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丹溪情志学说的儒医思想脉络探源
1
作者 王哲 李良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57-960,共4页
[目的]研究朱丹溪情志学说与儒学思想的深刻关联,阐明其独具儒医特色的思想脉络渊源,拓展丹溪学说的研究思路。[方法]结合朱丹溪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想背景,通过文献研读与文化思想的综合分析,梳理朱丹溪情志学说与儒学思想的内在联系,阐... [目的]研究朱丹溪情志学说与儒学思想的深刻关联,阐明其独具儒医特色的思想脉络渊源,拓展丹溪学说的研究思路。[方法]结合朱丹溪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想背景,通过文献研读与文化思想的综合分析,梳理朱丹溪情志学说与儒学思想的内在联系,阐发儒学对朱丹溪医学理论的深刻影响,探究朱丹溪儒医思想的发展构建过程,从儒学本体论、体用论、修养论三个层次阐述朱丹溪情志学说的儒医思想脉络。[结果]儒学作为重要的时代文化背景,影响了朱丹溪儒医思想的发展构建。朱丹溪继承并发挥儒学本体与大用、格致与修养、人心与情志的思想深意,倡立相火为情志本源,阐发六郁析情志病端,笃行修养指导情志调摄,构建了独具儒医特色的情志学说。[结论]朱丹溪情志学说体现出清晰的儒医思想脉络与源流特征,其援儒入医、创立新说的儒医风范,推动了后世儒医的发展,有益于情志病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情志学说 儒医 相火 六郁 修养 思想脉络 浙派中医
下载PDF
从《伤寒论》少阴篇讨论阳虚阴盛证辨治规律
2
作者 陈寅清 韩世盛 王怡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4-327,331,共5页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的差异,论述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的不同,治法、主方、配伍的变化,归纳在少阴篇中隐含的辨治规律。[结果]阳虚阴盛证的辨治原则是“保胃气、存津液”,可将其细分为太阴湿土病、少阴君火病、厥阴风木病。细致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基础能精确辨阳虚阴盛证。少阴为三阴枢机,少阴篇结构完整,能动态反映少阴发病、两阴合病或并病、三阴合病的相互变化过程。由条文可发现,病位由表入里,治法有灸焫、温经、温阳、通阳之别;病情由轻而重、痰饮有无,治法有散寒、散饮、利水之别;津液损伤程度不同,治法有救逆、救阴之别。[结论]从病理生理角度,能阐释中医主症的变化机制。辨治阳虚阴盛证时,应根据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择取方药,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对于其他证候的辨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阴盛证 少阴 辨治规律 伤寒论 浙派中医 经方 各家学说
下载PDF
《王孟英医案》之“因时制宜”与“舍时从证”新解
3
作者 赵燕 李良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探析晚清浙派中医王孟英的时间医学思想。[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法,筛选《王孟英医案》中涉及“时间”因素之条文并研读,从“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两个角度入手探究“时间”因素的“常”与“变”,以把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 [目的]探析晚清浙派中医王孟英的时间医学思想。[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法,筛选《王孟英医案》中涉及“时间”因素之条文并研读,从“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两个角度入手探究“时间”因素的“常”与“变”,以把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结果]“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构成了王孟英时间医学的核心内容。当病证性质与时间因素相符时,王氏认为需顺从时间因素辨证论治,其内涵有二:顺四时节律施治,顺人体节律施治。当病证性质与时间因素不符时,须舍弃时间因素,从证施治,其内涵有三:舍四时节律从证,舍人体节律从证,舍运气节律从证。[结论]王孟英对“时间”因素的论述丰富而颇具特色,从“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两个角度论述了“时间”因素在辨证施治中的“常”与“变”,可为当今疾病诊疗工作提供借鉴,并丰富了浙派中医的学术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孟英医案》 中医时间医学 四时节律 人体节律 因时制宜 舍时从证 辨证论治 浙派中医
下载PDF
论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
4
作者 王哲 李良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 [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果]人心与人情、心性与情志是阳明心学关注的核心议题,张景岳创立情志合称、情志致郁、因郁而病、从虚论郁、知行疗郁的郁证诊疗理论,体现了其医学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论]张景岳治郁思想继承与发挥了阳明心学的奥义,发展构建了极具创新意义的中医郁证诊疗理论,剖析其阳明心学思想进路下的治郁思想,有益于中医郁证的诊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景岳 郁证诊疗 情志理论 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浙派中医 思想溯源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浙江省中医类医院运行效率评价
5
作者 张樱子 李宗友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中医类医院运行效率现状并对二级、三级中医类医院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浙江省中医类医院优质高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各项指标基本情况,采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 [目的]分析浙江省中医类医院运行效率现状并对二级、三级中医类医院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浙江省中医类医院优质高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各项指标基本情况,采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从静态、动态分析医院效率和变化趋势。[结果]2021年3项投入指标[执业(助理)医师数、实有床位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与2017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3.2%、10.4%和49.6%;2021年3项产出指标(总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数、医疗收入)与2017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2.3%、7.3%和12.2%。2019年DEA有效的医院最多、共15家(19.5%),2021年最少、共10家(13%),5年间DEA均有效的医院有4家(5.2%),绝大多数医院处于非DEA有效;2017-2021年,TFP指数均值为0.982,EC指数均值为1,TC指数均值为0.982。[结论]卫生投入逐年增加,但浙江省中医类医院整体运行效率下降;二级公立中医院运行效率比三级公立中医院高;浙江省中医类医院存在无序规模扩张;技术进步是促进医院效率提升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中医类医院 运行效率 浙江
下载PDF
浙派中医章氏伤科正骨经验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颜夏卫 何生 +4 位作者 章鸣 胡玉祥 蔡国荣 金海兵 张金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93-896,共4页
[目的]系统挖掘、总结章氏伤科正骨学术经验,丰富章氏伤科学术思想,传承中医骨伤特色。[方法]通过走访章氏伤科后人及传承人,收集整理章氏伤科现存手稿、验案等文献,查阅相关古代骨伤医籍,结合章氏后人访谈记录,全面真实地反映章氏伤科... [目的]系统挖掘、总结章氏伤科正骨学术经验,丰富章氏伤科学术思想,传承中医骨伤特色。[方法]通过走访章氏伤科后人及传承人,收集整理章氏伤科现存手稿、验案等文献,查阅相关古代骨伤医籍,结合章氏后人访谈记录,全面真实地反映章氏伤科正骨经验与特色。[结果]浙派中医章氏伤科谨守“和合”学术思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整体辨证、手法整复、杉皮固定、内外兼治、功能锻炼”正骨理论及实践经验。其正骨手法强调法正术柔,可概括为“四字”“十法”“三要素”;用药详辨证,重气血,注重陈伤防治,突出“破血、和血、养血”三期用药原则;功法遵循“筋骨互用并重,动静互补平衡”原则,提出骨折三期筋骨动静辨证理念,并创立“十二经筋拉伸功法”。[结论]明晰章氏伤科正骨经验与特色,对充实浙江中医骨伤流派学术内涵,推动浙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章氏伤科 正骨经验 和合 学术思想 正骨特色
下载PDF
农村定向中医师“双向螺旋”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胡俊江 张翼宙 朱乔青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12-13,共2页
围绕为“健康中国”培养应用型基层中医人才的目标,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了以“预防保健、疾病诊疗、慢病管理、病后康复”为培养目标的农村定向中医师“双向螺旋”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为基层应用型... 围绕为“健康中国”培养应用型基层中医人才的目标,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了以“预防保健、疾病诊疗、慢病管理、病后康复”为培养目标的农村定向中医师“双向螺旋”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为基层应用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基层中医师 人才培养新模式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宇滢 包素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760-766,共7页
[目的]分析与总结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期刊数据库及书籍中近40年来浙派中医妇科流派运用中医药治疗崩漏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建立相关数据库,对所涉药物的用药频次、药味、药性、归经及... [目的]分析与总结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期刊数据库及书籍中近40年来浙派中医妇科流派运用中医药治疗崩漏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建立相关数据库,对所涉药物的用药频次、药味、药性、归经及功效进行分类统计,并通过聚类分析,归纳和总结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用药规律。[结果]最终筛选出方剂220首,涉及中药213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白芍、当归、甘草、生地黄等,药物性味以性寒,味苦、甘、辛居多,主入肝、脾、肾三经,获得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以及治疗崩漏的新处方8个。[结论]浙派中医妇科流派诊治崩漏谨遵虚、热、瘀为纲,肝脾肾并重,气血并调,以补血活血、补气健脾、清热凉血、平抑肝阳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与中医理论基本一致,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支持及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妇科流派 崩漏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下载PDF
《宁坤秘笈》引丹溪文献浅析
9
作者 余凯 江凌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考证《宁坤秘笈》引用丹溪文献的情况,分析两者间的学术关联。[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宁坤秘笈》引用丹溪(包括丹溪学派)文献的情况进行摘录,并考证其出处,总结其学术观点。[结果]《宁坤秘笈》全文自言共引丹溪文献十一处... [目的]考证《宁坤秘笈》引用丹溪文献的情况,分析两者间的学术关联。[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宁坤秘笈》引用丹溪(包括丹溪学派)文献的情况进行摘录,并考证其出处,总结其学术观点。[结果]《宁坤秘笈》全文自言共引丹溪文献十一处,均在卷中《产后生化汤论》篇,其引用文献主要包括三方面:阐发产后治法及调护,包括产后宜大补气血,不可发表,多真虚假实证;引丹溪治方或医案三则;对丹溪之论提出补充和质疑两处。经考证,其出处确有可循,确引自丹溪文献的共八处,其余三处文献的出处有待进一步考证。阐发的学术内容主要为产后病的治则、治法、治方和禁忌等。[结论]《宁坤秘笈》在《产后生化汤论》篇多处引用丹溪文献,阐发其治疗产后病主张大补气血,同时重辨虚实、忌发表的学术观点,体现了其治疗产后病宗丹溪气血理论的学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坤秘笈 竹林寺女科 产后病 丹溪学派 丹溪纂要 浙派中医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国医大师葛琳仪论胃心同源同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雯倩 孙磊涛 +1 位作者 刘予悦 余洁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归纳总结国医大师葛琳仪(以下尊称葛老)临床诊治胃心疾病的经验,从而完善葛老的胃心同源同治理论。[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查阅,从基本结构、生理联系、证候病理等方面总结葛老辨治胃心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 [目的]归纳总结国医大师葛琳仪(以下尊称葛老)临床诊治胃心疾病的经验,从而完善葛老的胃心同源同治理论。[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查阅,从基本结构、生理联系、证候病理等方面总结葛老辨治胃心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结果]葛老根据胃心病患者特点及典型症状,结合学术理论,认为胃心解剖部位邻近,形态结构类似,经络联系密切,生理功能协同,证候表现相似,且病理产物相类,以痰饮、瘀血、痰瘀互结为主,而痰瘀互结又会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影响胃心疾病发展。胃心病临床多见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之证,因而葛老常采用异病同治的思路,治标以清,内寓清补;治本以养,辅以疏利,遵循“正本清源,疏补共用”的原则,以真正实现胃心同治。[结论]葛老在长期临床实践和学术创新过程中认识到了胃与心的相关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胃心同源同治学术理论,为临床诊治胃心疾病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心同源 胃心同治 痰瘀互结 国医大师 浙派中医 葛琳仪
下载PDF
浙派针灸流派灸法学术传承及技法特色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天烨 陈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介绍浙派针灸流派灸法的学术发展脉络及技法特色。[方法]通过研究浙江灸法发展史料,整理各流派传承家谱,探寻基于不同学术及地域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派针灸流派灸法学术分支。[结果]浙派针灸流派灸法以严氏、施氏、高氏、罗氏... [目的]介绍浙派针灸流派灸法的学术发展脉络及技法特色。[方法]通过研究浙江灸法发展史料,整理各流派传承家谱,探寻基于不同学术及地域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派针灸流派灸法学术分支。[结果]浙派针灸流派灸法以严氏、施氏、高氏、罗氏传承脉络相对清晰完整,以化脓灸、温针灸、铺灸为特色,具有一脉相承、代有传人、法从典出、理源于经、融会贯通、守正创新的特点。[结论]挖掘浙派针灸中的灸法分支,整理其理论来源、发展创新、技法要点、后世影响等,对扩大浙派针灸的治疗范围,推广浙江特色灸法的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针灸流派 灸法 化脓灸 温针灸 铺灸 技法特色
下载PDF
从张志聪三注《伤寒论》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
12
作者 张人元 戚瑜清 郑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09-1013,1038,共6页
[目的]从张志聪三次注释《伤寒论》探究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过程,为更好地理解与运用六经气化学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研读《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中有关气化学说的条文,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并旁参张志聪六经... [目的]从张志聪三次注释《伤寒论》探究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过程,为更好地理解与运用六经气化学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研读《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中有关气化学说的条文,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并旁参张志聪六经气化学说的相关文献,结合张志聪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六气循行的构建、传经难题的解释以及伤寒证候的机要三个方面来解析张志聪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过程,并挖掘其理论价值。[结果]六经气化学说的提出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顺应了《伤寒论》治百病的时代要求。张志聪对《伤寒论》进行了三次注释,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六气运转系统,创人之六气循行;阐明了传经学术难题,形成了六气传变理论;整体阐发了脉证病机,合理解释了伤寒病症。六经气化学说认为六经即六气,强调六经病的气化病机,为《伤寒论》治百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结论]张志聪经过反复思辨,形成了六经气化学说,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探究该学说的形成过程与价值,有助于推动钱塘医派和中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气化 张志聪 伤寒论 钱塘医派 浙派中医 形成过程 五运六气
下载PDF
《金匮方论衍义》辨治妇人病学术思想探析
13
作者 沃一铖 徐明珠 赵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析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妇人病篇的学术思想,拓宽中医妇科学治疗思路。[方法]通过研读《金匮方论衍义》妇人病相关内容,分析赵氏对于妇人病篇条文的注释,并研究赵氏对于条文中理法方药的解析,归纳其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并总... [目的]探析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妇人病篇的学术思想,拓宽中医妇科学治疗思路。[方法]通过研读《金匮方论衍义》妇人病相关内容,分析赵氏对于妇人病篇条文的注释,并研究赵氏对于条文中理法方药的解析,归纳其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并总结其学术思想。[结果]《金匮方论衍义》在继承《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朱丹溪的思想,通过注解《金匮要略》妇人病篇,对妇人产前、产后诸多疾病加以阐述,解释方义之外提出诸多经方临床应用的心得,在总结仲景药物使用规律之余,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以临床实践为事实,得出药物在妇人病中的独特疗效。[结论]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妇人病篇注释详尽,不仅是对于仲景的学术体系的传承,而且提出了对于现代妇人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以德 金匮方论衍义 妇人病 学术思想 浙派中医 金匮要略
下载PDF
《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特色浅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学奇 葛蓓芬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总结《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卷》一书中调经的学术特点及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分析该书"调经门卷"中陈氏对月经病病因的认识,总结"调经门卷"中五十三论及五十四张处方记录中对月经病诊治的临床心得... [目的]总结《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卷》一书中调经的学术特点及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分析该书"调经门卷"中陈氏对月经病病因的认识,总结"调经门卷"中五十三论及五十四张处方记录中对月经病诊治的临床心得,浅析陈氏调经的学术特点及精辟独到的遣方用药经验。[结果]"调经门"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是天癸及冲任二脉因素引起,陈氏调经特色是以养血为主、行气为先;辨证调经,治重"通""补";重视脾胃、运脾为法;用药平和,重视炮制。[结论]陈氏调经特色鲜明,以调和气血、补益二天为法,临床遣方用药以平和为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素庵妇科补解 调经门 月经病 用药特色 浙派中医 学术思想 中医妇科 中医文献
下载PDF
徐荣斋重订《通俗伤寒论》的贡献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飞叶 谢冠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总结徐荣斋先生修订《通俗伤寒论》所做的工作以及对绍派伤寒发展所做的贡献。[方法]通过研读《重订通俗伤寒论》,根据其删减、新增的内容重点从辨证辨病方法、诊法、调护等方面归纳总结绍派伤寒理论的发展。[结果]《通俗伤寒论... [目的]总结徐荣斋先生修订《通俗伤寒论》所做的工作以及对绍派伤寒发展所做的贡献。[方法]通过研读《重订通俗伤寒论》,根据其删减、新增的内容重点从辨证辨病方法、诊法、调护等方面归纳总结绍派伤寒理论的发展。[结果]《通俗伤寒论》作为绍派伤寒的扛鼎之作,自成书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徐荣斋先生的整理,《重订通俗伤寒论》才重新得以刊行。徐荣斋先生进一步突出了八纲辨证在绍派伤寒辨证中的基础地位,以八纲解释六经;更加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以法统方;丰富了问诊、舌诊、脉诊等伤寒的四诊方法,并以生动案例说明脱证的治疗增加病中调理法,总结了护理要点。[结论]《重订通俗伤寒论》的出版使绍派伤寒理论更加完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尤其是诊法、调护等学术思想在外感热病流派中颇具特色,使得绍派伤寒这个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伤寒论 徐荣斋 绍派伤寒 俞根初 八纲辨证 调护 浙派中医
下载PDF
揆度求奇恒 黄溪无止境——黄山名士陈无咎医学思想撷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奕望 陈丽云 吴鸿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简述民国时期黄山名士陈无咎的传奇经历,分析其医学思想。治学宗从《内经》,实践崇尚揆度;弘扬丹溪学说,创办中医院校;主张取长补短,融汇中西医学,旨在发展中医。
关键词 医学史 近代医家 浙派中医 海派中医 医疗机构 中西医汇通 陈无咎
下载PDF
重度老龄化趋势下浙江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1
17
作者 包利荣 曾传红 +1 位作者 于琦 吴夏秋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浙江省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省份之一,同时还面临着老龄人家庭空巢化、少子化、独居和失能老人快速增长等特点。为深入了解省内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现状,课题组于2015年7-8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内14个城市94所健康... 浙江省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省份之一,同时还面临着老龄人家庭空巢化、少子化、独居和失能老人快速增长等特点。为深入了解省内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现状,课题组于2015年7-8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内14个城市94所健康养老机构进行现状调研。结果显示,省内健康养老机构以公建公营为主(51所,54.3%)。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数量差异较大,最少仅有1人,最多有208人,平均为31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平均为3人(0~23人)。有63所(67.0%)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有合作;17所(18.1%)养老机构曾开展中医健康养老服务,57所(60.6%)养老机构愿意开展中医健康养老服务。目前省内中医药健康养老领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健康养老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尚未成熟,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缺口较大,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省际及国际的互动融合不深。因此,需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科学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体系,大力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推动省际及国际的互动融合,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健康养老服务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服务 养老 中医药 治未病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名中医群治疗结直肠癌的中医思辨特征和共性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阮善明 吴霜霜 +6 位作者 洪雨心 戚益铭 孙磊涛 单飞瑜 黄大未 沈敏鹤 马胜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82-489,共8页
[目的]开展浙江名中医群治疗结直肠癌的中医思辨特征和共性规律研究,总结出名中医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群体共性规律。[方法]临床随诊在省内治疗结直肠癌有一定影响力的六位名中医(吴良村、郭勇、沈敏鹤、林胜友、冯正权、单泽松),规范采... [目的]开展浙江名中医群治疗结直肠癌的中医思辨特征和共性规律研究,总结出名中医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群体共性规律。[方法]临床随诊在省内治疗结直肠癌有一定影响力的六位名中医(吴良村、郭勇、沈敏鹤、林胜友、冯正权、单泽松),规范采集和录入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名中医医案的数据库,根据数据挖掘的主题,建立相应的数据仓库,采用聚类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各名中医的用药特点、辨证规律等进行数据的分析挖掘。[结果]六位医家在药物频数、药物性味、药物分类、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均有所不同,用药频数最高的分别为茯苓、甘草、太子参、黄连、白术和茯苓;吴良村、沈敏鹤、冯正权药物性味以平为主,而郭勇、林胜友、单泽松则以温性为主;六位医家都以甘味中药治疗结直肠癌;除林胜友以清热药为主外,其余五位医家均以补虚药治疗结直肠癌;吴良村高频药物以木香、黄连、地榆炭、马齿苋为主,沈敏鹤则以虎杖根、水杨梅根、藤梨根为主,郭勇以白术、茯苓、太子参、白芍、淡竹叶、荷叶、藤梨根、六神曲为主,林胜友以木香、黄连、大血藤、蒲公英、乌药为主,冯正权以生晒参片、白术、甘草、茯苓、陈皮、白芍、黄芩、厚朴为主,单泽松以茯苓、白术、党参、黄芪、干姜为主。[结论]六位医家对结直肠癌的处方用药,扶正为本,健脾为先,清化热毒,消积祛湿,辨证论治,善用药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名中医 经验 数据挖掘 医案 用药特点 辨证规律 浙江
下载PDF
《格致余论》丹溪医案评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连建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评议浙江名医朱丹溪代表作《格致余论》中的病案,并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认真品读《格致余论》,选取其中医案九则,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方剂学》等的相关医理,对相关医案进行分析。[结果]丹溪老... [目的]评议浙江名医朱丹溪代表作《格致余论》中的病案,并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认真品读《格致余论》,选取其中医案九则,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方剂学》等的相关医理,对相关医案进行分析。[结果]丹溪老母大便燥结案是以补开塞法的具体运用。丹溪次女妊娠发热案乃血虚发热,虽时值夏季,丹溪不从外感论治,却用四物而收神效。酒客里热表虚案乃标本并治也。滞下案告诉医者病有先后缓急,当分别对待。可参考《金匮要略》具体条文复习。经闭案启示医者,闭经一症不可盲目攻下,当脉证相参,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以'和'为谨记。妄语案以吐法治之,今之医者几不用也,诚可惜哉。妊娠三月胎堕案即今所谓滑胎,丹溪补中寓清,妙不可言。难产案示后人虚实分治之理。奶岩案又示医者当明经络用药之奥。同时,案1、案2、案7亦体现了丹溪对《内经》因时制宜思想的灵活运用。[结论]《格致余论》中记载的医案辨证巧,疗效妙,是中医临床学习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中医学者认真研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余论 朱丹溪 医案 评议 金元医家 浙派中医
下载PDF
浙东名医阮怀清郁证医案赏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爱文 盛增秀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813-815,共3页
[目的]精选浙东名医阮怀清郁证医案予以评议,希冀为当今临床郁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基于古代名家郁证医案整理研究,择取《阮氏医案》中数则郁证医案供读者赏析,涉及妇科医案和杂病医案两大类,每则医案予以评议,同时对阮氏治疗郁... [目的]精选浙东名医阮怀清郁证医案予以评议,希冀为当今临床郁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基于古代名家郁证医案整理研究,择取《阮氏医案》中数则郁证医案供读者赏析,涉及妇科医案和杂病医案两大类,每则医案予以评议,同时对阮氏治疗郁证的经验进行梳理及总结。[结果]阮氏临证治疗郁证,将郁证的病位归于心、肝、脾三脏;治疗上大多采用越鞠丸、归脾丸、逍遥散等名方化裁;习用柴胡、香附、玫瑰花、合欢皮、郁金、苏叶、木香、佛手花等解郁药物;并注重情志调节。[结论]《阮氏医案》最能反映阮氏临证经验,其治疗郁证多秉承前贤有关学术观点和诊治经验,治法应用及选方用药值得借鉴,对当今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氏医案 阮怀清 郁证 医案 浙医 经验 中医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