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透射-光反射方法获取光程放大校正因子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建华 周虹丽 +1 位作者 韩冰 李铜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光透射-光反射测量方法(T-R方法)是测量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GF/F滤纸水合程度以及光程放大校正因子模型是其关键问题。GF/F滤纸水合程度对光学性质的影响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浸泡60-80 min的滤纸,其透射比、反射比和... 光透射-光反射测量方法(T-R方法)是测量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GF/F滤纸水合程度以及光程放大校正因子模型是其关键问题。GF/F滤纸水合程度对光学性质的影响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浸泡60-80 min的滤纸,其透射比、反射比和反射率误差最小,其值分别为3.0%,0.5%和0.5%。在此基础上,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对T-R方法的光程放大校正因子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项式回归模型优于线性和乘幂回归模型;选择二次多项式模型作为T-R方法的光程放大校正因子模型,其回归区间为[0.05,0.4],平均相对误差为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方法 光程放大校正因子 悬浮颗粒物 二次多项式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时志强 张运林 蔡同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9-526,共8页
对两种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测定方法及相关计算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长江中下游湖泊典型藻类的实验室培养,利用T方法和T-R方法分别对藻类颗粒物、藻类泥沙混合悬浊液进行吸收系数测定.通过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对两种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测定方法及相关计算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长江中下游湖泊典型藻类的实验室培养,利用T方法和T-R方法分别对藻类颗粒物、藻类泥沙混合悬浊液进行吸收系数测定.通过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对比了两种方法的测量稳定性.通过对不同比例的藻类和无机悬浮颗粒物(ISS)的混合悬浊液进行分析,获得了不同浊度水体悬浮物吸收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纯藻或者泥沙含量较少的水体进行颗粒物吸收系数光谱测定时,T方法和T-R方法均可以采用,并且均具有较高的测定精度.然而,在泥沙含量相对较高的浑浊水体,应尽量选取T-R方法进行颗粒物吸收光谱的测定,以提高测定精度.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由于底泥易受风浪影响发生再悬浮,因此在颗粒物吸收系数光谱测定中,当水体中ISS含量超过30 mg/L时,应选择T-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吸收系数 悬浮颗粒物 T方法 t-r方法 浅水湖泊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颗粒吸收系数T-R法测定中光程放大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强 洪华生 商少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6-561,共6页
由颗粒散射作用引起的光程放大效应是影响水体中颗粒吸收系数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T-R测定方法(Transmittance-Reflectance method)和将比色皿置于积分球内的测定方法,测量6种样品的颗粒在滤膜上、悬浮液中的光学密度,计算光... 由颗粒散射作用引起的光程放大效应是影响水体中颗粒吸收系数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T-R测定方法(Transmittance-Reflectance method)和将比色皿置于积分球内的测定方法,测量6种样品的颗粒在滤膜上、悬浮液中的光学密度,计算光程放大系数β,利用传统拟合方法获得较为稳定的光程放大系数(β-1=0.507+0.636×ODf).测量结果同时表明,光程放大系数具有波长依存特性,呈现滞后效应;本文提出新的引入波长(λ)、滤膜上颗粒光学密度(ODf)2个参数的二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得到β-1(λ)=(0.135+0.225×ODf(λ))×λ0.203,该方法实现了对光程放大效应更为精确的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FT(quantitative FILTER technique) t-r方法 光程放大系数 滞后效应 颗粒吸收光谱
下载PDF
光透射-光反射方法的光程放大校正因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建华 周虹丽 李铜基 《海洋技术》 2008年第1期53-57,共5页
光透射-光反射方法是获取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的重要方法,文中阐述利用积分球装置获取测量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测量的关键参数——光程放大校正因子,验证与比对效果表明,这个结果与传统的光程放大校正因子可比。
关键词 光透射-光反射方法(t-r方法) 光程放大校正因子 吸收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