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形超微针刀术结合手法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陈晨 钟木森 +5 位作者 暴纪谦 樊光亚 董黎强 樊树峰 罗娅 魏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在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指导下利用T形超微针刀术结合手法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为21~38岁,平均为(29.41±5.... 目的:观察在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指导下利用T形超微针刀术结合手法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为21~38岁,平均为(29.41±5.19)岁。随机分为两组,40例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T形超微针刀术结合手法治疗(观察组)。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颈痛量表评分、颈曲值参数等指标,评定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颈椎保健宣教,并配合每日1次颈椎操,配发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乳胶颈椎枕,每晚使用。结果: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颈痛量表评分及颈曲值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期间两项指标改善明显,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期间两项指标与治疗结束时变化不明显,对照组颈痛量表评分略有上升。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组的颈痛量表评分及颈曲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短期疗效及长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指导下利用T形超微针刀术结合手法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能恢复颈椎曲度,改善颈椎疼痛及功能,加快患者重回正常的工作及生活,且安全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 t形超微针刀术 手法治疗 颈型颈椎病 颈椎曲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