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石爱文 姚佳靖 +5 位作者 王庆 张玉珊 王雷 边帅杰 刘莉 齐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5,I0001,共9页
蒲公英Taraxaci Herba是我国药食同源中药材之一。蒲公英化学成分类型丰富,药理作用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中富含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糖类、甾醇类、脂肪酸类、色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利胆、抑菌、抗氧... 蒲公英Taraxaci Herba是我国药食同源中药材之一。蒲公英化学成分类型丰富,药理作用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中富含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糖类、甾醇类、脂肪酸类、色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利胆、抑菌、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重作用功效。通过文献汇总,对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总结,并运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核心理念,围绕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成分与药性和药效的关系以及化学成分可测性四个角度,并结合分子对接模拟分析方法,对蒲公英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归纳出咖啡酸、绿原酸、芦丁、槲皮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多糖等成分可作为蒲公英主要的质量标志物的候选成分,为完善蒲公英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以期为蒲公英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以及后续的深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抗炎作用的蒲公英清热解毒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洋洋 赵宁 柏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目的探究蒲公英清热解毒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比较蒲公英鲜品匀浆、鲜品水提物和蒲公英干品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差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比蒲公英鲜品匀浆、鲜品水提物和蒲公英干品水... 目的探究蒲公英清热解毒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比较蒲公英鲜品匀浆、鲜品水提物和蒲公英干品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差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比蒲公英鲜品匀浆、鲜品水提物和蒲公英干品水提物中次生物质木犀草苷、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秦皮乙素5种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分别对比蒲公英鲜品匀浆、鲜品水提物和蒲公英干品水提物中初生物质多糖和蛋白含量的差异;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蒲公英鲜品中的多糖和蛋白类成分,进一步研究其清热解毒的物质基础。结果蒲公英鲜品匀浆、鲜品水提物和蒲公英干品水提物组小鼠的耳肿胀率分别为0.59、0.85、0.94,其中蒲公英鲜品匀浆提取物中次生物质的含量最低,而初生物质多糖和蛋白类成分含量最高,多糖组和蛋白组小鼠的耳肿胀率分别为0.45、0.74。结论蒲公英鲜品的抗炎作用优于干品,而且鲜品和干品中次生物质含量差异较小,初生物质中多糖和蛋白的含量差异大,通过进一步研究分离纯化后多糖和蛋白的抗炎作用差异,结果表明蒲公英鲜品中的多糖类成分是发挥清热解毒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鲜品 成分差异 抗炎 多糖类成分 物质基础
下载PDF
蒲公英对乳腺疾病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文可 程旭锋 +2 位作者 李志鲲 王蓓蓓 孟冰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乳腺疾病是我国常见的危害女性心理及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蒲公英在治疗乳腺疾病方面疗效确切,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尤为必要。基于此,就近年来关于蒲公英对乳腺疾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可通过含蒲公... 乳腺疾病是我国常见的危害女性心理及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蒲公英在治疗乳腺疾病方面疗效确切,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尤为必要。基于此,就近年来关于蒲公英对乳腺疾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可通过含蒲公英的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病;其主要有效成分可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和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icrob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MAMPs)信号通路,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通过中药复方合理配伍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以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抗侵袭转移、调节自噬、影响雌激素、提高免疫力、抑制相关代谢途径等抗乳腺癌。总结梳理的关于蒲公英作用于乳腺疾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可为进一步研究蒲公英在乳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乳腺增生病 哺乳期乳腺炎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2000-2023年蒲公英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雷竣显 廉坤 +1 位作者 周朝旺 彭清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67-73,共7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蒲公英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研究现况、热点及趋势,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蒲公英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研究现况、热点及趋势,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25日收录的蒲公英相关研究文献。利用NoteExpress3.9软件整理文献题录,通过CiteSpace6.2.R5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286篇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来源期刊518种,发文最多的是《时珍国医国药》(33篇);涉及作者724位,发文最多的是李喜凤(24篇),核心作者包括李喜凤、杜云锋、郝哲等;主要研究机构有河南中医药大学、延边大学、佳木斯大学等;高频关键词有“蒲公英”“咖啡酸”“黄酮”“绿原酸”“中药”等,研究前沿涉及乳腺癌、炎症因子、蒲公英根、增殖、抗氧化等。结论蒲公英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作用机制、配伍应用、疾病治疗4个方面。该领域研究趋势是对化学成分深入研究,完善相关作用机制,并将蒲公英用于临床疾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蒲公英指纹图谱研究
5
作者 袁俊豪 姚思宇 +2 位作者 刘莹 周双海 王建舫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4-58,共5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蒲公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批次的蒲公英样品检测。采用Waters Atlantis®T3(250.0 mm×4.6 mm,5.0µ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含0.05%三乙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 nm;... 本试验旨在建立蒲公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批次的蒲公英样品检测。采用Waters Atlantis®T3(250.0 mm×4.6 mm,5.0µ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含0.05%三乙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方法学考察合格后,检测15批蒲公英样品,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以保留时间和最大吸收波长为参考标准,鉴定色谱峰;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蒲公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15批蒲公英样品的相似度为0.611~0.999,共标定出15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其中5个峰,分别为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聚类分析将15批蒲公英样品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后15个共有峰被分为5个主成分。本试验对样品中各色谱峰的光谱吸收特点进行了比对,与现有其他方法比较,该方法快速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蒲公英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冉靓 刘廷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5917-15919,共3页
[目的]优化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蒲公英为原料,采取正交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以测定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液料比对工艺的影响,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主次顺... [目的]优化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蒲公英为原料,采取正交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以测定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液料比对工艺的影响,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人工神经网络仿真优化所得条件为在75℃下用浓度65%的乙醇溶液按料液比1∶30提取3 h。[结论]该试验筛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可用于蒲公英黄酮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HERBA taraxaci 黄酮 提取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硝英洗剂质量标准研究
7
作者 王洪强 张贺廷 +2 位作者 丁小凡 周福臣 周永峰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1期26-29,共4页
目的 建立硝英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硝英洗剂中的蒲公英、黄柏、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硝英洗剂中黄柏的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LC图谱显示,蒲公英、黄柏、延胡索的鉴... 目的 建立硝英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硝英洗剂中的蒲公英、黄柏、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硝英洗剂中黄柏的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LC图谱显示,蒲公英、黄柏、延胡索的鉴别斑点清晰可辨,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在0.0125~0.25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9%(RSD=4.0%,n=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有效,适用于硝英洗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英洗剂 蒲公英 黄柏 延胡索 TLC HPLC
下载PDF
考的松的毒性实验研究
8
作者 徐佳 杨友润 +7 位作者 米亚娴 陈素平 张钢 张承伯 李国勳 张金勇 赵陆干 姜立功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32-33,共2页
考的松的毒性实验研究徐佳,杨友润,米亚娴,陈素平,张钢,张承伯,李国勳,张金勇,赵陆干,姜立功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30D204)天津药业公司考的松(contisone)为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着剂量... 考的松的毒性实验研究徐佳,杨友润,米亚娴,陈素平,张钢,张承伯,李国勳,张金勇,赵陆干,姜立功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30D204)天津药业公司考的松(contisone)为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着剂量不同而异。在生理情况下皮质激素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ZYME RE Du QING flos lonicerae folium isatidis herba taraxaci houttuynid cordadta THUNB
下载PDF
幼儿用氨基酸注射液耳静脉点滴亚急性毒性实验
9
作者 李尊爱 张钢 杨树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44-44,共1页
幼儿用氨基酸注射液耳静脉点滴亚急性毒性实验李尊爱,张钢,杨树媛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幼儿用氨基酸注射液是天津市和平制药厂仿照美国商品Neophoim研制而成,由18种氨基酸(CL-亮氨基酸,L-异亮氨基酸、L-缬... 幼儿用氨基酸注射液耳静脉点滴亚急性毒性实验李尊爱,张钢,杨树媛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幼儿用氨基酸注射液是天津市和平制药厂仿照美国商品Neophoim研制而成,由18种氨基酸(CL-亮氨基酸,L-异亮氨基酸、L-缬氨酸、L-蛋氨酸、L-天冬氨酸、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ZYME Re Du QING flos lonicerae folium isatidis herba taraxaci houttuynid cordadta THUNB
下载PDF
神经毒理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10
作者 赵淑杰 沈松筠 谢贻芳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36-38,共3页
神经毒理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赵淑杰,沈松筠,谢贻芳1.山西医学院(太原030001)2.北京医学专科学校(顺义101300)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物质的出现云集而起,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神经毒理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赵淑杰,沈松筠,谢贻芳1.山西医学院(太原030001)2.北京医学专科学校(顺义101300)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物质的出现云集而起,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目前发现的职业性神经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ZYME RE Du QING flos lonicerae folium isatidis herba taraxaci houttuynid cordadta THUNB
下载PDF
红景天保健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边庆荣 赵文 +5 位作者 蒋东升 王克镛 董志明 邝刚 张怀久 张锦旗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19-20,共2页
红景天保健作用的研究边庆荣,赵文,蒋东升,王克镛,董志明,邝刚,张怀久,张锦旗河北省卫生防疫站(保定071000)河北省肿瘤研究所张家口长城制药厂红景天(RhodioaroseaL)是多年生草本或亚治本植物,多生于高... 红景天保健作用的研究边庆荣,赵文,蒋东升,王克镛,董志明,邝刚,张怀久,张锦旗河北省卫生防疫站(保定071000)河北省肿瘤研究所张家口长城制药厂红景天(RhodioaroseaL)是多年生草本或亚治本植物,多生于高寒地带,它的根茎中含有红景天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ZYME RE Du QING flos lonicerae folium isatidis herba taraxaci houttuynid cordadta THUNB
下载PDF
维甲酸(RA)对小鼠的胚胎毒性及致畸胎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尤胜权 韩锐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41-42,20,共3页
维甲酸(RA)对小鼠的胚胎毒性及致畸胎性尤胜权,韩锐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维生素甲酸衍生物已公认有很强的致畸作用,有人用维甲酸作为大鼠致畸试验的阳性对照,并确定了适合的大... 维甲酸(RA)对小鼠的胚胎毒性及致畸胎性尤胜权,韩锐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维生素甲酸衍生物已公认有很强的致畸作用,有人用维甲酸作为大鼠致畸试验的阳性对照,并确定了适合的大鼠致畸量。但大鼠的这一致畸剂量并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ZYME Re Du QING flos lonicerae folium isatidis herba taraxaci houttuynid cordadta THUNB
下载PDF
蒲公英不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31
13
作者 纪晓宇 彭苑霞 +2 位作者 刘敏 徐晖 詹若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16-120,184,185,共7页
【目的】考察蒲公英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对E.coli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蒲公英药材粉末用水煎煮以及用不同极性溶剂(正己烷、乙酸乙酯、蒸馏水)依次进行提取,制成8种供试液。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 【目的】考察蒲公英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对E.coli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蒲公英药材粉末用水煎煮以及用不同极性溶剂(正己烷、乙酸乙酯、蒸馏水)依次进行提取,制成8种供试液。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种供试液对E.coli DH5α的抑菌活性,绘制E.coli在水煎液作用下的生长曲线;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析8种供试液的化学组成,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和双向电泳(2-DE)法分析蒲公英对E.coli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蒲公英水煎液对E.coli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95 mg/m L;蒲公英乙酸乙酯相3对E.coli的MIC为0.13 mg/m L,相当于含19.23 mg/m L生药;正己烷、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E.coli没有明显的抑菌活性。TLC分析显示:正己烷和乙酸乙酯1不含绿原酸;乙酸乙酯相2、3部位斑点多且均明显。与空白组比较,蒲公英作用后E.coli生长受到抑制。SDS-PAGE和2-DE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会影响E.coli的蛋白表达,其中2-DE分析结果显示乙酸乙酯相3的2×MIC作用大肠杆菌21 h后检测到的蛋白质点比空白对照图谱少92个,其中大肠杆菌可溶性蛋白表达量下调2倍的蛋白点有24个,上调2倍蛋白质点有19个,蒲公英乙酸乙酯相3作用于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可溶性蛋白(p H3-10)表达量明显下调,蒲公英对大肠杆菌蛋白质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蒲公英对E.coli的抑菌作用显著,绿原酸等水溶性成分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水溶性部位,可通过影响细菌蛋白质的表达达到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药理学 蒲公英/分离和提纯 感染/中药疗法 体外抑菌 大肠杆菌 双向电泳 色谱法 薄层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乳房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宋毓民 李定刚 +4 位作者 张鸯 张武岗 靳亚平 周乐 唐金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
为了研究蒲公英的有效抑菌成分,利用超声提取技术对蒲公英进行提取,通过大孔吸附树脂D101分离其活性部分。试管法试验表明40%乙醇洗脱部分含有酚类物质,90%乙醇洗脱部分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经药敏试验证明90%和40%的乙醇洗脱部分为蒲公... 为了研究蒲公英的有效抑菌成分,利用超声提取技术对蒲公英进行提取,通过大孔吸附树脂D101分离其活性部分。试管法试验表明40%乙醇洗脱部分含有酚类物质,90%乙醇洗脱部分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经药敏试验证明90%和40%的乙醇洗脱部分为蒲公英的主要抑菌部位,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大孔吸附树脂 抑菌成分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体外抗毛囊蠕形螨活性及皮肤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田晔 李朝品 邓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蒲公英治疗蠕形螨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粉碎的蒲公英浸泡于80%乙醇中12 h,然后85℃回流提取蒲公英提取液,同法制备百部提取液。取蠕形螨感染者面部皮脂,分离并鉴定蠕形螨备用。设蒲公英实验组,百部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蒲公英治疗蠕形螨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粉碎的蒲公英浸泡于80%乙醇中12 h,然后85℃回流提取蒲公英提取液,同法制备百部提取液。取蠕形螨感染者面部皮脂,分离并鉴定蠕形螨备用。设蒲公英实验组,百部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蠕形螨15只,进行体外抗螨实验。pH仪测定蒲公英提取物pH值。设蒲公英试验组和75%乙醇对照组,应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实验和急性皮肤毒性试验。结果蒲公英提取物的体外杀螨时间为(1.50±0.65)min,显著短于百部提取物的体外杀螨时间(3.53±1.04)min(P<0.01)。生理盐水组螨死亡时间大于120 min。蒲公英提取物的pH值为5.00±0.28,对家兔完整皮肤的刺激评分为0,破损皮肤的刺激评分为0.3,无明显毒性。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毛囊蠕形螨活性且具有皮肤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蠕形螨 中药 抗螨
下载PDF
酶解法提取蒲公英多糖工艺 被引量:23
16
作者 徐澜 王明华 +1 位作者 渠娟娟 安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酶解法提取蒲公英多糖工艺。研究了酶解p 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浓度等因素对蒲公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处理试验数据,确定了酶解法优化蒲公英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对...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酶解法提取蒲公英多糖工艺。研究了酶解p 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浓度等因素对蒲公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处理试验数据,确定了酶解法优化蒲公英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对蒲公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 H;木瓜蛋白酶提取蒲公英多糖提取率(3.11%)最高;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p H为9.20,酶解温度为46.18℃,酶解时间为123 min,酶含量为3.38%(酶质量/蒲公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多糖 酶解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复方蒲公英灌肠液氯仿部位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批间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重远 晏媛 +2 位作者 谷晓策 黄劲梅 张焜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336-1337,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批次复方蒲公英灌肠液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建立更稳定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打下基础。方法:对2批复方蒲公英灌肠液氯仿部位进行展开,运用薄层扫描仪对样品进行单波长280nm扫描,比较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结果:该部位薄层... 目的:比较不同批次复方蒲公英灌肠液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建立更稳定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打下基础。方法:对2批复方蒲公英灌肠液氯仿部位进行展开,运用薄层扫描仪对样品进行单波长280nm扫描,比较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结果:该部位薄层色谱分离良好,经薄层扫描后发现2批样品有6个共有峰,2个非共有峰,并确定了部分峰的归属药材,但共有峰含量差异较大。结论:不同批次的制剂仍很难保证在成分数目和含量上的相对一致,制剂工艺以及投料标准尚待进一步优化,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仍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蒲公英灌肠液 氯仿部位 薄层色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四倍体蒲公英活性成分比较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立顺 时维静 +3 位作者 关鸣 李小军 方婷 郑九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四倍体蒲公英与野生蒲公英总黄酮、绿原酸的含量和体外抑菌作用,为四倍体蒲公英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绿原酸的含量。用K-B纸片扩散法测量不同浓度两种蒲公英浸出液滤纸片对金... 目的:通过比较四倍体蒲公英与野生蒲公英总黄酮、绿原酸的含量和体外抑菌作用,为四倍体蒲公英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绿原酸的含量。用K-B纸片扩散法测量不同浓度两种蒲公英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四倍体蒲公英总黄酮、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野生蒲公英。两种蒲公英对以上四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作用强度相似。结论:四倍体蒲公英与野生蒲公英抑菌强度相当,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高于野生蒲公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蒲公英 总黄酮 绿原酸 体外抑菌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蒲公英中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含量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宗东升 沈忱 +2 位作者 李丹 高晓霞 赵云丽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4期259-260,共2页
目的测定蒲公英中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缓冲液(13∶87,v/v),检测波长323 nm。结果绿原酸在2.4-48.0μg/mL(r=0.999 5),咖啡酸在1.0-20.0μ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咖... 目的测定蒲公英中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缓冲液(13∶87,v/v),检测波长323 nm。结果绿原酸在2.4-48.0μg/mL(r=0.999 5),咖啡酸在1.0-20.0μ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咖啡酸、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RSD=0.8%)和100.8%(RSD=1.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蒲公英药材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咖啡酸
下载PDF
双辛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顾莹 郭五保 +1 位作者 王花红 张晔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11-715,共5页
目的 :建立双辛颗粒 (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 ,金银花 ,忍冬藤、蒲公英、甘草 ,桔梗、菊花、黄芩、赤芍、薏苡仁 ,生地 )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为处方中的黄芩、赤芍、白芷、蒲公英、甘草制定了定性鉴别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 :建立双辛颗粒 (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 ,金银花 ,忍冬藤、蒲公英、甘草 ,桔梗、菊花、黄芩、赤芍、薏苡仁 ,生地 )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为处方中的黄芩、赤芍、白芷、蒲公英、甘草制定了定性鉴别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定了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 :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黄芩、赤芍、白芷、蒲公英、甘草的特征斑点 ;黄芩苷在 0 .0 590 4~ 0 .3542 4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辛颗粒 黄芩 赤芍 白芷 蒲公英 甘草 黄芩苷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