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在CD8+ 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陈春林 张华堂 +4 位作者 苏密龙 郑怡娟 苏智军 余雪平 任岚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00例、HBV-肝硬化(LC)25例和HBV-慢加急(或亚急)性肝衰竭(ACLF)2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00例、HBV-肝硬化(LC)25例和HBV-慢加急(或亚急)性肝衰竭(ACLF)26例分别纳入CHB组、HBV-LC组和HBV-ACLF组,健康对照(NC)组35例来自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分析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严重程度、HBV-ACLF预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性;动态观察HBV-ACLF患者治疗过程中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变化。结果 HBV-ACLF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比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均高于CHB组、HBV-LC组和NC组(P<0.05)。慢性HBV感染者ICOS的MFI与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固醇、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63、-0.269、-0.273、-0.302,P=0.003、0.003、0.011、0.004);与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呈正相关(r=0.248、0.208、0.331、0.315,P=0.005、0.020、0.003、0.009);与HBV-DNA、腹水及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过程中,HBV-ACLF患者ICOS的MFI无明显改变。但生存组ICOS的MFI在治疗第1周时较治疗前上升(P<0.05)。结论 HBV-ACLF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ICO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肝脏合成功能、炎症程度及预后相关,治疗早期ICOS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慢性HBV感染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肝衰竭 肝硬化 诱导共刺激因子 CD8+t淋巴细胞 腹水 预后
下载PDF
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许晨晨 李轶勋 +3 位作者 李姿璇 程沈菊 史明霞 武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分析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作为AML组(38例),另选取同期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骨... 目的分析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作为AML组(38例),另选取同期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骨髓穿刺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2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骨髓DNMT1的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及T淋巴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ML患者DNMT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ML患者DNMT1表达水平与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NMT1、T淋巴细胞因子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ML的诊断效能。结果AML组DNM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白细胞计数(WBC)≥5.0×10^(10)/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60%、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60%、乳酸脱氢酶(LDH)≥300 U/L、骨髓外浸润、染色体核型预后不良患者DNMT1表达水平分别高于WBC<5.0×10^(10)/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60%、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60%、LDH<300 U/L、无骨髓外浸润、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血清IL-2、IL-4、IL-10、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MT1表达水平与IL-2、IL-4、IL-10、INF-γ水平呈正相关(r=0.574、0.619、0.527、0.483,P<0.05),与TGF-β水平呈负相关(r=-0.47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NMT1联合IL-2、IL-4、IL-10、INF-γ检测诊断AML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711、0.756、0.726。结论AML患者的DNMT1表达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DNMT1与部分T淋巴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AML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t淋巴细胞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信使RNA 相关性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蒋敬庭 吴昌平 +4 位作者 邓海峰 陆明洋 李敏 王赫 吴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比较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癌性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细胞毒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培养CIK和癌性胸水TIL,按常规法计数细胞增殖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细... 目的比较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癌性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细胞毒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培养CIK和癌性胸水TIL,按常规法计数细胞增殖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细胞毒活性。结果诱导培养14d后,CIK细胞毒活性为(76.65±16.78)%,增殖倍数为520±102;TIL细胞毒活性为(55.31±11.02)%,增殖倍数为182±78。结论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在14d时达峰值,而TIL细胞在21d时才达峰值,且CIK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TIL细胞,增殖细胞数量也比TIL细胞高。CIK可替代TIL细胞进行胸腔注射治疗癌性胸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肿瘤转移因子、C反应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铁军 杨德琪 +2 位作者 蔡淑女 印春铭 郭小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26-173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肿瘤转移因子、C反应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以期找到更适合于肝癌切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收治、ASAⅠ-Ⅱ级Child Pugh分类为A级的肝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麻...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肿瘤转移因子、C反应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以期找到更适合于肝癌切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收治、ASAⅠ-Ⅱ级Child Pugh分类为A级的肝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n=16)和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麻醉组(B组,n=16)。B组于T8-9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确定麻醉平面后,行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之后每小时硬腹外导管推注1%利多卡因5-7ml,直至术毕。同时输注异丙酚8-10mg/(kg·h)+瑞芬太尼1mg/h+卡肌宁30mg/h维持麻醉深度。A组持续输注异丙酚,间断静注舒芬太尼及卡肌宁,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分别在麻醉前(T1)、术毕(T2)、手术后1天(T3)、术后3天(T4)抽取患者静脉血3ml,测定肿瘤转移因子(CK20mRNA)、C反应蛋白(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A、B两组术后1天、术后3天血液CK20mRNA阳性率均比麻醉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天血液CK20mRNA阳性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1天、术后3天血液CRP均明显比麻醉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天血液CRP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A、B两组术毕、术后1天、术后3天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天CD3+、CD4+及CD4+/CD8+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麻醉组能减轻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应激反应,降低肿瘤转移因子阳性率和较迅速恢复免疫系统的影响,提示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麻醉是肝癌切除术较为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复合麻醉 胸部硬膜外麻醉 肿瘤转移因子 C反应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庆泽 乔保平 +2 位作者 宫璀璀 刘德海 张喜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例正常肾组织及6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Tiam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6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Tiam1蛋白及m...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例正常肾组织及6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Tiam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6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Tiam1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43/68)、54.4%(37/68),10例正常肾组织中Ti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为阴性,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蛋白<0.001;PmRNA=0.001)。Tiam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χ2蛋白=15.308,P<0.001;χ2mRNA=10.329,P=0.001)、淋巴结转移(χ2蛋白=5.620,P=0.018;χ2mRNA=9.379,P=0.002)及远处转移(χ2蛋白=6.654,P=0.010;χ2mRNA=4.148,P=0.042)有关,而与肿瘤大小无关(χ2蛋白=0.651,P=0.420;χ2mRNA=0.005,P=0.941)。结论:Tiam1对判断肾透明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肾透明细胞 预后
下载PDF
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小鼠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和转移因子对其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国良 严涛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用江西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囊蚴20、40和80个经口感染小鼠,应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观察感染前后及肌注转移因子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略有升高,随后减少,轻、中、重感染... 用江西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囊蚴20、40和80个经口感染小鼠,应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观察感染前后及肌注转移因子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略有升高,随后减少,轻、中、重感染组减少时间依次推后,降低水平与感染度不相关(P>0.05)。从感染第4d起,辅助性T细胞(Th)和抑制性T细胞(Ts)呈反向变化,前者减少,后者稍增,Th/Ts比值4周后降至最低水平;肌注转移因子后,第1、2周T淋巴细胞减少,第3周末恢复正常,重复感染亦出现类似的变化,而Th/Ts比值一直处于正常水平;应用转移因子后,检虫率下降(P<0.05)。研究表明卫氏并殖吸虫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而转移因子可阻止此作用,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t淋巴细胞亚群 转移因子
下载PDF
益气解毒方对鼻咽癌细胞标志物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及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艳 杨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对鼻咽癌细胞标志物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和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Rac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益气解毒方组和阳性药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益气解毒方药液和5-氟尿嘧啶注射液,干...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对鼻咽癌细胞标志物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和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Rac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益气解毒方组和阳性药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益气解毒方药液和5-氟尿嘧啶注射液,干预后置于37℃、5%CO2孵育箱中培养,24 h后采集细胞。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iam1和Rac1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细胞Tiam1和Rac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益气解毒方组和阳性药组Tiam1和Rac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且益气解毒方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益气解毒方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标志物Tiam1和Rac1的表达,达到治疗鼻咽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方 鼻咽癌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在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胚泡共培养体系中对胚泡黏附的影响
8
作者 李丹 魏莎莉 +3 位作者 姜蓉 王庆跃 陈渝 刘祖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Tiam1)抗体下,小鼠着床窗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内的Tiam1蛋白表达及其对基质细胞-胚泡共培养体系中胚泡黏附的影响,探讨Tiara1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提取着床窗小鼠子宫内膜基质...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Tiam1)抗体下,小鼠着床窗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内的Tiam1蛋白表达及其对基质细胞-胚泡共培养体系中胚泡黏附的影响,探讨Tiara1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提取着床窗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并构建基质细胞-胚泡共培养体系;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抗Tiam1抗体时着床窗基质细胞Tiam1蛋白的表达及其对胚泡黏附的影响。结果:抗体干预后着床窗基质细胞内的Tiam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在不同抗体浓度下胚泡黏附率有差异。结论:随Tiam1抗体浓度增加,着床窗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Tiam1蛋白表达量及胚泡黏附率降低。表明Tiam1可能在胚泡植入过程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 子宫 基质细胞 胚泡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9
作者 李峰 叶向东 +2 位作者 连学雄 吴文正 廖耀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膀胱癌小鼠的抑制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雌性无胸腺裸小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组建立膀胱癌原位荷瘤模型,并给予CIK处理,模型组则仅进行模...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膀胱癌小鼠的抑制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雌性无胸腺裸小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组建立膀胱癌原位荷瘤模型,并给予CIK处理,模型组则仅进行模型建立,给予同样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输注,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治疗上予同样0.9%氯化钠溶液处理。3组小鼠均于完成治疗后7 d处死,解剖小鼠,测量肿瘤的体积及质量,治疗过程中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肿瘤体积[(145.34±46.32)mm3 vs(552.33±133.32)mm3]、质量[(0.18±0.23)g vs(0.76±0.2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使小鼠外周血CD4+及CD8+细胞增多,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34±4.65 vs 15.52±0.12,P<0.05)。结论 CIK对膀胱癌起到抑制的作用,对膀胱癌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膀胱癌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10
作者 涂燕云 黎琮毅 +2 位作者 袁方 韦健盛 林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979-980,1117,共3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治疗组同时予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4 mL肌肉注射,2组疗程均...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治疗组同时予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4 mL肌肉注射,2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个月2组患者的ALT水平及HBeAg、HBV-DNA、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亚群水平上调,CD4/CD8比值趋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亚群 拉米夫定 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
下载PDF
t(17;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敏感性及其意义
11
作者 张晓春 郑晓敏 +1 位作者 陈诚 李义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4-169,共6页
目的:观察t(17;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所介导的细胞毒的敏感性及可能机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t(17;19)-ALL细胞株4株、1例t(17;19)-ALL患者骨髓标本为实验组,其他ALL细胞... 目的:观察t(17;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所介导的细胞毒的敏感性及可能机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t(17;19)-ALL细胞株4株、1例t(17;19)-ALL患者骨髓标本为实验组,其他ALL细胞株28株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TRAIL受体表达;重组人可溶性TRAIL(rhsTRAIL)作用后,3 H-thymidine法测定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FITC标记的Annexin-V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免疫印迹法观察细胞凋亡通路变化(caspase-8、Bia、caspase-3和PARP的表达)。结果:t(17;19)-ALL细胞表面死亡受体4(D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细胞株(P<0.05),死亡受体5(DR5)表达水平高于MLL+-ALL细胞株(P<0.05),诱骗受体1(DcR1)和诱骗受体2(DcR2)均呈阴性表达;rhsTRAIL浓度为100μg·L-1时,t(17;19)-ALL细胞抑制率接近10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细胞株(P<0.05或P<0.01),该抑制作用在加入TRAIL中和抗体RIK-2及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后被阻断;加入rhsTRAIL后,t(17;19)-ALL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株(P<0.05);rhsTRAIL作用2h内,caspase-8、Bid、caspase-3和PARP出现活化条带。结论:t(17;19)-ALL细胞株对TRAIL高度敏感,并最终对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敏感,t(17;19)-ALL患者为获得长期存活,应及早进行同种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7 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移植物抗白血病 细胞凋亡
下载PDF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与胃癌细胞侵袭移行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朱金明 余佩武 +1 位作者 李翠芳 赵永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检测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 1)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细胞侵袭、移行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层黏连蛋白黏附法,从胃癌MKN-45细胞株(MO)中筛选获得高黏附亚株(MH)和低黏附亚株(ML)。应用RT-PCR和SABC免疫组化... 目的:检测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 1)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细胞侵袭、移行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层黏连蛋白黏附法,从胃癌MKN-45细胞株(MO)中筛选获得高黏附亚株(MH)和低黏附亚株(ML)。应用RT-PCR和SABC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Tiam 1 mRNA与蛋白在MO、ML、MH细胞中的表达。应用Boyden小室测定MO、ML、MH细胞的体外侵袭、移行能力并分析其与Tiam1表达间的关系。结果:胃癌MKN-45细胞高黏附亚株(MH)的体外侵袭、移行能力均较MKN-45细胞(MO)及其低黏附亚株(ML)为强(P<0.05),但MO与ML细胞间无差异(P>0.05)。Tiam 1 mRNA和蛋白在MH细胞中的表达均较其在MO和ML细胞中的表达为强(P<0.05),但在MO与ML细胞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Tiam 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体外侵袭、移行能力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Tiam 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有可能促进胃癌细胞侵袭、移行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 侵袭转移
下载PDF
复方转移因子激发CD4^+T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李玉虎 缪株雷 +2 位作者 程国强 张辉 侯庆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1期5-7,共3页
目的用化疗药物建立免疫细胞抑制的动物模型,以免疫细胞为观察指标评价复方转移因子的提高免疫细胞的能力。方法用环磷酰胺(CTX)灌胃(100 mg/kg),隔天一次,连续五次,造成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通过不同实验组用药前后免疫细胞的变化,... 目的用化疗药物建立免疫细胞抑制的动物模型,以免疫细胞为观察指标评价复方转移因子的提高免疫细胞的能力。方法用环磷酰胺(CTX)灌胃(100 mg/kg),隔天一次,连续五次,造成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通过不同实验组用药前后免疫细胞的变化,以评价复方转移因子高、中、低(相当人用量的2、5、10倍)剂量组是否能提高实验动物的免疫细胞。结果复方转移因子能显著提高实验小鼠白细胞数量,复方转移因子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复方转移因子能显著提高实验小鼠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淋巴细胞的绝对数,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结论复方转移因子能提高实验小鼠WBC及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并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转移因子 CD4^+t淋巴细胞 环磷酰胺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参一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对晚期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血管生成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蒋锐沅 蓝巧玉 +4 位作者 李春姗 姚菲 董芷辛 严丹 石玮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对比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及对血清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左右半结肠癌之间存在的疗效差异,探...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对比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及对血清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左右半结肠癌之间存在的疗效差异,探寻可能存在的差异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方法,两组均行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加用参一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服用直至出现疾病进展为干预终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EA、CA199)、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无进展生存时间、血常规(RBC、WBC、NEU、PLT、Hb)、肝肾功能(ALT、AST、ALB、TBIL、BUN、SCr)、血清中与血管生成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疗程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疗程后除肝肾功能外其他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RBC、WBC、NEU、PLT、Hb)无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血常规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行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基础上,持续性服用参一胶囊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改善外周血中的内皮生长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且对左半结肠癌的PFS有获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一胶囊 转移性结肠癌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微转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史可峰 钱如林 +1 位作者 杨冉 郑晓东 《癌症进展》 2022年第9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微转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28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n=63,接受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和研究组(n=65,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微转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28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n=63,接受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和研究组(n=65,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微转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mRNA、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分子A(sMI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均低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MMP7 mRNA、sMICA、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的MMP7 mRNA、sMICA、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相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NSCLC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势,而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和肿瘤微转移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非小细胞肺癌 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微转移
下载PDF
HIF对固有淋巴细胞和T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今今 彭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6-1772,1778,共8页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类调控细胞适应缺氧状态的关键分子,可在缺氧等因素的刺激下被激活,并入核发挥转录活性。在炎症和肿瘤等病理状态下,组织微环境往往处于缺氧状态。固有淋巴细胞(ILCs)和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抵御感染和抗肿瘤的重要...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类调控细胞适应缺氧状态的关键分子,可在缺氧等因素的刺激下被激活,并入核发挥转录活性。在炎症和肿瘤等病理状态下,组织微环境往往处于缺氧状态。固有淋巴细胞(ILCs)和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抵御感染和抗肿瘤的重要效应细胞,其功能发挥受HIF蛋白调控。近年来,HIF家族蛋白HIF1α和HIF2α对ILCs和T细胞的调控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为相关疾病机制的解读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HIF家族蛋白对ILCs和T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固有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t细胞
下载PDF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与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洁 王亚东 +2 位作者 李余发 王雅娟 韩慧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与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43例大肠正常组织、大肠癌、大肠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Tiam1、E-cadherin、CK、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1)Tiam1在大肠癌组...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与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43例大肠正常组织、大肠癌、大肠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Tiam1、E-cadherin、CK、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1)Tiam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Tiam1在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大肠癌原发灶(P<0.05);(2)E-cadherin、CK在大肠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但在大肠癌与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3)vimentin在大肠癌中表达比正常组织高(P<0.01),且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但在大肠癌与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4)Tiam1与E-cadherin、CK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结论Tiam1与大肠癌分化和转移有关,其促进大肠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上皮间质转化 大肠肿瘤 E-钙粘蛋白 细胞角蛋白 波形蛋白
下载PDF
转移因子对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功能的探讨
18
作者 吕继富 雷亚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48-49,共2页
转移因子对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功能的探讨吕继富,雷亚平(武钢程潮铁矿职工医院检验科,436051)转移因子是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和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可转移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本文对41例SLE患... 转移因子对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功能的探讨吕继富,雷亚平(武钢程潮铁矿职工医院检验科,436051)转移因子是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和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可转移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本文对41例SLE患者进行TF治疗,检测治疗前与治疗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转移因子 SLE 免疫活性物质 医院检验科 抗原刺激 程潮铁矿 细胞免疫 湖北省人民医院 迟发型超敏反应
下载PDF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宏伟 刘军超 +4 位作者 李婷 曹娟 李晨 刘鑫 李向东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正常膀胱及233例膀胱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Tiam1蛋白表达阳性及Tiam1mRNA、Tiam1...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正常膀胱及233例膀胱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Tiam1蛋白表达阳性及Tiam1mRNA、Tiam1蛋白相对表达情况,并分析膀胱癌Tiam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膀胱癌组织中的Tiam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Tiam1mRNA、Tiam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膀胱癌组织(均P<0.05)。膀胱癌Tiam1蛋白阳性表达组和Tiam1蛋白阴性表达组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高分级、病理高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及Tiam1蛋白表达阳性是膀胱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iam1在膀胱癌中表达升高,且Tiam1蛋白表达阳性与膀胱癌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表达 复发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启船 王青 +2 位作者 万里新 屈中玉 盛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3期95-96,共2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1(Ti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关注其对CD31标记的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以87例食管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7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二组中Tiam...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1(Ti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关注其对CD31标记的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以87例食管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7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二组中Tiam1、VEGF和CD31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 Tiam1、VEGF和CD3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Tiam1、VEGF和CD3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PCNA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Tiam1、VEGF和CD31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Tiam1、VEGF和CD31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二者对肿瘤进展有重要作用,Tiam1和VEGF可能对促进CD31标记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一定作用,联合检测Tiam1、VEGF和CD31蛋白可能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1 流式细胞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