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1WI 3D-VISTA在大脑中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世科 郭大静 +4 位作者 张维 罗银灯 吴伟 周治明 陈维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探讨T1加权三维容积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1-weighted 3D-volumetric isotropic TSE acquisition,T1WI3D-VISTA)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因怀疑... 目的:探讨T1加权三维容积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1-weighted 3D-volumetric isotropic TSE acquisition,T1WI3D-VISTA)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因怀疑MCA狭窄行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OF-MRA)和T1WI 3D-VISTA检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验证确诊为狭窄的33名患者图像。将所得图像由2位高年资放射医师采用盲法阅片,对T1WI 3D-VISTA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量血管狭窄率。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随机单位组方差分析对比T1WI 3D-VISTA、TOF-MRA和DSA三者的测量结果,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DSA为金标准对比T1WI 3D-VISTA和TOF-MRA对狭窄的显示情况并计算T1WI 3D-VISTA诊断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等参数。结果:33例病人共计37支MCA检出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T1WI 3D-VISTA、TOF-MRA和DSA测得的平均狭窄率分别为(63.189±16.050)%、(66.014±15.395)%和(61.351±16.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3,P=0.006),T1WI 3D-VISTA和TOF-MR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DSA和T1WI 3D-VIST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DSA和TOF-MR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WI 3D-VISTA和DSA诊断MCA狭窄程度的一致性好(κ=0.874,P=0.000),TOF-MRA和DSA诊断MCA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一般(κ=0.593,P=0.000)。结论:T1WI 3D-VISTA技术在诊断MCA狭窄中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对MCA狭窄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加权三维容积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成像 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大脑中动脉狭窄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3D-VISTA技术在检测脑微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丹 周宏 +5 位作者 游咏 廖碧红 赵衡 卿伟鹏 谢佩含 刘进才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3D-VISTA在检测脑微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初步诊断为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头颅磁共振检查资料,分析图像质量并选择图像质量在合格以上资料。以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出脑微出血为标准,分区...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3D-VISTA在检测脑微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初步诊断为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头颅磁共振检查资料,分析图像质量并选择图像质量在合格以上资料。以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出脑微出血为标准,分区并且分级评价3D-VISTA序列、SWI序列及梯度回波T_2*成像(GRE)序列对脑微出血检出的一致性。结果 65例患者资料中,部分患者资料图像不合格,GRE序列、SWI序列及3DVISTA序列达到合格以上的患者分别为46、42及38例。3D-VISTA序列对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检出情况与SWI序列检出情况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113。结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3D-VISTA技术在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准确性。该技术能够应用于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的筛查,为临床无创性诊断淀粉样脑血管病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脑血管病 脑微出血 梯度回t2*成像 三维各向同性的高分辨率快速自旋回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祝红线 冯瑞 +6 位作者 李相生 王萍 柴晓媛 樊红霞 张红超 李悦 江岳娈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2)WI);再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行轴位单层动态扫描,获得扫描延迟时间,平扫后采集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作为后期减影的蒙片。利用获得的延迟时间行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注射对比剂后采集2次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与增强前蒙片减影,分别为动脉期和静脉期。采集增强后的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_(1)WI,观察胸腹部主动脉血管病变的信号表现。结果:28例患者中,大动脉炎5例(占17.9%),髂动脉瘤1例(占3.6%),动脉粥样硬化3例(占10.7%),肾动脉狭窄6例(占21.4%),主动脉瘤13例(占46.4%),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对28例患者胸腹部主动脉血管及分支血管的病变显示效果良好。结论:3DCE-MRA技术诊断明确,且具有准确、快速及无创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3DCE)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 胸腹部主动脉病变 轴位快速自旋回(FSE)序列t1加权成像(t_(1)WI)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