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TM_(01)在线选模耦合装置设计
1
作者 张立刚 谭维兵 +2 位作者 李小泽 朱晓欣 胡祥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4,共8页
针对传统高功率微波在线测量装置寄生模式抑制度低、测量精度易受到寄生模式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功率TM_(01)模式选模耦合装置。由于相对论返波管阴极发射角向不均匀性会产生非对称模式,而传统的单臂多孔圆波导耦合器无法解决其他... 针对传统高功率微波在线测量装置寄生模式抑制度低、测量精度易受到寄生模式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功率TM_(01)模式选模耦合装置。由于相对论返波管阴极发射角向不均匀性会产生非对称模式,而传统的单臂多孔圆波导耦合器无法解决其他非对称模寄生耦合干扰的问题,往往导致检测波形畸变、耦合度判断偏差,严重影响对返波管TM_(01)模输出功率在线评估的准确性。为此,将四臂多孔耦合结构与基于魔T的TM_(01)选模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在线选模耦合装置,利用不同波导模式场结构区别实现了TM_(01)模式与其他寄生模式的差异化耦合,解决了因寄生模式干扰引起的在线测试功率不准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耦合器对TM_(01)模耦合强度相对于其他模式高出20 dB以上,高功率实验中测得在线测试波形及功率与辐射场测试波形及功率符合较好,耦合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微波测量 TM_(01)模选模圆波导耦合器 魔T
下载PDF
盐酸青藤碱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株的作用及转录组学分析
2
作者 康林之 刘振帅 +2 位作者 魏佳旭 常娜 朱大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74-6680,共7页
背景:盐酸青藤碱有抗多种肿瘤的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盐酸青藤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目的:探讨盐酸青藤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5,1,2,4 mmol/L)盐酸青藤碱处理CEM细胞,CCK-8检测细胞... 背景:盐酸青藤碱有抗多种肿瘤的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盐酸青藤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目的:探讨盐酸青藤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5,1,2,4 mmol/L)盐酸青藤碱处理CEM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IC50;倒置显微镜和吉姆萨染色观察CEM细胞形态变化;利用RNA-Seq测序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1,2,4 mmol/L)盐酸青藤碱作用后CEM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1,2,4 mmol/L)盐酸青藤碱作用后CEM细胞中Bcl-2、Bax、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盐酸青藤碱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CEM细胞生长;②盐酸青藤碱干预后CEM细胞数量下降,核固缩;③RNA-seq测序筛出53个异常表达基因,基因本体分析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细胞解剖实体与粘连关系等,信号通路分析与肿瘤相关的是细胞凋亡;④盐酸青藤碱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CEM细胞凋亡;⑤盐酸青藤碱上调CEM细胞中Bax、Caspase-9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由此可见,盐酸青藤碱可诱导CEM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可能与其上调Bax和Caspase-9蛋白表达,以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青藤碱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CEM细胞 细胞凋亡 RNA-seq测序 增殖抑制 工程化细胞
下载PDF
血清Tim-3、Galectin-9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曹建良 吴钊 +2 位作者 张唐娟 兰超 田琦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重度TBI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重度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伤后1周内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n=62)和非ARDS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Tim-3、Galectin-9对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影响因素。结果ARDS组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高于非ARDS组(P<0.05)。血清Tim-3、Galectin-9及二者联合预测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86(0.716-0.855)、0.735(0.652-0.818)、0.835(0.775-0.895),截断值分别为264.24 ng/mL、8.06 ng/mL,特异度分别为0.831、0.788、0.763,灵敏度分别为0.613、0.626、0.742。ARDS组年龄≥60岁、合并休克、机械通气时间≥5d、ICU住院时间≥14d所占的比例均大于非ARDS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氧合指数(OI)低于非ARDS组,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非ARDS组(P<0.05)。入院时GCS评分低(OR=0.727,95%CI:0.543-0.973)、OI低(OR=0.957,95%CI:0.932-0.983)、合并休克(OR=9.259,95%CI:3.183-26.937)、Tim-3水平升高(OR=7.110,95%CI:2.738-18.468)、Galectin-9水平升高(OR=7.063,95%CI:2.736-18.230)是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升高与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密切相关,两指标可作为预测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半乳糖凝集素-9 创伤性脑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失衡的相关性
4
作者 冯彦飞 杨小杰 +2 位作者 强建红 高彩霞 汤喜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5b-5p(miR-125b-5p)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5b-5p(miR-125b-5p)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9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SLE组根据疾病活动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125b-5p水平和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SLE疾病活动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与SLE疾病活动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比值、Th17/Treg细胞比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LE组血清miR-125b-5p水平及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SLE患者轻度组35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3例。血清miR-125b-5p和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表现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Th17/Tre细胞比值表现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r=-0.811,P<0.001),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728、0.786、0.812、0.808,P<0.001),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r=-0.811、-0.723,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801、-0.781、-0.816、-0.819,P<0.001),与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45、0.812,P<0.001)。结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降低,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平衡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6T”实务管理在高校学生公寓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以云南省某高校为例
5
作者 张志新 王玉 《价值工程》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随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值得关注。结合云南省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员工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学... 随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值得关注。结合云南省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员工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学生公寓的服务与学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差距。实施学生公寓6T实务管理后,员工队伍稳定、素质普遍提高,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实现学生公寓由单一公寓向综合社区转变,提升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校园生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公寓 6T管理 应用
下载PDF
基于T球面模糊环境下制造型企业物流数字化平台建设模式选择研究
6
作者 刘玲 姜榕融 +2 位作者 戴丽娟 施学江 吴瑞东 《供应链管理》 2025年第1期43-57,共15页
当今,制造型企业面临全球化竞争、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技术进步迅猛发展的挑战,迫切需要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体系,将物流服务深度嵌入制造供应链体系。科学合理的决策工具在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T... 当今,制造型企业面临全球化竞争、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技术进步迅猛发展的挑战,迫切需要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体系,将物流服务深度嵌入制造供应链体系。科学合理的决策工具在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T球面模糊集和三支多属性群决策理论的新型决策模型,旨在解决制造型企业物流数字化平台建设模式的选择问题,针对不同制造型企业制定了建设自有物流数字化平台、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同搭建物流数字化平台和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三种模式的建设策略。文章首先根据制造型企业物流数字化基础与企业运营情况建立评价属性集,利用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得到综合评价矩阵。其次,建立T球面模糊环境下的损失函数矩阵,根据相对接近度函数计算得到条件概率,利用三支决策理论中损失函数矩阵计算概率阈值进行分域,得到对应的选择策略。最后,通过案例研究,说明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型企业 物流数字化平台 T球面模糊集 三支决策 多属性群决策
下载PDF
负载纳米钽的液晶显示光固化聚乳酸支架制备及促成骨性能
7
作者 李明哲 叶翔凌 +1 位作者 王冰 余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0-677,共8页
背景:聚乳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速率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存在机械强度低和生物活性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目的:构建聚乳酸/聚多巴胺/钽(PLA/PDA/Ta)骨组织工程支架,探究其... 背景:聚乳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速率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存在机械强度低和生物活性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目的:构建聚乳酸/聚多巴胺/钽(PLA/PDA/Ta)骨组织工程支架,探究其生物安全性和体外促成骨性能。方法:利用液晶显示光固化技术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聚乳酸(PLA)支架,将PLA支架分别浸泡在多巴胺溶液与多巴胺-纳米钽混合溶液中分别制备聚乳酸/聚多巴胺(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与水接触角。将MC3T3-E1细胞分别与PLA、PLA/PDA、PLA/PDA/Ta支架共培养,进行CCK-8检测与活/死细胞染色;成骨诱导分化后,进行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及成骨基因检测。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3种支架均具有互连的多孔三维结构,平均孔径为200μm;PLA/PDA/Ta支架的水接触角低于PLA、PLA/PDA支架(P<0.05);②CCK-8检测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的增殖(P<0.05);活/死细胞染色显示3组细胞增殖良好;③碱性磷酸酶与茜素红染色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与矿化结节形成;RT-qPCR检测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Runx-2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5,P<0.01);④结果表明,PLA/PDA/Ta支架具有优异的促细胞增殖与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光固化打印 聚乳酸 聚多巴胺 纳米钽 MC3T3-E1细胞 骨组织工程支架
下载PDF
多力场耦合条件下T型圆管通道内流体热混合机理研究
8
作者 李桉琦 苏博 +1 位作者 林梅 王秋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2,共15页
针对海洋动力平台和船舶动力装置中T型圆管通道内冷热流体间的热混合机理尚不清楚的问题,利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不同支管布置方式高温高压工况下(运行压力为10 MPa,进口流体温差为275 K,摇摆雷诺数为41 500)的多力场耦合T型圆管通道内流... 针对海洋动力平台和船舶动力装置中T型圆管通道内冷热流体间的热混合机理尚不清楚的问题,利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不同支管布置方式高温高压工况下(运行压力为10 MPa,进口流体温差为275 K,摇摆雷诺数为41 500)的多力场耦合T型圆管通道内流体热混合机理进行数值研究。利用提出的混合系数定量评价了不同布置方式下T型圆管通道内流体混合效果,利用均方根温度定量评价了不同布置方式下T型圆管通道管壁处温度脉动情况。结果表明:剪切层和尾迹区内涡结构与温度场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机制,且涡脱落频率和温度脉动频率基本相同,脱落频率为19.3 Hz;附加惯性力引起T型圆管通道内涡结构和温度场在时间和空间上周期性变化,加速了流体混合过程,削弱了浮升力和重力引起的热分层现象,同时增大了流体域内温度波动,长度约为10.2 D(D为主管内径);与对应的静止工况相比,支管竖直向上、水平和竖直向下布置时,摇摆条件下混合系数分别增大了10.8%、18.3%和27.8%;摇摆条件竖直向下布置时,管壁处温度均方根峰值最大为0.16,约为静止工况的2倍。因此,支管竖直向上布置时,热混合效果最好,热分层现象最弱,在实际应用中应被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圆管通道 浮升力 摇摆条件 热混合机理 大涡模拟
下载PDF
DA大鼠骨髓来源PD-L1^(hi)tol-DC构建及其免疫学功能鉴定
9
作者 杨志琦 侯培博 +3 位作者 吴浪 刘晶 丁洋 李明皓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构建DA大鼠骨髓来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I)hi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DC)并鉴定其免疫学功能。方法提取DA大鼠骨髓细胞,联合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IL)-4,体外培养6 d诱导骨髓细胞分... 目的构建DA大鼠骨髓来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I)hi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DC)并鉴定其免疫学功能。方法提取DA大鼠骨髓细胞,联合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IL)-4,体外培养6 d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应用脂多糖刺激细胞成熟,继续培养2 d收集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加入PD-L1慢病毒载体病毒原液或同等剂量慢病毒病毒原液,培养2 d后收集PD-L1^(hi)tol-DC和Lv-imDC。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PD-L1^(hi)tol-DC形态;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表达水平。将imDC、mDC、Lv-imDC及PD-L1^(hi)tol-DC分别与Lewis大鼠脾脏来源CD8^(+)T细胞共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上清液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细胞凋亡及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情况。结果经PD-L1基因修饰构建的PD-L1^(hi)tol-DC形态符合tol-DC特征,表面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表达水平较低。与CD8^(+)T细胞混合培养后,PD-L1^(hi)tol-DC组上清液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较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7A水平较低,T细胞凋亡及Treg分化增多。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过表达PD-L1可成功诱导构建DA大鼠骨髓来源PD-L1^(hi)tol-DC,促进抑炎因子分泌及T细胞凋亡,诱导Treg分化,抑制同种异体CD8^(+)T细胞免疫反应,这为下一步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非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晓燕 华子萱 +4 位作者 朱天祺 张俏俏 谢婷婷 成官迅 黎永滨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8,共4页
目的探讨非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提高对T-LBL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非纵隔T-LB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非纵隔T-LBL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2例患者的病变部位... 目的探讨非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提高对T-LBL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非纵隔T-LB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非纵隔T-LBL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2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分别为全身多发浅表淋巴结、左侧眼外肌,例1有B症状,CT显示双侧腋窝、锁骨上区、纵隔、腹腔内、腹膜后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轻中度肿大,例2临床症状为左眼视物模糊2月,MR显示左侧多发眼外肌弥漫性肌腹增粗并包绕视神经、延伸至左侧鞍旁,经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检查、骨髓穿刺等检查证实为T-LBL。结论非纵隔T-LBL临床罕见,常发生于青年男性,CT及MRI显示病灶多发,呈多病灶、多中心性生长,病变形态规则,密度/信号较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且强化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联合PNI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武少雄 党惠兵 林晓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10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10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探讨接受化疗的M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对短期疗效、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CD3^(+)、CD4^(+)、CD8^(+)、CD4^(+)/CD8^(+)、IL-37、PNI均为MM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D3^(+)、CD4^(+)、CD8^(+)、CD4^(+)/CD8^(+)、IL-37、PN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95%CI:0.619~0.820)、0.764(95%CI:0.670~0.858)、0.732(95%CI:0.625~0.840)、0.700(95%CI:0.598~0.802)、0.779(95%CI:0.689~0.869)、0.750(95%CI:0.654~0.845),联合预测AUC为0.852(95%CI:0.777~0.926)。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水平为MM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且对MM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IL-37 预后营养指数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3 位作者 王祥慧 丁振山 代贺龙 秦燕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发布的《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新近的相关研究成果、专家共识、指南和成熟的临床经验,结合我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诊治的临床现状,制定《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内容涵盖肾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规范诊治,以期为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及临床实践参考,旨在改善及促进肾脏移植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去致敏 感染
下载PDF
焊接方钢管T型节点的初始刚度分析
13
作者 郭华 肖建春 +3 位作者 盛夏 张瀚铭 刘聪 陈扬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对构件之间的内力分布影响显著,然而现有计算角焊缝焊接方钢管T型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组件法并未考虑角焊缝的影响,造成对初始转动刚度的低估。本文基于原始组件法,提出修正组件法来计算该类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重点... 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对构件之间的内力分布影响显著,然而现有计算角焊缝焊接方钢管T型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组件法并未考虑角焊缝的影响,造成对初始转动刚度的低估。本文基于原始组件法,提出修正组件法来计算该类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重点考虑角焊缝尺寸的影响,并将修正组件法与原始组件法和试验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修正组件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初始转动刚度与试验中节点初始转动刚度之比的平均值为0.997,协方差为0.013;对于原始组件法,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的平均值为0.679,协方差为0.016。本文提出的修正组件法比较精确,且与原始组件法相比具有更佳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焊缝焊接 T型节点 初始转动刚度 组件法
下载PDF
桡骨远端C1型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努尔比艳木·库尔班 乌日开西·艾依提 买合木提·亚库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10-3115,共6页
背景:桡骨远端C1型骨折属于关节内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接骨板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多种内固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在内固定接骨板的选用上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 背景:桡骨远端C1型骨折属于关节内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接骨板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多种内固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在内固定接骨板的选用上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同内固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C1型骨折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使用一名健康女性志愿者的桡骨模型,顺序导入Mimics 21.0、Geomagic Wrap 2017、Solid Works 2021等软件进行处理,制作桡骨远端C1型骨折模型。根据厂家提供的接骨板数据,分别建立桡骨远端掌侧斜T形锁定板、桡骨远端掌侧蝶形锁定板、桡骨远端掌侧万向锁定板和螺钉的三维模型,并且和骨折模型进行装配,在ANSYS 19.0中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各接触面相互作用关系并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模拟其腕关节压缩、背弯、掌屈和扭转等4种载荷工况,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3组内固定模型在4种载荷工况下,内固定模型整体位移主要集中在桡骨远端关节面上;模型在背弯、掌屈和扭转载荷工况下的最大位移是轴向载荷下位移的2-6倍,表明轴向载荷工况下内固定系统最稳定;②内固定上的应力远大于骨折块上的应力,内固定物应力主要集中于接骨板在骨折断端附近区域,其中万向锁定板和蝶形锁定板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斜T形锁定板应力集中现象最为明显;③在压缩和扭转载荷下,骨折块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孔周围,掌屈和背伸载荷下则是从桡骨远端向近端逐步扩展;在同样的载荷工况下,斜T形锁定板固定状态下骨折块应力最大,万向锁定板固定系统骨折块所受应力峰值最低,蝶形锁定板与万向锁定板固定状态下的骨折块峰值应力仅仅相差0.2-6.0 MPa;④相比于斜T形锁定板和蝶形锁定板,万向锁定板在桡骨远端C1型骨折内固定中应力分布更均匀,固定模型关节面位移更小、稳定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斜T形锁定板 蝶形锁定板 万向锁定板 位移 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调控帕金森病的免疫反应
15
作者 关梦雅 任彬彬 王晶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469-5477,共9页
背景:免疫反应与帕金森病的病理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目的:综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调控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对帕金森病病理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的影响。方法:以“Parkinson’s disea... 背景:免疫反应与帕金森病的病理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目的:综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调控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对帕金森病病理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的影响。方法:以“Parkinson’s disease,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innate immunity,adaptive immunity,microglia,T cell,B cell,α-syn,inflammation,MHC-Ⅰ,MHC-Ⅱ,immunotherapy”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文献,最终纳入92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先天性免疫反应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小胶质细胞的促炎和抗炎表型的变化可能加剧帕金森病退行性变;②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与帕金森病的进展有关,调节性T细胞促进抗炎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Th亚群;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可清除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与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帕金森病的炎症产生影响;④α-突触核蛋白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表达,导致帕金森病的炎症变化;⑤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先天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 小胶质细胞 T细胞 B细胞 Α-突触核蛋白 炎症
下载PDF
脑胶质瘤免疫治疗中CAR-T细胞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逸苒 赵亚宁 +3 位作者 王一鸣 任子阳 张世渊 胡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0-123,共4页
脑胶质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是侵袭性极高且难以治疗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效果有限,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成为当前脑胶质瘤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免疫治疗在肿瘤... 脑胶质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是侵袭性极高且难以治疗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效果有限,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成为当前脑胶质瘤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将系统地探讨CAR-T细胞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最新进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脑胶质瘤CAR-T细胞治疗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CAR-T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现状
17
作者 彭华彬 孙丽莹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已比较成熟,而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国内以往关注较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耐激素性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下载PDF
Stattic通过调控记忆性CD4^(+)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
18
作者 李师亮 冯异 +1 位作者 方明 周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CD4^(+)Tm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EdU法检测Stattic对CD4^(+)Tm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C57BL/6小鼠心脏移植(HTx)模型,实验分为:Non-HTx组、HTx组、Tm/HTx组和Tm/HTx+Stattic组。每日观察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脏移植组织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IL-2、IL-10和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CD4^(+)CD44^(+)CD62L^(+))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心脏组织中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Stattic浓度超过2.5μmol/L时,可抑制CD4^(+)Tm细胞增殖。与HTx组比较,Tm/HTx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缩短,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IFN-γ和IL-2含量升高,IL-10和TGF-β1含量降低,移植心脏组织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IL-10和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升高,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升高(均为P<0.05)。与Tm/HTx组比较,Tm/HTx+Stattic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IFN-γ、IL-2含量降低,IL-10和TGF-β1含量升高,移植心脏组织中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L-10、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降低,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降低(均为P<0.05)。结论Stattic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m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tic 记忆性CD4^(+)T细胞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19
作者 张薇 张庆容 +2 位作者 马茂林 冷强华 韩飞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异基因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行心脏移植,于术后1、2d给予腹腔注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供者特异性抗体...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异基因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行心脏移植,于术后1、2d给予腹腔注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水平、移植物病理学表现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异基因移植模型中,CTLA4-Ig治疗后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28.2±4.1)d比(7.0±0.7)d,P<0.01];术后第2、3、4周血清DSA-IgG水平升高,DSA-IgM水平不变;术后3周移植心脏心肌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毛细血管内C4d沉积,且术后第4周加重;移植物内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结论利用小鼠异基因心脏移植加用CTLA4-Ig成功建立了CR模型,为后续CR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小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供者特异性抗体 免疫细胞 炎症细胞浸润
下载PDF
基于显著性分析的装配式T梁生产质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20
作者 胡腾飞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依托某工程预制梁厂,对其T梁构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基于试验最佳配合比,在广泛调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取试验研究及理论计算的方法探究了恒温温度及升温速率等蒸养参数及3种不同的浇筑振捣工艺对成型后T梁测区回弹... 依托某工程预制梁厂,对其T梁构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基于试验最佳配合比,在广泛调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取试验研究及理论计算的方法探究了恒温温度及升温速率等蒸养参数及3种不同的浇筑振捣工艺对成型后T梁测区回弹强度的影响规律;其次,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显著性分析理论,运用方差分析法得到影响T梁构件生产质量的显著性因素;最后对预制T梁的蒸养制度及浇筑振捣工艺进行了调整,最终结果表明,装配式T梁采用调整后的预制方案,其生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T梁 生产质量 试验研究 振捣浇筑 蒸养制度 显著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