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付子娟 李茜 +1 位作者 鲁琳 李永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工人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工人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68),中度组(n=76),重度组(n=36);根据患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17)和预后不良组(n=63);另选取18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3、NFATc1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白细胞计数、ANGPTL3、NFATc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体积、白细胞计数、ANGPTL3、NFATc1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NGPTL3、NFATc1二者联合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效能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联合检测-ANGPTL3=3.345、Z联合检测-NFATc1=2.898,P=0.001、0.004)。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二者联合对脑梗死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素样蛋白-3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脑梗死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因子NF-AT和AP-1活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许韩师 叶任高 +3 位作者 杨岫岩 孙林 黄凌虹 林穗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08-510,共3页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NF AT和AP 1活性 ,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NF AT和AP 1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 (EMSA)。结果 :①活动期 ( 1 9例 )和缓解期 ( 1 3例 )SLE患者PBMCNF AT活性均...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NF AT和AP 1活性 ,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NF AT和AP 1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 (EMSA)。结果 :①活动期 ( 1 9例 )和缓解期 ( 1 3例 )SLE患者PBMCNF AT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5) ;活动期SLE显著高于缓解期 ( P <0 0 5)。②活动期SLE组PBMCAP 1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缓解期SLE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③血清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 ( 2 1例 )NF AT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阴性组 ( 1 1例 ) ( P <0 0 5) ,而两组患者AP 1活性无显著差异 ( P >0 0 5)。④SLE患者PB MCNF AT活性与CRP和SLEDAI呈正相关关系 ,与ESR、ANA、C3无相关关系 ;AP 1与上述各临床指标无相关关系。结论 :SLE外周血单个细胞中存在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转录因子NF AT和AP 1表达异常 ,这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 ;NF AT可能与SLE的疾病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核幼儿 活化t细胞因子 活化蛋白-1 NF-At AP-1
下载PDF
破骨细胞分化中NFATc1/miR-125a作用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丽 赵新兰 +2 位作者 雷丹丹 廖斌 秦爱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研究破骨细胞分化中miR-125a受转录因子NFATc1的调控模式及其作用机制,寻找骨代谢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配体的受体激活剂(RANKL)诱导CD_(14)^+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向破骨细胞分化。生... 目的研究破骨细胞分化中miR-125a受转录因子NFATc1的调控模式及其作用机制,寻找骨代谢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配体的受体激活剂(RANKL)诱导CD_(14)^+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向破骨细胞分化。生物信息学运算预测结合于miR-125a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过表达实验和抑制实验用于研究转录因子对miR-125a在破骨细胞分化中表达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a与其靶基因之间的结合,凝胶迁移电泳实验(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验证转录因子与miR-125a启动子区域的结合。结果凝胶迁移电泳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证明了NFATc1结合于miR-125a的启动子靶位点。过表达NFATc1抑制miR-125a的表达;抑制NFATc1的表达则升高miR-125a的表达。结论 miR-125a在作用于其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的同时受到转录因子NFATc1的负反馈调控,发挥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表明通过调控NFATc1的表达来改变miR-125a的表达,可能成为骨代谢疾病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t细胞核因子1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破骨细胞分化 转录因子 启动子
下载PDF
CD137-CD137L信号通过TRAF6/JNK/AP-1通路调控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活化T细胞核因子c1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源 王中群 +5 位作者 仲威 邵晨 李波 刘俊 李晓阳 严金川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CD137-CD137L信号是否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c-Jun氨基末端激酶/活化蛋白1(TRAF6/JNK/AP-1)途径调控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原代培养小鼠VSMC,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 目的探讨CD137-CD137L信号是否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c-Jun氨基末端激酶/活化蛋白1(TRAF6/JNK/AP-1)途径调控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原代培养小鼠VSMC,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VSMC分为6组:对照组、CD137刺激组、CD137抑制组、siTRAF6干预组、siJNK干预组、siAP-1干预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TRAF6、磷酸化JNK(p-JNK)、磷酸化AP-1(p-AP-1)、NFATc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TRAF6、p-JNK、p-AP-1、NFATc1荧光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CD137刺激组(CD137-CD137L信号激活)TRAF6、p-JNK、p-AP-1、NFAT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D137刺激组相比,CD137抑制组(CD137-CD137L信号抑制)TRAF6、p-JNK、p-AP-1、NFAT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2)采用siRNA技术分别沉默TRAF6、JNK、AP-1后,与CD137刺激组相比,siTRAF6干预组TRAF6、p-JNK、p-AP-1、NFATc1表达明显减少(P<0.05);siJNK干预组TRAF6表达无改变,而p-JNK、p-AP-1、NFATc1表达明显减少(P<0.05);siAP-1干预组TRAF6、p-JNK表达无明显改变,而p-AP-1、NFATc1表达明显减少(P<0.05)。(3)免疫荧光检测显示:CD137刺激组TRAF6、p-JNK、p-AP-1、NFATc1荧光表达量升高(P<0.05);CD137抑制组TRAF6、p-JNK、p-AP-1、NFATc1荧光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siTRAF6干预组、siJNK干预组、siAP-1干预组TRAF6、p-JNK、p-AP-1、NFATc1荧光表达量与上述蛋白表达结果一致。结论 CD137-CD137L信号可通过TRAF6/JNK/AP-1通路影响NFATc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7-CD137L信号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活化蛋白1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钠改善幼鼠变应性鼻炎和鼻黏膜组织病变及对Th1Th2的平衡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符玉水 符元证 +2 位作者 杨辉 钟丽花 霍开明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1期1596-1601,1607,共7页
目的研究18β-甘草次酸钠(18β-SGA)对变应性鼻炎(AR)幼鼠及其对Th1/Th2失衡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SD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8β-SGA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根据卵清蛋白致敏法... 目的研究18β-甘草次酸钠(18β-SGA)对变应性鼻炎(AR)幼鼠及其对Th1/Th2失衡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SD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8β-SGA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根据卵清蛋白致敏法建立AR模型。造模后进行对应给药处理,持续4周。大鼠鼻部症状根据行为学评分法进行记录;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以及IL-4、IL-5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鼻黏膜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通道蛋白5(AQP5)、NF-κ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中NF-κB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评分显著降低(P=0.002),鼻粘膜组织出现明显血管扩张、水肿和严重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现象。18β-SGA可减轻大鼠AR鼻部症状,抑制血清中IL-2、IFN-γ含量的下降及IgE、IL-4和IL-5含量的升高(P=0.001;P=0.003;P=0.008;P=0.002;P=0.002),下调鼻黏膜组织中ICAM-1、AQP5与NF-κB蛋白表达(P=0.002;P=0.004;P=0.005),并抑制p-PI3K、p-AKT及NF-κB p65的蛋白表达(P=0.006;P=0.002;P=0.002)。结论18β-SGA能减轻大鼠AR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调节体内Th1/Th2平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18β-甘草次酸钠 辅助t淋巴细胞1/辅助t淋巴细胞2 核因子-κB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后大鼠腹主动脉钙调神经磷酸酶、血浆MCP-1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熊龙根 黎德恩 董颀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内膜增生、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信号通路以及炎症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和球囊组24只。球囊损伤术后30天取材,血管组织作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学改变... 目的探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内膜增生、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信号通路以及炎症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和球囊组24只。球囊损伤术后30天取材,血管组织作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在血管壁中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结果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出现新生内膜,形成的新生内膜厚度不均。球囊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内膜增生、内膜/中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壁上钙调神经磷酸酶表达,球囊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加(P<0.05)。血浆炎症因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球囊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导致大鼠腹主动脉内膜增生,同时伴随钙调神经磷酸酶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以及血浆的炎症因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升高,提示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能在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钙调神经磷酸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活化T细胞核因子-2可介导高迁移率族蛋白B1促进白细胞介素-2转录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辉 姚咏明 +3 位作者 丁丽华 叶棋浓 宋青 盛志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 观察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转录表达中的介导作用.方法 将构建好的HMGB1和NFAT2质粒单独或共同转染人胚胎肾细胞株293T,同时转染IL-2报告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分子干... 目的 观察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转录表达中的介导作用.方法 将构建好的HMGB1和NFAT2质粒单独或共同转染人胚胎肾细胞株293T,同时转染IL-2报告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质粒对内源性及外源性NFAT2表达进行特异性抑制,观察对IL-2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293T细胞中,内源性转染实验促使IL-2报告基因活性增加到17.81±1.49,但随着siRNA质粒转染剂量从0 μg/孔逐渐增加到4.8μg/孔,IL-2报告基因活性在内源性抑制实验中降低最小到1.42±0.17,在外源性抑制实验中活性最高为54.16±5.49,受抑制后降低最小到2.97±0.34.结论 NFAT2介导HMGB1促进IL-2报告基因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活化t细胞核因子 白细胞介素-2 小RNA干扰
原文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活化T细胞核因子2之间存在直接相互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辉 姚咏明 +5 位作者 宋青 丁丽华 王晓辉 袁斌 叶棋浓 盛志勇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protein box1,HMGB1)与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factor of activating T cells2,NFAT2)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方法:首先观察HMGB1与NFAT2在细胞外的相互作用,构建pET28a(+)-HMGB1、pGEX-KG-NFAT2...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protein box1,HMGB1)与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factor of activating T cells2,NFAT2)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方法:首先观察HMGB1与NFAT2在细胞外的相互作用,构建pET28a(+)-HMGB1、pGEX-KG-NFAT2质粒,应用网织红细胞系统进行体外翻译得到带有放射性硫同位素35S的His-HMGB1融合蛋白。应用蛋白纯化技术得到的GST-NFAT2融合蛋白,利用GST-pulldown实验检验二者在体外是否可直接结合;然后观察HMGB1与NFAT2在细胞内能否直接结合,构建HMGB1和NFAT2的真核表达质粒,共同转染人胚胎肾293T细胞系,刺激之后裂解细胞,应用相应的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检测,观察二者在细胞内直接结合的情况。结果:利用GST-pull down实验及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HMGB1全长蛋白与NFAT2全长蛋白在细胞内、外有直接结合的条带,而对照组没有结合条带,说明HMGB1可与NFAT2特异性结合。结论:HMGB1与NFAT2之间存在直接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蛋白B1 活化t细胞核因子 蛋白纯化 免疫共沉淀
原文传递
调控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黄丽奋 黄俊彬 陈纯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维持免疫耐受不可或缺的T细胞亚群。Treg数量和功能的异常可以导致机体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对自身稳态产生破坏。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干扰素调节因子(IRF)4等转录因子在...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维持免疫耐受不可或缺的T细胞亚群。Treg数量和功能的异常可以导致机体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对自身稳态产生破坏。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干扰素调节因子(IRF)4等转录因子在T细胞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NFAT、BLIMP-1、IRF4对Treg的发育和功能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拟就NFAT、BLIMP-1、IRF4对Treg的调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活化t细胞核因子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