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iece复苏器与自动充气式气囊在需气管插管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丽媛 王俊怡 +1 位作者 李玉杰 杨金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5期99-100,共2页
目的比较T-piece复苏器与自动充气式气囊在需气管插管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转运中需气管插管危重患儿79例,依据气管插管后连接设备的不同分成T-piece组37例和自动充气式气囊... 目的比较T-piece复苏器与自动充气式气囊在需气管插管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转运中需气管插管危重患儿79例,依据气管插管后连接设备的不同分成T-piece组37例和自动充气式气囊组42例。T-piece组于气管插管后连接T-piece复苏器和氧源;自动充气式气囊组于气管插管后连接自动充气式气囊和氧源。观察所有患儿疾病分布及转归情况,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p 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上机时间、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儿p H值、PCO2、PO2、上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iece组患儿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自动充气式气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iece复苏器与自动充气式气囊在改善通气方面效果相当,但T-piece复苏器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低,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插管法 气管内 t-piece复苏器 自动充气式气囊
下载PDF
T-piece复苏器在产房中对早产儿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幽梦 鲁利群 +3 位作者 屈艺 杨敏 樊杨 苟知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T-piece复苏器在产房中对早产儿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胎龄28~37周)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自动充气式复苏囊正压人工通气,观察组患儿给予T... 目的:探讨T-piece复苏器在产房中对早产儿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胎龄28~37周)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自动充气式复苏囊正压人工通气,观察组患儿给予T组合复苏器正压人工通气,比较两组患儿1、5、10 min Apgar评分、肺气漏发生率,以及缺氧缺血性脑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高胆红素血症率。结果:两组患儿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气漏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高胆红素血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iece复苏器在产房中早产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两组复苏成功率差别不大,但T-piece复苏器能可有效减少肺气漏的发生,进而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iece复苏器 早产 窒息复苏
原文传递
改良T组合复苏器与鼻导管吸氧用于婴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比较: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3
作者 宁俊杰 左智惠 +2 位作者 喻志东 李雪梅 乔莉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优化肺部疾病婴儿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氧疗方案。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单中心临床试验。前瞻性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42例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婴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导管吸氧(nasal cannula ... 目的优化肺部疾病婴儿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氧疗方案。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单中心临床试验。前瞻性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42例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婴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导管吸氧(nasal cannula oxygen,NC)组及改良T组合复苏器(T-piece resuscitator,TPR)组。记录两组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结果作为主要指标,术中心率及呼吸结果作为次要指标。结果改良TPR组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NC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NC组(P<0.05);改良TPR组术中有6例患儿轻度低氧、2例中度低氧及1例重度低氧,NC组分别有3、5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PR组术中呼吸节律异常发生率低于NC组(P<0.05),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PR可以显著减少肺部疾病婴儿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时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与传统NC相比,TPR可明显改善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且减少呼吸节律异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合复苏 鼻导管吸氧 电子支气管镜 临床效果 婴儿
下载PDF
手表式智能体感节奏器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胡佳慧 郭洪亮 卢敏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4期72-73,77,共3页
目的探讨手表式智能体感节奏器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9—10月台州市立医院60名急诊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对心肺复苏人体模型进行5 min标准胸腔... 目的探讨手表式智能体感节奏器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9—10月台州市立医院60名急诊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对心肺复苏人体模型进行5 min标准胸腔按压,试验组采用手表式智能体感节奏器辅助对心肺复苏人体模型进行5 min标准胸腔按压。比较两组按压速率(准确率、过快率、过慢率)及按压深度(准确率、过深率、过浅率)、按压后胸廓回弹完整率、按压位置准确率和操作者主观劳累分级表(RPE)评分。结果试验组按压速率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按压过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按压深度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按压过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按压后胸廓回弹完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RP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表式智能体感节奏器可提高胸腔按压效果,减轻操作者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智能体感节奏 节拍 胸腔按压
下载PDF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中的影响
5
作者 邓智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中的影响,评估其对新生儿生命体征、氧合指标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中的影响,评估其对新生儿生命体征、氧合指标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产房复苏及院内转运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实行传统复苏器治疗)与试验组(n=50,实行T组合复苏器治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资料、氧合指标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院内转运与产房复苏中表现出更好的效果,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稳定性更好,血氧饱和度更高,心肺功能恢复更快,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院内转运与产房复苏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改善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标和临床转归。因此,在新生儿急救领域中,T组合复苏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急救 转运 T组合复苏
下载PDF
T组合复苏器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密闭式排痰患儿血气分析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6
作者 葛圣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2121-2123,2152,共4页
目的:分析T组合复苏器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密闭式排痰患儿血气分析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20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6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患儿,均采用密闭式排痰治疗,按不同复苏方法分为两组,T组合组32例,采... 目的:分析T组合复苏器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密闭式排痰患儿血气分析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20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6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患儿,均采用密闭式排痰治疗,按不同复苏方法分为两组,T组合组32例,采用T组合复苏器予以复苏;复苏囊组28例,采用自动充气式复苏球囊。比较两组血气分析、复苏成功率等。结果:T组合组复苏成功率为96.88%,复苏囊组复苏成功率为89.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合组复苏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复苏囊组,整个救治过程所需时间均短于复苏囊组(P<0.05)。T组合组MV、呼气峰压、潮气量均高于复苏囊组,呼气末正压低于复苏囊组(P<0.05)。两组出生5、10min时的Apgar评分较出生1min时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的Apgar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组合复苏器可改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密闭式排痰患儿的血气分析,复苏成功率高,通气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合复苏 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 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窒息 密闭式排痰
下载PDF
T-组合复苏器对早产儿呼吸支持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田瑾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器对早产儿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丹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早产儿46例作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4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进行呼... 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器对早产儿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丹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早产儿46例作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4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进行呼吸支持,观察组采用T-组合复苏器进行呼吸支持。比较两组1、5、10 min Apgar评分,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时体温,复苏成功率,气漏率,机械通气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给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NICU时体温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09%,且气漏率、机械通气率、PS使用率分别为7.14%、14.29%、14.29%,低于对照组的36.96%、47.83%、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以及酸碱度(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组合复苏器应用在早产儿呼吸支持中,能够有效降低气漏率、机械通气率以及PS使用率,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同时减少给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使其能够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合复苏 早产儿 呼吸支持 并发症
下载PDF
T组合复苏器通气干预联合塑料薄膜保温护理在呼吸困难早产儿中的应用
8
作者 林小玲 潘海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2300-2302,共3页
目的:分析T组合复苏器通气干预联合塑料薄膜保温护理在呼吸困难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困难早产儿,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薄膜保温护理,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T组合复苏器通气干预联合塑料薄膜保温护理在呼吸困难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困难早产儿,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薄膜保温护理,对照组采用自动充气式气囊通气干预,观察组采用T组合复苏器通气干预,观察两组血气指标、身体状况、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pgar评分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组合复苏器通气干预联合塑料薄膜保温护理可改善早产儿身体状况,缓解呼吸困难,缩短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且不良事件发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合复苏 机械通气 塑料薄膜 呼吸困难 早产儿
下载PDF
杠杆吸盘式心肺复苏器复苏抢救时的血压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立祥 汪琪 +2 位作者 张健鹏 周晓光 吕晓群 《武警医学》 CAS 1994年第1期42-42,共1页
杠杆吸盘式心肺复苏器复苏抢救时的血压观察北京武警总医院心内科王立祥,汪琪,张健鹏,周晓光,吕晓群(100039)循环骤停的心肺复苏(CPR)历来先以徒手胸外心脏按压为主,效果不很理想。随着胸泵理论的提出,人们试图据此... 杠杆吸盘式心肺复苏器复苏抢救时的血压观察北京武警总医院心内科王立祥,汪琪,张健鹏,周晓光,吕晓群(100039)循环骤停的心肺复苏(CPR)历来先以徒手胸外心脏按压为主,效果不很理想。随着胸泵理论的提出,人们试图据此寻求有助于CPR更为有效的方法。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复苏 急救 血压
下载PDF
F_2M-1型心肺复苏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立祥 张承英 +2 位作者 王发强 张健鹏 汪琪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F2M1型心肺复苏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胸泵原理,利用自行研制的F2M1型心肺复苏器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相比较,用于抢救9例心脏骤停患者,观察其血压、潮气量及心电图变化。结果:F2M1型... 目的:观察F2M1型心肺复苏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胸泵原理,利用自行研制的F2M1型心肺复苏器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相比较,用于抢救9例心脏骤停患者,观察其血压、潮气量及心电图变化。结果:F2M1型心肺复苏器与徒手按压时患者收缩压(分别为15.1±3.0kPa和5.7±1.6kPa,1kPa=7.5mmHg)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舒张压(分别为7.0±2.5kPa和1.8±0.9kPa)差异极显著(P<0.001)。不同部位进行人工通气的潮气量对比,F2M1型心肺复苏器潮气量大于徒手按压法,尤以按压剑突下及上腹部潮气量增加最为显著。心电图观察对比,应用F2M1型心肺复苏器较徒手按压有利于室性自主心律和窦性心律的恢复。结论:F2M1型心肺复苏器显著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的血压、潮气量和窦性心律的恢复,有利于急症患者的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骤停 急救
下载PDF
WFS-1型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的研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太虎 万振 罗金晖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6年第11期13-14,共2页
一种新型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采用气动电控原理设计制作,集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于一体,并支持同步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具备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指标,填补了国内该类产品研究的空白,适合院前和院内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急救。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通气 除颤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中应用T组合复苏器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映艳 周秀英 尹江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8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中应用T组合复苏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复苏过程中,仅使用T组合复苏器人工通气的病例130例与使用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病例105例的桡动脉血气变化及X线胸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复苏成功率、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中应用T组合复苏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复苏过程中,仅使用T组合复苏器人工通气的病例130例与使用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病例105例的桡动脉血气变化及X线胸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复苏成功率、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T组合复苏器人工通气后气漏的发生率比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过程中应用T组合复苏器简单、易操作,复苏成功率二者相似,但T组合复苏器还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气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合复苏 窒息 复苏 新生儿
下载PDF
T-组合复苏器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佩英 张磊 +2 位作者 许彬 龚志敏 胡敏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202-220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T-组合复苏器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探讨气管内注入PS,其在肺内迅速均匀分布的最佳人工加压通气方法。方法经临床及X线胸片诊断为NRDS 7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 目的通过分析T-组合复苏器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探讨气管内注入PS,其在肺内迅速均匀分布的最佳人工加压通气方法。方法经临床及X线胸片诊断为NRDS 7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所有确诊患儿均作气管插管,立即使用PS,治疗组每次给药同时辅以T-组合复苏器人工加压通气,观察组每次给药同时使用连接氧气的自动充气式复苏囊人工加压通气,使PS在肺内迅速均匀分布。比较两组气漏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胎龄、出生体重、性别、珂立苏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发生气胸的几率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T-组合复苏器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好、方便、安全,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合复苏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由第一目击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优势Meta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鹏程 毕超 +9 位作者 姜婷 王魏魏 李春雨 陈君 邓波 吴漂女 郝瑜 张劲松 曹克将 陈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 评价第一目击者在医护急救人员(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到来之前对院前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时是否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 目的 评价第一目击者在医护急救人员(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到来之前对院前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时是否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对复苏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在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是否早期使用AED进行CPR的临床队列研究,并对获得文献进行严格的筛选,按照Cochrane Handbook5.1.0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Man5.3软件分别对三个结局指标(存活至出院、存活至入院、自主循环恢复)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0个研究,共计9478例患者,其中由第一目击者应用AED的CPR(CPR+AED)组3014人,第一目击者未应用AED的CPR(CPR-Only)组6464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CPR+AED相比CPR-Only而言可以提高院前心脏骤停患者的出院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8,95%CI 1.35~1.63,P<0.00001)。在纳入的10项研究中,5项报道了入院存活率,Meta分析结果同样表明:CPR+AED相比CPR-Only对于提高成年心脏骤停患者的入院生存率也具有一些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 1.12~1.37,P<0.0001)。3项研究报道了ROSC,而Meta分析结果表明CPR+AED与CPR-Only改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9,95%CI 1.00~1.19,P=0.05)。结论 在提高院前心脏骤停患者的出院生存率和入院生存率方面,由第一目击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CPR效果优于未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或在医护人员到场之后才进行除颤的心肺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心脏骤停(OHCA) 第一目击者 自动体外除颤(AED) 公共场所除颤方案(PAD) 心肺复苏(CPR) META分析
下载PDF
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艳 马晓莉 +1 位作者 任增智 宋喜鸣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4期70-71,共2页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4月—2013年1月底期间采用徒手心肺复苏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2月—2014年...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4月—2013年1月底期间采用徒手心肺复苏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采用心肺复苏器进行复苏的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有效率以及存活率,记录在实施心肺复苏10 min、30 min后,患者血气分析变化,并对结果应用SPSS17.0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气结果在抢救10 min后比较,PaO2(kPa)(t=3.275,P=0.028)、PaCO2(kPa)(t=-2.449,P=0.036)、SaO2(%)(t=4.661,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30 min后,PaO2(kPa)(t=4.389,P=0.007)、PaCO2(kPa)(t=-3.468,P=0.030)、SaO2(%)(t=5.943,P=0.00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在患者无效率方面比较,(χ2=10.52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肺复苏器实施心肺复苏,能够提高心输出量,增加心肺脑供血,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血气分析 成功率
下载PDF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伟锋 王宇 文红蕾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器(T-piece)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48例,按出生先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予自动充气式复苏囊正压人工通气,B组患儿予T组合复苏器正压人工通气。观察复苏过程中两组... 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器(T-piece)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48例,按出生先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予自动充气式复苏囊正压人工通气,B组患儿予T组合复苏器正压人工通气。观察复苏过程中两组患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桡动脉血气变化及X线胸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儿气漏的发生率比A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现场复苏过程中应用T组合复苏器简单有效、易操作,两组复苏成功率差别不大,但T组合复苏器能保持恒定一致的PIP、PEEP,复苏时输出的压力准确可靠,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气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合复苏 新生儿 重度窒息 复苏
下载PDF
自制便携式心肺复苏器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以林 李霞 +3 位作者 孔祥泉 侯新华 王立志 郭文海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8-59,共2页
与标准心肺复苏(CPR)技术相比,间隙腹部按压辅助心肺复苏(IACCPR)被公认为较为理想的心肺复苏手段〔1〕。我们据此自行设计研制出一种胸外心脏按压、腹腔按压及肺通气呈三位一体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器,经临床应用初步观察... 与标准心肺复苏(CPR)技术相比,间隙腹部按压辅助心肺复苏(IACCPR)被公认为较为理想的心肺复苏手段〔1〕。我们据此自行设计研制出一种胸外心脏按压、腹腔按压及肺通气呈三位一体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器,经临床应用初步观察血压、股动脉搏动、瞳孔、心电图等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 临床应用 急救
下载PDF
气囊面罩复苏器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翠华 张军 王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5年第1期15-16,共2页
应用气囊面罩复苏器对98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复苏,结果:86例轻度窒息儿全部复苏成功;12例重度窒息儿中有4例经气囊面罩加压给氧1min后Apgar评分7分以上;8例配合气管插管加气囊人工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和药物复苏,5min后有6例复苏成功,2例死... 应用气囊面罩复苏器对98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复苏,结果:86例轻度窒息儿全部复苏成功;12例重度窒息儿中有4例经气囊面罩加压给氧1min后Apgar评分7分以上;8例配合气管插管加气囊人工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和药物复苏,5min后有6例复苏成功,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96%。提示;气囊面罩复苏器是抢救新生儿窒息中常用的有效复苏器械,操作简单快捷,为新生儿窒息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有效地改善缺氧导致的脑损害,对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新生儿死亡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气囊面罩复苏 人工呼吸 窒息原因
下载PDF
萨勃心肺复苏器联合早期除颤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辉 肖小六 肖世辉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5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萨勃心肺复苏器联合早期除颤应用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给予萨勃心肺复苏器联合早期... 目的探讨萨勃心肺复苏器联合早期除颤应用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给予萨勃心肺复苏器联合早期除颤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CPR联合早期除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及复苏后5 min、15 min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5 min,两组患者血乳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苏后15 min,研究组SaO2和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血乳酸和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标准CPR,萨勃心肺复苏器联合早期除颤应用于CPR中复苏效果更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勃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 心肺复苏
下载PDF
一种多功能心肺复苏器检测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彦忠 黄呈凤 +3 位作者 张庆勇 张秋实 李捞摸 王继升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5期52-54,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多功能心肺复苏器检测装置,以满足对心肺复苏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心肺复苏器性能参数的梳理,整合压力、位移、时间及呼吸等功能检测模块,实现心肺复苏器主要技术参数的定量检测。结果:多功能心肺复苏器检测装置设计... 目的:研制一种多功能心肺复苏器检测装置,以满足对心肺复苏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心肺复苏器性能参数的梳理,整合压力、位移、时间及呼吸等功能检测模块,实现心肺复苏器主要技术参数的定量检测。结果:多功能心肺复苏器检测装置设计布局合理,可实现对多参数同时采集和定量检测。结论:该检测装置的研制将实现心肺复苏器性能的全面、快速检测,对提升心肺复苏器在注册生产、流通及应用等环节的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检测装置 多功能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