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Unchangingness of the Realm of Sentient Beings:The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in the Anunatvapur natvanirdesaparivarta
1
作者 Yuefan WA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2期88-94,共7页
The Anunatvapur natvanirdesaparivarta,which wa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in 520,is about a critique of two types of wrong views regarding the realm of sentient beings,namely,the view of increase in two aspects and the ... The Anunatvapur natvanirdesaparivarta,which wa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in 520,is about a critique of two types of wrong views regarding the realm of sentient beings,namely,the view of increase in two aspects and the view of decrease in three aspects.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otions in an equation noted in the sutra and investigat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notions.It argues that the sutra’s doctrine about the unchangingness of sentient beings is based on the equivalence of the supreme truth,the realm of sentient beings,the Buddha-nature,the dharma-body,and the single realm.The highest idea in the sutra is neither abiding in nirvana nor in saṃsa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unatvapur natvanirdesaparivarta tathagatagarbha unchangingness realm of sentient beings
下载PDF
The Sentient Reflexivity of Buddha Nature: Metaphorizing Tathagatagarbha 被引量:1
2
作者 Dan Smyer Yu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2,共10页
佛性或如来藏(梵文tathagatagarbha)是佛教哲学体系和教义里一个具争议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谁或什么具有佛性"、"佛性是怎样显现的",以及"佛性在佛教解脱论里起到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在佛教实践中及佛... 佛性或如来藏(梵文tathagatagarbha)是佛教哲学体系和教义里一个具争议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谁或什么具有佛性"、"佛性是怎样显现的",以及"佛性在佛教解脱论里起到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在佛教实践中及佛学研讨里是一系列持续的论题。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对佛教文献的解读希望表达三个有关佛性的论点。首先,佛性与其所谓的反面"众生"(sentience)是不分离的。第二,佛性不是一样具型的东西,或是某个过去的或隐藏的精神状态,而是一个当下的、持续的生命神识状态。第三,佛性在经文里是一类使用隐喻和譬喻的启发式(heuristic)辩术方式,其目的是激起佛教徒或任何对佛家哲学思想有兴致的人对自身的生命状态进行内在视觉上的观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性 宗教 佛教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大乘“三系判教”与如来藏系经典的地位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维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81,170,共8页
支那内学院师生将如来藏经典看作独立一系,以彰显唯识学说之纯正。在这一学派看来,印度佛学的两大系统——空、有二宗之思想是可信的,但中国所传的本觉思想是中土误传,而受此影响而成的台、贤、禅宗等当然是错上加错了。太虚大师之所以... 支那内学院师生将如来藏经典看作独立一系,以彰显唯识学说之纯正。在这一学派看来,印度佛学的两大系统——空、有二宗之思想是可信的,但中国所传的本觉思想是中土误传,而受此影响而成的台、贤、禅宗等当然是错上加错了。太虚大师之所以力倡"大乘佛教三系"说,就是为了反对内学院的主张,并且为如来藏思想及其在中土的传承与发展建立合法化的理由。印顺法师则独辟蹊径,赞同印度"大乘佛教三系"的判教,但却仅仅说"性空论"为了义,对于如来藏思想其实是取了温和的批评态度。其实,如来藏经典、如来藏思想并非可单独地立为一个与中观学、唯识学并立的独立系统。欲为受如来藏思想深厚影响的中国化佛教诸宗的心性思想辩护,也不一定非从三系来立论。如来藏思想是在中观思想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将小乘"心性本净"说与大乘佛陀观相结合而形成的。在瑜伽行派出现以后,如来藏思想便逐渐被唯识学所吸收,失去了独立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来藏 佛性 如来藏经典 真常唯心论 印顺
下载PDF
从达摩到僧璨:禅法的变迁 被引量:1
4
作者 闫伟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10,共4页
禅法是指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本质上属于宗教体制中的修行法门。在禅宗形成的过程中,达摩、慧可、僧璨是禅门公认的最初三祖,其禅法大致可归于"楞伽禅"一系。达摩禅以"壁观"安心、"理行二入"修持,慧可、... 禅法是指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本质上属于宗教体制中的修行法门。在禅宗形成的过程中,达摩、慧可、僧璨是禅门公认的最初三祖,其禅法大致可归于"楞伽禅"一系。达摩禅以"壁观"安心、"理行二入"修持,慧可、僧璨在继承达摩禅的基础上受到玄学的影响,其禅法具有自悟、逍遥、随性的特征,同时也体现出般若性空与佛教不二理论的内在特质。从达摩到僧璨禅法的变迁体现出般若思想的深入,对"东山法门"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这也是佛教中国化在禅法上的深刻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法 楞伽经 如来藏心 信心铭
下载PDF
佛教对李翱复性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丽华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40-45,共6页
李翱在其《复性书》中提出性善情恶的观点,并以寂然不动的入静之法来去情复性、回复本有的善性。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思想、天台宗的"性具善恶"及"一念无明法性心"、禅宗的"自性即佛&q... 李翱在其《复性书》中提出性善情恶的观点,并以寂然不动的入静之法来去情复性、回复本有的善性。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思想、天台宗的"性具善恶"及"一念无明法性心"、禅宗的"自性即佛"及"无念为宗"、梁肃的"复性明静"思想,都有复性思想,都对李翱的复性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翱复性 性善情恶 佛教如来藏 一心二门 性具善恶
下载PDF
论求那跋陀罗与如来藏学说
6
作者 彭建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5-71,共7页
求那跋陀罗是南朝时期重要的佛经翻译者,也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大乘如来藏学说的传播者,考察求那跋陀罗的佛经翻译活动有利于揭示如来藏学说的内在思想体系及其演变进程。大乘如来藏学说起源于原始佛教经典,他所传播的如来藏思想主要包... 求那跋陀罗是南朝时期重要的佛经翻译者,也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大乘如来藏学说的传播者,考察求那跋陀罗的佛经翻译活动有利于揭示如来藏学说的内在思想体系及其演变进程。大乘如来藏学说起源于原始佛教经典,他所传播的如来藏思想主要包括如来藏、佛地、自性清静、如来空智、第七识(阿赖耶识)和三乘一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来藏 认知论 自性清静 阿赖耶识 翻译
下载PDF
吕澂先生对唯识学与印度佛学关系之探赜
7
作者 袁宏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6-50,共5页
吕澂先生揭示了如何用唯识学勾连出印度佛学的律动性。首先,他积极搜寻出唯识学与小乘佛学的线索,发现了唯识学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全部出自《杂阿含经本母》,而大乘法相唯识与小乘《毗昙》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裙带关系。其次,他还捏... 吕澂先生揭示了如何用唯识学勾连出印度佛学的律动性。首先,他积极搜寻出唯识学与小乘佛学的线索,发现了唯识学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全部出自《杂阿含经本母》,而大乘法相唯识与小乘《毗昙》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裙带关系。其次,他还捏合唯识学与大乘般若学判若鸿沟的界限,倡唯识、般若义理不二,瑜伽、中观二派合流。最后,还以唯识学为准绳对大乘如来藏学典籍《法华》、《华严》、《楞伽》进行重新判教:《法华》改称涅槃学科、《华严》判为瑜伽学科、《楞伽》还原为唯识典籍。吕氏"回归原旨"、"宗于唯识"的纯粹印度佛学思维路向多发前人之未发,成一家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澂 唯识学 小乘 般若学 如来藏学
下载PDF
空义的两个方面——论印顺对《新唯识论》的评破
8
作者 蒲长春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3-26,共4页
印顺对《新唯识论》的评破体现出他对如来藏空义的界定。他认为如来藏之空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反本体之空,其二是即世之空。这既是缘起性空的必然结果,也是如来藏观念的内在结构。印顺的这一观点源自其对于如来藏空有关系的诠释学特征。
关键词 印顺 《新唯识论》 如来藏
下载PDF
法藏的唯识观——以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子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之间的交涉关系可看作隋唐佛教性相之争的缩影,也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之下考察华严宗巨匠法藏对这一对本是唯识学的概念的理解,并以此了解隋唐以后禅宗等中国化佛教的本体...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之间的交涉关系可看作隋唐佛教性相之争的缩影,也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之下考察华严宗巨匠法藏对这一对本是唯识学的概念的理解,并以此了解隋唐以后禅宗等中国化佛教的本体论特色。法藏对此问题的观点反映了唐代以降中国佛学思想的主流观点。第一,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和生灭缘起之有为法的结合,即二者共同组成了所谓阿赖耶识;第二,真如也可受熏,并参与形成此本识。这可看作贤首大师对法相唯识学之整体理解的根基,是受之前旧译诸经典之影响所致。而在今天看来,这只是唯识学中的一支,其受真谛等无相唯识学的影响颇深,并站在《楞伽》、《起信》等以如来藏来统摄阿赖耶识的思想上来发挥如来藏系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唯识思想,其与玄奘大师所传的唯识亦不同。而这也不仅是法藏本人的观点,它还反映了以禅宗、华严宗、天台宗为首的整个中国佛教性宗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唯识 阿赖耶识 如来藏
下载PDF
香花与妙相——佛教经典的文本描绘与思想演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伟 《文学与文化》 2013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佛教经典的文本描绘,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习惯,一种叙事的需要,而是在不断加强的铺叙中,本身就蕴含了思想的演进,思想的演进也造就了佛典中一些特殊意象更加具体丰富,成为思想本身的象征。文本描绘与思想演进呈现互相含蕴、互相激发的共... 佛教经典的文本描绘,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习惯,一种叙事的需要,而是在不断加强的铺叙中,本身就蕴含了思想的演进,思想的演进也造就了佛典中一些特殊意象更加具体丰富,成为思想本身的象征。文本描绘与思想演进呈现互相含蕴、互相激发的共进关系。这一关系,在"花"由供养成为如来藏思想之象征的过程中,得到了具体而微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养 功德 天华 般若 如来藏
下载PDF
《楞伽经》如来藏思想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游莉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楞伽经》是佛学中的百科全书,各宗共尊的圣典。它对佛学许多重要思想进行了阐释,如来藏思想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依据《楞伽经》对如来藏及其思想特色进行研究,着重剖析如来藏与外道所说"神我"或"梵我"的区别,探究... 《楞伽经》是佛学中的百科全书,各宗共尊的圣典。它对佛学许多重要思想进行了阐释,如来藏思想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依据《楞伽经》对如来藏及其思想特色进行研究,着重剖析如来藏与外道所说"神我"或"梵我"的区别,探究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同时对使有染的阿赖耶识转为清净如来藏的方法即转识成智的方法进行阐释。一则是希望对攸关我们慧命的如来藏思想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二则是以免我们堕入外道,不了佛法真实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楞伽经》 如来藏 阿赖耶识 转识成智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佛教与日本“批判佛教”
12
作者 吕真观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从20世纪初开始,一直有日本学者质疑中国传统佛教并非真佛教,最后酝酿出"批判佛教"的思潮。他们在误会《阿含经》缘起法的前提下,强力否定以如来藏之修证为中心的中国传统佛教。影响所及,台湾佛学研究出现了日本化的倾向。事... 从20世纪初开始,一直有日本学者质疑中国传统佛教并非真佛教,最后酝酿出"批判佛教"的思潮。他们在误会《阿含经》缘起法的前提下,强力否定以如来藏之修证为中心的中国传统佛教。影响所及,台湾佛学研究出现了日本化的倾向。事实上,如来藏并不违背《阿含经》。《阿含经》的"我"和"识界"等名相,以及入胎识、持身识等观念,说的都是如来藏,也是实质上的大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佛教 大乘非佛说 界论 如来藏
下载PDF
佛性的内涵及其普世价值体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明春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7-90,共4页
佛教是一种伦理型宗教,其理论主体是关注现实、关注生命。佛性观念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性问题也逐步成为中国佛教界和思想界的一个引人入目的观念,并有了"中国特色"的发展。佛教佛性论的普世道德体系,... 佛教是一种伦理型宗教,其理论主体是关注现实、关注生命。佛性观念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性问题也逐步成为中国佛教界和思想界的一个引人入目的观念,并有了"中国特色"的发展。佛教佛性论的普世道德体系,为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在尊严、平等、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性 如来藏 戒定慧三学 普世价值
下载PDF
净影慧远的净土与如来藏思想
14
作者 吴小丽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0-55,共6页
净影慧远在隋代三大士中,是著述较多并且成名最早的一位,他的《无量寿经义疏》《观无量寿经义疏》等著作中对净土名相与思想作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评判,对后世净土宗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慧远还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把如来藏... 净影慧远在隋代三大士中,是著述较多并且成名最早的一位,他的《无量寿经义疏》《观无量寿经义疏》等著作中对净土名相与思想作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评判,对后世净土宗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慧远还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把如来藏和判教作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这些对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影慧远 净土 如来藏 判教
下载PDF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及义理研究之十三
15
作者 宗喀·益西丹佛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38,217,共36页
藏传佛教觉囊派高僧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其名著《山法了义海论》“果”篇章的最后部分中,以《大般涅槃经》《大法鼓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及《慈氏五论》《龙树六论》等印度佛教经论为依据,阐释佛之法、报、化三身的理论内涵及其在... 藏传佛教觉囊派高僧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其名著《山法了义海论》“果”篇章的最后部分中,以《大般涅槃经》《大法鼓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及《慈氏五论》《龙树六论》等印度佛教经论为依据,阐释佛之法、报、化三身的理论内涵及其在藏传佛教语境下的实践、教化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如来藏佛性论中的转依理论、中道观中的般若无知理念等作了深入阐释,并由此呈现了所谓解脱成佛的理想境界。这对大乘如来藏之精义与般若中观之微旨,有综合圆融之妙,可谓中国佛教史上承前启后、卓然独树的一家之论。笔者认为,用现代学术的观点考察,笃补巴的这些论述虽然充满着信仰主义乃至神秘主义色彩,但他这种考镜源流、显微阐幽的为学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对《山法了义海》所引佛教经论之藏、汉译文进行比较,并就其关涉义理进行研究,可知汉传、藏传佛教之交流交融;也可见中国佛教既出处有源,又自出己意,佛教的中国化就是佛教的见修行与经律论在中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形成的新的、不同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法了义海论》 三身 转依 如来藏
原文传递
西藏甘丹彭措林寺大经堂“如来藏十经”壁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雪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8-58,110,共12页
西藏自治区拉孜县彭措林寺大经堂内保存完好的17世纪初壁画,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界关注,然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对壁画图像进行完整准确的辨识研究。作者基于前期对彭措林寺壁画题记的研究,确定壁画是依据佛传故事、两部本续以及觉囊派祖... 西藏自治区拉孜县彭措林寺大经堂内保存完好的17世纪初壁画,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界关注,然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对壁画图像进行完整准确的辨识研究。作者基于前期对彭措林寺壁画题记的研究,确定壁画是依据佛传故事、两部本续以及觉囊派祖师笃布巴定义的"了义十经"和"如来藏十经"而绘的变相图,同时依据相关藏文文献并结合图像志特征,对其中的"如来藏十经"变相图进行了解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措林寺 觉囊 壁画 变相 如来 藏经
原文传递
现代性背景下的诠释差异与交流困境——以“批判佛教”为例
17
作者 唐忠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55,共8页
由日本"批判佛教"引起的国际学术界的反响与回应目前似乎已告一段落,但对于这一学术事件的思想史背景与方法论的反思却意犹未尽。由于"批判佛教"涉及佛学义理批判、社会现实批判以及哲学文化反省等诸多方面,因此显... 由日本"批判佛教"引起的国际学术界的反响与回应目前似乎已告一段落,但对于这一学术事件的思想史背景与方法论的反思却意犹未尽。由于"批判佛教"涉及佛学义理批判、社会现实批判以及哲学文化反省等诸多方面,因此显得颇为错综与复杂。而就已有的回应与反思来看,其大多局限在各个单独的层面展开批判,并没有系统地考察不同批判层面之间的微妙关联以及批判佛教的方法论成因与现代性背景,因而在整体上的反思还是不够深入的。事实上,"批判佛教"这一关乎东亚佛教思想传统的反省与批判之所以能引起中、日以及北美学者之间的分歧与争论,其在佛学义理之争的背后隐匿着复杂的方法论立场与现代性因素,并且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学术事件。因此,只有在现代性的语境下,透过纯粹的佛教义理之辨,才能真正厘清"批判佛教"及其相关思想论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佛教” 本觉思想 如来藏 本土化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