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he Syzygium aromaticum L. extract on antioxidation and inhibi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 被引量:1
1
作者 Da Eun Kim Yeon Sil Hwang +3 位作者 Bo Yoon Chang Dae Sung Kim Hyoung Kwon Cho Sung Yeon Kim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9年第2期53-59,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smetic potential of Syzygium aromaticum L.(S. aromaticum L.) and to determine its antioxidant and anti-wrinkling effects. Methods: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ugenol comp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smetic potential of Syzygium aromaticum L.(S. aromaticum L.) and to determine its antioxidant and anti-wrinkling effects. Methods: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ugenol component was quantitat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 aromaticum L. was analyzed by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 scavenging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like activities. To determine cell viability, elastase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 activity,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S68) were treated with S. aromaticum L.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 aromaticum L.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ed MMPs expression in HS68 was analyzed by realtime-PCR. Results: The eugenol content was confirmed in S. aromaticum L. S. aromaticum L. was observed to have high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like activity. S. aromaticum L. had no cytotoxicity against the HS68 and dose-dependently increased elastase inhibition. Moreover, S. aromaticum 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MP-1 content and inhibited gene levels of MMP-1, MMP-2, MMP-3 and MMP-9. Conclusio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 aromaticum L. has great potential as a cosmeceutical ingredient with antioxidant and antiwrinkling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zygium aromaticum l Antioxidant ANTI-AGING ElASTAS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下载PDF
NaCl处理对刺槐和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崔竣岭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11期31-33,共3页
设置0.2%、0.4%、0.6%和0.8%4种浓度的NaCl溶液,对刺槐和丁香种子的萌发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刺槐和丁香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刺槐种子的耐盐性比丁香种子的... 设置0.2%、0.4%、0.6%和0.8%4种浓度的NaCl溶液,对刺槐和丁香种子的萌发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刺槐和丁香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刺槐种子的耐盐性比丁香种子的耐盐性强,刺槐种子能忍耐的盐胁迫浓为0.6%以下,丁香种子能忍耐的盐胁迫浓为0.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刺槐种子 丁香种子 耐盐性 发芽势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下载PDF
天然防腐剂的提取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周和 徐燕 吴传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74,77,共3页
从丁香、甘草及迷迭香中提取抑菌防腐物质,并研究其抑菌效力、最低抑菌浓度(MIC)、活性pH范围及热稳定性等性能。经组合后应用于酱油防腐,以取代苯甲酸,存放两个月后检测卫生指标,全部合格。
关键词 天然防腐剂 提取 丁香 甘草 迷迭香 酱油 酿造 应用
下载PDF
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晨曦 梁逸曾 李晓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81-385,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得益于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从丁香花蕾与丁香果实中共鉴定了46种化合物。其中从丁香果实挥发油中鉴定了4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54%;从丁香花...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得益于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从丁香花蕾与丁香果实中共鉴定了46种化合物。其中从丁香果实挥发油中鉴定了4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54%;从丁香花蕾挥发油中鉴定出30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8.418%。2,3,4trimethoxyacetophenone和2methoxy4[2propenyl]phenolacetate为首次从丁香挥发油中鉴定得到。两种已经确认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丁子香酚和石竹烯在丁香果挥发油分别为22.667%和7.147%,而在丁香花蕾挥发油中含量分别为和57.133%和14.408%,二者在相对含量上差异较大。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十分敏感,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敏感。而丁香花蕾挥发油对所有试验菌株都比丁香果挥发油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活性,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前者丁子香酚和石竹烯含量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丁香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何衍彪 詹儒林 赵艳龙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394-397,404,共5页
初步研究了几种植物(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和引起香蕉枯萎病的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菌株(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 初步研究了几种植物(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和引起香蕉枯萎病的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菌株(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及丁香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香蕉枯萎病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进行了研究。离体检测结果表明,丁香等植物乙醇提物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及香蕉枯萎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芒果炭疽病抗药性菌株对供试植物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抗药性。其中丁香、石菖蒲、花椒提取物抑菌作用尤为明显。丁香4种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在1mgDW/mL浓度下对芒果炭疽病菌及香蕉枯萎病菌相对抑制率达86%以上,说明丁香抑菌物质丰富。其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及香蕉枯萎病菌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40mgDW/mL、0.54mgDW/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芒果炭疽病菌 香蕉枯萎病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公丁香中多种金属元素的ICP-AES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胜帮 郭玉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39-1341,共3页
探讨公丁香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采用湿法硝酸-双氧水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试样中钾、镁及多种微量元素铅、铜、铁、铬、锌、锰等的方法。其检出限为0.0004~0.0954μg·mL^-1,... 探讨公丁香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采用湿法硝酸-双氧水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试样中钾、镁及多种微量元素铅、铜、铁、铬、锌、锰等的方法。其检出限为0.0004~0.0954μg·mL^-1,变异系数为0.4%~4.9%,回收率在91.8%-112.2%,结果令人满意。发现中药公丁香中含有比较丰富的锰元素,微量元素在中药中可能起到一定的药理作用,用ICP-AES测定中药中微量元素以评价中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微量元素 公丁香 HNO3-H2O2消解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龙眼主要致腐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志红 朱新辉 宋洪波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6-230,共5页
从低温贮藏的腐烂龙眼果实中分离主要致腐真菌,并以丁香、甘草、花椒和高良姜4种常见药食两用植物为试验材料,对主要致腐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从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及有效的提取方法,然后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 从低温贮藏的腐烂龙眼果实中分离主要致腐真菌,并以丁香、甘草、花椒和高良姜4种常见药食两用植物为试验材料,对主要致腐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从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及有效的提取方法,然后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龙眼的致腐真菌主要是龙眼拟茎点霉菌,丁香提取物对该菌抑制效果最好;而且在室温下,用75%乙醇震荡提取48 h所得丁香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丁香提取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 L-1,最小杀菌浓度为12.50 mg·m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龙眼拟茎点霉 丁香 有机溶剂提取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丁香抑菌作用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高翔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23,共3页
丁香是调味品中常用的香辛料之一,安全无毒,对食品的腐败菌以及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其抑菌因子主要是丁香酚,与微生物某些酶的活性基团结合,破坏正常的代谢功能,从而影响菌体的生长;丁香提取物在酱油、果蔬以及肉制品应用... 丁香是调味品中常用的香辛料之一,安全无毒,对食品的腐败菌以及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其抑菌因子主要是丁香酚,与微生物某些酶的活性基团结合,破坏正常的代谢功能,从而影响菌体的生长;丁香提取物在酱油、果蔬以及肉制品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保鲜效果,丁香是值得研究和开发的天然防腐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抑菌机理 抑菌效果 食品保鲜
下载PDF
香辛料提取物对枇杷灰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志红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5-87,共3页
本文以生姜、辣椒、花椒和丁香四种常用食用香辛料为原料,用水煎剂法提取其有效成分,采用牛津杯法对枇杷灰斑病的病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水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丁香抑菌效果最好,所以选取丁香作为药剂做进一步... 本文以生姜、辣椒、花椒和丁香四种常用食用香辛料为原料,用水煎剂法提取其有效成分,采用牛津杯法对枇杷灰斑病的病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水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丁香抑菌效果最好,所以选取丁香作为药剂做进一步试验。将丁香水煎剂配制成不同浓度,分别进行枇杷灰斑病菌丝体生长抑制试验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DPS软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抑制菌体生长机率值(y)与丁香对数浓度(x)回归方程式y=3.6437+1.2979x,抑制孢子萌发机率值(y)与丁香对数浓度(x)回归方程式y=0.3182+2.7846x。说明丁香对枇杷灰斑病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灰斑病 丁香 水提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对丁香园裸地或麦冬土壤浸提液的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志宇 季联琦 +3 位作者 郭继承 梁银萍 高文俊 许庆方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1702-1709,共8页
为了探讨麦冬缓解丁香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效应,为丁香园草坪建植提供新思路,为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参考,通过制备未灭菌或灭菌的丁香园裸地和丁香园麦冬土壤浸提液,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土壤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 为了探讨麦冬缓解丁香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效应,为丁香园草坪建植提供新思路,为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参考,通过制备未灭菌或灭菌的丁香园裸地和丁香园麦冬土壤浸提液,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土壤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化感综合效应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未灭菌的丁香园裸地、丁香园麦冬土壤浸提液处理的草地早熟禾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根长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灭菌的丁香园裸地土壤浸提液处理的草地早熟禾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根长以及SOD、POD和CAT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灭菌的丁香园麦冬土壤浸提液处理的草地早熟禾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先升高后降低,苗长、根长逐渐降低,SOD、P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除灭菌的丁香园裸地土壤浸提液处理外,其余土壤浸提液处理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作用均表现低促高抑,且高质量浓度未灭菌土壤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作用低于灭菌土壤浸提液处理,丁香园裸地土壤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抑制作用高于丁香园麦冬土壤浸提液,麦冬可能起到了缓解丁香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丁香 麦冬 土壤浸提液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靖 张志旭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7-90,共4页
以丁香为材料,对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成分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GC-MS法对比分析了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获得的丁香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40℃,... 以丁香为材料,对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成分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GC-MS法对比分析了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获得的丁香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40℃,萃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丁香挥发油的得率为18.65%,与超临界CO_2萃取(SCF)得到的丁香挥发油相比得率相当,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小。这表明亚临界丁烷适用于丁香挥发油的高效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丁烷萃取 丁香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法)
下载PDF
丁香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世荣 《海峡药学》 2009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建立丁香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在490nm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萄糖在0.00994~0.04964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35.5543C+0.0158,r=0.9997,平均回收率99.4%,RSD为1.97... 目的建立丁香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在490nm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萄糖在0.00994~0.04964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35.5543C+0.0158,r=0.9997,平均回收率99.4%,RSD为1.97%。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多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丁香蒲桃果实母丁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培艺 王春杰 +2 位作者 于欢 刘芳 唐生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80-3285,共6页
目的研究丁香蒲桃Syzygium aromaticum的果实母丁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采用MS、^(1)H-NMR、^(13)C-NMR、DEPT、HSQC、HMBC、COESY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研究丁香蒲桃Syzygium aromaticum的果实母丁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采用MS、^(1)H-NMR、^(13)C-NMR、DEPT、HSQC、HMBC、COESY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母丁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5-三羟基-3-甲基苯乙酮-1-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1)、triterpenoster(2)、积雪草酸(3)、齐墩果酸(4)、山楂酸(5)、熊果酸(6)、花椒油素(7)、methylxanthoxylin(8)、母丁香酚(9)、没食子酸(10)、没食子酸甲酯(11)、丁香酚(12)、萎叶醇(13)、β-氧化石竹烯(14)、去氢双丁香酚B(1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母丁香酚A;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7~8、1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9为苯乙酮类成分,2~3为乌苏烷型三萜类成分,4~5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类成分,12~13、15为苯丙素类成分,14为倍半萜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蒲桃 母丁香酚A triterpenoster 花椒油素 没食子酸甲酯 去氢双丁香酚B
原文传递
大黄和丁香提取物对花生油抗氧化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斌 杨文彬 曾柏全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3,217,共4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利用大黄和丁香的提取物,以花生油作为抗氧化对象,进行大黄中蒽醌甙和丁香鞣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提取物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当功率比15(30)%、提取时间15min、提取温度60(70)℃、固液比1:15时,丁香(大... 采用超声波技术,利用大黄和丁香的提取物,以花生油作为抗氧化对象,进行大黄中蒽醌甙和丁香鞣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提取物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当功率比15(30)%、提取时间15min、提取温度60(70)℃、固液比1:15时,丁香(大黄)的提取率最佳,其提取物混合比例为5:95时抗氧化能力最好,对油脂的抗氧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丁香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丁香药材的考证 被引量:6
15
作者 常晖 马存德 +2 位作者 王二欢 杨祎辰 詹志来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本草考证经典名方中所用丁香药材的名称、基原、功效、产地、品质、采收、加工等,理清古今关系,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古代医书方剂中的丁香药材来源一致,且与本草书籍中记载...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本草考证经典名方中所用丁香药材的名称、基原、功效、产地、品质、采收、加工等,理清古今关系,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古代医书方剂中的丁香药材来源一致,且与本草书籍中记载丁香药材的主治功效一致。丁香的别名相对较少,多称之“公丁香”。丁香历代均为进口药材,古今丁香主产地一致,为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丁香的品质主要以其挥发油的含量高低作为评定标准,以个大、粗壮、色红棕、油性足、能沉于水、香气浓郁、无碎末者为佳。采收时间为9月至次年3月间,当花蕾由绿转红、花瓣尚未开放时采收,采后晒干。通过考证得出历史上丁香药材的基原植物为丁子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L.M.Perry。古人将丁香花蕾称为“公丁香”或“雄丁香”,而将丁香果实称为“母丁香”、“雌丁香”、“鸡舌香”。经典名方中所载“丁香”,应为今之丁香Caryophylli Fl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丁香 丁子香 本草考证 名称 基原 功效 产地 加工 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