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视角下房地产贷款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溢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龙剑友 谢赤 +1 位作者 王威忆晴 胡扬斌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基于Credit Metrics模型动态度量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运用双重ΔCoVaR模型分析框架量化其对单家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将总体溢出分解为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考量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导途... 基于Credit Metrics模型动态度量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运用双重ΔCoVaR模型分析框架量化其对单家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将总体溢出分解为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考量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导途径。结果显示:一方面,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近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对银行业风险溢出显著,尤其是大规模债务违约和新冠疫情的爆发加剧了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间接溢出大于直接溢出,且高(低)系统重要性银行产生了更大的间接(直接)溢出,表明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由于与其他银行的业务联系密切,其贷款信用风险更易引发银行业内的连锁反应从而间接刺激风险爆发;低系统重要性银行因为依赖少数大型客户贷款,面临信用丢失时缺乏强劲的风险缓冲能力,更可能直接对银行业的稳定造成显著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贷款 信用风险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风险溢出效应 系统重要性银行
下载PDF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基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美琦 曹源芳 陈正玉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3,72,共10页
基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35家银行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对其风险承担产生影响,并且绿色信贷... 基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35家银行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对其风险承担产生影响,并且绿色信贷规模的扩大能够降低银行风险;不同规模的银行受绿色信贷的影响也不一样,实证研究主要比较了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研究显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承担受到绿色信贷的影响相对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风险 异质性 系统重要性银行
下载PDF
如何在浙江政府产业基金中发挥系统重要性银行作用
3
作者 范伟珍 《浙江金融》 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政府产业基金是各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金融体系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力量。浙江经济有着政府产业基金发展并引导反哺产业转型的先天条件,...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政府产业基金是各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金融体系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力量。浙江经济有着政府产业基金发展并引导反哺产业转型的先天条件,而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规模、业务复杂性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衔接中都举足轻重,两者结合能在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提供浙江样本。本文将从银行如何在浙江政府产业基金中发挥作用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产业基金 实体经济 系统重要性银行
下载PDF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外源性资本补充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莹 《西部金融》 2023年第1期34-40,共7页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净息差持续收紧,利润增速放缓,内源性资本补充受到限制,外源性融资仍是D-SIBs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方式。2022年我国19家D-SIBs1通过定增、可转债转股、二级资本债、永续债...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净息差持续收紧,利润增速放缓,内源性资本补充受到限制,外源性融资仍是D-SIBs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方式。2022年我国19家D-SIBs1通过定增、可转债转股、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合计补充资本金超10000亿元。但总体来看,当前仍面临可转债转股率过低、部分D-SIBs需要继续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资本补充工具较缺乏的压力,基于此提出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资本充足率 外源性资本补充
下载PDF
宏观审慎资本约束对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凡璠 潘凌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0-108,共9页
通过构建宏观审慎资本监管框架下的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的模型,考察在《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前后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变化,进一步根据重要性将银行分成两个梯队,分析不同的监管条件对于不同系统重要性的银行风险和资本调整的影响,研究发... 通过构建宏观审慎资本监管框架下的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的模型,考察在《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前后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变化,进一步根据重要性将银行分成两个梯队,分析不同的监管条件对于不同系统重要性的银行风险和资本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本监管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调整,更高的资本监管要求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增强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2)根据宏观审慎资本监管对不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研究结果,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尚不存在利用“大而不能倒”的地位来进行恶意竞争,但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存在资本补充压力,会偏向选择采用调整风险达到更严格的资本要求;(3)不管是宏观审慎管理还是微观审慎管理都要重视贷款集中度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4)监管部门可以按照商业银行对银行体系的风险贡献来实行差异化资本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资本约束 银行风险管理 系统重要性银行
下载PDF
基于指标法评估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 被引量:60
6
作者 巴曙松 高江健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8-56,共9页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评估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动态和国际比较,然后结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和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评估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动态和国际比较,然后结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和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根据此方法,确定了目前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并研究了危机前后各银行系统重要性及来源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 银行 指标法
下载PDF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来自2006-2010年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强 吴敏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9-42,8,共5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具有负外部性特征,并且由于规模、复杂度与系统相关度在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其无序破产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包括核心金融功能的中断、金融服务成本急剧增加等在内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可能危及金融稳定、损害实体... 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具有负外部性特征,并且由于规模、复杂度与系统相关度在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其无序破产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包括核心金融功能的中断、金融服务成本急剧增加等在内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可能危及金融稳定、损害实体经济的银行。通过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评估,得出其主要影响指标包括银行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与负债是最重要的关联性指标,衍生金融资产与负债是最重要的复杂性指标。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结果显示,假定阀值为5%,则全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属于系统重要性银行,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全部城市商业银行则不属于系统重要性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熵值法 关联性 复杂性
下载PDF
金融包容理念下的中国银行监管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晓燕 王晓婷 沈沛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3,共8页
金融包容作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新理念,是平衡金融体系安全、效率和公平的标准。以金融包容理念下当前中国银行监管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面板模型,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末至2014年末数据... 金融包容作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新理念,是平衡金融体系安全、效率和公平的标准。以金融包容理念下当前中国银行监管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面板模型,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末至2014年末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监管标准的变化反而降低了全体样本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安全,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当前急需树立包容性监管理念,以金融包容理念来构建金融监管体系,将提高金融包容与维护银行体系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加贫困低收入人群多种金融包容服务为目标,大力发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等机构,并实行监管差异化,加强监管有效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包容 金融监管 系统重要性银行 非系统重要性银行
下载PDF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预期损失分解视角 被引量:20
9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赵进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122,共13页
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整体预期损失作为系统风险的度量,使用成分预期损失法利用市场数据将系统风险分解为单个机构的系统风险贡献,以此作为系统重要性指数,评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水平... 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整体预期损失作为系统风险的度量,使用成分预期损失法利用市场数据将系统风险分解为单个机构的系统风险贡献,以此作为系统重要性指数,评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水平,并分析其系统重要性指数的动态特征,计算其对系统风险的贡献百分比,最后从规模、可替代性、复杂性与关联性的角度分析影响我国上市银行系统重要性水平的因素,并给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银行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成分预期损失 系统风险
下载PDF
基于系统整体性的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建刚 马亚芳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共6页
从系统整体出发,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诱发机制进行分析,考察系统外部冲击和系统内部传染两种诱因作用下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在此基础上,构造出银行的内部脆弱程度指标,以反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对单家银行的影响程度;并在测算系统性风... 从系统整体出发,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诱发机制进行分析,考察系统外部冲击和系统内部传染两种诱因作用下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在此基础上,构造出银行的内部脆弱程度指标,以反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对单家银行的影响程度;并在测算系统性风险时同时考虑了相关银行和其存款客户遭受的损失,根据这两方面的损失采用夏普利值计算各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以此评估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及其与其他银行的关联性是影响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整体性 夏普利值 系统重要性 系统性风险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指数:一种新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鸣 陈福生 《金融监管研究》 2012年第10期14-30,共17页
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SIBs)的监管已成为金融监管层的共识,但是各界对于SIBs的确定标准和方法则没有达成一致,包括BCBS(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在内的重要研究机构,对其评估方法仍处于完善之中。本文在BCBS和Zhou等思想的基础上经研究认为... 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SIBs)的监管已成为金融监管层的共识,但是各界对于SIBs的确定标准和方法则没有达成一致,包括BCBS(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在内的重要研究机构,对其评估方法仍处于完善之中。本文在BCBS和Zhou等思想的基础上经研究认为,在进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时必须要考虑银行规模和关联传染两方面的因素。本文分别采用客观赋权法的熵权模型和对变量分布不做要求的Spearman相关级数,研究了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规模重要性和关联重要性,最后综合构建了一个新的CSⅡ指数,并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与启示。此思路为一个新的系统重要性评估方法,相对来说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重要性 评估
下载PDF
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评估——基于指标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卫东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5,125,共8页
本文阐述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由来以及评估银行系统重要性的指标法的演变过程,运用指标法分别按照国内和国际标准对目前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进行了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是中... 本文阐述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由来以及评估银行系统重要性的指标法的演变过程,运用指标法分别按照国内和国际标准对目前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进行了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是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交通银行在中国上市银行中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单独处于第二梯队,但从国际标准计算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明显大于其它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这也说明了同一家银行在不同的金融系统内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大小是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 系统重要性银行 指标法 评估
下载PDF
不良贷款约束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Luenberger指数的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姜永宏 蒋伟杰 《南方经济》 CSSCI 2014年第4期62-79,共18页
借助Luenberger指数法,本文测度了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1年间考虑不良贷款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不考虑坏产出约束时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高估问题。与以往结论不同,我们发现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退步了3... 借助Luenberger指数法,本文测度了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1年间考虑不良贷款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不考虑坏产出约束时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高估问题。与以往结论不同,我们发现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退步了3.00%,7年间累积退步18.01%。从分类角度看,国有银行对不良贷款管理效率较差,但应对冲击能力强;股份制银行机制灵活,能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扩张;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区域优势,可对贷款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本研究对中国银行业监管与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ENBERGER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商业银行 系统重要性
下载PDF
区域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14
作者 曲昭光 范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0-80,共11页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主体地位,银行业市场结构不仅决定了银行业的效率,而且对金融体系稳定性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具有更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其效应。研究采用省域面板数据以区域系统重要...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主体地位,银行业市场结构不仅决定了银行业的效率,而且对金融体系稳定性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具有更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其效应。研究采用省域面板数据以区域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稳定性指标作为区域金融稳定的代理指标,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在区域层面上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银行业集中度提高会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支持集中—风险假说,并且这种关系在区域间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应继续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增强银行业竞争性,促进银行业创新,增进银行业效率,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也有利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同时,应针对区域特点,实施区域差异化改革政策,更有利于区域金融发展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市场结构 金融稳定 系统重要性银行
下载PDF
“系统重要性银行恢复与处置计划”述评及启示 被引量:5
15
作者 康书生 周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5,共4页
恢复和处置计划又称为"生前遗嘱",是由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的在危机时期如何应对相关问题的实施计划。恢复和处置计划是保证系统重要性银行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持续性提供关键金融服务;或在终止这些服务时,确保不对系统造成负外... 恢复和处置计划又称为"生前遗嘱",是由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的在危机时期如何应对相关问题的实施计划。恢复和处置计划是保证系统重要性银行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持续性提供关键金融服务;或在终止这些服务时,确保不对系统造成负外部性影响,从而实现系统稳定的一系列措施。我国应关注外资银行RRP实施方案对在华子行的影响;探索中资银行RRP,为其海外发展创造条件;建立健全破产处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恢复和处置计划 合同式自救 问题机构救助 市场失灵 金融稳定论坛 金融服务 外资银行
下载PDF
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市场约束真的有效吗——基于9起监管事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忠阳 许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74,共15页
由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存在"大而不倒"效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进而降低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直是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巴塞尔协议第三支柱市场约束这一角度,采用事件研究法,针对我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由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存在"大而不倒"效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进而降低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直是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巴塞尔协议第三支柱市场约束这一角度,采用事件研究法,针对我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股票收益对于2011—2015年期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稳定理事会以及中国银监会发布的G-SIBs名单和出台SIBs监管政策等共9次监管事件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将我国进入G-SIBs名单和未进入该名单的上市银行进行了对比,旨在研究监管政策的出台是否影响了市场对于该类机构的预期,即是否起到了市场约束的效果。结果表明,其中仅有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更新后监管要求这一事件对相关G-SIBs股票收益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他8次事件均未使相关银行股票产生显著的负异常收益。这表明在大部分情况下,市场约束在对我国SIBs的监管中并未起到显著作用,未达到降低该类银行道德风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大而不倒 市场约束 系统性风险 事件研究法
下载PDF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计提机制研究基于Copula-CoVaR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凌遥 蒋晓泉 费紫微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CoVaR风险度量框架的基础上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计提机制,旨在将风险溢出与资本计提挂钩。运用Copula-CoVaR模型测算商业银行对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考虑到额外的资本对溢出风险吸收作用,在控制每一家银行对银行系统的风险... 在CoVaR风险度量框架的基础上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计提机制,旨在将风险溢出与资本计提挂钩。运用Copula-CoVaR模型测算商业银行对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考虑到额外的资本对溢出风险吸收作用,在控制每一家银行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一致的基础上确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进而确定对应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的计提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CoVaR模型 风险溢出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
下载PDF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最新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军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2,共4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稳定理事会在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方面有很多要求。积极推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银行的...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稳定理事会在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方面有很多要求。积极推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银行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监管政策 监管强度 抵御风险 安全稳健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分析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兰祥 王燕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02-104,121,共4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市场指标法,二是模型法.市场指标法多采用等权重法对五到六个指标进行测算综合,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未作区分.通过将熵值法与专家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基于方差最大化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主客... 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市场指标法,二是模型法.市场指标法多采用等权重法对五到六个指标进行测算综合,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未作区分.通过将熵值法与专家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基于方差最大化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反映了指标重要性的差异,充分暴露了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依据新型组合赋权法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权重测算,强调了关联性和复杂性指标的重要性.提出三项政策建议:一是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体系与量化标准;二是实行差异化监管;三是健全危机处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 系统重要性银行 方差最大化
下载PDF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进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蔚 《西部金融》 2016年第5期45-50,共6页
2015年11月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lobal Systemic Important Banks,G-SIBs)名单,中国建设银行首次位列其中。至此,中国的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榜上有名。随着2014年11... 2015年11月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lobal Systemic Important Banks,G-SIBs)名单,中国建设银行首次位列其中。至此,中国的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榜上有名。随着2014年11月出台的关于总损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TLAC)的要求,G-SIBs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对我国银行的经营和监管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国际金融监管动态,介绍了TLAC新规的内容及其与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LAC资本和债务工具的品种、特点,评估实施新规后引发的TLAC工具供需情况及对银行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我国应对TLAC规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系统重要性银行 总损失吸收能力 监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