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二甲双胍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事件的作用:一项Met-Lupus研究的事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耿时凯 张乐 +4 位作者 王慧静 吕良敬 万伟国 孙芳芳 叶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目的·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Met-Lupus)的基础上探索二甲双胍对中/低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感染防护作用。方法·Met-Lupus研究的140例受试者被随机分为... 目的·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Met-Lupus)的基础上探索二甲双胍对中/低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感染防护作用。方法·Met-Lupus研究的140例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67例)和安慰剂组(73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二甲双胍或安慰剂;二甲双胍目标剂量为1500 mg/d,分3次口服。记录12个月随访期内SLE患者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感染事件的类型、感染持续时间、感染严重程度,以及发生感染时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发生和未发生感染事件受试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比较发生感染的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和使用安慰剂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二甲双胍与感染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生存分析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无感染生存时间。结果·在12个月随访期末,未发生感染事件受试者的二甲双胍使用率(65.9%)显著高于发生感染事件的受试者(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其他基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在感染和非感染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甲双胍的使用是减少SLE患者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23,P=0.033)。感染患者中,二甲双胍组的严重感染率较安慰剂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vs 12.5%,P=0.466)。进一步分析显示,二甲双胍组受试者的感染持续时间[7.0(6.0,11.8)d]显著短于安慰剂组[10.0(7.0,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同时,二甲双胍组受试者C反应蛋白水平[2.5(2.4,6.4)mg/L]也呈现低于安慰剂组[4.5(2.5,8.9)mg/L]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生存分析表明,二甲双胍受试者的无感染生存时间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HR=0.527,95%CI 0.294~0.945,P=0.036)。结论·二甲双胍对轻/中度SLE患者可能具有潜在的减少感染事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甲双胍 感染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浓度水平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朝美 杨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11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浓度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SLE的患者92例,年龄范围20-66岁。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进行活动性评估,...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浓度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SLE的患者92例,年龄范围20-66岁。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进行活动性评估,其中SLE活动期患者26例,非活动期患者66例。选取体检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SAA、HS-CRP水平。结果 SLE患者SAA浓度8.48±5.08mg/L,明显高于正常组SAA浓度3.14±1.4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期患者SAA浓度24.01±4.97mg/L,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期患者SAA浓度3.23±2.62mg/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SAA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与疾病是否活动期相关,可协助临床对SLE患者的诊断、分期和治疗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病变
下载PDF
养阴清热活血中药结合西药调节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Th1/Th2平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薇薇 苏晓 +6 位作者 高龙 杨旭鸣 唐华燕 夏嘉 张娜 顾明珠 姚重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活血中药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从调节Th1/Th2平衡的角度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活血中药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从调节Th1/Th2平衡的角度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中医证候积分、SLE-DAI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LE-DAI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IL-2水平升高(P<0.01),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优势(P<0.01)。结论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总体疗效良好,可能通过提高血清IL-2水平,进而调节Th1/Th2平衡,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清热活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 THL TH2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型及用药规律演变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雷鸣 朱正阳 +2 位作者 范永升 谢冠群 包洁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5期20-25,共6页
目的:基于文献整理探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演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SLE的相关文献,时间限定为从数据库... 目的:基于文献整理探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演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SLE的相关文献,时间限定为从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7月。对证型及药物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25篇,总结归纳高频证型11个,出现频次最高的五个证型分别为热毒炽盛证、脾肾两(阳)虚证、阴虚内热(火旺)证、肝肾两(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累计频率62.11%。1965-2018年间,阴虚内热(火旺)证呈明显增长趋势;热毒炽盛证、脾肾两(阳)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在1965-2010年间呈增长趋势,在2011-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肝郁气滞(脾虚)证在1965-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其余证型均呈动态波动。涉及组方1522个,药物309味,使用15910次,总使用频率最高的5味药分别为生地黄、牡丹皮、茯苓、黄芪、甘草,总累计频率16.42%。使用频率最高药类为清热药和补虚药;生地黄、牡丹皮等清热药的使用频率趋势与热毒炽盛证保持一致,不同年份高频用药大致相似,用药频率存在较小差异。结论:SLE在内以阴阳亏虚为主,在外与热毒侵袭相关,属于本虚标实,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药物使用等紧密相关,治当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益气养阴,并结合个人体质及环境变化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证型演变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祛瘀滋阴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伟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X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祛瘀滋阴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强的松(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771),重度期,≥1mg/(kg.d)+标准环磷酰胺冲击疗法... [目的]观察祛瘀滋阴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强的松(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771),重度期,≥1mg/(kg.d)+标准环磷酰胺冲击疗法(5mg/m2体表面积,1次/4周);轻中度期,5mg/(kg.d);稳定期,<15mg/d;红斑明显,抗疟药;关节痛明显,非甾体抗炎药,2次/d,口服。治疗组50例清热养阴,补益肝肾,方选祛瘀滋阴汤,玄参15g,生地、麦冬、知母、黄柏各10g,金银花12g,地骨皮、青蒿各9g,生甘草6g。肝肾不足,熟地、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苔薄舌淡,脉弱,加当归、白芍、菊花、地龙;手足冰凉,苔薄白,脉沉细,加黄芪、赤芍、红花、桂枝、鸡血藤、去知母、黄柏、金银花、地骨皮;油腻性脱屑,加生山楂,侧柏叶、土太黄、车前子,水煎服,2剂/d,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疾病缓解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8.0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2.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缓解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滋阴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祛瘀滋阴汤 强的松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水平与肾脏并发症相关性探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邬锐 苏江 +1 位作者 陈栖栖 周彬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水平与肾脏并发症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收集系统红斑狼疮患者121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并发症分为甲组(患有狼疮性肾炎)42例和乙组(未患有狼疮性肾炎)79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水平与肾脏并发症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收集系统红斑狼疮患者121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并发症分为甲组(患有狼疮性肾炎)42例和乙组(未患有狼疮性肾炎)79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与肾脏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甲组TC,TG,LDLC含量高于对照组,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乙组与对照组TC、TG、LDLC、HDLC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TC,TG含量高于乙组,HDLC含量低于乙组,TG,TC,LDLC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肾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水平与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TG、TC、LDLC水平异常增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脂水平 肾脏并发症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