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can咬合分析仪的应用状况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琛 殷新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3期226-227,231,共3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T-Scan咬合分析仪的改进和发展,并就其适用范围、准确性及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仪 咬合关系 口腔医学 适应证 口腔正畸
下载PDF
T-scan咬合分析仪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洁 张疆弢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4期215-216,219,共3页
T-scan咬合分析仪是专门用于精确记录和分析咬合力随咬合接触时间变化的工具,由于其能够将咬合接触情况做精确地动态定量分析,故目前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等临床领域,但是其在正畸领域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对T-scan咬... T-scan咬合分析仪是专门用于精确记录和分析咬合力随咬合接触时间变化的工具,由于其能够将咬合接触情况做精确地动态定量分析,故目前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等临床领域,但是其在正畸领域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对T-scan咬合分析仪的特点以及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以后正畸医生应用t-scan咬合分析仪分析咬合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仪 口腔正畸 咬合分析
下载PDF
T-Scan咬合分析系统在口腔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董若佳 廖崇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93-198,共6页
在口腔临床治疗中,咬合功能的测量和分析对治疗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以往测量咬合状态的方法受口腔医师主观影响,准确性不高,无法量化。大量研究显示T-Scan咬合分析系统能精确测量不同咬合状态下的咬合力与时间实时的关系,精确记录咬... 在口腔临床治疗中,咬合功能的测量和分析对治疗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以往测量咬合状态的方法受口腔医师主观影响,准确性不高,无法量化。大量研究显示T-Scan咬合分析系统能精确测量不同咬合状态下的咬合力与时间实时的关系,精确记录咬合接触时间、力量、面积,并动态分析咬合接触情况。在颞颌关节紊乱疾病、正畸正颌、修复和种植、牙周病等多种口腔疾病治疗中,该系统协助临床医生执行精确和有针对性的咬合诊断和调整,并通过可预测和数值测量的治疗结果评价减少咬合并发症发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系统量化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可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更能满足现代口腔疾病临床治疗的需求。本文就T-Scan咬合分析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 临床应用 颞下颌关节疾病 正畸 口腔修复 口腔种植 牙周病学
下载PDF
TeeTester与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正常青年学生咬合力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颖 丁张帆 +3 位作者 康龙 周娜 任利玲 康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1期8289-8293,共5页
背景:TeeT ester和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在口腔临床各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对两种仪器的使用尚未见到对比数据。目的:应用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研究正常青年学生的咬合特征,并比较两系统咬合分析的差异。方法:采用Te... 背景:TeeT ester和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在口腔临床各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对两种仪器的使用尚未见到对比数据。目的:应用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研究正常青年学生的咬合特征,并比较两系统咬合分析的差异。方法:采用TeeT ester咬合系统V3.2.0记录13例正常受试者在牙尖交错位状态下的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力中心点位置、力不对称指数、前牙咬合力占力总值的百分比,采用T-ScanⅢV8.01咬合分析仪记录13例正常受试者在ICP时的上述指标,并在25%,50%,75%,100%最大咬合力时的4个时段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检测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1)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系统所测得的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系统所测得的所有受试者力中心点绝大多数在规定灰圈内,且均位于前磨牙区。两系统所测得力中心点距中线的垂直距离、力中心点偏移方向,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两系统所测得的力不对称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Tee Tester所测得的前牙咬合力占总力的百分比大于T-ScanⅢ所测结果,且在50%,75%,100%最大咬合力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1)正常者左右侧咬合基本平衡。(2)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力中心点、力不对称指数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咬合是否正常的指标。(3)Tee Tester与T-ScanⅢ在前牙咬合力占总力百分比的测量方面存在差异,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HE| 咬合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咬合分析 正常[牙合] TeeTester t-scan
下载PDF
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结果可重复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安薇薇 王邦康 白玉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检验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将10枚T-scan感应片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枚。随机选择5名受试者,从两组感应片中各抽取1枚用于记录其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每枚感应片在受试者端坐位和仰卧位均连续记录2次。对同一... 目的检验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将10枚T-scan感应片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枚。随机选择5名受试者,从两组感应片中各抽取1枚用于记录其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每枚感应片在受试者端坐位和仰卧位均连续记录2次。对同一体位下的连续2次记录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同一名受试者使用2枚不同感应片的记录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记录结果的可重复性。对同一名受试者不同体位下的记录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体位改变对记录结果的影响。结果经配对t检验,除接触点数目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反映咬合接触特征的测量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为提高记录结果的可信性,使用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时,应在近似的咬合强度下至少记录2次,或使用2枚感应片分别记录,以中等咬合强度为宜,并保证支架的标志点正确就位。不推荐使用该仪器进行接触点数目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接触 T—scan 咬合分析仪 可重复性
下载PDF
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丽娟 田斌 +2 位作者 张瀚文 李俊慧 王洁丽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本研究将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应用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正畸治疗的6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牙齿排列整齐前后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对患者的咬合... 目的本研究将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应用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正畸治疗的6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牙齿排列整齐前后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对患者的咬合情况进行分析后依次记录在前伸运动、侧方运动、牙尖交错位等[牙合]位置的咬合时间、[牙合]百分比及接触点等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前伸运动、左侧方咬合运动及右侧方咬合运动的咬合分离时间及咬合接触时间较牙齿排列前均有缩短(P<0.05),左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右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及牙尖交错时磨牙区的[牙合]百分比呈上升趋势,其他区域[牙合]百分比呈下降趋势(P<0.05);左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右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及牙尖交错时前磨牙区的咬合接触点呈上升趋势,而其余区域的咬合接触点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采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作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测量咬合情况的工具,能够明确知晓通过改善患者此前前牙深覆合、调整尖牙及磨牙的咬合关系,达到改善患者口腔咬合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系统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人杰 周翊翛 +1 位作者 郑东翔 温颖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比较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中功能性评价的相关性及功能性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按受试者入选标准,选择2012~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4... 目的比较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中功能性评价的相关性及功能性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按受试者入选标准,选择2012~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4例。制作不同高度(2、4、6mm)的过渡义齿,患者戴用不同垂直距离增高值的过渡义齿各1周。在患者初始状态、3副过渡义齿初戴、戴用1周,共7个时间点,分别依据主观量化表评价患者主观感受,运用T-Scan咬合分析仪检测咬合分布状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相关性以及功能性进行比较。结果经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主观评分与咬合力不对称比、咬合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咬合力量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咬合重度磨耗患者垂直距离恢复的修复治疗中,除依赖于医生个人经验和患者主观感受外,提示我们治疗过程中也可将T-Scan咬合分析中的咬合时间、咬合不对称比作为临床的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重建 t-scan咬合分析仪 咬合时间 咬合力不对称性
下载PDF
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的T-Scan Ⅱ系统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程蕙娟 耿屹 张富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群从下颌姿势位向牙尖交错位闭合时咬合接触的情况及其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T-Scan Ⅱ扫描系统对30位咬合关系正常,没有肌功能紊乱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受试者进行咬合检查,记录其咬合力分布情况、咬合接触时间。采... 目的:观察正常人群从下颌姿势位向牙尖交错位闭合时咬合接触的情况及其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T-Scan Ⅱ扫描系统对30位咬合关系正常,没有肌功能紊乱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受试者进行咬合检查,记录其咬合力分布情况、咬合接触时间。采用SAS 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者在牙尖交错位状态下记录的两侧咬合力量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3242);受试者牙尖交错位时的咬合力占累积最大[牙合]力的百分比平均为96.89%,可信区间为90.88%-100%;平均咬合接触时间为(0.2015±0.086)s,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咬合力中心的位置、牙尖交错位时的咬合力与累积最大力的差值、咬合接触时间均可作为临床上判断咬合是否健康的指标,亦可应用于咬合治疗疗效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t-scan Ⅱ系统 牙尖交错位
下载PDF
T-ScanⅢ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常晓荣 齐俊丽 +3 位作者 耿瑶 陈少丽 范雪平 刘学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发生的牙合因素。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8例VRF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者分别进行正中及侧方咬合记录,定量数据牙合力百分比值(tooth occlusal force percent-ages,T-FP)、双侧牙合... 目的:探讨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发生的牙合因素。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8例VRF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者分别进行正中及侧方咬合记录,定量数据牙合力百分比值(tooth occlusal force percent-ages,T-FP)、双侧牙合力百分比值(two sides force percentages,TS-FP)、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occlusal force,AOF)、闭合时间(occlusion time,OT)、侧方牙合分离时间(disclusion time,DT)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分析,定性数据早接触、牙合力中心点(center of force,COF)位置及偏移方向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RF组T-FP、AOF、OT、DT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F位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FP、早接触发生率、COF偏移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F患者全口牙合力分布不均衡,双侧牙合力分布不对称,牙合接触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t-scan 咬合特征
下载PDF
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在修复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平 胡晓阳 周崇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在修复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择咬合重建(10例)、咬合创伤(14例)及总义齿病例(15例)。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分析咬合状况,并在其指导下调牙合,1周后复查咬合状况。对比分析患者主观感觉、异常... 目的:探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在修复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择咬合重建(10例)、咬合创伤(14例)及总义齿病例(15例)。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分析咬合状况,并在其指导下调牙合,1周后复查咬合状况。对比分析患者主观感觉、异常咬合接触点的数量、左右侧咬合力百分比差值及咬合力中心点(COF)的位置变化。结果:T-ScanⅡ系统能全面地分析患者的咬合状况。在其指导下调牙合后患者主观感觉良好。调牙合后异常咬合接触点基本完全消除,左右侧咬合力百分比差值显著下降(P<0.01),咬合力中心点也基本位于中心区。结论: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在修复临床中能准确评价患者的咬合状态,精确指导临床医师进行调牙合,有效消除咬合干扰和咬合创伤,达到咬合力量的均衡分布,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重建 调牙合
下载PDF
咬合分析仪在正畸治疗末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玉如 李敬谦 +2 位作者 苑瑾瑾 闫亚姿 白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观察咬合分析仪在正畸治疗末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正畸治疗进入精细调整末期的患者,使用咬合分析系统记录正畸患者进入精细调整末期时刻(T1)全牙列总合力值(total occlusion force,TOF)、全牙列总接触面积(total contact area... 目的观察咬合分析仪在正畸治疗末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正畸治疗进入精细调整末期的患者,使用咬合分析系统记录正畸患者进入精细调整末期时刻(T1)全牙列总合力值(total occlusion force,TOF)、全牙列总接触面积(total contact area,TCA)、合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occlusal force,AOF)、左右两侧总合力值(left/right occlusion force,LOF/ROF)、合力中心轨迹(centre of force,COF)的位置,根据T1期结果,指导临床3个月的精细调整,记录正畸患者矫治结束时刻(T2)TOF、TCA、TOL、TOR及COF的位置,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_2期TCA、TOF、TOL、TOR均高于T1期,AOF小于T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期COF的位置优于T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F在T_2期与T_1期的差值小于LO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分析仪应用于正畸治疗末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正畸医生精细调整,达到合平衡,提高正畸疗效,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咬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分析仪 精细调整 合稳定
下载PDF
T-scan咬合分析系统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蕾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9期12-13,共2页
T-scan咬合分析系统是一套引入时间参数,可以对咬合接触情况做动态定量分析的计算机分析系统。而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是最新一代广泛应用于临床口腔种植、口腔修复、颞下颌关节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咬合分析系统。本文对T-scan咬合分析系... T-scan咬合分析系统是一套引入时间参数,可以对咬合接触情况做动态定量分析的计算机分析系统。而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是最新一代广泛应用于临床口腔种植、口腔修复、颞下颌关节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咬合分析系统。本文对T-scan咬合分析系统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系统 口腔种植 进展
下载PDF
运用T-Scan系统测量对比分析正畸与非正畸青年学生的咬合参数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涵 孙琦 +5 位作者 李政朝 桂腾记 杨莉莉 周婷 吴剑花 李星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41-45,共5页
目的 运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分别记录下个别正常合和正畸后[牙合]在咬合过程中的咬合变化,比较两者咬合差异,对临床错颌畸形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分别记录10例个别正常[牙合]受试者与10例正畸结束受试... 目的 运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分别记录下个别正常合和正畸后[牙合]在咬合过程中的咬合变化,比较两者咬合差异,对临床错颌畸形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分别记录10例个别正常[牙合]受试者与10例正畸结束受试者的咬合数据(正中颌位、前伸颌位、侧[牙合]颌位的前后牙[牙合]力百分比平均值、[牙合]力不对称指数、[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咬合接触时间、咬合分离时间),并对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正畸组在左右侧伸颌的咬合分离时间明显比非正畸组延长,正畸组前牙区咬合力比非正畸组有所降低。其余咬合力参数测量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Scan系统能较为准确直观的表达咬合力参数,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正畸与非正畸组在咬合分离及前后牙咬合力分布的变化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接触 咬合分离 [牙合]力中心点 咬合功能 牙尖交错[牙合]
下载PDF
应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晓虹 高莹 +2 位作者 杨建浩 蔡留意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7-381,共5页
目的: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1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直丝弓非拔牙矫治。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排齐整平后的牙尖交错位、前... 目的: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1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直丝弓非拔牙矫治。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排齐整平后的牙尖交错位、前伸咬合位及左、右侧方咬合位等不同[牙合]位的咬合时间、咬合力分布及咬合接触点等相关数据,分析排齐整平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排齐整平后咬合接触时间、前伸咬合分离时间及左、右侧方咬合分离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小;排齐整平后的[牙合]力百分比在牙尖交错位的切牙区减小,尖牙前磨牙区增加;排齐整平后的[牙合]接触点数目在牙尖交错位的切牙区减少,磨牙区增加,前伸咬合位的切牙区及左、右侧方咬合位的工作侧增加(P<0.05)。结论: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能客观评估咬合功能;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存在早接触、[牙合]干扰等异常咬合,通过排齐整平能有效改善患者咬合功能,使咬合功能趋向平衡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 咬合功能 t-scan咬合分析系统
下载PDF
透明压膜保持器戴用前后咬合变化的T-scan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汝一雯 张卫兵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820-824,共5页
目的运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采集分析正畸固定矫治结束患者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前后的咬合接触,探究透明压膜保持器在正畸保持期间对咬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结束固定矫治且在拆除矫治器后佩戴透明压膜保持器进行保持的患者34... 目的运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采集分析正畸固定矫治结束患者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前后的咬合接触,探究透明压膜保持器在正畸保持期间对咬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结束固定矫治且在拆除矫治器后佩戴透明压膜保持器进行保持的患者34例。在患者固定矫治结束即刻(T0期)和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3个月(T1期)时采集患者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咬合数据。对T0和T1期牙合接触点数目、牙合接触面积、牙合力中心点矢状向位移等咬合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0和T1期的咬合参数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牙合接触点总数和牙合接触总面积显著减小,其中牙弓前部的牙合接触点数目和牙合接触面积增大,牙弓后部的牙合接触点数目和牙合接触面积减小;牙合力中心点向近中发生移位。结论正畸固定治疗结束后,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会改变患者的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咬合;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3个月后最大牙尖交错位的总咬合接触点和咬合接触面积减小,其中后牙区减小而前牙区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压膜保持器 t-scan 咬合
下载PDF
T-Scan咬合分析系统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美夏 米丛波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8期3606-3609,共4页
T-Scan咬合分析系统是能精确记录咬合接触的时间、力量、面积,并动态分析咬合接触情况的精密仪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和科研中。在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T-Scan咬合分析系统可以分析正常牙合的咬合接触情况,为口腔正畸临床中咬合的... T-Scan咬合分析系统是能精确记录咬合接触的时间、力量、面积,并动态分析咬合接触情况的精密仪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和科研中。在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T-Scan咬合分析系统可以分析正常牙合的咬合接触情况,为口腔正畸临床中咬合的调整提供依据;分析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咬合接触特点,为各类错牙合畸形的咬合调整提供更合适的方案;还可分析正畸治疗前后咬合接触的变化等。T-Scan咬合分析系统已成为口腔正畸临床咬合调整不可或缺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分析 口腔正畸
下载PDF
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指导咬合调整在固定局部义齿修复中的疗效评价
17
作者 郭琛 杨程 贾静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46-949,共4页
目的评价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在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进行咬合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88例单颗后牙缺失需固定局部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组,每组44例。口内试戴时,分别... 目的评价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在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进行咬合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88例单颗后牙缺失需固定局部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组,每组44例。口内试戴时,分别采用传统咬合纸法和T-Scan Ⅲ指导法对修复体进行咬合调整,经抛光、粘接后完成修复,于3、12个月时复诊,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评价系统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3个月时,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组成功率分别为95.45%和97.73%;修复后12个月时,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0.91%和95.45%,两个时间点两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修复体咬合接触类型评价中,T-Scan Ⅲ法组Ⅰ类占93.18%,高于咬合纸法组(P<0.05);在对修复后咬合感受满意度调查中,两组分别有68.18%和86.36%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后者较前者高(P<0.05)。结论T-ScanⅢ指导下咬合调整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固定局部义齿修复中可以将T-ScanⅢ指导下咬合调整作为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调整 固定局部义齿
下载PDF
应用T-scan Novus系统分析Er:YAG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前后的咬合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朕哲 骆勇 林燕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11期68-70,共3页
目的利用T-scan采集慢性牙周炎患者经Er:YAG激光治疗前后的咬合记录,结合临床指标,探讨Er:YAG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后对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慢性中度牙周炎患者,进行Er:YAG激光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在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 目的利用T-scan采集慢性牙周炎患者经Er:YAG激光治疗前后的咬合记录,结合临床指标,探讨Er:YAG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后对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慢性中度牙周炎患者,进行Er:YAG激光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在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进行牙周指数(PD、CAL、BOP%)检查,使用T-scan Novus采集治疗前后的咬合变化(OT、DT、MABF/MMF、BFDB、COFT)。结果激光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指标PD、CAL、BOP%降低,P值均小于0.05,治疗前后咬合指标OT、DT缩短,MABF/MMF和BFDB升高,OT、MABF/MMF和BFDB的P值<0.05,DT的P值>0.05,COFT减小,咬合中心点位置趋于中央。结论使用Er:YAG激光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牙周状态还能提高咬合力,使咬合更加趋于平衡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 ER:YAG激光 慢性牙周炎 咬合变化
下载PDF
T-Scan咬合分析系统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耿晓庆 王鹏来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0期13-14,共2页
基于敏感元件技术开发的T-Scan咬合分析系统,可以精确的记录动态的咬合过程,对接触情况作动态的定量分析。准确的分析咬合接触的时间、力的大小,接触的面积。为了更好的指导口腔临床和科研,经过十余年的软硬件系统的开发,现T-ScanⅢ数... 基于敏感元件技术开发的T-Scan咬合分析系统,可以精确的记录动态的咬合过程,对接触情况作动态的定量分析。准确的分析咬合接触的时间、力的大小,接触的面积。为了更好的指导口腔临床和科研,经过十余年的软硬件系统的开发,现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已成功问世。本文就T-Scan咬合分析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主要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 咬合分析 临床应用
下载PDF
T-Scan Ⅲ系统测量咬合力的可重复性体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舒广 秦一飞 许天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7-559,共3页
临床正畸治疗中咬合力在牙列中的分布越来越受到关注,咬合力的分布一方面反映了比形态学上的尖窝交错更加精细的咬合关系,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机械力作用下的牙齿移动。T-Scan~咬合分析仪(Tekscan,美国)提供了测量各牙位咬合力占牙列... 临床正畸治疗中咬合力在牙列中的分布越来越受到关注,咬合力的分布一方面反映了比形态学上的尖窝交错更加精细的咬合关系,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机械力作用下的牙齿移动。T-Scan~咬合分析仪(Tekscan,美国)提供了测量各牙位咬合力占牙列总咬合力百分比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 可重复性 结果 咬合 体外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