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Digital Occlusion Analysis in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1
作者 LI Hong-mei GAO Ting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7年第4期180-184,共5页
Occlusal disorder caused by severe worn dent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in the occlusion.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repair method, referring to modify and rebuild the existing occlusion stat... Occlusal disorder caused by severe worn dent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in the occlusion.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repair method, referring to modify and rebuild the existing occlusion status, then to restore the occlusion. During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the digital occlusion analysis system can accurately acquire the occlusion status, in order to guide the reconstruction occlusion accurately and restore the normal function of the oral maxillary syste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of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sequence therapy, traditional occlusion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digital occlusion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AIR severe abrasion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digital occlusion analysis
原文传递
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人杰 周翊翛 +1 位作者 郑东翔 温颖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比较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中功能性评价的相关性及功能性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按受试者入选标准,选择2012~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4... 目的比较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中功能性评价的相关性及功能性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按受试者入选标准,选择2012~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4例。制作不同高度(2、4、6mm)的过渡义齿,患者戴用不同垂直距离增高值的过渡义齿各1周。在患者初始状态、3副过渡义齿初戴、戴用1周,共7个时间点,分别依据主观量化表评价患者主观感受,运用T-Scan咬合分析仪检测咬合分布状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相关性以及功能性进行比较。结果经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主观评分与咬合力不对称比、咬合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咬合力量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咬合重度磨耗患者垂直距离恢复的修复治疗中,除依赖于医生个人经验和患者主观感受外,提示我们治疗过程中也可将T-Scan咬合分析中的咬合时间、咬合不对称比作为临床的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重建 t-scan咬合分析仪 咬合时间 咬合力不对称性
下载PDF
数字化咬合功能分析指导下的全口精准咬合重建1例
3
作者 郭艳玲 李嘉鑫 +4 位作者 刘欣然 岳源 魏娜 王敏 郝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02,共9页
随着牙齿磨损、牙列缺损等导致正中[牙合]关系丧失的患者增多,咬合重建的临床需求也在增加。咬合重建是一种通过重新建立均匀稳定的上下牙列咬合关系以恢复口颌系统功能的一种特殊修复方式。如何进行咬合功能分析以实现精准的修复设计... 随着牙齿磨损、牙列缺损等导致正中[牙合]关系丧失的患者增多,咬合重建的临床需求也在增加。咬合重建是一种通过重新建立均匀稳定的上下牙列咬合关系以恢复口颌系统功能的一种特殊修复方式。如何进行咬合功能分析以实现精准的修复设计与调整是咬合重建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报告了1例利用数字化咬合功能分析获取咬合及下颌运动相关参数用于咬合重建修复体设计的病例,达到术前设计、术中调整、术后验证的目的,使得咬合重建进行得更加高效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咬合功能分析 全口咬合重建 精准修复 前导 前伸髁导
下载PDF
颌面数字X线片性别判定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东 舒永康 +5 位作者 雍寿清 邓振华 王虎 刘关键 徐喆 张昭辉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筛选颌面侧位数字X线片(digital radiology,DR)的骨性定量指标,评估其在法医学性别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随机抽取颌面DR侧位片220例。对15项骨性指标(S-N,N-Me,Cd-Gn,S-Ns,S-Go(L),S-Gn,Cd-Go(L),SNA,SNB,SN-Npog,SN-MP... 目的筛选颌面侧位数字X线片(digital radiology,DR)的骨性定量指标,评估其在法医学性别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随机抽取颌面DR侧位片220例。对15项骨性指标(S-N,N-Me,Cd-Gn,S-Ns,S-Go(L),S-Gn,Cd-Go(L),SNA,SNB,SN-Npog,SN-MP,Gonial A,SN-RP,SN-NNs,SN-SGn)进行定量测量,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各项指标是否有性别差异,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判别力较好的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并进行回代检验判别函数。结果200例颌面DR侧位片的15项指标中S-N,N-Me,Cd-Gn,S-Ns,S-Go(L),S-Gn,Cd-Go(L),SN-NNs等8项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N,Cd-Gn,S-Ns,S-Gn 4项被纳入逐步判别函数。结论颌面DR侧位片中4项骨性指标(S-N,Cd-Gn,S-Ns,S-Gn)可用于性别判定,其判别准确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法庭放射学 颌面数字X线片(DR) 逐步判别分析 性别判定
下载PDF
城市大比例尺真正射影像阴影与遮挡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谢文寒 周国清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解决城市大比例尺正射影像生成的问题,从真正射影像的关键技术入手,着重研究其中的阴影与遮挡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将这些方法应用在美国丹佛城区的真正射影像生成的项目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真正射影像 大比例尺正射影像 城市建筑模型 阴影分析 遮挡检测
下载PDF
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咬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章巧 黄东宗 +4 位作者 翟孝庭 李鸿波 胡敏 刘洪臣 姜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7-467,共11页
目的 采用TeeTester数字化咬合系统比较分析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和非偏侧咀嚼者的咬合情况。方法 根据调查问卷和口腔检查筛查出80名受试者,分为4组: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20名,不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20名,伴TMD... 目的 采用TeeTester数字化咬合系统比较分析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和非偏侧咀嚼者的咬合情况。方法 根据调查问卷和口腔检查筛查出80名受试者,分为4组: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20名,不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20名,伴TMD症状的非偏侧咀嚼者20名,不伴TMD症状的非偏侧咀嚼者20名。使用TeeTester数字化咬合系统测定4组对象的全牙列最大接触面积、全牙列最大咬合力、力不对称指数、咬合力中心点、咬合接触时间、分离时间等。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牙尖交错位时,4组的全牙列最大咬合力、最大咬合接触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不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组习惯侧与非习惯侧咬合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咬合力中心点、中心点偏移方向、中心点距中线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习惯侧最大咬合力、习惯侧最大接触面积、咬合力中心点与偏侧咀嚼呈正相关(P<0.05),全牙列最大咬合力、最大接触面积与TMD呈负相关(P<0.05)。结论 1)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和伴TMD症状的非偏侧咀嚼者的咬合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字化咬合系统为动态评估偏侧咀嚼者的咬合情况提供了客观参数。2)咬合分析指标中习惯侧最大咬合力、最大接触面积、咬合力中心点与偏侧咀嚼呈正相关。偏侧咀嚼引起的异常咬合(全牙列最大咬合力,最大接触面积)与TMD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咀嚼 数字化咬合系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数字化[牙合]架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亚婷 左恩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594-3601,共8页
背景:数字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口腔临床中的诊疗过程,数字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节约医患时间,虚拟[牙合]架作为新开发的版块出现在大多数的牙科设计软件中,旨在复制机械[牙合]架的功能,进行静态咬合分析,同时又能提供上下颌相... 背景:数字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口腔临床中的诊疗过程,数字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节约医患时间,虚拟[牙合]架作为新开发的版块出现在大多数的牙科设计软件中,旨在复制机械[牙合]架的功能,进行静态咬合分析,同时又能提供上下颌相对运动的动态模拟,在治疗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可以更方便、精确、高效。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多种虚拟[牙合]架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文献研究、临床案例、书籍,对相关的观点进行总结整理。结果与结论:(1)虚拟[牙合]架的研究约20年,由于技术敏感性和成本仍未普及应用;(2)[牙合]架的转移需要建立口扫上下颌模型并记录下颌运动关系,运动关系的确定可以用均值下颌参数数字定义,也可以用超声感应、光电感应、数字面弓或者锥体束CT等方法进行个性化记录,可根据治疗需要和现有设备选择不同的记录方式;(3)[牙合]目前已应用于正颌外科、颞下颌关节疾病、种植及美学修复等方面,已有对比研究显示其精确性可以满足临床要求且节约时间,但不同咬合系统之间的差异还需检测,目前仍在不断测试中;(4)虚拟[牙合]架可节约临床操作时间,提高精确性,弥补机械[牙合]架的局限性,未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牙合]架 机械[牙合]架 咬合分析 下颌运动 临床应用 治疗规划 [牙合]架转移
下载PDF
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对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情况的动态评估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蒋金鹏 吉银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在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咬合情况动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未来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就诊并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60例患者,修复后即刻、修复后2周、6周、12周、24周,使用T-s... 目的:探讨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在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咬合情况动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未来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就诊并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60例患者,修复后即刻、修复后2周、6周、12周、24周,使用T-scan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对其咬合情况进行动态评估,记录各时点患者的T-scan检测结果,检测指标包括咬合接触时间(Occlusion Time,OT)、累积最大牙合力(Maximum Cumulative,Max force)、力中心点(Center of Force,COF)义齿移位情况,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修复后各时点患者对咀嚼功能的满意度。结果:随着义齿修复时间的延长,患者修复2周、6周、12周的OT、COF-X水平呈递减趋势,Maxforce、COF-Y水平均呈递增趋势,除COF-Y外,其他指标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修复24周后,患者各T-scan检测指标水平较12周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全口义齿佩戴经历患者的OT、COF水平低于无经历者,MAXforce与COF-Y水平高于无经历者,但组间各时点OT、COF-X、MAXforc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患者咀嚼功能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全口义齿佩戴时间的延长,患者OT缩短、Maxforce增加、COF向中心移动,咬合稳定性好且趋于平衡,咀嚼功能恢复理想,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用于动态评估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咬合情况,可以量化患者咬合情况,为义齿修复的稳定性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 全口义齿修复 咬合情况 稳定性 咀嚼功能
下载PDF
数字建筑模型生成大比例尺真正射影像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谢文寒 周国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9-592,共4页
为解决城市大比例尺正射影像生成中出现的遮挡和阴影等问题,提出基于CSG数字建筑模型生成大比例尺真正射影像的方法,应用在美国丹佛城区的真正射影像生成的项目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真正射影像 数字建筑模型 阴影分析 遮挡检测
下载PDF
口内扫描在食物嵌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力 姚丽娜 +1 位作者 袁玮 刘平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分析,精准指导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方法:使用口内模型扫描仪获取牙齿解剖形态及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根据数字模型上显示的咬合接触区分布及咬合过程中牙齿接触强度变化进行牙齿受力分析,... 目的: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分析,精准指导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方法:使用口内模型扫描仪获取牙齿解剖形态及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根据数字模型上显示的咬合接触区分布及咬合过程中牙齿接触强度变化进行牙齿受力分析,查找产生食物嵌塞的原因。运用调[牙合]与修复技术消除不利型咬合接触,同时建立有利型咬合接触。术后1周、 3个月进行复查。结果:经3个月临床观察,73例食物嵌塞患者症状全部解除,牙齿接触强度维持良好。结论:使用数字模型分析食物嵌塞原因,方法直观、简便、可靠性强,同时能精准指导临床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模型分析 牙齿邻接强度 食物嵌塞 咬合接触重建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全口义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国宁 吴炜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8期42-44,共3页
伴随着世界老龄化的进程,无牙颌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多。传统全口义齿的设计及制作多依赖于牙科医生及口腔技师的临床经验和加工制作技术,存在着患者就诊次数多、义齿加工制作步骤繁琐、牙列精确度不高等问题。近年来,三维扫描、计算机辅... 伴随着世界老龄化的进程,无牙颌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多。传统全口义齿的设计及制作多依赖于牙科医生及口腔技师的临床经验和加工制作技术,存在着患者就诊次数多、义齿加工制作步骤繁琐、牙列精确度不高等问题。近年来,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三维打印等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的各个环节已有广泛研究和应用,并且数字化全口义齿在全口义齿设计与制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数字化技术已然成为全口义齿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全口义齿修复各个步骤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全口义齿 数字化印模 数字化排牙 咬合分析系统
下载PDF
咬合接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佳乐 赵喆 +2 位作者 王青 唐恺 王富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09-614,共6页
使患者达到广泛、紧密的咬合接触,避免干扰、早接触等创伤是口腔医生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修复治疗成功的重要指征。咬合接触分析在口腔医学各个专业的诊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诊疗中的不断融入,基于数... 使患者达到广泛、紧密的咬合接触,避免干扰、早接触等创伤是口腔医生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修复治疗成功的重要指征。咬合接触分析在口腔医学各个专业的诊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诊疗中的不断融入,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咬合接触量化分析方法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目前咬合接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使临床医生能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从而根据临床实践需求选择适宜的咬合接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接触 数字化技术 量化分析 数字化印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