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细胞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婷婷 石磊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46-349,共4页
IgA肾病是世界上许多地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和/或消化道感染存在[1]。发病时青少年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蛋白尿;成人则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慢性肾病。该疾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肾小... IgA肾病是世界上许多地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和/或消化道感染存在[1]。发病时青少年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蛋白尿;成人则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慢性肾病。该疾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肾小球系膜中含有完全属于IgA1亚型的IgA免疫沉积物。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人们普遍认为,IgA肾病由“多重打击”进展而来[2,3]。第一重打击指铰链区异常O-糖基化的循环IgA1水平升高。这些分子在铰链区的一些O-聚糖中缺乏半乳糖(半乳糖缺乏型IgA1,Gd-IgA1),因此暴露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作为末端聚糖;第二重打击指聚糖特异性IgG或IgA1自身抗体的形成,其靶向作用位点为Gd-IgA1含有GalNAc的铰链区末端;第三重打击指含有Gd-IgA1和IgG自身抗体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第四重打击指一些循环免疫复合物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中的窗孔进入系膜区,引起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过量产生,最终导致慢性肾小球损伤。本文我们重点关注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其发病进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发病机制 t细胞作用
下载PDF
诱导性调节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对小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彤心 李光玲 郭旭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6-901,共6页
背景 研究表明,CD4+CD25+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及自身免疫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体外诱导和扩增的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Tregs)可通过过继转移的方式抑制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目前iTregs的诱导方法仍在不... 背景 研究表明,CD4+CD25+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及自身免疫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体外诱导和扩增的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Tregs)可通过过继转移的方式抑制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目前iTregs的诱导方法仍在不断优化,且其对角膜移植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 研究iTregs的体外诱导和扩增方法,及其在体内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和在体外对效应T细胞(Teffs)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从C57B L/6小鼠股骨骨髓组织中提取和培养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取BALB/c小鼠脾脏,磁珠分选CD4+ CD25+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将CD4+ CD25-T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单纯CD4+CD25-T细胞)、CD3/28抗体珠组(CD4+ CD25-T细胞+抗鼠CD3/28抗体珠)、2.5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组和10.0 ng/ml TGF-β1诱导组.在不同质量浓度TGF-β1和抗CD3/CD28抗体珠(细胞和抗体珠比例为1:1)条件下诱导iTregs的生成,并使用抗CD3/CD28抗体珠(细胞和抗体珠比例为1:2)、白细胞介素-2(IL-2)和TGF-β1体外扩增iTreg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s各表面因子的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体外扩增iTregs对Teffs的抑制能力.建立同种异体小鼠角膜移植模型(C57BL/6→BALB/c),并将模型分为nTregs注射组、iTregs注射组和PBS组;根据分组经小鼠对侧眼球后静脉丛分别注射0.1 ml nTregs、体外扩增iTregs悬液和PBS,观察注射后3个组小鼠植片情况.结果 阴性对照组、CD3/28抗体珠组、2.5 ng/ml TGF-β1诱导组和10.0 ng/ml TGF-β1诱导组中CD4+CD25-T细胞表达CD4+ 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3)%、(91±4)%、(91±3)%和(86±6)%,其中CD3/28抗体珠组、2.5 ng/ml TGF-β1诱导组和10.0 ng/mlTGF-β1诱导组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3/28抗体珠组、2.5 ng/ml TGF-β1和10.0 ng/ml TGF-β1诱导组Foxp3+T细胞比例分别为(1.18±0.20)%、(8.70±1.80)%和(21.80±3.36)%,其中2.5 ng/ml TGF-β1诱导组和10.0 ng/ml TGF-β1诱导组Foxp3+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3/28抗体珠组,且10.0 ng/ml TGF-β1诱导组Foxp3+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2.5 ng/ml TGF-β1诱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体外扩增iTregs中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nTregs,PD-1+、Foxp3+和CD25+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nTreg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1:1、1:2、1:4、1:8和1:16Tregs/Teffs比例条件下,iTregs与Teffs混合培养后Teffs的增生能力明显低于nTregs与Teffs混合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Tregs注射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4周,永久耐受者占50%,而nTreg组小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为3周,永久耐受者占17%,2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可诱导CD4+ CD25-T细胞生成iTregs并高表达Foxp3,体外扩增iTregs较nTregs具有更强的抑制淋巴细胞增生能力,从而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细胞 调节性t细胞/药物作用 角膜移植/治疗 免疫耐受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通痹灵总碱对淋巴细胞增殖及T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陈光星 李晓娟 +3 位作者 全世明 陈纪藩 曾耀英 王培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8-220,共3页
背景: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RA治疗学方面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目的:研究通痹灵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对细胞增殖及T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影响,探讨通... 背景: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RA治疗学方面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目的:研究通痹灵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对细胞增殖及T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影响,探讨通痹灵调节细胞免疫的作用机制。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中医药大学医院六内科,一所大学生命科学院组织移植与免疫中心。材料:本实验于2002-07/2003-08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方法:分离大鼠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刀豆蛋白刺激72h,MTT法检测通痹灵总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佛波醇酯或刀豆蛋白刺激48h,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CD71的表达率。主要观察指标:通痹灵总碱对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可明显抑制刀豆蛋白刺激下的淋巴细胞增殖;佛波醇酯和刀豆蛋白激活的T淋巴细胞CD71+表达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刀豆蛋白刺激下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50,100,200mg/L)CD3+CD71+表达率犤(62.03±1.51)%,25.28(±1.57)%,20.29±1.72)%犦明显低于BPS阳性对照组犤(62.03(±1.28)%犦(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药物作用 关节炎 类风湿/中药疗法 生物碱类/ 挚里等 抗原 分化 t淋巴细胞/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不同剂量雷公藤多甙对ITP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辉 严鲁萍 《湖南中医杂志》 2006年第3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中医药疗法 雷公藤/药理学 t淋巴细胞亚群/药物作用 小鼠
下载PDF
中医药对173例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发枝 徐立然 +1 位作者 李柏龄 何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17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中药制剂益艾康胶囊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6个月,观察中医药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中药具有一定的提高艾滋病患者CD4... 目的:探讨中药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17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中药制剂益艾康胶囊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6个月,观察中医药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中药具有一定的提高艾滋病患者CD4淋巴细胞数量,提高CD4/CD8比值,延缓CD4淋巴细胞下降的作用。结论:中医药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或使之保持稳定,减缓其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t淋巴细胞亚群/药物作用 @益艾康胶囊 t淋巴细胞亚群 中医辨证施治 艾滋病患者 中药对 CD4/CD8比值 CD4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沈莉莉 李传忠 +1 位作者 阮春徽 朱益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凯纷)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切皮前5~10rain,观察组静脉推注凯纷和地佐辛,...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凯纷)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切皮前5~10rain,观察组静脉推注凯纷和地佐辛,对照组静脉推注等剂量生理盐水。于术后2h、12h和24h,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于麻醉前、术后2h、12h、24h,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及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术后2h、12h和24h,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Th1、Th1/Th2较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同一时间点,观察组CD4^+、CD4^+/CD8^+、Th1、Th1/Th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4h观察组Th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叶。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12h和24h,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9/75),与对照组14.67%(11/7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行凯纷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具有良好镇痛镇静效果,并可减轻术后免疫抑制和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药理学 环烷类/药理学 镇痛药/药理学 镇痛 腹腔镜检查 t淋巴细胞亚群/药物作用
下载PDF
白杨素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孟祥达 颜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8-593,共6页
背景 白杨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其抗炎作用已在多种炎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但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目的 探讨白杨素对小鼠EAU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选择SPF级C57BL/6J小鼠3... 背景 白杨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其抗炎作用已在多种炎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但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目的 探讨白杨素对小鼠EAU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选择SPF级C57BL/6J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白杨素组.用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1-20(IRBP1-20)/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射法建立C57BL/6J小鼠EAU模型,白杨素组小鼠自免疫前3d至免疫后21d按25 mg/kg的剂量每日给予白杨素灌胃,模型对照组小鼠同法给予空白溶媒灌胃.每日间接检眼镜下观察眼底,免疫后21d参照Caspi的标准对EAU小鼠进行视网膜炎症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小鼠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视网膜中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y)、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STAT3、p-STAT1、p-STAT3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模型对照组和白杨素组小鼠视网膜炎症评分分别为1.58&#177;0.92和0.50&#17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0,P=0.026);白杨素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0.58&#177;0.38与1.83 &#177;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8,P=0.005).模型对照组小鼠玻璃体及视网膜血管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视网膜血管炎症,视网膜组织有肉芽肿性病变,而白杨素组玻璃体腔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视网膜形态大致正常.TUNEL染色结果显示,白杨素组小鼠视网膜凋亡细胞数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白杨素组小鼠视网膜中炎性因子IFN-γ、IL-17A、IL-6、TNF-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02,P=0.001;t=14.906,P=0.000;t=10.241,P=0.001;t=3.304,P=0.030).白杨素组小鼠视网膜中STAT1、STAT3、p-STAT1、p-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65,P=0.001;t=8.358,P=0.001;t=4.864,P=0.031;t=4.730,P=0.009). 结论 白杨素能够缓解EAU小鼠模型的视网膜炎症反应,具有抗眼内炎症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途径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药理学 免疫抑制剂/药理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 葡萄膜炎/免疫 动物模型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 t淋巴系细胞/药物作用
下载PDF
健脾饮对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泽玫 陈镇奇 +3 位作者 眭道顺 许业辉 陈瑞烈 骆郁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饮(由白术、黄芪、鸡内金、黄精、橘红组成)对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治疗作用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100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感染间歇期治疗组50例用健脾饮治疗,对照组50例... 【目的】探讨健脾饮(由白术、黄芪、鸡内金、黄精、橘红组成)对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治疗作用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100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感染间歇期治疗组50例用健脾饮治疗,对照组50例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总疗效,统计两组患儿年平均发病次数和每次患病天数,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并与5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近期控制23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近期控制22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统计结果显示,两组疗效相仿(P>0.05);但治疗组在减少年平均发病次数和每次患病天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临床观察发现,RRTI患儿血清CD3、CD4水平及CD4与CD8比值低于正常儿,CD8水平高于正常儿(P<0.05或P<0.01)。治疗组经健脾饮治疗后血清CD4水平提高,CD8水平下降,CD4与CD8比值增高(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基本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健脾饮能有效减少RRTI患儿年平均发病次数和每次发病天数,这可能与其改善RRTI患儿的T细胞亚群指标,提高RRTI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中药疗法 健脾饮/治疗应用 t淋巴细胞亚群/药物作用 儿童 学龄前
下载PDF
维生素D3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诱导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胜男 吕望 +3 位作者 林素仙 卢阳 姜建昌 朱小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3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尚未治疗的AS初诊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20名。通过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并与A... 目的:研究维生素D3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尚未治疗的AS初诊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20名。通过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并与AS患者(AS对照组)或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血清联合培养;在含有AS外周血血清的混合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D3进行干预(维生素D3组)。流式细胞仪测定CD68和CD206+单核巨噬细胞的比例,RT-PCR测定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佛波酯可将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并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AS对照组中CD206+细胞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t=9. 434,P <0. 05),而CD68+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t=43. 920,P <0. 05);维生素D3组中CD206+细胞的比例高于AS对照组(t=8. 895,P <0. 05),而CD68+细胞的比例低于AS对照组(t=9. 089,P <0. 05)。AS对照组中Arg1 mRNA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t=8. 899,P <0. 05),而i NOS mRNA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t=3. 656,P <0. 05);维生素D3组Arg-1 mRNA表达量高于AS对照组(t=6. 219,P <0. 05),而i NOS mRNA表达量低于AS对照组(t=5. 876,P <0. 05)。结论:维生素D3可能通过影响单核巨噬细胞的极化参与AS患者的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病因学 胆骨化醇/药理学 巨噬细胞/药物作用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药物作用
下载PDF
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
10
作者 吴隼 李敬东 +3 位作者 黄琰 杨彩玲 王冉 张青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 检测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方法 制备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2)细胞免疫刺激复合物(immunostimulating complexes,ISCOMS),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细胞毒作用检测.电镜检... 目的 检测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方法 制备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2)细胞免疫刺激复合物(immunostimulating complexes,ISCOMS),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细胞毒作用检测.电镜检测ISCOMS,Bradfords法测定复合物中的蛋白回收率,XTT法测定CTL活性.结果 电镜下观察,ISCOMS直径为30-50nm左右的蜂窝状结构.用Bradfords法测,透析法制备的ISCOMS的蛋白回收率分别为38.15%,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可明显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OMs/治疗应用白血病 髓样 急性/免疫学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茶氨酸刺激树突状细胞调节T淋巴细胞抑制抗肺癌A549细胞移植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明盛 李敏 +1 位作者 顾其华 胡成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茶氨酸通过树突状细胞(DCs)调节T淋巴细胞抗肺癌A549的影响,观察其对SCID小鼠移植瘤的免疫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SCID小鼠免疫后,接种A549细胞株,以茶氨酸为受试因素刺激DC,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和免疫治疗作用。结果肿瘤免... 目的探讨茶氨酸通过树突状细胞(DCs)调节T淋巴细胞抗肺癌A549的影响,观察其对SCID小鼠移植瘤的免疫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SCID小鼠免疫后,接种A549细胞株,以茶氨酸为受试因素刺激DC,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和免疫治疗作用。结果肿瘤免疫保护方面,茶氨酸刺激DC组,以及DC组肿瘤形成时间明显延长(F=29.5,P〈0.01),且移植瘤在茶氨酸刺激DC组体积最小(F=69.51,P〈0.01),重量最轻(F=190.9,P〈0.01)。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其肿瘤比其他对照组更小,其表面光滑,无粘连,光镜下茶氨酸刺激DC组可见大薄片状坏死;茶氨酸刺激后的DC组移植瘤中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F=31.4,P〈0.01)。结论茶氨酸刺激后DC的抗肿瘤免疫保护和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茶氨酸刺激DC调节T细胞实现的,也可能与茶氨酸通过DC介导VEGF蛋白表达的下调,从而与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类/药理学 树突细胞/药物作用 t淋巴细胞/药物作用 肺肿瘤/免疫学 肺/细胞
原文传递
改良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叶珊 刘阳 李禾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928-292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愈疡汤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疗效及对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诱导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改良愈疡汤治疗组、西药组及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T细... 目的探讨改良愈疡汤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疗效及对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诱导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改良愈疡汤治疗组、西药组及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愈疡汤对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疗效确切,优于西药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 结肠炎 溃疡性/中药疗法 t淋巴细胞亚群/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金点口蘑子实体提取物(22E,24R)-麦角-7,22-二烯-3β,5α,6β-三醇对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的刺激作用
13
作者 吴皓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4年第1期41-41,共1页
对39种日本秋田县产蘑菇的提取物诱导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的分化活性进行筛选,以期寻找抗骨质疏松的化合物。
关键词 金点口蘑子实体提取物 (22E 24R)-麦角-7 22-二烯-3β 6β-三醇 小鼠 成骨细胞系MC3t3-E1的刺激作用
原文传递
夏陈口服液对小儿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4
作者 王亮 尹宝叶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7期6566-6567,共2页
目的探讨夏陈口服液对小儿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05-10-2007-04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45例住院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未干预组(20例),同期在本科住院的非感染患儿22例为对照组,治疗第5天及第10天抽静脉血2 ml,采用... 目的探讨夏陈口服液对小儿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05-10-2007-04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45例住院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未干预组(20例),同期在本科住院的非感染患儿22例为对照组,治疗第5天及第10天抽静脉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第5天未干预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干预组(P<0.05);干预组CD3、CD4、CD4/CD8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0天干预组CD3、CD4、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干预组(P<0.05)。结论夏陈口服液能有效增强小儿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中药疗法 t淋巴细胞亚群/药物作用 人类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建普 曹金光 赵建波 《医药世界》 2009年第10期579-580,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应用T淋巴细胞(OKT)系列单克隆抗体检测人体外周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比较,T细胞亚群明显上升(...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应用T淋巴细胞(OKT)系列单克隆抗体检测人体外周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比较,T细胞亚群明显上升(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治疗应用 注射剂 肾功能衰竭 慢性/药物疗法 t淋巴细胞亚群/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451-2453,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丙泊酚麻醉,B组应用七氟醚麻...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丙泊酚麻醉,B组应用七氟醚麻醉。观察比较围手术期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麻醉诱导前0.5h(T0)、麻醉后1h(T1)、3h(T2)、术毕时(T3)、术后24h(T4)、术后48h(T5)、术后72h(T6)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B细胞(CD3-CD19+)及NK细胞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与麻醉诱导前比较,A组气管插管、术毕拔管HR上升,切皮、术中探查SBP降低,术中探查时DBP降低,术毕拔管时SBP、DBP上升(P〈0.05),B组气管插管HR上升,切皮、术中探查HR上升,SBP、DBP降低,术毕拔管HR、SBP、DBP均上升(P〈0.05),A组气管插管、切皮、术中探查、术半拔管HR均低于B组,术中探查、术毕拔管SBP、DBP低于B组(P〈0.05);②T1、T2、T3、T4、T5点A组CD3+、CD41+、CD8+均高于B组,T6点A组CD3+、CD4+高于B组(P〈0.05);③A组T1、T2、T3、T4、T5、T6点CD3-CD19+、NK细胞水平均高于B组(P〈0.05);④A、B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七氟醚比较,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药理学 醚类/药理学 胃肿瘤/外科学 t淋巴细胞/药物作用 B淋巴细胞/药物作用
下载PDF
卡泊三醇对白癜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抗酪氨酸酶抗体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国辉 杨国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701-1703,共3页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对白癜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抗酪氨酸酶抗体的影响及意义。方法71例白癜风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卤米松与卡泊三醇治疗)与对照组(34例,卤米松治疗),另选3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对白癜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抗酪氨酸酶抗体的影响及意义。方法71例白癜风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卤米松与卡泊三醇治疗)与对照组(34例,卤米松治疗),另选3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T总、CD4+T、CD8+T、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含量,计算CD4+/CD8+T及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除CD4+T与CD4+/CD8+T的比值低于健康组(P〈0.05)外,CD8+T、血清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T比值升高(均P〈0.05),T总、CD4+T、CD8+T、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CD4+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7.64%与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患者的CD4+/CD8+T的比值与临床有效率呈正相关(P〈0.05);T总、CD8+T、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与临床有效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卡泊三醇能抑制细胞T细胞应答,减少血清中抗酪氨酸酶的抗体滴度,调节黑素生成,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药理学 白癜风/药物疗法/代谢 t淋巴细胞亚群/代谢/药物作用 一元酚单氧酶/代谢/药物作用 抗体/代谢/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