伤手法 中药内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中医骨伤手法教学探索
20
作者 韦理 周学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7期31-33,共3页
中医骨伤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中医骨伤科疾病中的伤科疾病、筋伤疾病和骨病均需要骨伤手法技能。中医骨伤科学以理论教学、实训、临床见习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实情的需要,2020年初广... 中医骨伤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中医骨伤科疾病中的伤科疾病、筋伤疾病和骨病均需要骨伤手法技能。中医骨伤科学以理论教学、实训、临床见习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实情的需要,2020年初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的中医骨伤手法教学采用了微课学习、线上理论教学、线下实训、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骨伤手法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