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so-damage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porosity sedimentary rock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7
1
作者 Jian-hua HU Dong-jie Y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071-1077,共7页
Low pore sedimentary rocks(from Guangxi, China) were subjected to uniaxial compression loading experiment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stresses. The rock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before and a... Low pore sedimentary rocks(from Guangxi, China) were subjected to uniaxial compression loading experiment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stresses. The rock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loa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esoscopic rock damage and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arameter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initial damage stress of the low-porosity sedimentary rock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type of rock has the initial stress of damage. When the initial loading stress is lower than the initial stress of damage, the T2 spectrum area of the rock sample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the primary pores of the rock are further closed under the stress. The range of the initial stress of damage for this type of rock is 8-16 MPa. When the loading stress exceeds the initial stress of damage, the T2 spectrum area gradually increases, indicating that the porosity of the rock increases and microscopic damage of the rock appears. The rock damage degree is defined, and the nonlinear function between the rock damage degree and the initial loading stress i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POROSITY t2 spectrum area rock damage degree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气井采出流体乳化物成分分析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均志 李耀 +3 位作者 魏勇 梅明华 周庆 王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1-535,共5页
为定量分析神木气田气井采出流体乳化物成分、确定影响气田乳化的主要因素,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计算了生产过程中采出水(PQ-8型泡排剂、凝析油、EM50压裂液、UT-6型泡排剂)与采出流体乳化物核磁共振T2谱叠合区面积,定量评价了各采出水与... 为定量分析神木气田气井采出流体乳化物成分、确定影响气田乳化的主要因素,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计算了生产过程中采出水(PQ-8型泡排剂、凝析油、EM50压裂液、UT-6型泡排剂)与采出流体乳化物核磁共振T2谱叠合区面积,定量评价了各采出水与乳化物的相似程度,并通过传统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乳化物成分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气井采出水中PQ-8型泡排剂与不同时间采出流体乳化物核磁共振T2谱叠合区面积最大(2831.65-4235.80),其是造成神木气田处理厂采出水乳化的主要因素;UT-6型泡排剂与不同时间采出流体乳化物核磁共振T2谱叠合区面积最小(87.61-394.20),其对采出水乳化几乎不造成影响。PQ-8型泡排剂与凝析油和不同乳化物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叠合区面积差异较大,说明二者在不同乳化物样品中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对后期的破乳剂配方确定及破乳带来一定难度。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对气井采出流体中乳化物成分的分析结果与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得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气井 乳化物 成分分析 t2谱叠合面积 红外光谱
下载PDF
高温损伤后岩石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朱要亮 俞缙 +3 位作者 付晓强 任崇鸿 姚玮 刘雪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109,共8页
为了研究高温损伤后岩石动态本构模型,通过组合建模的方法,引入裂隙体,并与损伤体串联,经理论推导,最终建立了高温后岩石全过程动态本构模型。随后开展了25~600℃温度处理后的花岗岩动力冲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花岗岩动... 为了研究高温损伤后岩石动态本构模型,通过组合建模的方法,引入裂隙体,并与损伤体串联,经理论推导,最终建立了高温后岩石全过程动态本构模型。随后开展了25~600℃温度处理后的花岗岩动力冲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花岗岩动态峰值应力减小,弹性模量则先增大后减小;核磁共振测试结果能够定量描述高温引起岩石内部孔隙以及孔径分布,T2谱面积随温度升高呈现指数增长规律;试验结果验证了高温损伤后岩石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适应性,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关性达0.98以上;裂隙体参数a和b控制了应力应变曲线压密段的曲线形状,且曲线对参数a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体 高温岩石 损伤体 t2谱面积 动态本构模型
下载PDF
伊通盆地梁家-万昌构造带束缚水饱和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彬彬 胡望水 王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130-136,共7页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和万昌构造带属于近物源快速堆积,储层具有岩性多变、孔隙结构复杂、低含油气饱和度、高含水饱和度等特点,仅利用含油气饱和度参数不能有效地确定储层的流体性质,且测井解释符合率偏低。根据核磁共振实验资料,采用T_...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和万昌构造带属于近物源快速堆积,储层具有岩性多变、孔隙结构复杂、低含油气饱和度、高含水饱和度等特点,仅利用含油气饱和度参数不能有效地确定储层的流体性质,且测井解释符合率偏低。根据核磁共振实验资料,采用T_2谱面积比值法和T_2谱系数法分别计算束缚水饱和度,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准确且接近,可以作为研究区建模的基础数据。针对研究区实际地质特征,分构造带建立了两类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分析发现孔隙度建立模型不适用研究区复杂储层;综合物性指数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与岩心分析束缚水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因此根据研究区储层特点,基于核磁实验基础数据,选择综合物性参数建立的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大大提高了模型准确度,为流体识别、测井解释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谱面积比值法 t2谱系数法 束缚水饱和度 综合物性指数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复电阻率频谱特征分析
5
作者 贾将 赵军 +2 位作者 巫振观 焦世祥 赖强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548-555,共8页
由于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存在低电阻率层,为解决常规单频电阻率在该地区储层参数评价中应用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对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复电阻率频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岩石的复电阻率频谱包含了比常规单频电阻率更丰富的储层参数信息,... 由于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存在低电阻率层,为解决常规单频电阻率在该地区储层参数评价中应用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对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复电阻率频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岩石的复电阻率频谱包含了比常规单频电阻率更丰富的储层参数信息,从野外露头密集采集了10块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样品,A组7块样品分别用不同矿化度的NaCl溶液浸泡7 d,B组3块样品在抽真空后,用矿化度为5000 mg/L的NaCl溶液在2000 psi^(*)的压力下进行加压饱和。测量了样品在40 Hz~110 MHz频带的复电阻率频谱以及核磁共振T_(2)谱。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孔隙空间以微孔隙为主,在T_(2)谱上表现为T_(2)<10 ms。样品的复电阻率频谱在研究频段内呈现3段频散特征,中间频散段频散特征受孔隙结构和含水饱和度影响明显,对应的极化机制为界面极化。Cole-Cole模型参数中的时间常数受样品孔径和含水孔隙度的共同影响,忽略孔径的影响时,时间常数与含水孔隙度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样品复电阻率频谱的虚部极小值与频率为0时的电阻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频率系数c和频率趋近于无穷大时的电阻率与核磁共振孔隙度之间也具有良好负线性相关性。该研究得到的这些相关性可为该地区的页岩储层参数准确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实验 页岩 复电阻率 核磁共振t2 孔隙结构 频谱特征 川南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致密储层水平向可动流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睿良 陈小东 +3 位作者 马晓峰 马静 王琪 陈霖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5-674,共10页
以离心实验与核磁共振实验为主,辅以铸体薄片分析、场发射电镜扫描、纳米级CT扫描、X-射线衍射黏土矿物分析以及常规压汞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致密储层GP41-65水平井的6块岩心样品(水平跨度44.48m)进行水平方向可动流体特... 以离心实验与核磁共振实验为主,辅以铸体薄片分析、场发射电镜扫描、纳米级CT扫描、X-射线衍射黏土矿物分析以及常规压汞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致密储层GP41-65水平井的6块岩心样品(水平跨度44.48m)进行水平方向可动流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致密储层饱和模拟地层水状态下T_2谱形态为左峰高于右峰的双峰态,对比离心后的T_2谱可知可动流体主要分布于中大孔隙内;并且6个岩心样品的微小孔隙与中大孔隙的比例有明显差异;核磁共振实验结果显示可动流体T_2截止值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均较好,基于核磁共振实验原理可知T_2截止值与可动流体孔喉半径下限具有对应关系;通过T_2分布换算孔喉半径分布的方法,得出6个样品可动流体孔喉半径下限相差10.5倍,平均为0.62μm,可动流体分布特征与参数差异性表明长7段致密储层水平向非均质性较强;而储层孔喉半径分布、次生孔隙发育情况及孔喉连通程度、不同类型黏土矿物含量和赋存形态以及充填孔喉程度、微裂缝发育与充填程度是致密储层可动流体参数差异性较大的影响因素,其中长石溶蚀孔的发育和呈蜂窝状、搭桥状充填孔隙的伊利石的发育则为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核磁共振 t2 可动流体 延长组 长7油层组 陇东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