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I-TAP阻滞应用对术后的镇痛效果
1
作者 董晓莉 吴继敏 岳松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I-TAP)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本院产科计划剖宫产分娩的86例产妇随机分成TAP组与I-TAP组各43例,分别采用TAP阻滞麻醉或I-TAP阻滞麻醉...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I-TAP)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本院产科计划剖宫产分娩的86例产妇随机分成TAP组与I-TAP组各43例,分别采用TAP阻滞麻醉或I-TAP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不良反应。结果:I-TAP组VAS评分术后2h(1.29±0.32分)、4h(2.02±0.53分)、8h(2.84±0.82分)、16h(2.31±0.72分)、24h(2.33±0.52分)均低于TAP组(1.67±0.46分、2.55±0.70分、3.62±1.00分、2.97±0.81分、2.65±0.74分),PCA总按压次数(12.12±2.69次)、PCA有效按压次数(5.88±1.46次)均少于TAP组(14.46±4.57次、7.03±1.25次),两组术后1d血清PRL水平均升高,且I-TAP组(318.26±40.15μg/L)高于TAP组(251.65±32.67μg/L);不良反应发生率(9.3%)与TAP组(14.0%)无差异(P>0.05)。结论:I-TAP阻滞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优于TAP阻滞,可减轻产妇术后疼痛,减少PCA按压次数,提高术后PRL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I-tap阻滞 tap阻滞 术后镇痛 泌乳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2
作者 孟超 赵亚琴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3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技术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在术后镇痛方面的优势。方法 选取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静脉镇痛干预,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比...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技术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在术后镇痛方面的优势。方法 选取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静脉镇痛干预,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手术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分与镇痛状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评分与镇痛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用于腹腔镜手术,对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有着较为突出的麻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 tap阻滞 麻醉效果 术后镇痛
下载PDF
TAP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红菊 王武涛 +1 位作者 徐仲煌 黄宇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TAP阻滞在开腹子宫全切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行开腹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TAP阻滞组,在全麻诱导后B超定位下行TAP阻滞,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和罗哌卡因,记... 目的观察TAP阻滞在开腹子宫全切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行开腹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TAP阻滞组,在全麻诱导后B超定位下行TAP阻滞,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和罗哌卡因,记录和比较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补救镇痛药需求量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TAP组较对照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补救镇痛药需求率更低(P<0.05)。术后4 h NRS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TAP阻滞在妇科开腹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是安全确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阻滞 开腹子宫切除术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镇痛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颜勇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择期进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择期进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h、4h、8h、12h、24h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h第1次补救性镇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床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及术后右肩疼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延长第1次补救性镇痛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超声引导下 tap阻滞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
下载PDF
肋缘下TAP阻滞联合LMA全麻在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喉罩(LMA)全麻在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公安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喉罩(LMA)全麻在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公安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喉罩全麻,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肋缘下TAP阻滞。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2、6、12、24 h镇痛效果,术前及术后1 d炎症因子及应激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6、12、24 h,观察组动态和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缘下TAP阻滞联合LMA全麻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有效镇痛,减轻体内应激、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缘下tap阻滞 LMA全麻 腹股沟疝 麻醉 应用效果
下载PDF
TAP阻滞对全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6
作者 燕燕 王嘉创 +2 位作者 崔宇宏 李孟哲 李鹏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6-28,共3页
探讨超声可视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全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并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产科就诊、年龄26~42岁、单胎足月妊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 探讨超声可视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全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并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产科就诊、年龄26~42岁、单胎足月妊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I~II级、全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超声可视下观察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手术结束时,A组和B组均行超声可视下双侧TAP阻滞,A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B组使用0.9%生理盐水,每侧各20ml。记录两组病人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记录两组病人术后4h、8h、12h、24h、48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12h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3.3%,B组20%, A组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4h、8h、12h及24hVAS评分,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48hVAS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A组(4±2)次,B组(15±3)次,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CRP含量均小于4.0mg/L。术后12hCRP含量,A组(13.68±3.23)mg/L,B组(51.9±19.5)mg/L,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剖宫产术毕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超声可视下TAP阻滞能够减少炎症介质CRP的释放,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提高产妇镇痛满意度,加速产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阻滞 剖宫产 镇痛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连续TAP阻滞在肾移植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邓丁玲 肖继 +3 位作者 申佳凡 李梅娜 彭元志 陈素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2-465,481,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连续TAP阻滞在肾移植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行肾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单纯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L1/2穿刺置管,300 mg罗哌卡因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75 mL,实验剂量3 mL,持续输注...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连续TAP阻滞在肾移植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行肾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单纯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L1/2穿刺置管,300 mg罗哌卡因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75 mL,实验剂量3 mL,持续输注量5 mL/h;B组:超声腹横肌平面穿刺置管,300 mg罗哌卡因;C组:超声腹横肌平面穿刺置管,300 mg罗哌卡因加氢吗啡酮2 mg;D组:超声腹横肌平面穿刺置管,300 mg罗哌卡因加氢吗啡酮4 mg,B组、C组和D组的药物均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75 mL,负荷量3 mL,持续输注量5 mL/h。记录4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48 h内PCA的按压次数、静脉补救性镇痛药的总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C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较A组和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与A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48 h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静脉补救性镇痛剂的总量明显小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D组术后总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连续TAP阻滞可以用于肾移植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氢吗啡酮 连续tap阻滞 超声引导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TAP阻滞联合纳布啡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兰云丽 魏义勇 王海英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纳入20~36岁,无主要系统性疾病,ASAⅠ~Ⅱ级,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TAP阻滞组和TAP阻滞+地塞...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纳入20~36岁,无主要系统性疾病,ASAⅠ~Ⅱ级,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TAP阻滞组和TAP阻滞+地塞米松组。TAP阻滞组(73例):手术结束经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0.33%罗哌卡因,共30 mL),纳布啡2 mg/kg+托烷司琼4 mg,共100 mL进行PCIA;TAP阻滞+地塞米松组(77例):手术结束经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0.33%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共30 mL),余同TAP阻滞组。记录每组患者的年龄、ASA分级、体重指数(BMI)、入手术室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于术前、术后4 h和24 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浆,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IL-6含量;记录患者术后4、24 h 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MAP和HR;记录患者术后即刻至首次肛门排气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以及处理情况等。结果TAP阻滞+地塞米松组术后4、24 h 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MAP、HR、TNF-α、IL-6水平均低于TAP阻滞组(P<0.05);TAP+地塞米松组术后疼痛发生例数、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均少于TAP阻滞组(P<0.05);TAP+地塞米松组术后即刻至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TAP阻滞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加入罗哌卡因中TAP阻滞联合纳布啡PCIA,改善了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提高了产妇术后的舒适度,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纳布啡 tap阻滞 剖宫产 PCIA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荣 郑德旺 +1 位作者 王鑫成 王媛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874-2878,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行TAP阻滞,对照组向...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行TAP阻滞,对照组向腹横肌筋膜层缓慢注入0.375%布比卡因30ml+0.9%氯化钠溶液20ml,观察组向腹横肌筋膜层缓慢注入0.375%布比卡因30ml+0.5μg/kg右美托咪定20ml。观察两组术后VAS评分、应激反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24h的VAS评分(1.02±0.24分、2.83±0.48分、3.51±0.72分、3.36±0.70分)低于对照组(1.15±0.36分、3.25±0.60分、4.42±0.85分、4.07±0.76分),两组术后1d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心钠素均升高但观察组(160.17±48.11 ng/ml、320.15±53.87 ng/L、0.33±0.04 nmol/L)低于对照组(180.25±50.23 ng/ml、346.23±25.90 ng/L、0.36±0.05 nmol/L),两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升高但观察组(7.28±1.42 mg/L、19.74±3.50 ng/L、2.93±0.59 nmol/L)低于对照组(12.03±2.78 mg/L、26.54±4.19 ng/L、0.36±0.05 nmol/L)(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与对照组(10.0%)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可减轻产妇术后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右美托咪定 tap阻滞 镇痛效果 应激反应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丽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9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我院择期剖宫产的产妇13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5例。手术后对照组实施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观察VAS评...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我院择期剖宫产的产妇13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5例。手术后对照组实施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观察VAS评分、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h、术后48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24h、术后48h VAS评分高于术毕(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可以减少产妇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降低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超声引导 双侧tap阻滞 镇痛效果
下载PDF
B超下TAP阻滞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9期91-94,共4页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e abdominal plane,TAP)阻滞复合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及苏醒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方便抽样法进行分组,包括试验组(n=52)和参照组(n=52)。参照...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e abdominal plane,TAP)阻滞复合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及苏醒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方便抽样法进行分组,包括试验组(n=52)和参照组(n=52)。参照组采取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试验组采取B超引导下TAP阻滞复合全麻,对两组麻醉情况实施评价。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0时刻的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参照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T1及T2时刻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出现差异,试验组更为稳定,且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Ramsay评分低于参照组,芬太尼用量少于参照组,苏醒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TAP阻滞复合全麻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减少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tap阻滞复合全麻 妇科 腹腔镜手术 镇痛 苏醒 影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TAP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庆仁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90-92,15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TAP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小儿腹股沟区域日间手术(包括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1组以0.25%罗哌卡因1m L...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TAP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小儿腹股沟区域日间手术(包括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1组以0.25%罗哌卡因1m L/kg行骶管神经阻滞,对照2组以0.25%罗哌卡因0.75m L/kg行骶管神经阻滞,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2组需要增加吸入七氟醚浓度例数则较对照1组和观察组均多(P<0.05)。两对照组患儿下肢麻木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1组患儿下肢麻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2组(P<0.05)。对照2组患儿在T3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1组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罗哌卡因用量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对照2组患儿罗哌卡因用量少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患儿离院时间比两对照组患儿均更早(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TAP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且可有效减少局麻药用量,因其无骶管阻滞相关并发症,术后患儿恢复快,尤其适用于小儿疝气类日间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改良tap阻滞 小儿 日间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全麻中的应用观察
13
作者 陈文 李长科 +1 位作者 王海燕 崔力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2期1581-158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全麻下胃肠道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麻醉术,给予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全麻下胃肠道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麻醉术,给予0.2%盐酸罗哌卡因20 mL注射,对照组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术后首次补充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1);苏醒后30 min、术后10 h,研究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强常规麻醉的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tap阻滞 腹腔镜 胃肠道手术
下载PDF
TAP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陈敏娟 林丽娜 陈玲阳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6期1266-1267,共2页
目的 探究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均于麻醉后行双... 目的 探究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均于麻醉后行双侧TAP阻滞,A组给予40ml 0.25%罗哌卡因,B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μg/kg Dex共40ml,且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结果 术后4、8、12、24小时,B组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均较A组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T值大于A组(P<0.05),而D1、D2、V值小于A组(P<0.05).B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较罗哌卡因TAP阻滞而言,Dex复合罗哌卡因用于TAP阻滞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阻滞 右美托咪定 子宫肌瘤剔除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熊颖芬 朱云生 喻茶秀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527-1529,共3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择期进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择期进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8、12、24 h,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8 h,观察组第1次补救性镇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及胃肠道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右肩疼痛12例(28.57%),对照组16例(38.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7,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有效降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延长第1次补救性镇痛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超声引导下 tap阻滞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轶 黄生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16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在超...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观察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30 ml+右美托咪定1μg/kg行双侧TAP阻滞;对照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30 ml+等量生理盐水行双侧TAP阻滞。记录术后即刻及术后1小时、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额外需要的镇痛药和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T1、T2时间点观察组HR明显低于同组其他时间点和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TAP阻滞持续时间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48小时内舒芬太尼总用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小时、12小时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能够明显延长罗哌卡因的作用时间,增强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 tap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对比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TAP阻滞与静吸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腹股沟斜疝术中的麻醉深度、苏醒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玉柱 殷晓伟 +1 位作者 于欣 李国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12期45-47,共3页
目的 对比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与静吸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腹股沟斜疝术中的麻醉深度、苏醒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单县中心医院接受腹股沟斜疝术的112例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 目的 对比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与静吸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腹股沟斜疝术中的麻醉深度、苏醒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单县中心医院接受腹股沟斜疝术的112例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6例)、研究组(n=56例).常规组采用静吸复合喉罩全麻,而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TAP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后苏醒质量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其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均长于常规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不再嗜睡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且术后研究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的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静吸复合喉罩全麻,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TAP阻滞在老年腹股沟斜疝术中应用,其麻醉深度更优,并能提高患者的术后苏醒质量,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腹股沟斜疝术 静吸复合喉罩全麻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tap阻滞
原文传递
纳布啡PCIA联合TAP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碧霞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年第4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纳布啡自控静脉镇痛(PCIA)联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纳布啡PCIA联合TAP阻滞,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纳布啡自控静脉镇痛(PCIA)联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纳布啡PCIA联合TAP阻滞,对照组患者采用纳布啡PCIA,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麻醉前后不同时点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h、8h和12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麻醉前和麻醉后不同时点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PCIA联合TAP阻滞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纳布啡 PCIA tap阻滞 镇痛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TAP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小艳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TAP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本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当中,80例产妇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收。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均使用罗哌卡因...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TAP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本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当中,80例产妇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收。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均使用罗哌卡因,观察组产妇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罗哌卡因。手术以后两组产妇均接受TAP阻滞镇痛,统计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静息疼痛与活动疼痛程度,镇痛泵药物使用剂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h、4h、8h以及10h静息疼痛评分和活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泵药物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在延长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TAP阻滞镇痛时间、增强镇痛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罗哌卡因 剖宫产 术后tap阻滞镇痛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20
作者 徐媛 濮健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全身结合静脉镇痛,试验组采用全麻复合超声...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全身结合静脉镇痛,试验组采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分析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自主呼吸时间(9.24±0.63)min、呼之睁眼时间(10.25±1.33)min、气管插管拔出时间(11.51±1.56)min,常规组自主呼吸时间(12.24±1.34)min、呼之睁眼时间(14.25±1.61)min、气管插管拔出时间(16.54±2.61)min。试验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插管拔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在气腹建立后、手术完成时HR、MAP水平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2 h、6 h、12 h、24 h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00±0.31)分、(1.69±0.24)分、(1.66±0.28)分、(1.44±0.26)分。常规组术后2 h、6 h、12 h、24 h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45±0.43)分、(3.15±0.24)分、(2.77±0.14)分、(2.55±0.20)分。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后2 h、6 h、12 h、24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妇科的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发挥理想的镇痛麻醉作用,对于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麻醉效果明显,且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腹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