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n-heptane详细模型对水乳化柴油燃烧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邹顺乾 沈颖刚 +1 位作者 翁家庆 张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11,共6页
以4100QBZL-2型直喷柴油机为模拟对象,采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与LLNL的n-heptane详细氧化模型为基础,对柴油机燃用纯柴油,10%、20%、30%的水乳化柴油进行化学动力学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乳化柴油带来的滞燃期延长、着火滞... 以4100QBZL-2型直喷柴油机为模拟对象,采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与LLNL的n-heptane详细氧化模型为基础,对柴油机燃用纯柴油,10%、20%、30%的水乳化柴油进行化学动力学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乳化柴油带来的滞燃期延长、着火滞后等现象,是乳化燃料中的水分在缸内的物理现象引起的。从纯化学动力学方面来看,掺入一定的水分可以促进H、O、OH、HO2等自由基在低温燃烧(LTC)阶段的生成,使得着火提前。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掺入的水分会对n-heptane氧LTC时期过氧烷基的异构化过程及过氧化氢酮的分解都会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导致n-heptane的快速分解及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柴油机 数值模拟 水乳化柴油 化学动力学 N-HEPtane
下载PDF
基于近邻传播聚类和TANE算法的高校数据中函数依赖的发现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永鑫 唐雪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5,共6页
针对高校实际数据质量检测过程中数据集存在缺失值以及发现的函数依赖个数较少且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近邻传播(AP)聚类算法和TANE算法的高校函数依赖发现方法(APTANE)。首先,对数据集中的中文字段进行列剖析,将中文字段值用对... 针对高校实际数据质量检测过程中数据集存在缺失值以及发现的函数依赖个数较少且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近邻传播(AP)聚类算法和TANE算法的高校函数依赖发现方法(APTANE)。首先,对数据集中的中文字段进行列剖析,将中文字段值用对应的数值来表示;其次,使用AP聚类算法对数据集中的缺失值进行填补;最后,使用TANE算法从处理好的数据集中自动发现出满足非平凡、最小要求的函数依赖。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AP聚类算法对真实的高校数据集进行修复之后,相比于直接使用函数依赖自动发现算法,发现的函数依赖个数增加到了80个,经过缺失值填补后所发现的函数依赖在表示字段间关联关系时也更加准确,减少了领域专家的工作量,提升了高校数据所拥有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信息化 数据质量 近邻传播聚类算法 函数依赖 tane
下载PDF
Tane公司微型接近开关
3
《电子产品世界》 2004年第07B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tane公司 微型接近开关 接触电阻 性能
下载PDF
Kon─Tane填料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德春 陈五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介绍了Kon─Tane填料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的测试,并回归了SO_2吸收的传质系数方程。通过与φ3×3及φ6×6拉西环填料的对比表明,Kon─Tane填料具有优良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
关键词 填料 规整塔 流体力学 塔器
下载PDF
E DISTRIBUZIONE DELLE TANE DI TASSO Meles meles NEL BASSO LODIGIANO
5
作者 GIANCARLO QUADRELLI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1992年第1期429-431,共3页
Nel corso del 1991 è stato effettuato un censimento delle tane di Tasso Meles melesin un’area molto antropizzata della Pianura Padana posta alla conflaenza del flume Lambro nel flumePo, estesa per 103 Km^2. Si s... Nel corso del 1991 è stato effettuato un censimento delle tane di Tasso Meles melesin un’area molto antropizzata della Pianura Padana posta alla conflaenza del flume Lambro nel flumePo, estesa per 103 Km^2. Si sono individuate 24 tane (0,2 Km^2).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Badger’s setts (Meles meles) in the Lower Lodigiano (NorthernItaly). A census of the Badger’s setts (Meles meles) was carried out in 1991 in a densely inhabited areaof the Po Plain, near the mouth of the river Lambro into the Po. In the study area (extended for103 Km^2) 24 setts have been found (0,2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 E DISTRIBUZIONE DELLE tane DI TASSO Meles meles NEL BASSO LODIGIANO
原文传递
量气法研究CL-20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少蓉 张林军 +2 位作者 衡淑云 刘子如 施震灏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15-518,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热稳定性量气测试系统“拉瓦”装置,在接近真空的密闭条件下对CL-20的全分解过程进行恒温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CL-20全分解放出的气体量为628.5 mL·g^-1;在170~200℃范围内,分解深度为0%~50%范围内时,其反应机... 采用一种新型的热稳定性量气测试系统“拉瓦”装置,在接近真空的密闭条件下对CL-20的全分解过程进行恒温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CL-20全分解放出的气体量为628.5 mL·g^-1;在170~200℃范围内,分解深度为0%~50%范围内时,其反应机理函数符合成核和生长(n=1.5)的Avrami-Erofeyev方程;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Ea=174.1 kJ·mol^-1,ln(A/s^-1)=4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HNIW) 热分解 量气法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及热分析方法研究CL-20与推进剂主要组分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屈蓓 唐秋凡 +2 位作者 李吉祯 樊学忠 张正中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6-483,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计算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相结合,研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与推进剂主要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用理论键长变化趋势分析实验结果。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键长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L-20与黑索今(RDX)、奥克托今(HMX...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计算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相结合,研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与推进剂主要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用理论键长变化趋势分析实验结果。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键长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L-20与黑索今(RDX)、奥克托今(HMX)混合体系的引发键N—NO2键最大键长Lmax随温度升高显著的单调递增,且当CL-20与RDX、HMX共混后,键长普遍增大,更容易断裂分解;而CL-20与硝化棉(NC)、硝化甘油(NG)共混后各个键长均与单质状态下存在时的键长相比变化不大,一些键长均小于其单质状态下存在时的键长,推测CL-20与NG、NC键混合后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键的断裂分解。DSC结果表明,CL-20与RDX和HMX之间在大于156℃的较高温度条件下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CL-20与NG、NC之间没有明显的化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固体推进剂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网格特征临界点的三维工程模型检索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侯鑫 张旭堂 +1 位作者 金天国 刘文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81,共10页
为有效检索并重用现有三维模型及相关设计知识,针对工程三角网格模型,提出了一种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无关的基于网格特征临界点的三维工程模型检索算法。根据Morse理论,采用网格顶点处的离散平均曲率作为光滑实值函数,计算网格特征临界... 为有效检索并重用现有三维模型及相关设计知识,针对工程三角网格模型,提出了一种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无关的基于网格特征临界点的三维工程模型检索算法。根据Morse理论,采用网格顶点处的离散平均曲率作为光滑实值函数,计算网格特征临界点;采用两临界点间近似测地距离和顶点法矢夹角余弦值作为联合形状函数,按照极大值点、极小值点和鞍点,分别计算同类临界点间的联合形状函数得到形状分布,从而将模型的比较映射为形状分布矩阵的比较。在普渡大学建立的工程标准模型库上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客观反映了工程模型的相似程度,明显提高了基于图形分布检索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工程模型检索 形状分布 特征临界点 近似测地距离 离散曲率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添加剂对共沉淀法制备的VPO催化剂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叶代启 付名利 +3 位作者 梁红 程胜中 荣铁志 庞先焱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5,64,共8页
研究了添加剂对用于选择性氧化正丁烷为顺丁烯二酸酐的VPO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 ,添加元素为Zr,Co ,Ce,Zn,Sn ,K ,Ba和Bi等 .催化剂性能测试在固定床微反应器内于常压下进行 .结果表明 ,添加剂对催化剂性... 研究了添加剂对用于选择性氧化正丁烷为顺丁烯二酸酐的VPO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 ,添加元素为Zr,Co ,Ce,Zn,Sn ,K ,Ba和Bi等 .催化剂性能测试在固定床微反应器内于常压下进行 .结果表明 ,添加剂对催化剂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各种组分对正丁烷氧化的促活顺序为 :VPO Zr>VPO Co>VPO Zn >VPO Sn >VPO Bi>VPO Ce >VPO Ba >VPO K >VPO ,而对正丁烷氧化为顺丁烯的选择性促活顺序为 :VPO Zr>VPO Ce>VPO Zn >VPO Sn >VPO Co >VPO Bi>VPO >VPO Ba>VPO K .XRD ,FTIR和TGA/DTG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剂的加入并未使活化前后催化剂的本体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所有VPO催化剂前体均主要含VOPO4·0 .5H2 O ,而活化后的催化剂主要含有 (VO) 2 P2 O7和少量α VOPO4.XPS测试证实催化剂表面有P ,V和O等元素富集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O催化剂 添加剂 正丁烷 顺丁烯二酸酐 表面氧物种
下载PDF
四乙酰基二氯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硝解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利华 欧育湘 +2 位作者 王建全 陈博仁 雷向阳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19,共4页
研究了几种硝解剂及硝解条件对四乙酰基二氯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TADCIW)硝解产物的纯度和得率的影响 ,讨论了有关的机理 ,用发烟硝酸 -浓硫酸或碱金属硝酸盐 -浓硫酸硝解 TADCIW,可得到纯度很高的四硝基二氯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ND... 研究了几种硝解剂及硝解条件对四乙酰基二氯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TADCIW)硝解产物的纯度和得率的影响 ,讨论了有关的机理 ,用发烟硝酸 -浓硫酸或碱金属硝酸盐 -浓硫酸硝解 TADCIW,可得到纯度很高的四硝基二氯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NDCIW) ,得率达到 94%~ 98% ,硝解时间短 ,硝硫混酸可以再利用 ;但用发烟硝酸 -五氧化二磷或浓硝酸 -浓硫酸硝解 TADCIW的得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酰基二氯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硝解 四硝基二氯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下载PDF
数据突变下隧道洞口边坡变形灰色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力桥 周丁恒 +2 位作者 林川 周志广 冉万云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493-1496,共4页
根据边坡位移监测信息,应用灰色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对边坡的变形发展变化进行预测是一种有效手段。但边坡变形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突变时,监测数据序列不能正确反映边坡变形规律,致使边坡变形预测结果出现强度偏差。因此,提出数... 根据边坡位移监测信息,应用灰色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对边坡的变形发展变化进行预测是一种有效手段。但边坡变形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突变时,监测数据序列不能正确反映边坡变形规律,致使边坡变形预测结果出现强度偏差。因此,提出数据突变预处理方法,并结合四车道扁平特大断面隧道洞口边坡变形现场监测数据,建立数据突变下的时间序列灰色预测模型,对边坡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据突变预处理方法的时间序列灰色预测变形值与边坡实际发展变化一致,提高了时间序列灰色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特大断面隧道 边坡工程 数据突变 灰色预测 时间序列
下载PDF
时间距离和自我解释对调节焦点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敏 孙晓玲 许芳琴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2年第2期146-153,共8页
调节焦点理论提出,自我调节过程中存在着提升焦点和预防焦点这两种不同的目标追求策略。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提出,自我解释和时间距离会交互影响着人们的调节焦点。研究结果发现,自我解释能够显著地预测调节焦点;独立自我解释更可能激... 调节焦点理论提出,自我调节过程中存在着提升焦点和预防焦点这两种不同的目标追求策略。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提出,自我解释和时间距离会交互影响着人们的调节焦点。研究结果发现,自我解释能够显著地预测调节焦点;独立自我解释更可能激活个体的提升焦点倾向,而依赖自我解释更可能激活个体的预防焦点倾向。此外,近期时间距离启动条件下,独立和依赖自我解释使得个体的调节焦点的差异倾向性更为明显,但是对远期时间距离的知觉则使得依赖自我解释的个体更加偏离预防焦点倾向,趋向于提升性焦点,并与独立自我解释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焦点 独立自我解释依赖自我解释 时间距离
下载PDF
Aspen Plus模拟计算在连续重整装置增产碳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刚 刘春柳 王永成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1期46-49,共4页
为了增产碳五,利用Aspen Plus软件中Rad Frca严格计算模块和BK 10热力学方法对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系统脱异戊烷塔进行流程模拟计算,并考察了回流比、塔顶压力对脱异戊烷塔操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操作一致,脱异戊烷塔塔顶... 为了增产碳五,利用Aspen Plus软件中Rad Frca严格计算模块和BK 10热力学方法对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系统脱异戊烷塔进行流程模拟计算,并考察了回流比、塔顶压力对脱异戊烷塔操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操作一致,脱异戊烷塔塔顶、塔底温度模拟值与实际值相差约为3℃,塔顶产品中碳五质量分数大于99%;在脱异戊烷塔回流比为1. 6,塔顶压力为0. 40 MPa,塔底再沸器热负荷为11. 10 MW,塔顶冷凝器热负荷为7. 98 MW的最优条件下,加氢裂化轻石脑油进料量为27. 0 t/h,塔顶碳五产品产量为34. 4 t/h,较原有工况增产16. 4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装置 脱异戊烷塔 碳五 回流比 压力 ASPEN Plus模拟
下载PDF
反应因子控制对介孔Cr_2O_3催化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远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为研究和考察异丁烷在本体催化剂Cr2O3上的脱氢反应性能和效果,在自行设计的微型床反应器装置上进行了脱氢反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常压下,反应温度600℃,原料流速20mL·min-1时,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用XRD等手段对催化... 为研究和考察异丁烷在本体催化剂Cr2O3上的脱氢反应性能和效果,在自行设计的微型床反应器装置上进行了脱氢反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常压下,反应温度600℃,原料流速20mL·min-1时,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用XR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源与催化剂的晶相特征有关,K:Cr=2催化剂有最高的产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铬 碱源 异丁烷 脱氢反应
下载PDF
飞鸟奈良时代:日本服饰文化“唐风化”时代 被引量:1
15
作者 竺小恩 潘彦葵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5-70,共6页
日本飞鸟、奈良、平安前期3个时代,与300年大唐相伴随,在服饰制度、服装制作技术、服装样式、服饰色彩图案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模仿隋唐服饰,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隋唐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唐风化时代"。
关键词 飞鸟、奈良时代 隋唐服饰 日本服饰 唐风化
下载PDF
先进钍基核能系统非能动慢化剂余热排出系统概念设计
16
作者 卢向晖 贾宝山 周文俊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简述了CANDU9、AP600和PIUS等核能系统余热排出系统的特点,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进钍基核能系统(TANES)非能动慢化剂余热排出(PMRHR)系统的概念设计方案。对所提设计方案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完成... 简述了CANDU9、AP600和PIUS等核能系统余热排出系统的特点,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进钍基核能系统(TANES)非能动慢化剂余热排出(PMRHR)系统的概念设计方案。对所提设计方案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完成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钍基核能系统 余热排出 非能动 概念设计
下载PDF
小型加热炉炉温微机控制系统
17
作者 陈永庆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6-218,共3页
针对小型试验反应器的特点,介绍了PID自整定、串级控制、采样调节、程序适应控制、程序升降温等多种控制策略在该种反应器温度控制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温稳态温度控制精度高,升降温曲线能很好地跟踪开停工工艺条件,开停工简单方... 针对小型试验反应器的特点,介绍了PID自整定、串级控制、采样调节、程序适应控制、程序升降温等多种控制策略在该种反应器温度控制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温稳态温度控制精度高,升降温曲线能很好地跟踪开停工工艺条件,开停工简单方便,参数整定方便,适应性强,控制方式灵活,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炉 电加热反应器 温度控制 自整定
下载PDF
Two new species of Curcuma (Zingiberaceae) used as cobra-bite antidotes
18
作者 Arunrat CHAVEERACH Runglawan SUDMOON +3 位作者 Tawatchai TANEE Piya MOKKAMUL Nison SATTAYASAI Jintana SATTAYASAI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8,共9页
Two new species of Curcuma, C. sattayasaii A. Chaveerach & R. Sudmoon and C. zedoaroides A. Chaveerach & T. Tanee with rhizomes traditionally used for many decades as cobra-bite antidotes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 Two new species of Curcuma, C. sattayasaii A. Chaveerach & R. Sudmoon and C. zedoaroides A. Chaveerach & T. Tanee with rhizomes traditionally used for many decades as cobra-bite antidotes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Curcuma sattayasaii is similar to C. longa L., but differs in rhizome horizontally branching on ground; coma bracts pinkish-white or pinkish-pale green; corolla pale yellow with orange tip; labellum pale orange with an orange central band; anther crest very short, broadly ovate, wider than long. Curcuma zedoaroides is similar to C. zedoaria (Christm.) Roscoe, but differs in rhizome branching pattern; the protruding secondary rhizomes curved down; blades oblong to oblong-lanceolate; peduncle glabrous; fertile and coma bracts glabrous; corolla lobes pale yellow to white, lateral lobe ovate, dorsal lobe broadly ovate. The new taxa have been found in a village of Khon Kaen Province, Northeastern Thai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A Curcuma sattayasaii A. Chaveerach R. Sudmoon Curcuma zedoaroides A. Chaveerach T. tanee cobra-bite antidote new species Khon Kaen Thailand
下载PDF
Tail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induced walking training promotes restoration of locomotion and electrophysiology in rats with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19
作者 Shuxin Zhang Fengfa Huang +3 位作者 Mary Gates Xiaoyan Shen Mackenzie H. Holmberg Eric G. Holmberg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8年第2期124-145,共22页
Functional recovery is the final goal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However, to date, few treatment strategies hav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locomotor improvement in animal experiments. By using tail nerve e... Functional recovery is the final goal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However, to date, few treatment strategies hav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locomotor improvement in animal experiments. By using tail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ANES) as an open-field locomotor train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glial scar ablation and cell transplantation, we have successfully promoted locomotor recovery in rats with chronic spinal cord contusion injury.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ANES and its effect on electrophysiology. Spinal cord segment T10 of female, adult Long-Evans rats was contused using the NYU impactor device with 25 mm height setting. After injur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I was used as a control without any treatment, group II and group III were subjected to basic treatment including glial scar abl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olfactory lamina propria 6 weeks after injury, and group III received TANES-induced open-field locomotor training weekly after basic treatment. All animals were allowed to survive 22 weeks, except some rats which were transected. 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 (BBB) open-field locomotor rating scale, horizontal ladder rung walking test,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restoration of functional behavior and condu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ANE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locomotor recovery and spinal cord conduction, reflex, 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autophagia. Additionally, after transection, trained rats still maintained higher BBB score than that of control rats.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activity-dependent plasticity promoted by TANES-induced locomotor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L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aneS) ELECTROPHYSIOLOGY rat spinal CORD injury autophagia horizontal LADDER RUNG WALKING test
下载PDF
水热法和组合法制备的杂多化合物催化性能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方正军 蔡铁军 邬峰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3-65,共3页
采用水热法和组合法制备了杂多化合物催化剂Cs2.0Fe0.1HxPVMo11As0.4Oy.采用FT-IR和TG-DTA对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它们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选择性催化氧化异丁烷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表明,在C4H10/O2/N2... 采用水热法和组合法制备了杂多化合物催化剂Cs2.0Fe0.1HxPVMo11As0.4Oy.采用FT-IR和TG-DTA对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它们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选择性催化氧化异丁烷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表明,在C4H10/O2/N2/H2O=2/3/6/1,GHSV为910 h-1的条件下,水热法和组合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均在380℃时达到最佳,但这两者的催化性能差别却很大,产物甲基丙烯酸的选择性分别为9.53%和3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组合法 杂多化合物 选择氧化 异丁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