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古丽尼格尔·吾布力 夏木西娅·哈德尔 +1 位作者 印纹源 郭永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另取同...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Pd、Tp-Te间期情况。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心肌缺血组和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d、Tp-Te间期对CHD及CHD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Pd、Tp-Te间期大于对照组(均P<0.05)。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大于心肌缺血组(均P<0.05)。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患者心律失常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结论:CHD患者动态心电图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且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患者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较心肌缺血患者更为明显,两者联合对CHD及CHD心律失常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P波离散度 t波峰-间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特征及与心室重塑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徐燕爽 叶卉 刘尚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524-352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特征及与心室重塑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医院收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图检测结果;...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特征及与心室重塑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医院收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图检测结果;再根据是否合并心室重塑将观察组分成心室重塑组(发生心室重塑,n=45)、无心室重塑组(未发生心室重塑,n=75),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Spearman分析AMI患者心电图Tp-Te间期与心室重塑[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重塑指数(LVRI)]的关系;并采用KM曲线分析AMI患者短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Tp-Te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心室重塑组与无心室重塑组在年龄、性别、BMI、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室重塑组Tp-Te间期、LVEDVI、LVMI、LVRI显著高于无心室重塑组(P<0.05);采用Spearman分析发现Tp-Te间期与AMI患者LVEDVI、LVMI、LVRI指标呈正相关(r_(LVEDVI)=0.7346、r_(LVMI)=0.7581、r_(LVRI)=0.8153,P<0.05),提示AMI患者Tp-Te间期与心室重塑呈显著相关性;以Tp-Te间期中间值为临界点分析AMI患者的短期预后发现长Tp-Te间期组KM曲线较短Tp-Te间期组上移,长Tp-Te间期组预后不良患者明显多于短Tp-Te间期组(P<0.05)。结论:AMI患者心电图Tp-Te间期异常延长,且其Tp-Te间期与心室重塑、短期预后存在明显的关联,对AMI患者病情进展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t波峰间期的特征 心室重塑 心室肌的跨壁复极离散度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范利红 《大医生》 2024年第20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Tp-Te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单纯AMI患者为非并发组,...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Tp-Te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单纯AMI患者为非并发组,同期收治的52例AMI并发VA患者为并发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Tp-Te、Tp-Te/QT,分析Tp-Te、Tp-Te/QT及两者联合诊断AMI并发VA的临床价值。结果并发组患者急性期Tp-Te、Tp-Te/QT均高于非并发组(均P<0.05);两组患者恢复期的Tp-Te、Tp-Te/Q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p-Te/QT联合Tp-Te诊断AMI并发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特异度为0.900,敏感度为0.925,均高于两项单一诊断。结论Tp-Te联合Tp-Te/QT诊断AMI并发VA的准确性较高,有助于早期识别VA并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t波峰间期 Qt间期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汉丽 李易 杨菲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577-158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心律类型将患者分为室性...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心律类型将患者分为室性心动过速组66例(室速组)、室性早搏组91例(室早组)和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43例(正常组),比较三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校正QT间期(QTc)、T波峰末间期Tp-Te及Tp-Te间期离散度Tp-Ted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重构组61例和非重构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QTc、Tp-Te及Tp-Ted水平。记录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的死亡情况以及介入手术治疗前的梗死程度、左心室重构、室性心律失常等,比较不同预后结果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p-Te、校正心率后Tp-Te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室速组、室早组患者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Tp-Ted及校正心率后Tp-Te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室速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室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构组患者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Tp-Ted及校正心率后Tp-Ted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重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的患者中,死亡、多支梗死、发生左心室重构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Tp-Te、校正心率Tp-Te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未死亡、单支梗死、未发生左心室重构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Te、校正心率后Tp-Te是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Tp-Te、校正心率后Tp-Te水平越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死亡、多支梗死、左心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越高。结论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Tp-Te及Tp-Ted均显著升高,上述心电图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关系密切,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t波峰-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重构 预后
下载PDF
心脏性猝死预测指标T波峰末间期、Tp-Te/QT比值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安宁 邹德玲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43-146,152,共5页
T波峰末间期是指心电图中T波峰值至末端的时限。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T波峰末间期及Tp-Te/QT比值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及危险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作为简单、快速、无创的指标,... T波峰末间期是指心电图中T波峰值至末端的时限。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T波峰末间期及Tp-Te/QT比值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及危险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作为简单、快速、无创的指标,在指导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应用等临床应用中具有的价值愈加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间期 tp-te/Qt比值 心脏性猝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电图T波峰末(Tp-Te)间期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姝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Tp-Te)间期在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分为心律失常组90例(室速组65例,室早组25例),非心律失常组3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重构组42例和非重构组78例。根据...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Tp-Te)间期在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分为心律失常组90例(室速组65例,室早组25例),非心律失常组3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重构组42例和非重构组78例。根据临床结局的不同分为心血管事件组15例和非心血管事件组105例。比较各组间的Tp-Te、Tp-Te离散度。结果:各组间的Tp-Te、Tp-Te离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e间期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及其预后情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t波峰(tp-te)间期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与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储红斌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与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Tp-Te、Tp-Tec和Tp...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与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Tp-Te、Tp-Tec和Tp-Ted,观察其与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的关系。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是否发生过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31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19例),分析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Tp-Te、Tp-Tec和Tp-Ted的差别,分析Tp-Te及其相关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Tp-Te、Tp-Tec及Tp-Ted长于心肌梗死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Te、Tp-Tec及Tp-Ted与AMI患者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671,P<0.05;r=0.703,P<0.05;r=0.694,P<0.05)。结论 Tp-Te、Tp-Tec及Tp-Ted在AMI急性期较恢复期延长,Tp-Te、Tp-Tec及Tp-Ted可能成为预测AMI患者发生多种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t波峰-间期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董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4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T波峰-末(TP-Te)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为AMI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T波峰-末(TP-Te)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为AMI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将其分为室性早搏组39例、室性心动过速组15例及无室性心律失常组40例,3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心电图检测。比较患者恢复期与急性期心电图指标、不同梗死部位(前壁心肌梗死41例、下壁/正后壁及右室心肌梗死53例)TP-Te间期和TP-Ted情况、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室性早搏组、室性心动过速组患者TP-Ted、TP-Te间期较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均显著延长,且室性心动过速组显著长于室性早搏组;3组患者急性期TP-Ted、TP-Te间期指标水平均显著长于恢复期(均P<0.05);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TP-Ted、TP-Te间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e间期和TP-Ted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变化,对于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状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t波峰-间期 tp-te间期离散度
下载PDF
疑似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QT间期及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玮 陈长曦 +4 位作者 孙丽卿 周浩 李晟 林捷 黄伟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0-1015,共6页
目的探讨疑似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QT间期、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Tp-Te/QT、Tp-Te/(RR)^(1/2)、Tp-Te/QTc及其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5月既往无冠心病病史因胸痛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疑似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QT间期、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Tp-Te/QT、Tp-Te/(RR)^(1/2)、Tp-Te/QTc及其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5月既往无冠心病病史因胸痛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运动平板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阴性(A组,20例),运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B组,69例),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阳性(C组,88例),记录3组患者一般资料、运动平板试验前与运动峰值时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及Duke评分。结果 C组男性比例、吸烟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运动峰值时QT间期、Tp-Te间期、Tp-Te/QTc较运动平板试验前降低(P<0.05)。B组患者运动峰值时QT间期、Tp-Te间期、Tp-Te/QT、Tp-Te/(RR)^(1/2)、Tp-Te/QTc较运动平板试验前降低,QTc间期较运动平板试验前升高(P<0.05)。C组患者运动峰值时QT间期、Tp-Te间期、Tp-Te/QTc较运动平板试验前降低,QTc间期、Tp-Te/QT、Tp-Te/(RR)^(1/2)较运动平板试验前升高(P<0.05)。B组患者Tp-Te间期差值较A组升高(P<0.05);C组患者QT间期差值较A组升高(P<0.05);C组患者Tp-Te间期差值、Tp-Te/QT差值、Tp-Te/(RR)^(1/2)差值、Tp-Te/QTc差值较A组和B组升高(P<0.05)。B组和C组患者Duke评分较A组降低(P<0.05);C组患者Duke评分较B组降低(P<0.05)。Tp-Te间期差值(r=-0.26,P<0.01)、Tp-Te/QT差值(r=-0.35,P<0.01)、Tp-Te/(RR)^(1/2)差值(r=-0.32,P<0.01)、Tp-Te/QTc差值(r=-0.17,P=0.03)均与Duke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后QT间期、QTc间期、Tp-Te间期、Tp-Te/QT、Tp-Te/(RR)^(1/2)和Tp-Te/QTc变化不同,其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试验 Qt间期 t波峰间期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姜相明 赵红敏 +2 位作者 籍振国 刘刚 刘丽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研究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缺血不同时期的变化,评价Tp-Te间期和Tp-Ted对预测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80例AM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Tp-Te间期和Tp-Ted... 目的研究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缺血不同时期的变化,评价Tp-Te间期和Tp-Ted对预测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80例AM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Tp-Te间期和Tp-Ted,观察其与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的关系;比较心梗后室性心动过速组(A组)、室性早搏组(B组)、无室性心律失常组(C组)患者间Tp-Te间期和Tp-Ted的差异,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急性期Tp-Te间期和Tp-Ted分别为(125.22±17.70)ms和(54.76±13.26)ms,均较恢复期(113.84±17.37)ms和(42.06±13.95)ms明显延长;Tp-Te间期和Tp-Ted在A组分别为(134.82±19.56)ms、(62.00±15.19)ms,明显高于B组的(122.94±15.09)ms、(54.09±10.56)ms和C组的(110.09±15.21)ms、(45.27±9.85)ms;B组又高于C组。结论 Tp-Te间期和Tp-Ted在AMI急性期较恢复期延长;Tp-Te间期及Tp-Ted是预测AMI患者发生多种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心律失常 心性 动作电位 心电描记术 t波峰-间期 t波峰-间期离散度 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2 位作者 刘鹤龄 许兆延 刘伟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4,共3页
探讨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Tpe RR~1/2)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Tpe、Tpe RR~1/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冠心病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组Tpe、T... 探讨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Tpe RR~1/2)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Tpe、Tpe RR~1/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冠心病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Tpe、Tpe RR~1/2与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NYHA分级相关,三支病变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Tpe、Tpe RR~1/2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重度狭窄者PCI术后2 h、24 h、1周Tpe、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Tpe可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病变和缺血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红敏 刘丽娜 +1 位作者 王亦文 苏冠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660-566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Tp-Te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左室重构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73例AMI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室速组、室早组和无心律失常组Tp-Te、Tp-Te离散度;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重构组和非重构组Tp-Te、Tp-T...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Tp-Te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左室重构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73例AMI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室速组、室早组和无心律失常组Tp-Te、Tp-Te离散度;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重构组和非重构组Tp-Te、Tp-Te离散度;电话随访比较不同结局患者Tp-Te、Tp-Te离散度。结果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发生心律失常者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室速组Tp-Te、Tp-Te离散度高于室早组(P<0.05);与非重构组相比,重构组Tp-Te、Tp-Te离散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发现,室速组不良结局37例(24.18%),室早组5例(8.33%),无心律失常组0例,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6,P=0.000);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各不良事件组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Te间期对心梗后左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具有较强预测价值,其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间期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预测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中T波峰末间期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文慧 朱玉春 +2 位作者 周伟 范惠平 张晨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负荷试验前后T波峰末间期(Tpe)、Tpec、Tpe/QT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运动平板负荷试验阳性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为缺血组,并按病变血管支数分...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负荷试验前后T波峰末间期(Tpe)、Tpec、Tpe/QT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运动平板负荷试验阳性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为缺血组,并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选取同期运动平板负荷试验阴性,排除冠心病、无心血管病史者52例为对照组.记录运动前、运动峰值、运动结束后2 min、运动结束后4min、运动结束后6min Tpe、Tpec和Tpe/QT数值.计算缺血组Gensini积分与运动前Tpe间期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运动前缺血组Tpe(110.58±20.81)ms、Tpec(120.37±21.93)ms和Tpe/QT (0.27±0.04)均高于对照组Tpe(90.19±12.91)ms、Tpec(99.87±13.18)ms和Tpe/QT (0.24±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003、5.781、4.939,P均=0.000),运动峰值缺血组Tpe(86.52±13.13)ms、Tpec(131.45±18.75)ms和Tpe/QT(0.29±0.03)均高于对照组Tpe(58.46±6.68)ms、Tpec(94.5 1±10.86)ms和Tpe/QT(0.23±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734、12.294、10.587,P均=0.000);运动结束后2min、4min、6 min缺血组Tpe、Tpec和Tpe/QT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缺血组Tpe、Tpec值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运动峰值时Tpe缩短,Tpec延长,提示Tpec反映心肌缺血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加较Tpe更为敏感(P=0.000).冠心病缺血组Gensini积分与运动前Tpe间期相关性系数为0.399,P=0.00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显著相关(F=9.461,P=0.003).结论 Tpe间期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程度的新指标,Tpec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Tpe更为敏感.在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基础上,结合运动前后Tpe、Tpec、Tpe/QT等数值变化可提高运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预测值,为冠心病病情评估提供更多客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t波峰间期 校正t波峰间期 tpe/Qt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1 位作者 刘鹤龄 赖玉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PCI)对其影响。方法分析187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观察不同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的患者行PCI治疗前后Tpe的变...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PCI)对其影响。方法分析187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观察不同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的患者行PCI治疗前后Tpe的变化。结果重度狭窄组Tpe(138.9±16.2ms)高于中度狭窄组(116.5±13.7ms),中度狭窄组Tpe高于轻度狭窄组(86.4±12.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Tpe(140.7±17.8ms)高于双支病变组(118.6±14.9ms),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100.5±13.2ms),单支病变组高于无病变组(84.3±12.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2、0.46,P<0.05)。重度狭窄组行PCI术后2、24h和术后1周Tpe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可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成功的PCI术可明显缩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Tpe,Tpe可以成为判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间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急诊PCI前后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和缺血性J波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高亮 陈金国 +4 位作者 刘俊 陶春明 张军 周利民 沈童童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627-162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和缺血性J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55例,分为急诊PCI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测量两组治...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和缺血性J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55例,分为急诊PCI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后24 h内的QTd、Tp-Te以及各导联J波的时限和波幅,分析两组治疗前后QTd、Tp-Te以及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和等级的变化。结果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QTd、Tp-Te以及缺血性J波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PCI组术后QTd和Tp-Te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术后缺血性J波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263);急诊PCI术前小J波、大J波及巨大J波分别为90、31、4个,术后三者分别为92、13、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7,P<0.05)。结论急诊PCI对AMI患者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可能无影响,但对QTd、Tp-Te的大小和缺血性J波的等级的变化有较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t波峰间期 缺血性J波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复极离散度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燕 夏云龙 +2 位作者 张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的特点,探讨Tpe在评价心室复极离散度中的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21例及正常人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体表心电图12个导联的Tpe和QT间期离散度(di...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的特点,探讨Tpe在评价心室复极离散度中的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21例及正常人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体表心电图12个导联的Tpe和QT间期离散度(dispersion of QT interval,QTd),T波低平的导联除外,计算Tpe平均值校正值(Tpe-AVEC)、Tpe最大值校正值(Tpe-MAXC)、V1导联Tpe校正值(Tpe-V1C)、V5导联Tpe校正值(Tpe-V5C)、Ⅱ导Tpe校正值(Tpe-ⅡC)。比较上述各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pe-AVEC(91.3±13.1)vs(2.7±10.0),P=0.026、Tpe-MAXC(154.7±31.5)vs(19.2±11.6),P=0、Tpe-ⅡC(93.6±34.1)vs(2.5±13.5),P=0.017、QTd(59.1±21.3)vs(9.7±17.0),P=0.003、Tpe-V1C(94.6±26.2)vs(7.2±21.2),P=0.382、Tpe-V5C(89.0±20.9)vs(6.9±12.7),P=0.704。肥厚型心肌病组Tpe-AVEC、Tpe-MAXC、Tpe-ⅡC、QT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Tpe-V1C、Tpe-V5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Tpe反映心室整体复极离散度的可能性大。在Tpe测量中建议选用Tpe-AVE、Tpe-MAX和Tpe-Ⅱ,可能更适用于评价该类患者的心室复极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间期 心室复极离散度 肥厚型心肌病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T波峰-末间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2 位作者 刘鹤龄 赖玉琼 高耀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68-1669,1678,共3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T波峰-末间期(Tpe)和校正T波峰-末间期(Tpe/√R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DCM患者进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Tpe、Tpe/√RR的变化,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各组Tpe、Tpe/√RR比较,DCM组显著高...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T波峰-末间期(Tpe)和校正T波峰-末间期(Tpe/√R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DCM患者进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Tpe、Tpe/√RR的变化,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各组Tpe、Tpe/√RR比较,DC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源性猝死组显著高于存活组和进行性心力衰竭死亡组(P<0.05);室性心动过速组显著高于室性早搏组(P<0.05)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1),室性早搏组又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NYHAⅢ-Ⅳ级患者显著高于NYHAⅠ-Ⅱ级患者(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pe、Tpe/√RR与室性心律失常、NYHA分级、心源性猝死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无关(P>0.05)。结论Tpe能够反应DCM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Tpe间期有望成为预测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t波峰-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间期评估左室重构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红敏 刘丽娜 +2 位作者 王彩坤 王亦文 刘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024-4025,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LVRM)是影响患者进展至心力衰竭,甚至发生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心功能与心室复极指标QT间期的相关性已被众多学者〔2〕证实。T波峰-末(Tp-Te)间期-心室复极晚期指标与LVRM发生风险的关系尚在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LVRM)是影响患者进展至心力衰竭,甚至发生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心功能与心室复极指标QT间期的相关性已被众多学者〔2〕证实。T波峰-末(Tp-Te)间期-心室复极晚期指标与LVRM发生风险的关系尚在讨论。本文旨在明确早期Tp-Te间期对AMI后LVRM的预测价值。1资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t波峰-间期 左室重构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1 位作者 刘鹤龄 赖玉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69-2170,2174,共3页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测量分析234例心肌梗死患者的Tpe和校正心率后的T波峰-末间期(Tpr(RR)^(1/2)),平均随访32±10月。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血管临床事件45例,发生率为19.2%,临床事件组Tpe、Tp...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测量分析234例心肌梗死患者的Tpe和校正心率后的T波峰-末间期(Tpr(RR)^(1/2)),平均随访32±10月。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血管临床事件45例,发生率为19.2%,临床事件组Tpe、Tpr(RR)^(1/2)明显高于非事件组(P<0.001)。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Tpe>140ms组临床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Tpe≤140ms组(P<0.001)。利用COX回归单因素分析,以临床事件为终点,比例风险比为2.48(P<0.01),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在调整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室射血分数等因素后比例风险比为2.66(P<0.01)。结论 Tpe与心肌梗死预后关系密切,是一个独立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临床事件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t波峰-间期 临床事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间期及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的检测 被引量:18
20
作者 谌承志 肖琳玲 +2 位作者 苗丽 陈翠蓉 邓万俊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44-345,349,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间期及Tpe离散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18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和29例无心脏病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QTp(自QRS波的起点至正...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间期及Tpe离散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18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和29例无心脏病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QTp(自QRS波的起点至正向T波的顶点或负向T波的最低点的距离),计算T波顶点至T波终点的距离,即Tpe(p-e=QT-QTp),以及Tpe离散度(最长Tpe与最短Tpe之差)。结果心肌梗死组Tpe较心绞痛组明显延长(139.32±35.54ms vs 113.33±27.13ms;p=0.004)、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39.32±35.54ms vs 95.10±18.35ms;p<0.0001);心肌梗死组Tpe离散度较心绞痛组明显延长(58.00±26.38msvs 38.12±26.49ms;p=O.007)、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58.00±26.38ms比31.42±12.94ms;p<0.0001)。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Tpe及Tpe离散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及Tpe离散度较心绞痛患者及正常者明显延长,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跨壁复极离散 t波峰-间期间期 t波峰-间期离散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