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f%T>MIC计算方法在抗生素PK/PD折点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媛 孙文霞 +4 位作者 卞其龙 刘瑜 程强 王平 刘玉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并提出一种针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f%T>MIC计算的新方法,克服原常规算法的局限性,可用于解决口服抗生素无法计算PK/PD折点的问题。方法通过研究常规PK/PD折点计算的原理及步骤,建立了一种新的f%T>MIC计算方法,并以两种算法... 目的研究并提出一种针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f%T>MIC计算的新方法,克服原常规算法的局限性,可用于解决口服抗生素无法计算PK/PD折点的问题。方法通过研究常规PK/PD折点计算的原理及步骤,建立了一种新的f%T>MIC计算方法,并以两种算法对Beagle犬静脉注射头孢他美的PK/PD折点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新算法在关键步骤上基于曲线拟合,不依赖药动学房室模型,不受房室模型和给药途径限制,与常规算法比较f%T>MIC和PTA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69。结论新的f%T>MIC计算方法,有望为各种给药途径及给药方案下时间依赖性抗生素PK/PD折点的确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折点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f%t〉mic 蒙特卡罗模拟 PtA
下载PDF
基于T>MIC简易数学模型对二室模型的拓展适用性探讨美罗培南给药方案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瑶 宋香清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考察T>MIC简易数学模型对二室模型的适用性,简化T>MIC计算过程,并据此探讨美罗培南给药方案。方法以美罗培南的推荐剂量和静脉输注时间分别为0.5h与3h设计6种临床常用方案(0.5g/次q8h0.5h、0.5g/次q8h3h、1.0g/次q8h0.5h、1.... 目的考察T>MIC简易数学模型对二室模型的适用性,简化T>MIC计算过程,并据此探讨美罗培南给药方案。方法以美罗培南的推荐剂量和静脉输注时间分别为0.5h与3h设计6种临床常用方案(0.5g/次q8h0.5h、0.5g/次q8h3h、1.0g/次q8h0.5h、1.0g/次q8h3h、2.0g/次q8h0.5h、2.0g/次q8h3h),各方案分别与美罗培南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4种MIC敏感性折点(0.5、1、2、4μg/ml)组合形成不同的T>MIC,每种方案的T>MIC又可根据简易模型和二室模型计算,结果形成不同方案下的T>MIC对子,T>MIC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简易数学模型的拓展适用性。并根据简易模型计算T>MIC%,以其达到40%~100%探讨美罗培南对不同细菌感染的给药方案。结果与结论简易模型可替代二室模型计算T>MIC,根据该模型从理论上可方便快捷地对美罗培南给药方案进行初判和模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ic 碳青霉烯 美罗培南 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
下载PDF
头孢曲松T>MIC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国新 汤远亮 张丽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0期1452-1453,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静脉滴入速度对头孢曲松T>MI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室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定头孢曲松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g·ml-1,T>MIC达标值为45%,计算头孢曲松在采用不同的...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静脉滴入速度对头孢曲松T>MI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室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定头孢曲松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g·ml-1,T>MIC达标值为45%,计算头孢曲松在采用不同的剂量和给药速度时的T>MIC,分析剂量和给药速度对T>MIC达标的影响。结果:临床常用的四种剂量都可使头孢曲松的T>MIC达标,增加给药剂量可使头孢曲松的T>MIC明显增加,而延长滴注时间对提高T>MIC的作用不明显。结论:头孢曲松可选择每日剂量一次给药,对中介细菌应将每日剂量增加至1g以上,分1 ̄2次静脉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t〉mic 达标 剂量 给药速度
下载PDF
基于T_(>MIC)计算模型评价亚胺培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丹 陈文倩 +3 位作者 王晓雪 辛文妤 崔刚 张相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105-2108,共4页
目的:利用T_(>MIC)计算模型评价不同T_(>MIC)下亚胺培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期间行亚胺培南血药浓度检测的患者107例,记录其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运用SPSS 19.0软件... 目的:利用T_(>MIC)计算模型评价不同T_(>MIC)下亚胺培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期间行亚胺培南血药浓度检测的患者107例,记录其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运用SPSS 19.0软件按T_(>MIC)计算模型计算不同给药方案下不同患者亚胺培南的T_(>MIC),依据不同T_(>MIC)分为≤40%组、>40%~70%组、>70%~100%组和>100%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亚胺培南用药持续时间、降钙素原(PCT)降低百分比。结果:纳入研究患者97例,其中≤40%组18例、>40%~70%组35例、>70%~100%组34例、>100%组10例。4组患者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亚胺培南用药持续时间分别为(10.7±2.69)、(8.71±3.48)、(8.50±4.21)、(9.00±4.87)d,PCT降低百分比分别为(37.00±28.83)%、(53.43±21.66)%、(58.67±16.53)%、(47.25±24.71)%。结论:临床使用亚胺培南进行抗感染治疗时调整治疗方案使其T_(>MIC)在>70%~100%范围内能获得较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t>mic 抗菌疗效 用药持续时间 PCt降低百分比
下载PDF
挤压温度对AZT802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范晓伟 张丁非 +3 位作者 冯靖凯 蒋璐瑶 胥钧耀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5-99,106,共6页
将铸态AZT802合金分别在350℃、380℃和400℃下挤压,随后进行T5时效处理,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AZT802镁合金挤压态和时效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挤压温度为350℃时,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同时观察到大块的条状第二相沿挤压方向析... 将铸态AZT802合金分别在350℃、380℃和400℃下挤压,随后进行T5时效处理,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AZT802镁合金挤压态和时效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挤压温度为350℃时,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同时观察到大块的条状第二相沿挤压方向析出。当挤压温度高于350℃时,挤压态合金获得均匀等轴晶粒,第二相以颗粒状形貌沿晶界均匀分布。经T5时效处理后,颗粒状Mg_2Sn相均匀分布于基体中,Mg_(17)Al_(12)相以连续相和非连续相析出,非连续析出相随时效前挤压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多。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ZT802合金在380℃下挤压,并进行175℃(3h)T5时效处理后,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挤压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卵巢癌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亚型及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学博 任红娟 +4 位作者 李松 陈芳 李英霞 渣盈冰 钮冬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587-590,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卵巢癌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亚型水平及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病人8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卵巢癌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亚型水平及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病人8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照组术后腹腔灌注化疗1次联合静脉化疗6周期,观察组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3次,并联合静脉化疗6周期,观察两组病人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1年内复发及死亡情况、治疗前后血清VEGF亚型水平及静脉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0.21±2.11)d]短于对照组[(13.79±2.57)d](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9.30%)低于对照组(25.58%)(P<0.05),观察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69.77%)亦明显高于对照组(46.51%)(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A[(102.33±16.89)μg/L]、VEGFB[(142.85±20.80)μg/L]及VEGFC[(91.33±20.64)μ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86.36±21.55)μg/L、(291.22±23.05)μg/L、(189.96±24.78)μg/L](P<0.001);治疗后观察组CD3+(0.62±0.15)、CD4+(0.51±0.15)及CD4+/CD8+(1.69±0.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55±0.11)、(0.41±0.13)、(1.45±0.20)](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细胞减灭术能够抑制卵巢癌病人血清VEGF水平的表达,提高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减少肿瘤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高温 诱发 腹腔热灌注化疗 细胞减灭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LMT-CT-LST高介电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调控
7
作者 黄先培 刘飞 +2 位作者 刘心宇 袁昌来 陈国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6-740,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0.1La(Mg_(0.5)Ti_(0.5))O_3-(0.9-x)CaTiO_3-x(Li_(0.5)Sm_(0.5))TiO_3(LMT-CT-LST,摩尔比x=0.1~0.6)系列微波介质陶瓷,并研究该系列微波介质陶瓷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微波介电性能。X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0.1La(Mg_(0.5)Ti_(0.5))O_3-(0.9-x)CaTiO_3-x(Li_(0.5)Sm_(0.5))TiO_3(LMT-CT-LST,摩尔比x=0.1~0.6)系列微波介质陶瓷,并研究该系列微波介质陶瓷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微波介电性能。X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有的LMT-CT-LST样品均为钙钛矿结构。扫描电镜(SEM)表明,随着(Li_(0.5)Sm_(0.5))TiO_3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晶粒尺寸会不断增加。当x=0.6时,有些晶粒会出现异常长大现象,这对样品的微波介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介电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Li_(0.5)Sm_(0.5))TiO_3含量从0.1增加至0.6,介电常数(εr)略微从121.56减小至117.5,而对应的品质因数(Q×f)从10 055.71GHz降低至4 042.15GHz;此外,该体系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随(Li_(0.5)Sm_(0.5))TiO_3含量的增加逐渐向负值方向移动。当x=0.6时,复合陶瓷在1 340℃烧结4h,可获得最佳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即ε_r≈117.5,Q×f≈4 042.15GHz(f=3.415 GHz),τ_f≈10.1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结构 钙钛矿 微波介电性能 (Li_(0.5)Sm_(0.5))tiO_3 复合陶瓷
下载PDF
粉末熔池耦合活性TIG焊接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勇 赵文强 张利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0-74,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活性焊接方法——粉末熔池耦合活性TIG焊(Powder pool coupled activating TIG welding,PPCATIG)。该方法采用双层气体进行焊接,内层利用惰性气体保护钨极,外层通过自动送粉装置将活性剂粉末随保护气体送入电弧-熔池区域... 提出了一种新型活性焊接方法——粉末熔池耦合活性TIG焊(Powder pool coupled activating TIG welding,PPCATIG)。该方法采用双层气体进行焊接,内层利用惰性气体保护钨极,外层通过自动送粉装置将活性剂粉末随保护气体送入电弧-熔池区域,增加熔深,提高焊接效率,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焊接。针对SUS304不锈钢进行了直流正接PPCA-TIG表面熔深,通过与传统TIG焊对比,研究了SiO_2活性剂对电弧形态、焊缝成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能使电弧等离子体收缩、熔池金属流态改变,并且焊缝熔深能达到传统TIG焊的3倍以上,焊接效率明显提高。焊缝组织主要为奥氏体和铁素体,铁素体形态以骨架状为主。焊缝抗拉强度略低于母材,但相比传统TIG焊,焊缝屈服强度略有提高,其焊缝低温冲击韧性达到了传统TIG焊的96.8%,表现出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采用该方法可有效避免活性剂粉末对钨极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粉末熔池耦合活性tIG焊 电弧 焊缝成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T_(>MIC)简易数学模型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方案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宋香清 龙明辉 杨立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1-916,共6页
目的:建立T〉MIC的简易数学模型,通过%T〉MIC理论指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以一室药动学模型为基础,建立等间隔等剂量重复静滴给药的T〉MIC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结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临床常见感染细菌的敏... 目的:建立T〉MIC的简易数学模型,通过%T〉MIC理论指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以一室药动学模型为基础,建立等间隔等剂量重复静滴给药的T〉MIC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结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临床常见感染细菌的敏感性折点计算%T〉MIC值,以%T〉MIC达到50%100%为目标阈值对不同的细菌感染设计和优化给药方案。结果:建立了一种计算简便的T〉MIC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的%T〉MIC可初评与优化临床常用方案。结论:本模型用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方案的初设与优化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ic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药动学
原文传递
基于T_(>MIC)的美罗培南的给药方案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兵 杨阳 +2 位作者 周广青 刘伟 李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建立T〉MIC超过40%的美罗培南给药设计方案。方法:估算患者药动学参数,以T〉MIC达到40%~100%为目标,利用药动学公式和简易数学法设计给药方案,比较实测Cmax、Cmin与预测值的差别,并分别计算药时曲线法和简易数学模拟法下的T〉MI... 目的:建立T〉MIC超过40%的美罗培南给药设计方案。方法:估算患者药动学参数,以T〉MIC达到40%~100%为目标,利用药动学公式和简易数学法设计给药方案,比较实测Cmax、Cmin与预测值的差别,并分别计算药时曲线法和简易数学模拟法下的T〉MIC。结果:患者预测Cmin为(1.6±0.9)μg·ml-1,实际Cmin为(1.8±1.6)μg·ml-1,预测Cmax为(23.2±8.8)μg·ml-1,实际Cmax为(26.8±13.3)μg·ml-1,预测Cmin、Cmax与实际Cmin、Cmax均具有相关性(P〈0.001,r=0.695;P〈0.001,r=0.874);患者药时曲线模拟法的T〉MIC与简单数学模拟法的T〉MIC具有高相关性(P〈0.001,r=0.968),校正公式为:Y=1.116 X-12.28。30例患者中仅有2例的T〉MIC没有达到目标范围。结论:本方案简便,快捷,可用于临床美罗培南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t〉mic 给药方案
原文传递
一种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序贯给药的PK/PD折点计算方法
11
作者 张敬尧 孙文霞 +4 位作者 鲁兰 朱洁 唐炯 田媛 程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5-440,共6页
目的用一种新的f%T>MIC计算方法,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头孢他美Beagle犬序贯给药的PK/PD折点进行计算,并与多次静脉注射和多次口服给药进行比较。方法设计Beagle犬包括序贯给药(3d×190mg/tid,i.v.+4d×250mg/bid,p.o.)、多次... 目的用一种新的f%T>MIC计算方法,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头孢他美Beagle犬序贯给药的PK/PD折点进行计算,并与多次静脉注射和多次口服给药进行比较。方法设计Beagle犬包括序贯给药(3d×190mg/tid,i.v.+4d×250mg/bid,p.o.)、多次静脉注射(7d×190mg/tid,i.v.)和多次口服(7d×250mg/bid,p.o.)的3种给药方案,用模拟的方法在单次给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药动学"叠加"原理获得3种给药方案的模拟C-T曲线,并建立f%T>MIC计算公式;用蒙特卡罗模型对3种设计的给药方案进行PK/PD折点计算和评价。结果 Beagle犬序贯给药、多次静脉注射和多次口服给药的PK/PD折点分别为24.1、23.6和7.98μg/m L。结论模拟结果显示,新的f%T>MIC计算方法可用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序贯给药的PK/PD折点计算,头孢他美序贯给药与多次静脉注射的PK/PD折点接近,序贯给药可替代多次静脉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给药 f%t〉mic 蒙特卡洛模拟 PK/PD折点
下载PDF
不同剂量和给药速度对苯唑西林T>MIC达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慧娟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2759-2760,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静脉滴注速度对苯唑西林体内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T>MI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静脉滴注条件提供依据。方法:以一室药动学模型为基础,设定苯唑西林的MIC为8μg.mL-1,T>MIC达标值为45%,计...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静脉滴注速度对苯唑西林体内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T>MI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静脉滴注条件提供依据。方法:以一室药动学模型为基础,设定苯唑西林的MIC为8μg.mL-1,T>MIC达标值为45%,计算苯唑西林在采用不同剂量和给药速度时的T>MIC,分析剂量和给药速度对T>MIC达标的影响。结果:每日单次给药在多数条件下T>MIC都不能达标,每日3次以上给药T>MIC才可达标,单纯增加给药剂量对提高T>MIC的作用有限,而延长静脉滴注时间是提高T>MIC的较好方法。结论:理论上,苯唑西林应每日3~4次给药,每次给药静脉滴注时间延长至3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唑西林 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 剂量 给药速度
原文传递
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与给药方案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谭守印 刘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阐述依据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制定给药方案在临床上可以获得最佳疗效。方法 :通过分析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阐明药效学指标在优化给药方案中起重要作用。结果 :应用药效学的特点可以把抗生素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 目的 :阐述依据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制定给药方案在临床上可以获得最佳疗效。方法 :通过分析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阐明药效学指标在优化给药方案中起重要作用。结果 :应用药效学的特点可以把抗生素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两类 ,不同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生素后效应 ,目前已有的药效学指标如AUC、AUIC、MIC、PAE可以客观地反映抗生素的疗效 ,为确定合理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结论 :临床根据各种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制定给药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 抑菌曲线下面积(AUIC) 最低抑菌浓度(mic) 血药浓度维持在细菌mic以上的时间(t〉mic) 抗生素后效应(PAE)
下载PDF
重症患者中根据亚胺培南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进行%T>MIC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陈文倩 张竹 +4 位作者 张丹 杜雯雯 詹庆元 张相林 李朋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5-760,共6页
目的对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估算%T>MIC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明确治疗药物监测实施方案和治疗目标。方法收集25例重症感染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达稳后多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数据,以NONMEM法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并以Bayesian反馈法结合给药后... 目的对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估算%T>MIC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明确治疗药物监测实施方案和治疗目标。方法收集25例重症感染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达稳后多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数据,以NONMEM法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并以Bayesian反馈法结合给药后6、8 h血药浓度点估算%T>MIC,同时以已建立的%T>MIC计算模型方法结合相同血药浓度进行估算,与%T>MIC真实值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可对数据进行较好拟合,协变量血清肌酐(CR)对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c)有显著影响,最终模型为Vc=18.8×(CR/70.9)^ΘCR_VC。当MIC=2时,Bayesian法和%T>MIC计算模型法预测结果偏差在真实值±10%以内的比例分别为76.9%及84.6%。结论两种方法在MIC折点≤2时预测准确性良好,但准确性随MIC增加而下降,针对不同的MIC水平可考虑采取不同治疗药物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BAYESIAN反馈法 时间依赖型 f%t>mic 重症
原文传递
新型噁唑烷酮类抗生素体内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15
作者 刘世聪 王海林 +2 位作者 许云华 王雯 叶德全 《北方药学》 2018年第9期146-147,162,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PK/PD模型,评价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MRX-I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特征,考察体内药物浓度与治疗效果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将在研抗菌药物MRX-I的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与其临床适应症衔接起来。方法:通过免疫低下小鼠... 目的:建立小鼠PK/PD模型,评价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MRX-I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特征,考察体内药物浓度与治疗效果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将在研抗菌药物MRX-I的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与其临床适应症衔接起来。方法:通过免疫低下小鼠腿部感染模型开展MRX-I的体内PK/PD的研究,根据PK/PD结果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得到最佳PK/PD参数,同时用S型最大效应模型评估该药对受试菌的静息剂量。结果:在免疫低下小鼠的腿部感染模型中,MRX-I对受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1~2μg/m L,单剂量口服给予20mg/kg和80mg/kg,Cmax分别为16.2μg/m L和46.0μg/m L,AUC24h分别为30.8μg*h/m L和121.0μg*h/m L,多剂量多次给药试验表明PK/PD参数的相关性分别为%T>MIC R2=62.9%,AUC24h/MIC R2=91.1%和Cmax/MIC R2=86.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受试菌(含4株MSSA、4株MRSA)的静息剂量为22.0~140.0mg/kg/24h[均值(77.0±39.7)mg/kg/24h]。结论:AUC24h/MIC为MRX-I的最佳PK/PD参数,与Linezolid表现一致。MRX-I对革兰氏阳性菌导致的局部感染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 AUC24h/mic Cmax/mic %t〉mic 静息剂量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微泵3 h静脉给药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评价
16
作者 辛栋轶 于旭红 +8 位作者 方芳 辛学俊 谢觉醒 朱齐兵 林峰 蒋能 段达荣 丁如良 章志坚 《药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609-613,620,共6页
目的探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同一剂量、不同给药方案的抗菌强度差异。方法计算每次静脉滴注0.5 h完成与延时给药(2 h、3 h)的头孢哌酮钠血药浓度(C)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T>MIC),评价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成本。结果①... 目的探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同一剂量、不同给药方案的抗菌强度差异。方法计算每次静脉滴注0.5 h完成与延时给药(2 h、3 h)的头孢哌酮钠血药浓度(C)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T>MIC),评价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成本。结果①3 h终点药物浓度:同一剂量(1 g),延时2 h和3 h组是0.5 h组的140.3%(40.0/28.5)、179.2%(51.1/28.5);②抗菌强度(%T>MIC)增幅:a.同剂量,不同给药间隔,每次均静滴0.5 h:q8 h、q6 h组较q12 h组增幅50%、100%;b.同剂量,不同给药间隔,不同给药时间:q12 h组:延时(2 h、3 h),较0.5 h、增幅为14%;11.7%;q8 h组:增幅为13.8%、20.9%;c.(q6 h)(延时2 h、3 h)比(q12 h、0.5 h)增幅分别为207%、234.9%;d.同一日剂量(4.0 g)(%T>MIC)值:(1.0 g,q6 h,延时2 h、3 h),较(2.0 g,q12 h,0.5 h)增加50%~70%;③达同一抗菌强度,增加给药次数,辅助延时给药,医药成本下降1/3:(1.0 g,q8 h,延时2.0 h)(%T>MIC)=61.2,较(2 g,q12 h,0.5 h)日剂量4.0 g(%T>MIC=60.0),减少日剂量1/3。结论舒普深增加给药次数,联合延时给药3 h,提高抗菌强度,节约医药成本,为重症感染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提供了药动学药效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延时给药 血药浓度 药动学药效学 %t>mic
下载PDF
城市交通过饱和状态下干线信号的多目标仿真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光 赵新灿 王黎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9-215,共7页
针对城市交通过饱和状态下的干线信号优化问题,分析了交通控制目标对车辆排队的影响,提出以绿信比、相序、相位差和周期为优化参数,以车辆平均时延、系统平均排队-车道长度比和系统通行能力为优化目标的交通信号仿真优化模型。构建了优... 针对城市交通过饱和状态下的干线信号优化问题,分析了交通控制目标对车辆排队的影响,提出以绿信比、相序、相位差和周期为优化参数,以车辆平均时延、系统平均排队-车道长度比和系统通行能力为优化目标的交通信号仿真优化模型。构建了优化模型的实施框架,该框架采用自主构建的微观交通仿真环境来获取信号方案评价指标,改进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中的重复个体问题,完成对干线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的同时优化。最后,利用采集的交通数据对由3个交叉口组成的干线进行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过饱和状态下,所提出的信号优化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车辆排队长度,均衡车辆分布,同时在系统通行能力、车均时延方面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过饱和干线 信号优化 微观交通仿真
下载PDF
对当前微课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芳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5期554-557,共4页
自微课在国内盛行以来,教育界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微课表面上看起来进行的如火如荼,可实则不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知网(CNKI)上的相关文章进行... 自微课在国内盛行以来,教育界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微课表面上看起来进行的如火如荼,可实则不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知网(CNKI)上的相关文章进行分析,同时运用调查研究法对7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就微课在设计、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指出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教学设计 反思与策略
下载PDF
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追加时机与次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香清 龙明辉 +2 位作者 杨立平 曹丽芝 谌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151-4154,共4页
目的研究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追加时机和次数,促进临床围手术期合理给药,预防切口感染可能。方法结合实例,以药动学模型为基础,以fT>MIC%达到100.0%为目标阈值,结合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确定术中追加时机和追加... 目的研究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追加时机和次数,促进临床围手术期合理给药,预防切口感染可能。方法结合实例,以药动学模型为基础,以fT>MIC%达到100.0%为目标阈值,结合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确定术中追加时机和追加次数。结果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抗菌药物的追加时机应以上一剂抗菌药物的浓度下降至MIC的时间点为准,以此类推,根据术前用药时机、手术历时及术后4h的整个时间段确定术中(后)追加次数。结论依据抗菌药物的PK/PD特性从理论上探讨了颅脑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术中追加时机和追加次数的问题,可初步指导术中追加时机和追加次数的合理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ic 颅脑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追加时机 追加次数 头孢唑林 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
原文传递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同给药方案的疗效和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辛栋轶 林峰 +5 位作者 谢觉醒 沈吉 罗文 牟财国 辛学俊 段达荣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索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方法根据说明书提供的药动学参数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药敏MIC解释标准计算不同方案%T〉MIC值,以%T〉MIC值≥50%为标准评估有效性和经济性。分析本院8年常用抗菌药... 目的探索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方法根据说明书提供的药动学参数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药敏MIC解释标准计算不同方案%T〉MIC值,以%T〉MIC值≥50%为标准评估有效性和经济性。分析本院8年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资料。结果 %T〉MIC值≥50%方案:①1.5 g,q12h组对敏感级;②1.5 g,q8h和3.0 g,q12h组对敏感、中介级;③1.5 g,q6h、3.0 g,q8h和3.0 g,q6h组对敏感、中介、耐药级。3.0 g,q8h组和1.5 g,q6h组%T〉MIC值相似,但后者更低价、高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病例59例,超说明书用药占89.83%,总有效率为79.24%。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说明书中q12h用药方案难以适应当前细菌严重耐药状况下临床治疗需求,中重度或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治疗须用q6~8h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药动学/药效学 %t〉mic 临床药学 药品说明书 给药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