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经》象思维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孟庆岩 相光鑫 +1 位作者 颜培正 张庆祥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象思维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和说理工具,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象思维贯穿于中医学始末。对《内经》象思维特点进行诠释和解读,抽提《内经》象思维的表述方式和认知过程,从科学视角对象思维的特点和具体体现予... 象思维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和说理工具,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象思维贯穿于中医学始末。对《内经》象思维特点进行诠释和解读,抽提《内经》象思维的表述方式和认知过程,从科学视角对象思维的特点和具体体现予以分析,《内经》象思维特点具有有象性、关联性、时空性、可知性,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分析《内经》中象思维,在理论、诊法、药物、治疗方面"天人合一"均有体现。研究象思维可以阐明中医学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探知中医理论的认知方法 ,恢复中医原貌,实现理论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黄帝内经》 中医学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以中医思维认识心力衰竭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健棋 唐梅玲 +2 位作者 朱智德 王庆高 温志浩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600-1603,共4页
中医形象思维认为,心象火,主温通,属阳中之阳。心衰之为病,必先损其心气,渐及心阴、心阳;中医天地人一体思维认为,人不是孤立的,无时无刻不受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诊治心力衰竭,应将其置放于天、地、人三大要素中去分析衡量,寻... 中医形象思维认为,心象火,主温通,属阳中之阳。心衰之为病,必先损其心气,渐及心阴、心阳;中医天地人一体思维认为,人不是孤立的,无时无刻不受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诊治心力衰竭,应将其置放于天、地、人三大要素中去分析衡量,寻找不同季节心衰发病率、死亡率出现差异的本质和规律;中医辨证思维强调,对心力衰竭进行药物干预的同时,要抓住心气是心阴、心阳之根,心气耗损是导致心阴、心阳失调的根源这一关键点,通过补益心气,恢复心的生理机能,使心阴、心阳之间得以自和与平衡;中医类推思维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心衰的基本大法,强调偏阳虚则辅以温阳,偏阴虚则佐以养阴,合并水饮、痰浊则利水化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思维 中医形象思维 中医天地人一体思维 中医辨证思维 中医类推思维
下载PDF
基于“中道”思维探讨目系疾病防治
3
作者 刘昱麟 马贤德 +3 位作者 宋采秋 赵磊 姜开运 左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98-7201,共4页
文章从中医“中道”思维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中道”在生理、病理方面其对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的影响。通过对阴阳、五行、脏腑活动规律的阐述与总结,对目睛与三者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目系疾病防治时应遵循阴阳平和、五行生克制... 文章从中医“中道”思维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中道”在生理、病理方面其对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的影响。通过对阴阳、五行、脏腑活动规律的阐述与总结,对目睛与三者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目系疾病防治时应遵循阴阳平和、五行生克制衡、脏腑维持“中道”的观点,以恢复平衡为根本大法来调控目睛气血津液输布,虽然目系疾病的发生表现于目睛,但是与人整体和谐息息相关,因此维持机体整体平和方能目睛康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道 阴阳 五行 脏腑 中医临证思维 中和 目系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