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介导MoS_(2)/T-CoP复合异质结光催化降解染料污水
1
作者 张恺 许锋 田万超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06-109,共4页
半导体介导的多相光催化现在被认为是废水处理的有效方法。异质结被认为比单体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本工作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MoS_(2)/T-CoP异质结,并研究了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与原始MoS_(2)和T-CoP的比较。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 半导体介导的多相光催化现在被认为是废水处理的有效方法。异质结被认为比单体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本工作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MoS_(2)/T-CoP异质结,并研究了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与原始MoS_(2)和T-CoP的比较。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了MoS_(2)和T-CoP之间复合异质结构的形成。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电化学莫特-肖特基实验研究了MoS_(2)和T-CoP的带隙。MoS_(2)的导带边缘MoS_(2)/T-CoP对罗丹明B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效率,1h内达到71.01%。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h+是光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这些结果表明,在MoS_(2)上添加T-CoP可以有效增强MoS_(2)/T-CoP异质结的光催化能力,其原因在于MoS_(2)和T-CoP之间的匹配能带结构促进了界面电荷转移,抑制了光生电子与空穴在界面处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t-cop 异质结 污水处理
下载PDF
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红兵 张磊 +2 位作者 褚赛 栾丹明 李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9-644,共6页
文章搭建了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并根据实验装置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测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了系统的热效率、电效率和COP等主要性能参数在全天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系统COP偏低的原因和改进措施。结果表... 文章搭建了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并根据实验装置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测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了系统的热效率、电效率和COP等主要性能参数在全天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系统COP偏低的原因和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在测试工况下,日平均热效率为35.4%,日平均电效率为11.0%,日平均COP为2.77,实验值与模拟值的误差均在±15%以内。该研究为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设计优化与性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PV/T 热泵系统 COP
下载PDF
供热与集热模式下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红兵 牛浩宇 +3 位作者 张磊 闫晓丽 栾丹明 李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91-1797,共7页
文章搭建了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设计了供热和集热两种运行模式,并选取了日均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温度基本接近的两个工作日,对两种运行模式下,该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供热模式下,热管式PV/T热泵系统日均热... 文章搭建了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设计了供热和集热两种运行模式,并选取了日均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温度基本接近的两个工作日,对两种运行模式下,该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供热模式下,热管式PV/T热泵系统日均热效率为33.9%,日均电效率为12.2%,比单一光伏发电系统的日均电效率提高了25.7%,日均COPth、日均COPpv/t分别为2.52,3.26;集热模式下,热管式PV/T热泵系统日均热效率为25.3%,日均电效率为12.9%,比单一光伏发电系统的日均电效率提高了14.2%,日均COPth、日均COPpv/t分别为1.82,2.33。因此,供热模式下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绝大部分性能优于集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PV/T 热泵系统 COP
下载PDF
热泵型除湿系统的新方案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祖义 金六一 钱壬章 《化工机械》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4-237,共4页
本文根据常规的热泵除湿制冷循环过程与湿热空气除湿变化的能量迁移特性,提出了新方案系统,并进行了热泵除湿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新方案系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热泵 除湿机 特性系数
下载PDF
严寒地区PV/T-空气源热泵集成供热系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慧星 曹炽洪 +2 位作者 冯国会 张然 黄凯良 《建筑节能》 CAS 2015年第5期52-55,共4页
严寒地区太阳能光伏光热(PV/T)技术应用于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能实现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高效制热,最大限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研究分析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在严寒地区使用的局限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太阳辐射传热机理和空气... 严寒地区太阳能光伏光热(PV/T)技术应用于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能实现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高效制热,最大限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研究分析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在严寒地区使用的局限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太阳辐射传热机理和空气传热介质的特点,研制出PV/T-空气源热泵集成供热系统,空气源热泵机组即使在室外空气温度-20℃时,其理论COP值也能达到5.37,提高了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率,为今后严寒地区供暖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 PV/T集热器 COP
下载PDF
多肽疫苗CopI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6
作者 张冬青 李宁丽 +5 位作者 余奇文 马安伦 聂红 张勇 周光炎 Antel J P QINYu-Fen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10-513,共4页
目的 :研究了经Cop I治疗后的多发性硬化 (M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MC)对Cop I及碱性髓鞘蛋白 (MBP)免疫的反应性。方法 :用半有限稀释微量培养技术分析经Cop I治疗的MS患者的PBMC对Cop I和MBP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株的反应频率。用ELIS... 目的 :研究了经Cop I治疗后的多发性硬化 (M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MC)对Cop I及碱性髓鞘蛋白 (MBP)免疫的反应性。方法 :用半有限稀释微量培养技术分析经Cop I治疗的MS患者的PBMC对Cop I和MBP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株的反应频率。用ELISA方法检测T细胞株分泌的细胞因子类型。用免疫荧光检测了特异性Cop I细胞株的表型。结果 :15位经Cop I治疗后的MS患者PBMC中的Cop I/MBP特异性T细胞克隆反应频率高达 84 0 % ,而在 9位非MS患者对照组中 ,其T细胞对Cop I/MBP反应的频率仅为 5 4%。用ELISA方法检测发现体外Cop I/MBP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株株分泌IL 5和IL 13 ,为Th2类型的细胞因子。所有的细胞株均表现为CD3阳性 ,大部分高表达CD8细胞并发现有CD3/CD5 6双阳性的NKT细胞。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多肽疫苗Cop I能诱导MS患者特异性免疫反应 ,以诱导CD8阳性T细胞和NKT为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Ⅰ 多发性硬化 T细胞反应频率 多肽疫苗
下载PDF
基于PV/T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贺云龙 代彦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3-89,共7页
设计一种基于光伏/光热吸收器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在光伏组件背面布置有吸热板及流道,可有效将光伏组件的热量传递给流道内的载热工质,经过热泵循环后水箱温升可达约30℃,系统热力COP约为5.0;光伏光热吸收器自己发电基本实现自供能。... 设计一种基于光伏/光热吸收器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在光伏组件背面布置有吸热板及流道,可有效将光伏组件的热量传递给流道内的载热工质,经过热泵循环后水箱温升可达约30℃,系统热力COP约为5.0;光伏光热吸收器自己发电基本实现自供能。针对PV/T太阳能热泵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发现系统热COP仿真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泵 PV/T 光伏 COP
下载PDF
太阳能PV/T集热器耦合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长兴 徐航 +2 位作者 鲁佳辉 刘玉峰 彭冬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5-222,共8页
太阳能PV/T集热器耦合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Photovoltaic/Thermal Collector-Ground-Coupled Heat Pump systems,PV/T-GCHPs)是一种可实现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互补利用的供能系统。为研究互补利用供能模式,该研究通过建立PV/T-GCHPs数学模... 太阳能PV/T集热器耦合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Photovoltaic/Thermal Collector-Ground-Coupled Heat Pump systems,PV/T-GCHPs)是一种可实现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互补利用的供能系统。为研究互补利用供能模式,该研究通过建立PV/T-GCHPs数学模型,在模拟研究系统运行特性的基础上,与对应的光伏(Photovoltaic,PV)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Ground-Coupled Heat Pump systems,GCHPs)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V/T-GCHPs中由于地埋管换热器(Borehole Heat Exchanger,BHE)的冷却作用,光伏电池板表面温度降低而显著提高了其光伏效率,相对于PV系统运行20 a的总发电量增加了20322 kW·h;对应于相同的建筑负荷,PV/T-GCHPs在降低BHE初投资的同时,系统20 a的性能系数平均值较GCHPs提高了32.23%。在系统的全寿命周期内,PV/T-GCHPs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较对应的GCHPs节省了77192.45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PV/T-GCHPs增强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互补优势,研究结果为该系统在中国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 光伏效率 PV/T-GCHPs 地埋管换热器
下载PDF
PV/T-SAHP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千朋 关欣 +2 位作者 夏国青 吕吉锋 刘昊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2-1827,共6页
通过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实验研究,分析太阳辐照度、温度等参数对系统光伏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热泵组件发电效率比传统光伏组件提高16.4%;在获得同样热水情况下,混联运行比串联运行每天多输出1.7 k Wh的净发电量,热泵平均COP... 通过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实验研究,分析太阳辐照度、温度等参数对系统光伏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热泵组件发电效率比传统光伏组件提高16.4%;在获得同样热水情况下,混联运行比串联运行每天多输出1.7 k Wh的净发电量,热泵平均COP从1.9升高到3.4。间接式光伏热泵系统将集热器的热量在蒸发器与冷凝器间进行合理分配后,比直膨式光伏热泵系统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热泵 电性能 功率 COP
下载PDF
Release of interleukin-10 and neurotrophic factors in the choroid plexus:possible inductors of neurogenesis following copolymer-1 immuniza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被引量:7
10
作者 Yolanda Cruz Edna E.García +6 位作者 Jessica V.Gálvez Stella V.Arias-Santiago Horacio G.Carvajal Raúl Silva-García Herlinda Bonilla-Jaime Julio Rojas-Castaneda Antonio Ibarra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743-1752,共10页
Copolymer-1(Cop-1) is a peptide with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f United St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Cop-1 has been shown to exert neuroprotective e... Copolymer-1(Cop-1) is a peptide with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f United St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Cop-1 has been shown to exer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nd induce neurogenesis in cerebral ischemia models. Nevertheless,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neurogenic action of this compound remains unknown. The choroid plexus(CP) is a network of cells that constitute the interphase between the immune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s, with the ability to mediate neurogenesis through the release of cytokines and growth factors. Therefore, the CP could play a role in Cop-1-induced neurogenesi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P in the induction of neurogenesis after Cop-1 immunization, we evaluated the gene expression of various growth factors(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neurotrophin-3) and cytokines(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terferon-gamma, interleukin-4(IL-4), IL-10 and IL-17), in the CP at 14 days after ischemia. Furthermore, w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genes and neurogenesi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Cop-1 was capable of stimulating an upregulation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s encoding for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neurotrophin-3 and IL-10 in the CP, which correl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neurogenesis in the subventricular and subgranular zone. As well, we observed a downregulation of IL-17 gene expres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effect of Cop-1 on the expression of growth factors and IL-10 in the CP, in the same way, presents a possibl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neurogenic effect of Co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roid plexus growth factors IMMUNOMODULATION protective autoimmunity Cop-1 COPAXONE stroke glatiramer acetate t MCAo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下载PDF
PV/T社区用能一体化热泵热水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宸威 蔡颖玲 林志坚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0期71-75,共5页
为综合利用太阳能资源,搭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光热(PV/T)部件的PV/T社区用能一体化热泵热水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夏季的实际运行特性进行测试,通过研究热效率、电效率和系统性能系数(COP)进一步分析其热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太阳辐射... 为综合利用太阳能资源,搭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光热(PV/T)部件的PV/T社区用能一体化热泵热水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夏季的实际运行特性进行测试,通过研究热效率、电效率和系统性能系数(COP)进一步分析其热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较大,室外环境温度及室外风速主要影响系统的散热。测试期间,系统平均电效率约为15.98%,系统平均热效率约为42.3%;热泵COP最高可达6.4,平均值约为4.8;系统COP最高可达3.9,平均值约为3.3。该系统可满足社区公共部分的用电和生活热水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双热源热泵 热效率 电效率 系统COP
下载PDF
冷水机组的联动控制策略
12
作者 蒋争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4年第2期56-57,60,共3页
分析了在冷冻水系统运行中,可能导致出现低温差的原因,通过对回水温度控制,冷量测量方式控制,冷冻机负载,二次侧流量这几种联动控制策略比较和分析,得出利用二次侧流量的控制方式是几种方式中最佳的控制方式。有利于在满足末端负荷的前... 分析了在冷冻水系统运行中,可能导致出现低温差的原因,通过对回水温度控制,冷量测量方式控制,冷冻机负载,二次侧流量这几种联动控制策略比较和分析,得出利用二次侧流量的控制方式是几种方式中最佳的控制方式。有利于在满足末端负荷的前提下,冷冻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且能够达到最佳的能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差 二次泵 冷冻机组群控 能效比
下载PDF
检测设备对空白晶圆在130nm及之后技术的质量认证(英文)
13
作者 XIAYong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4年第5期15-24,共10页
在微电子生产进入深亚微米和纳米技术之后,空白硅晶圆材料正在承担起前所未有的角色来协助解决生产工艺和产品成本等关键问题。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穴ITRS雪对空白晶圆关键物理參数的要求,探讨有关检测设备在提供晶圆表面局部平... 在微电子生产进入深亚微米和纳米技术之后,空白硅晶圆材料正在承担起前所未有的角色来协助解决生产工艺和产品成本等关键问题。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穴ITRS雪对空白晶圆关键物理參数的要求,探讨有关检测设备在提供晶圆表面局部平整度,nanotopography和表面COP缺陷等质量參数认证时所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设备 硅片材料 表面局部平整度 表面COP缺陷 精密/公差 比率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隆澍 王伟 +2 位作者 赵耀华 全贞花 王岗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30,共5页
基于新型复合热源换热器,将水冷式微热管阵列光伏光热(MHPA-PV/T)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提出了1种新型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10℃、太阳能热水温度15℃、循环流量250 L/h... 基于新型复合热源换热器,将水冷式微热管阵列光伏光热(MHPA-PV/T)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提出了1种新型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10℃、太阳能热水温度15℃、循环流量250 L/h时,复合热源供热的热泵平均COP约为3.26,比相同环境温度下空气供热模式的热泵提高了9.4%,缩短了13.3%的加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 复合热源换热器 MHPA-PV T 实验研究 COP
原文传递
基于PV/T和GHP再生的除湿转轮空调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红 刘晓媛 于国鑫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3-180,共8页
本文建立了基于PV/T和GHP再生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构建了除湿转轮子系统仿真模块、燃气热泵子系统仿真模块和PV/T子系统仿真模块,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整机系统仿真模块。对不同处理空气流量、处理空气温度、处理空气湿度、转轮转速、太... 本文建立了基于PV/T和GHP再生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构建了除湿转轮子系统仿真模块、燃气热泵子系统仿真模块和PV/T子系统仿真模块,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整机系统仿真模块。对不同处理空气流量、处理空气温度、处理空气湿度、转轮转速、太阳光照、发动机转速及有无预冷器的空调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模拟。主要结论有:处理空气风量越大、入口温度越高、入口湿度越小、转轮转速越低则空调系统的除湿量越小;处理空气风量越大、入口温度越高、入口湿度越大、转轮转速越高,则蒸发温度越高,制冷COP越大;发动机转速越大,系统的再生温度越高、送风温度越低、冷凝温度越高、蒸发温度越高、除湿量越大;太阳光照强度越强,系统的除湿量就越大;有预冷器的空调系统除湿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转轮 燃气热泵 PV/T系统 仿真模拟 性能系数
原文传递
太阳能光伏光热(PV/T)热泵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露 代彦军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7,共6页
本文搭建了1种间接式基于太阳能光伏光热(PV/T)部件的热泵热水系统应用示范平台,其中PV/T集热器面积为64 m^2。对PV/T热泵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和辐照条件下的光电光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PV/T部件发电量较之传统光伏组件提高11.0... 本文搭建了1种间接式基于太阳能光伏光热(PV/T)部件的热泵热水系统应用示范平台,其中PV/T集热器面积为64 m^2。对PV/T热泵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和辐照条件下的光电光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PV/T部件发电量较之传统光伏组件提高11.0%,PV/T电池温度比较传统光伏组件温度平均降温25.5℃,可以有效缓解较高温度对光伏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热泵机组平均COP可达4.7。PV/T热泵系统的光伏光热综合效率可达74.4%,在产热发电性能上与传统集热器和光伏组件更有优势。在将3 m^3水从31.0℃加热至51.0℃的过程中,PV/T热泵系统总发电量和耗电量分别为28.0 kW·h和24.5 kW·h,并且夏季晴朗少云条件下,发电功率一直高于用电功率,可以实现离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热泵 发电效率 COP 热电综合性能
原文传递
太阳能与空气源双蒸发器热泵复合供能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佟建南 全贞花 +2 位作者 赵耀华 王岗 蔡俊杰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5,共8页
将基于平板微热管阵列的水冷PV/T集热器与双热源热泵相结合,提出1种太阳能与空气源双蒸发器热泵复合供能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多种运行模式的切换,以满足复合建筑的供热、供冷、热水和部分电力需求。实验主要针对于冬季制热工况和夏季供冷... 将基于平板微热管阵列的水冷PV/T集热器与双热源热泵相结合,提出1种太阳能与空气源双蒸发器热泵复合供能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多种运行模式的切换,以满足复合建筑的供热、供冷、热水和部分电力需求。实验主要针对于冬季制热工况和夏季供冷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分别从室外温度、太阳辐照度、热泵COP、制热量、集热效率和发电效率等方面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制热实验时,空气源热泵制热、PV/T联合水源热泵制热和PV/T联合双热源热泵制热工况下COP分别为2.15、2.5和2.6,均能满足冬季室内的采暖要求。PV/T联合水源热泵制热和PV/T联合双热源热泵制热实验的平均发电效率和集热效率分别为12.1%和48.6%,11.3%和38.8%。空气源制冷实验时,热泵的EER平均为2.08;制冷兼制热水模式实验时,热水作放热源阶段的EER平均2.26,空气作放热源阶段的EER平均为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热泵 集热效率 制热量 性能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